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里的一期一会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2-09-05 10:40:02 茶艺师 我要投稿

茶道里的一期一会是什么意思

  一期一会是日本茶道用语。 “一期”表示人的一生,“一会”则意味仅有一次的相会。百多年前大将井伊直弼诠解道,茶会可为一期一会之缘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茶道里的一期一会是什么意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期一会”源自佛教的无常观,是指世事无常。“一期一会”的思想是十五世纪末茶道大师千利休的弟子山上宗二首次提出的,后经江户时代末期的茶人井伊直弼在其著作《茶汤一会集》中引用,作为茶道的基本精神广泛流传。文中写到:“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会,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

  “一期”表示人的一生,“一会”则意味仅有一次的相会,井伊直弼认为,人在每时每刻的心境都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个地方,和同样的人在一起,用同样的茶具喝同样的茶,内心的感受会随心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饮茶的时候,主人要热情相待,不能有半点疏忽;客人也要用心体会主人的细微用心,以诚相交,珍惜彼此相会的每一个瞬间。

  所谓茶道,就是有关沏茶,饮茶的礼仪,有一整套形式,用以修心养性,增进友谊和学习礼法。在茶道的仪式里,“一期一会”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茶道活动,包括水、饭、谈、茶四大步,使品茶者静心清志,由内到外自然涌现出一种“一期一会、难得一面、世当珍惜”之感,苍凉而略带寂寥,进而思考人生的离合、相聚的欢娱,使品茶者的精神境界接受一次洗礼,达到更高的状态——冥想中的涅磐。这是“一期一会”的道理,也是茶中的道理。

  “一期一会”作为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粹,其中贯穿着禅宗的思想。日本的'茶文化是7世纪初由中国传入的,当时日本僧侣去中国学习佛教,将寺院的生活文化也带回了日本。其中之一便是饮茶与茶礼。十五世纪初,名僧村田珠光采用“茶寄合”的大众化形式,结合佛教庄严肃穆的仪式,创立了茶道艺术。由此可见,日本的茶文化自始就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日本茶人而言,茶道也是一场静心清魂的佛事,茶中有禅理,禅理在品茶中能感受到。所以,日本的茶道思想其实是茶与禅的融会贯通,正如16世纪末日本著名的茶道大师千利休所提出的“茶禅一味”、“茶即禅”观点,从更深的层面而言,实则反映了日本人力图从茶道仪式中寻求一种心神上的安逸,以净化心灵,培养冷峻、恬淡、闲寂的性情。

  “一期一会”也包含了一种朴素的哲学思想,“人不会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人生无法重来,生命不可复制,因此应该倍加珍惜,人生无常,所以应该活在当下。“一期一会”的理念沿至当下,其意义已演变为“珍惜”。茫茫人海,大千世界,能彼此相聚在一起就是缘分,品茗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将是最美的记忆。

  茶道起源

  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意思就是:喝茶,饮茶等茶道被广泛的推行,风靡一时,王公贵族朝臣没有不喝茶的人。)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由此可见,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陆羽所创的煎茶茶道。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

  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简洁,韵高致静……”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径山寺取经,交流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

  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根据《诗经》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中国的茶道出现很早,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很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茶道”,虽然也不能说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称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终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分类

  煎茶道

  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最早记述于唐代,有“吃茶”之说。流行于宋代。

  法门寺出土的金质茶具,展现了唐代人“吃茶”的情形。茶叶经烘干后碾成粉末,和水一起煮,在煮茶时有时会加入盐等调料,喝茶时与茶叶一起喝下,所以又叫“吃茶”。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泡茶道

  泡茶道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泡茶道蕴酿于元朝至明朝前期,正式形成了十六世纪末叶的明朝后期,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朝前中期,绵延至今。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来源于中国广东潮州的工夫茶。

  斗茶道

  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工夫茶道

  清代 至今南方地区流行的潮汕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和广东的潮汕地区,福建的漳州、泉州。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功夫茶盛行于广东潮汕地区,源于宋代。至今潮汕地区家家户户仍保留着喝功夫茶的风俗。功夫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也就是沏泡茶的学问,其中洒茶还有四字诀:低、快、匀、尽。“低”,即是洒茶要低,高则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对客人极不尊敬。“快”也是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热度。“匀”是洒茶时须像车轮转动一样,茶初出色淡,后出色浓,要杯杯轮流洒匀。“尽”就是不要让余水留在盖碗中。

  日本的煎茶道、台湾的泡茶道都来源于潮州的工夫茶,可以说他们把工夫茶艺术化了。比如现在台湾的茶具多得很,什么公道杯、闻香杯,在潮州工夫茶中是绝对不允许存在的,因为泡工夫茶就是趁热喝,但经“公道杯”一番折腾后,茶汤几乎变成温吞水;工夫茶品后要“三嗅杯底”,因此“闻香杯”也没有必要。我不好说他们把简单的东西弄得复杂了,但我认为,潮州工夫茶把复杂的东西简化了,是贴近生活的。

【茶道里的一期一会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

一期一会的茶道精神08-21

日本茶道一期一会08-21

功夫茶是什么茶10-08

熏豆茶是什么茶09-07

庐山云雾茶是什么茶09-13

白茶是什么茶08-25

铁观音是什么茶11-10

铁罗汉是什么茶10-10

茶的真味是什么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