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金瓶梅

时间:2023-12-16 13:45:38 赛赛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书笔记金瓶梅(通用11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书笔记金瓶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笔记金瓶梅(通用11篇)

  读书笔记金瓶梅 1

  刚刚看完一本删减无插图版的《金瓶梅》。删减了一些内容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很影响阅读的舒适度。但是依然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

  小说的故事以西门庆为主人公而展开,故事的情节生动而形象地再现了那个时代中层富贵人家的生活场景。文字的表现力也许没有视频和声音的直观,但是当沉浸在徐徐展开的故事中时,依然会不自觉地享受其中。

  书中有一些淫秽的段落,如果是在更为年少的时候读,一定会亢奋不安。但因为这次读的是删减和不带插图的版本,所以这部分内容的精彩性也有一些损失,很让人惋惜。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收集一本带插图的不删减版本。

  不知道曹雪芹在写《红楼梦》之前是否有看过这本小说,但我想这本小说对后续的文学创作一定有过很重要的影响。小说在很多细节的描写上很赤裸,对人物的刻画也很深刻。中国文学中,直到现在再也没有一本小说能够那样真实而细腻地描写人的性爱。也许这是一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作品吧。

  看着小说中那些对那个时代人们生活情节的叙述,不由自主地会感觉那个时代的人生活很没有趣味。每天的生活情境都像是在重复。西门庆白天吃茶瞎溜达,和狐朋狗友们瞎热闹,喝酒打牌,晚上回家和女人睡觉。而他的女人们之间又在暗暗地勾心斗角。生活简单单调而且没有什么改变和追求,那样的生活是否真的值得,让人不禁感叹唏嘘。人穷困的时候,为生计而奔忙,富贵之后,又好像过的很荒唐。而人生的意义究竟在于什么,让人迷茫而困惑。直到现在,如果把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打开去仔细审视的话,似乎都是那么的无趣而乏味,人生的高光时刻像是大海里的珍珠一样。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可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在哪里,又是什么样子呢?

  在中国文化中,很羞涩于去谈性,这部作品是最大胆的一部。性是我们生活最基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性的奥秘,我们在科学和文化上一直在探索,可是至今依然是一个谜。不再追求的性的人(和尚、修道士或者尼姑),他们的生活既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福。也许从某种层次上理解,性是寻常人们的幸福,也是不幸。

  虽然都是人类,但是在欲望上,因为个体的差异却存在一些差异,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会不同。小说中潘金莲和庞春梅的欲望应该是强烈的,欲望越强烈的人,越想占有。而占有的背后,总是斗争、流浪、流血、沧桑和辛酸。如果潘金莲没有变成那样的女人,而压抑自己的欲望,也许在道德上不会有那么多的争议,可是那样,她也许就变成了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一个性压抑而性格扭曲的可怜的'人。有时候,我们选择的文化既是一种解药,又是一种毒药。

  小说中似乎每个人都是不幸的,也许生活就是如此,看似光鲜华丽的背后,却潜藏着不为人所知的暗疮。谁的生活是幸福的,谁的生活又是不幸的,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在我们的文化中,一直存在着一种“救世”的情结。文人知识分子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的生活,可是在现实生活的沉浮里,每个人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没有长盛不衰的家族,没有一直华丽的人生。在生活面前,似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不堪一击的。当无力改变世界的时候,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总会有一种避世逃离的倾向。陶渊明弃五斗粮而采菊东篱下,李白深夜举杯邀明月,阮籍饮醉竹林山水……《金瓶梅》里西门庆的儿子最终归于佛门,《红楼梦》里贾宝玉遁于空门,《水浒传》里武松和鲁智深都出家为僧……经历过浮华的人在面对现实时,最终选择都是无奈而无欲无求。一个人终究在尘世的命运面前是无奈的。

  在一种文化里,人们的终极走向应该是哪里,人们真正地幸福是什么?

