中国历朝历代后宫等级制度

时间:2022-02-25 17:50:21 对外汉语 我要投稿

中国历朝历代后宫等级制度

  导语:中国古代后宫等级是怎样划分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历朝历代后宫等级制度,欢迎参考!

中国历朝历代后宫等级制度

  一、 周秦两汉时期

  1、周朝

  周朝时期,天子称王,正妻称后。 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

  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 夫人坐论妇礼; 九嫔掌教四德; 世妇主丧、祭、宾客; 女御序于王之燕寝。

  2、秦朝

  秦始皇统一天下,始建皇帝皇后称号。 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妾皆称夫人。

  3、西汉

  西汉初期,沿袭了秦时的皇后称号。又设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的称号。

  汉武帝时增加了婕妤、娙娥、傛华、充依。

  至汉元帝又新置了昭仪。

  妃嫔等级扩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 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婕妤视上卿,比列侯。 娙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 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 八子视千石,比中更。 充依视千石,比左更。 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 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 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 五官视三百石。 顺常视二百石。 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 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斗食俸。

  五官以下,葬司马门外。

  汉时,只有先朝的皇后可被尊为皇太后。如嗣皇帝是妃嫔所生或从皇族宗室中过继而来者,其生母皆不得称(皇)太后。但也有个别例外。如汉哀帝是诸侯王之子过继而来,其祖母傅昭仪被尊为帝太太后、皇太太后,生母丁姬被尊为帝太后。再加上已被尊为太皇太后的汉成帝母王政君,已为皇太后的成帝皇后赵飞燕,宫中一时出现了四位太后并尊的奇景。

  4、王莽新朝

  王莽新朝时期,追求复古,种种名目层出不穷。其罢汉朝妃嫔称号,模仿先秦时期,自创了和、嫔、美、御四等称号。 和三人,嫔九人,美二十七人,御八十一人。

  5、东汉

  东汉光武帝建国,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贵人授予金印紫绶,俸禄为粟数十斛。美人、宫人、采女则没有爵位和俸禄。

  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时期诸侯王正妻称王后,母 称王太后。东汉时,随着诸侯王封地日渐缩减,王后被改称为王妃,王太后改称王太妃。

  汉时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称妃,妾曰良娣、孺子。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 三国

  (1)魏

  曹操为魏王时,王后之下的妃嫔称号有五等:夫人、昭仪、倢伃、容华、美人。

  文帝曹丕增加了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

  明帝曹睿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废除顺成称号。

  妃嫔爵位:

  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昭仪比县侯; 昭华比乡侯; 修容比亭侯; 修仪比关内侯; 倢伃视中二千石俸; 容华视真二千石俸; 美人视比二千石俸; 良人视千石俸。

  (2)吴蜀

  吴蜀两国史料不详。

  蜀有贵人、昭仪,吴有夫人、美人,其余不详。

  2、 两晋

  两晋时期的妃嫔等级由晋武帝司马炎依据汉魏制度,稍加修改而成。

  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

  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

  其余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3、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妃嫔称号世有增减。

  (1)南朝

  宋

  宋武帝建国初废除才人、中才人称号,其余仍用晋制。

  孝武帝孝建三年,废除夫人称号,新创制了贵妃的称号,以贵妃、贵嫔、贵人为三夫人。又以昭仪、昭容、昭华来代替九嫔中的修华、修仪、修容,重新设置了中才人、充衣。贵妃位比相国,贵嫔比丞相,贵人比三司(司马、司徒、司空)。 明帝泰始二年,废除淑妃、昭华、中才人、充衣称号,重新设置了修华、修仪、修容、才人、良人。泰始三年,又废除贵人,代之以新设置的贵姬;再置昭华,增加了淑容、承徽、列荣。

  妃嫔等级为:

  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

  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

  次于九嫔的称号: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

  散役:美人、才人、良人。

  齐

  齐高帝建元元年,设置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

  永明元年,以贵妃、淑妃、贵人为三夫人,废除夫人称号。因九嫔中少了一员,永明七年,增加昭容。

  太子妾分三等:良娣、保林、才人。良娣比开国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

  梁

  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

  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

  九嫔以下: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

  其它还有:美人、才人、良人。

  太子妾:良娣、保林。

  陈沿袭梁制。

  (4)北朝

  北魏东魏西魏

  妃嫔称号有左右昭仪、三夫人、九嫔(上三嫔和下六嫔)、世妇、御女。

  左右昭仪位视大司马,三夫人视三公,三嫔视三卿,六嫔视六卿,世妇视中大夫,御女视元士。

  后又设置女官,掌管内司。内司如同尚书令、仆。

  二品:作司、大监、女侍中。

  三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女书史、书女、小书女。

  四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

  五品:青衣、女酒、女飨、女食。

  北齐

  文宣、孝昭二帝妃嫔称号惟有夫人、嫔、御。

  武成帝好色,广置妃嫔。清河年间,依古制设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

  妃嫔称号有:

  左右昭仪,比丞相。

  三夫人:弘德、正德、崇德。比三公。

  九嫔:上嫔:光猷、昭训、隆徽。比三卿。下嫔:宣徽、凝晖、宣明、顺华、凝华、光训。比六卿。

  二十七世妇:正华、令侧、修训、曜仪、明淑、芳华、敬婉、昭华、光正、昭宁、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静训、曜德、广训、晖范、敬训、芳猷、婉华、明范、艳仪、晖则、敬信。比从三品。

  八十一御女:穆光、茂德、贞懿、曜光、贞凝、光范、令仪、内范、穆闺、婉德、明婉、艳婉、妙范、晖章、敬茂、静肃、琼章、穆华、慎仪、妙仪、明懿、崇明、丽则、婉仪、彭媛、修闲、修静、弘慎、艳光、漪容、徽淑、秀仪、芳婉、贞慎、明艳、贞穆、修范、肃容、茂仪、英淑、弘艳、正信、凝婉、英范、怀顺、修媛、良则、瑶章、训成、润仪、宁训、淑懿、柔则、穆仪、修礼、昭慎、贞媛、肃闺、敬顺、柔华、昭顺、敬宁、明训、弘仪、崇敬、修敬、承闲、昭容、丽仪、闲华、思柔、媛光、怀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艳华、徽娥、肃仪、妙则。比正四品。

  散号:才人、采女。

  其后又立二后,妃嫔皆加倍。又置左右娥英,比左右丞相,降昭仪比二大夫。不久又置淑妃一人,比相国。

  北周史料不详。 三、隋唐五代宋金辽时期

  1、 隋

  隋文帝前期,独孤皇后悍妒,妃嫔只是虚设称号。

  有:

  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

  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

  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功丝枲,视正七品。

  又设置六尚、六司、六典,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

  尚宫,掌导引皇后及闺阁禀赐。管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玺器玩。

  尚仪,掌礼仪教学。管司乐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赞三人,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

  尚服,掌服章宝藏。管司饰三人,掌簪珥花严;典栉三人,掌巾栉膏沐。

  尚食,掌进膳先尝。管司医三人,掌方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尚寝,掌帷帐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铺设洒扫;典执三人,掌扇伞灯烛。

  尚工,掌营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缝;典会三人,掌财帛出入。

  六尚各三员视从九品,六司视勋品,六典视流外二品。

  独孤皇后去世后,文帝又在嫔上设置贵人三员,又将嫔的人数增至九员,世妇增至二十七员,御女增至八十一员。

  2、 唐

  唐建国之初,参照隋朝旧制:

  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婕妤九人,正三品。

  美人九人,正四品。

  才人九人,正五品。

  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

  唐玄宗开元年间,对妃嫔称号另作更改:

  三夫人:惠妃、丽妃、华妃。正一品。

  芳仪六人。正二品。

  美人四人。为正三品。

  才人七人。为正四品。

  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正五品。

  其余各司各典的女官为六品至九品。

  五代、宋、辽皆略同唐制。

  3、 金

  金建国初,妃嫔皆无位号。

  金熙宗时开始有贵妃、贤妃、德妃的称号。

  废帝海陵王时期,后宫嫔妃渐多,有: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共十二位。

  金世宗时又开始削减。

  妃嫔品级:诸妃视正一品,比三夫人。以下九嫔、婕妤、美人等皆与唐初相同。

  元史料不详。

  四、明清时期

  1、 明

  明太祖洪武五年,因唐以来的六局二十四司女官人数过多,于是改设为六局一司。

  六局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尚宫总管六局事务。

  一司为:宫正。掌管戒令责罚。

  品级皆为正六品。

  宫中女官共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比唐朝减少一百四十多人。

  诸妃称号为: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也有贵妃,位在诸妃之上。

  明英宗复辟,多亏皇太后孙氏在内出力,故其复位后为孙太后上徽号,称圣烈慈寿皇太后。这就是后世动辄为母后上徽号的滥殇。

  明朝中后期还出现了妃嫔中最高的等级――皇贵妃。

  明宪宗宠妃万贵妃死后被追谥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

  皇贵妃这一称号正式出现是在明神宗时期,神宗宠妃郑贵妃生皇三子后晋升为皇贵妃。

  2、 清

  清世祖顺治十五年,采用礼官的建议:

  乾清宫设夫人一名,淑仪一名,婉侍六名,柔婉、芳婉各三十名;

  慈宁宫设贞容一名、慎容二名,勤侍人数不定;

  女官设置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

  建议通过而未能执行。

  清圣祖康熙以后,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嫔等级。

  皇后,居中宫。

  皇贵妃,一名。

  贵妃,二名。

  妃,四名。

  嫔,六名。

  贵人、常在、答应,人数不定。

  诸嫔妃各分居东、西十二宫。

  【拓展】

  中国历史上自夏商以来,后妃制度就开始了,与前朝略有不同。

  汉朝班固说:“皇帝配后,后者也是君主。皇帝的匹配是至高无上的,所以被称为后来。”

  夏殷以前,的配偶统称为“皇妃”,如黄帝的四位皇妃,分别称为(元、仪或氏仪,即第一位),其余的称为第二位。

  周天子开始站立后,在官职上被称为皇后,就像皇宫里的天子。然后第三位夫人像第三位夫人,第九位夫人像第九位夫人,第二十七位夫人像医生,第八十一位皇室夫人像学者。之后,她和第三夫人一起设计了一个女人的仪式;九妻负责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德。天下女子负责祭祀仪式,宫女负责伺候皇帝的宴席。这个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后妃的建国阶段。

  关于“非”字,古音为“佩”,指配偶。而“侯”起初指的'是君主,后来演变成皇帝第一任妻子的称号。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称皇帝,在位时被称为皇后。

  刘邦建立了汉朝。除了皇后,他总是领导后宫。他的嫔妃有相应的等级和名字,如夫人、美人、情人、八子、七子、长使、小使。

  汉武帝时加婕妤、荣华等。,而汉元帝的时候加了一些名字,比如五官;顺昌、林宝等。,都逐渐分为十四个等级。最初,秦汉是一个形成和完善的时期,后妃的组织制度和等级都有明确的规定。

  晋代,皇后之下有三位夫人:贵族、贵妇和贵族;九:舒菲、袁殊、亦舒、秀花、秀蓉、一休、于婕、花荣;重华,其下有佳人、才人等名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

  盛唐时有贵妃、舒菲、德妃、咸妃四位夫人(唐玄宗改为三位夫人:惠妃、李飞、华妃);赵翼、赵蓉、赵玉安、一休、修容、修远;填仪器、填容量、填元是九;九个人,九个美女,九个人才是二十七个女人;二十七个林宝、二十七个宫女和二十七个采矿女是81个宫女。从魏晋到隋唐,是定型和发展的阶段。

  北宋建立,盖玉的制作不是很规范。初入宫的女子有、洪、、夫人,后来的金凤是个才子佳人、婕妤。来自婕妤的有赵翼、赵蓉、修远、一休、盖依、桂翼。地位最高的妃子是贵妃、贤妃、贤妃、贵妃和宸妃。

  契丹建立的大辽朝,皇后之下有元、德、文、惠等嫔妃,她们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差别。

【中国历朝历代后宫等级制度】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的后宫品级08-10

后宫三千人游戏攻略冷宫08-25

《后宫如懿传》经典台词汇总11-15

后宫三千人游戏攻略昭仪篇08-25

中国酒10-08

中国式发展与中国品质08-16

中国舞蹈介绍09-18

中国街舞发展10-13

解读中国快板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