  读书笔记金瓶梅 2

  在明清小说里,描写请客吃席面时,一般要三道五割,酒过数巡,猜枚行令尽兴之后,主人才能遍询客人们的意见,看能否上主食。在大家都同意后,才能端上主食。

  在两江和松江一带,主食是嘎饭。而在山东等中原地方则是软饭。软饭就是介于干饭和稀粥之间的一种稠粥。有一段时间,自己痴迷于吃粥,天天吃粥,早晚吃粥,变着法儿的吃粥。但时间久了,嘴里就淡出了鸟来,感觉吃啥都是一股粥味,迫切需要咥顿肥肉解解馋。而且我发现,如果一天的锻炼强度稍微加大一点,不要说吃粥,就是加三个鸡蛋也不行。没有牛肉和鸡胸,真是不好谈健身。

  吃粥虽然养人,但却挡不住人死去。说到死,那就要谈谈死法。晋朝有个很牛的货叫刘伶,此人爱喝酒,爱流浪,爱作诗,爱穿洗的发旧但却很舒服的宽大衣服,更喜欢跟另外六个有同样志向的货们一起高谈阔论。

  这个货对酒的热爱达到了痴迷。每次出门的时候,赶个小车,车上载满了美酒,车后跟着个拿锹的小僮。常常边走边喝,并像每个酒鬼一样对小僮说着车轱辘话:我喝死了就不要把我往回拉,直接在路边挖个坑埋了就得了。

  我觉得刘伶这个货还不够洒脱。要是我,费那事干啥呀?直接让流浪狗一咥,既省事又不浪费还环保,多好!就是害怕把那些狗儿再给吃醉了。

  估计每个成年人都考虑过自己的死法。我最害怕的就是卧在病床上等死,或者脑年痴呆混吃等死,或者连自杀的力气都没有。我最向往的`是躺在摇椅上看着《金瓶梅》,看累了,合上书,也就合上了我的生命。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都要看《金瓶梅》。而是要日看日新,常看常悟,坚持把读后感写下去。然后,在临死之前把所有的读后感再翻一遍。我觉得,翻看这些读后感,就等于是回顾了我自己的一生。

  我的好多朋友们当着我的面把此书斥为‘诲淫诲盗’。我要让他们看看,我一辈子要‘诲淫诲盗’。而且要‘诲淫诲盗’出让他们汗颜的成绩来。

  正所谓,《南乡子——请吃粥》:每日请吃粥,能解身饥也解忧。聊表往生前世意,含羞,牢记慈悲莫记仇。无事浪神州,踏遍青山望断流。兴尽酒干重上马,啾啾,管甚衰颜雪盖头。

  读书笔记金瓶梅 3

  我相信很多人像我一样抱着并不是很美好的初衷去阅读《金瓶梅》这本书。我打开书的时候也是奔着它的名头,你想看到的真的在书中都可以看到。前人早就有过评价,生效仿心者,禽兽,生悲悯心者,菩萨,生畏惧心者,君子,生欢喜心者,小人。我觉得这真的是读完这本书的最大定义,自己看完书后不妨对照下自己。我是看完之后真的一声叹息。

  书中自然有很多可讲的事,专门开一门课来讲这本书我觉得也不为过,书里大量描写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是活生生的当时的.历史。要是有人想研究当时的情景,不能不读。

  读书也应当读到作者的言外之意,抓住作者想告诉读者的真实意图。我看完之后说说下我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作者并不是一个官位特别高的人,作者也就是个地方官员,因为对于朝廷内的描写并不多,大多是地方官员之间的关系,武将居多文官少。作者自己也写了很多诗词,文化水平应该高于武官,对地方上发生的事情很了解,在一个地方应该居住了很久,并且是要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才能很好的从别人那里了解当时当地发生的事情。作者方言用的很好肯定和临清,清河,山东西部河北东南脱不了干系。

  而作者肯定不会是小说中的西门庆,应伯爵。作者对他们是第三视角,虽然文章中有褒贬,但是可以肯定作者还是怀着悲悯心写下的小说,作者也明白,向恶而善。只有懂得人心是怎么样的恶,才能克制自己内心的恶,引人向善。

  有过痛苦才明白痛苦,有过任性才明白后果,经事才能成长。

  合上书,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立体的,最恶的人也有待人好的时候,潘金莲也施舍过人东西,西门庆后期也对潘还是不错。吴月娘是书中比较好的人,许多事也是做得比较冷酷。人那就是这样,对自己严格的人,处事比较规矩的人往往有些冷酷不近人情。对人热情的人近人情的人往往就没有原则,像小人之交。

  写到这,后面有什么新的感想继续补充。

  读书笔记金瓶梅 4

  又过年了,到了现在这个年龄,一方面有点盼着过年,这唯一的一点盼,感觉就是新年到来的最大幸福了。过年让人感受一种切换的仪式感。然而我却又不愿意过年,因为新的一年也终将流逝。

  一年一年像陀螺赶着一般生活,似乎没有止境一样。每天都闹闹哄哄,感觉做了很多事情,却又常常被无意义填满。就如我在读的《金瓶梅》书中的人物一样,我冷眼读着,觉得他们就像此时我们每一个。

  西门庆每天在忙着赚钱,打理着官场仕途,八面玲珑,也时常忘不掉寻花问柳,睡不同阶层与身份的`女人。他是巨富,也有权力,他有欲望并把这种欲望发挥至极致,然而却空虚,找不到自我;他看起来精明能干,长袖善舞,却又似乎没有真正的朋友;他女人虽多,却又没有几个是真爱。

  看到七十八回的时候,西门庆还在尘世亢奋着,为了下一比财富、为了一个即将得到的美女、为了官场更大的权力而喜悦兴奋,呼朋引伴,大宴宾客,浑然不知他的死期将至。他从来都想着还有很多很多明天可以纵情享受,却丝毫料不到极致放纵后的生命骤然停止。

  他家大业大,随着他的轰然倒下,猢狲四散。他死前经历了巨大的痛苦,临了不过希望他的老婆们守着这个家,不要让家散了。然而伴着他的死去,这终成黄粱一梦。

  我常在想,如果西门庆历经这一劫,却侥幸不死,是否他会去认真思考,收敛自己的欲望,克制自己,不再胡作非为,过上另外一种生活,成为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人。我想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作者也没有给我们这样假设的机会,西门庆毕竟死了。

  但是再看看那些活着的人吧。他们有多少人羡慕西门庆,渴望成为西门庆。一个西门庆死了,万万千千的张二官李二狗又都起来了,他们醉生梦死,重复着与西门庆有过之无不及的生活。老婆们各找各的去处,帮闲们又找到了新的可依附的大树,粉头们也找到了新的客户。曾经为西门庆卖力被西门庆压制的小人物们,都像魑魅魍魉一样纷纷现出原型,张牙舞爪地秀出自己的贪婪与人性之恶。就是这样一个群魔乱舞的时代,每个人都扭曲地活着,他们哈哈大笑,我却从他们的笑声中听见道德的沦丧。每一个人都在疯狂夸张,拼命生存,好像都没有错,却让我赶到无处可躲,压抑窒息。

  历史不是一直向前,历史也再一直重复。

  读书笔记金瓶梅 5

  上次提到读长篇这事,《金瓶梅》可比《红楼梦》难读多了,也不雅致,世情混浊且恶,好人坏人都不一定有好报,就是有一官家,那么活着,那么死去。

  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

  当武松被抓住流放,西门庆大宴宾客的时候,不禁联想到《水浒传》里,是何等的酣畅淋漓,快意人生,俗世里武松却常常活不成《水浒传》那样,只是在《金瓶梅》里,杀错人,被流放,冤屈无处伸展。

  西门庆是个大善人呐。李瓶儿死了,他哭得死去活来的;乡里乡亲的,他能帮则帮;兄弟有难,他出钱救济。李瓶儿和西门庆私通害死了老公,嫁了个人又反悔和西门庆在一块了,如果善始善终,在别人看来,岂不是一段佳话?

  乡里乡亲的,受了西门庆的帮忙,得知西门庆死,第一反应是贪了西门庆的货物。兄弟接受了救济,在西门庆死后的第一事情,是为西门庆的各个老婆说媒,嫁出去,关爱大嫂之情,一览无余。

  李瓶儿死了,西门庆哭的死去活来,仿佛“在天愿作比翼鸟”,李瓶儿的先夫为西门庆所害,李瓶儿再嫁后又如西门家,被西门庆当众脱衣鞭挞。爱之欲与同生,恨之欲其死。更可惜的是李瓶儿那么多的嫁妆带过来的情分,李瓶儿生子的情分,哭丧的时候不忘睡乡亲老婆。

  乡里乡亲的,帮了忙,乡亲的媳妇主动贴上来,西门大官人不好拒绝,勉为其难,总是刁民在害西门大官人。

  西门庆死后,武松回来了,重演了《水浒传》的剧情,除了西门庆先病死外。在《金瓶梅》中,每个人的死似乎都不值得同情,恶得习以为常,世俗风化就是如此的,骂别人道德败坏的人,自己也在寻求道德败坏的'机会。翻到一半的时候,所谓的家斗,女人之间争风吃醋,几次都想弃掉,小心思布满了整个篇幅,让人不耐烦起来,让人不禁好奇的是,兰陵笑笑生真是奇人,那么多的床帏戏份,是如何撰写出来的,他是怎么见识过的呢,他是应伯爵吗?

  掩卷之余,再想《金瓶梅》,就像一张清明上河图,写实了一个时代下农村的一个角落,写实了那个角落里发生过的故事,无关善恶,即不义愤填膺,也不慷慨激昂,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应伯爵、庞春梅。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里的一条溪流,时代无论如何变迁,溪流都在会聚,无声无息,又万象奔腾。

  大音希声。

  读书笔记金瓶梅 6

  《金瓶梅》难道就是要教人那些云雨技巧,写个热闹的故事吗?

  那《金瓶梅》要传达的主旨到底是什么。

  我理解的不一定对,我的想法是,《金瓶梅》主要在告诉人们两件事。

  第一,“功名盖世,无非大梦一场;富贵惊人,难免无常二字。”

  都是捕风,都是虚空,都是梦。人生一世,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挣挣扎扎一辈子,可是到头来你什么都抓不住。就是黄粱一梦。与其痛苦过去,纠结未来,不如就活好当下。

  第二,因果守恒,善恶到头都有报应。

  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作自受,自种自食。做人一定要两件事,读书与积德。

  三言二拍中说“我不淫人妇,人不淫我妻”,用来形容西门庆的私生活再恰当不过,西门庆把别人的老婆一个个不择手段搞到手,到最后自己的老婆也一个个被别人睡。西门庆不择手段地去挣钱,敛权,到最后一死,家产也一步步散尽,乌纱帽马上有后人戴去。西门庆一生害死人无数,自己呢,到最后落得个什么下场,精尽人亡,儿子夭折。死还不是马上就死了,拖拉着痛苦很久……

  除了西门庆,书中的每个人都在最后承受了自己该承受的结局。长命的'长命,割头的割头。欠债的还债,欠命的还命。举头三尺有神明,都要还的。

  都是因果。

  读书笔记金瓶梅 7

  除了过于好色,西门庆其实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值得学习。集中体现在他舍得花钱、能笼络人心、能办事、能成事。

  为报蒋竹山趁着他家出事偷娶李瓶儿的仇,西门庆找了清河县的两个有名的地痞无赖——鲁华和张胜去痛扁蒋竹山一顿。而且西门庆不会白找人家帮忙,出手十分阔绰,把口袋里的五六两碎银子都掏了出来。五六两碎银子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换算成现代社会的购买力,一两银子大概约等于人民币3000元,所以西门大官人一出手就是一万五千来块钱(5.5x3000=16500),揍个怂包蒋竹山应该说是绰绰有余。而且西门庆和清河县主要人物都有交情,打了也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不过鲁华和张胜常年受西门庆的恩惠,不太好意思接这个钱,鲁华还给了一个不要这笔钱的充分的理由——“小人受你老人家恩还少哩!我只道教俺两个往东洋大海里拔苍龙头上角,西华岳山中取猛虎口中牙,便去不的,这些小之事,有何难哉!”

  鲁华这个小混混还挺会说话的,要是正常人听了这段话,估计心里很舒服,也就作罢,无非说几句“下次请你吃饭”“以后有事随时找我”之类的客套话。但是西门大官人就是有原则,立马不高兴了,说:“你不收,我也不央及你了。”还叫手下的小厮玳安接下银子回家。这下子,鲁华张胜再也没法客套了,不得不把钱接下来,还跪在地上磕了头表示事情一定办得妥妥的。张胜甚至跪在地上还提了个额外的'请求,要西门庆帮忙安排个工作,“只望大官人到明日,把小人送与提刑夏老爹那里答应,就够了小人了”,西门庆也应承了下来,后来真帮人家把事情落实了。

  西门庆是懂得拿捏人心的:一是舍得下本钱;二是态度很果断,办事就得收钱,不容对方商量,他是知道钱不收后续事情就不容易办好;三是重承诺,能调动资源,答应人家的事情绝对办得妥妥的,很有执行力。

  读书笔记金瓶梅 8

  在《金瓶梅》里有一段非常有名的段子。叫“潘金莲醉闹葡萄架”。这段啊,非常热闹。但是又有点少儿不宜,所以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百度,本人不过多透露了。但是今天我要给大家聊的是这段之后的一个小插曲。叫一双红色绣花鞋引起的一场风波。

  话说这潘金莲醉闹葡萄架后啊,第二天睡到中午才起床,起来却发现自己脚上的那双红睡鞋不见了一只。就把丫头秋菊叫来问,秋菊说不知道,没见娘穿鞋进来。这潘金莲说,狗奴才,胡说。我没穿鞋进来,我还光着脚进屋啊。你老老实实的给我找找,找不着剥了你的皮。这秋菊三间屋子,里里外外找了个遍,也没找着。这潘金莲骂到“你这奴才,往花园里找去,找不着就去院子里顶块大石头跪着去!”结果这秋菊在花园也没找到。真是都被六丁收拾去,芦花明月竟难寻啊。这秋菊可就惨了。

  立马被春梅打了两个大耳刮子,这秋菊这丫头真是命够贱的。天天在潘金莲和春梅两大主子的压迫下,那叫一个惨。动不动就扒光衣服拿鞭子打几十鞭子,要不就是大中午院子里顶着石头跪着,要不就是潘金莲拿指甲把脸扣个稀烂。连西门庆这主子都不喝她泡的茶。嫌脏。唉你说这丫头咋活的啊。好容易最后潘金莲作的被月娘打发了出去,我本以为秋菊好日子会来了,没想到,前脚刚打发走潘金莲,后脚月娘就叫人领了出去,卖了几两银子。估计这丫头下落也好不了。孙雪娥好歹还有点姿色,会做个汤汤水水的还被逼上了吊,这秋菊也估计好不到哪里去。这人啊,真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吗?

  话说回来。这秋菊挨了打,猛的想起藏春坞雪洞里还没找。于是又跑到那里去找。结果呢,却在一个盒子里发现了一只红色绣花鞋。可又想不通,这鞋怎么跑到藏春坞洞里来了。于是把鞋拿来给潘金莲了。

  不过这潘金莲拿过鞋一看,却说不是她的鞋。虽说两双鞋都是大红四季花缎子白绫平底绣花鞋,绿提根儿,蓝口金儿。鞋上的锁线却不一样,一只是纱绿锁线,一只是翠蓝锁线,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你看这古人多精致。现在买的鞋都是工厂一个流水线出来的`,没有温度,没有个性,而古人的鞋都是一针一线的绣出来的,谁的绣工一看便知。

  这潘金莲把鞋登在脚上试了试,却发现她穿着还紧些。要知道这潘金莲就是以三寸金莲独得恩宠啊。古人都好小脚。而这西门庆更是喜欢这三寸小金莲,常给潘金莲点绸缎,让他她做几双好看的小睡鞋穿上,让西门庆欢喜。这一试,潘金莲立马就知道这是谁的鞋了。

  那么这双比潘金莲脚还要小的红色绣花鞋到底是谁的呢?这双鞋的主人就是宋惠莲。也就是我以前跟大家聊过的一个女人。和西门庆好了后,被潘金莲用计陷害,两次自杀而亡的宋惠莲。这潘金莲立马就火了,一个死人的鞋。还骂西门庆,把这烂货的鞋藏到盒子里干什么!立马对秋菊说,你给我去院子里顶石头跪着去!这秋菊就哭了,说不是娘的鞋是谁的鞋,我都替你找出来了,还要打我!不过这秋菊丫头说也白说。还是让顶着石头跪着去了。

  那么这鞋到底是跑哪里去了呢?原来这潘金莲醉闹葡萄架。把鞋子真的落在花园了。一个叫小铁棍的小奴才捡到了,陈经济看到了把鞋要了过来。后来来找潘金莲了。要潘金莲拿一方汗巾与她换鞋子。这潘金莲于是取出一方细撮穗白绫挑线鸳鸯烧夜香汗巾给了陈经济。要知道这女人送男人汗巾,几乎可以说是私情之物了。这潘金莲嘱咐陈经济可把汗巾藏好了。

  晚上这潘金莲把小铁棍拾到鞋告诉了西门庆。说让这狗奴才脏了我的鞋。这西门庆把小铁棍打了个半死。浑身是血。你说这人命贱低微,命算个啥?捡个她鞋,还差点弄出一条命去。

  晚上西门庆见潘金莲穿了一双绿袖子睡鞋,就说怎么穿了一双这鞋,怪不好看的。这潘金莲说我的红色睡鞋脏没的穿了。这西门庆说明天我给你红段子,你自己再做一双红色睡鞋穿给我。

  这潘金莲又开始质问西门庆为什么宋惠莲都死了,还留着她的鞋。还诅咒宋惠莲下地狱。要把宋惠莲的鞋扔到茅厕去,永世不得超生。这潘金莲毒妇的心怎么就这么狠毒呢?一个已死的女人的醋还要吃,还诅咒已经死去的人永世不得超生,这心得狠成啥样!

  一只红色绣花鞋潘金莲就能整出这么多风波,这么多幺蛾子。你想西门这大宅院有了这等黑心妇人,何愁有不败之亡。这西门也是自作自受啊!

  读书笔记金瓶梅 9

  《金瓶梅》的作者究竟是谁?聚讼纷坛近400 年之久,迄今仍无定论。《金瓶梅》问世时,由于种种原因,作者并没有署上自己的真实姓名。但因此书丰富的思想内容、娴熟的艺术手法,在我国文学的发展史上,日益引起人们的注目。因此学者们对于探索它的作者问题,始终抱着很大的兴趣。从现有的各种材料记载来看,晚明就有人提出了《金瓶梅》为“某大官家中的教师绍兴老儒”、“金吾戚里门客”、“某孝廉”等所作,由于这些看法纯系传说,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过《金瓶梅》一书乃“出于嘉靖间大名士之手”的话,而研究者们一时又找不出更为确凿的材料来证明这种推测性论断的不可靠性,因此,尚能迷惑一些人。

  入清以来,“嘉靖间大名士”如徐渭、卢楠、薛应旗、赵南星、李卓吾等人,都曾被假定为《金瓶梅》的作者。不过最为流行的看法,则是指嘉靖年间的大文学王世贞。据传王世贞的父亲王杼,因献《清明上河图》的赝品,为唐顺之识破,因而得罪于权臣严嵩和严世蕃父子,最后被残害致死。王世贞为报父仇,特作小说《金瓶梅》献给严世蕃投其所好。书的内容隐射严嵩父子,揭露他们的种种丑行,而书上又涂有毒药,书阅毕,严世蕃即中毒而亡。这个故事后来成了“寓意说”、“苦孝说”的根据。

  1932年,山西省发现了《金瓶梅词话》。书前刻有“欣欣子序,兰陵笑笑生作,明万历四十三年“字样。它比原来的明崇祯天启年间的刻本———《绣像金瓶梅》和在康熙三十四年张竹坡根据崇祯本批点的《第一奇书金瓶梅》都早。由于这一新版本微露了作者的端倪,因而研究者们对《金瓶梅》作者的考辨更为重视。1933年10月10日《文学季刊》创刊号上,发表了吴晗《〈金瓶梅〉的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一文,率先对上述旧说提出质疑。

  该文用严谨的史学考证方法、查阅了大量的正史、野史、笔记,以翔实的史料作依据,剖析了前人据以立论的主要根据——《清明上河图》与王世贞家族的关系,得出历史上的王世贞之父并非献假图受害,严世着亦非中毒身亡的结论,就有力地否定了牵强附会的“寓意说”和“苦孝说”,也否定了《金瓶梅》为王世贞所作的传统看法。吴晗还从书中大量运用的是“山东方言”这一点来看,认为王世贞虽在山东做过三年官,但要像当地土着一样使用方言写出如此巨著是不可能的。他明确提出,《金瓶梅》应为万历十年———三十年的作品,作者绝不可能是所谓的“嘉靖间大名士”。时隔不久,有不少研究者撰文支持吴晗的观点。例如,王采石在《民治月刊》第二十期上发表《王世贞未作〈金瓶梅〉之确证》,说:“《金瓶梅》叙宋代之事俱不得要领,与王世贞‘博雅’的史学修养存在矛盾。”赵景深也发表了《谈〈金瓶梅词话〉》一文,确定“笑笑生”为山东峰县人。这样,王世贞非《金瓶梅》作者,在当时似乎己成为定论。然而,“笑笑生”究竟是何人,却仍然是一个难解的谜。

  解放后,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金瓶梅》作者的研究更趋活跃,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六说:王世贞说。有的研究者主要根据《明史。王世贞传》和《万历野获编》以及有关王世贞的身世、生平、籍贯、爱好、文学素养、社会经历、思想风貌、创作时间、生活习惯等,“与《金瓶梅》全书对勘,认为作品所描写的`内容与王世贞的各种情况都”很对口径“、”王世贞的影子完全摄在《金瓶梅》中“,所以,”王世贞是最有条件写此书的作者“。

  李开先说。有的研究者认为,李开先的身世、生平和“对词曲等市井文学的极深的爱好和修养”等,与前人对《金瓶梅》的说法不谋而合;作品本身证明它同李开先关系密切;把《金瓶梅》和李开先的《宝剑记》作比较,就会发现有不少相同之处。所以,《金瓶梅》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一样,都是在民间艺人中长期流传之后,经作家个人写定的,而这个写定音是李开先。贾三近说。有的研究者从新发现的《三希堂法帖》第一册中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后的四篇题跋中,纠正了《万历野获编》的作者沈德符的两处错误,从而也否定了王世贞说,持此观点的人认为,以前有关《金瓶梅》作者的各种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大破绽,即籍贯不是“兰陵”(即山东峄县)。

  读书笔记金瓶梅 10

  《金瓶梅》是一部反映明代后期社会百态的长篇小说,其中有关饮食生活部分,其繁丰和细腻程度,足堪与《红楼梦》媲美。略有差别的是,《红楼梦》里的贾府是世代簪缨的诗礼之家,他们无论饮茶饮酒,豪华、讲究而且高雅,不失大家风范;而《金瓶梅》里亦官亦商的西门庆,尽管也穷极奢华,毕竟是市井俗物,难免有暴发户的俗气。《金瓶梅》产生于明代,《红楼梦》产生于清代;时代不同,描写对象不同,所以饮食生活的内容也不一样。

  《金瓶梅》写喝茶的地方极多:有一人独品,二人对饮,还有许多人聚在一起的.茶宴茶会。无论什么地方,客来必敬茶,形成风尚,可见茶在当时确实深深地切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但是《金瓶梅》写西门庆家里饮茶,提到的茶名只有两个:一个是六安茶,另一个是“江南凤团雀舌芽茶”。第二十三回,吴月娘吩咐宋惠莲:“上房拣妆里有六安茶,顿(炖)一壶来俺每(们)吃。”原来六安茶历代沿作贡品,尤其在明代享有盛誉。明许次纾《茶疏·产茶》云:“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甚宝爱。”《两山墨谈》亦云:“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玉堂联句云:‘七碗清风自六安,每随佳兴入诗坛。纤芽出土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辟清欢。何时一酌中冷水,重试君谟小凤团’。”观此,则一时赏重可知矣。六安茶有清胃消食功效,大概对酒肉无度的西门庆相宜吧。

  第二十一回,吴月娘“教小玉拿着茶罐,亲自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芽茶”。“江南凤团雀舌芽茶”,指北宋时期一种产于福建北苑、专贡朝廷的一种名茶,“江南”是一种源称,实际产地在建安县(今福建建瓯)凤凰山北苑。《宣和北苑贡茶录·序》云:“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凡茶芽数品,最上曰小芽,如雀舌鹰爪,以其劲直纤挺,故号芽茶。”到明代,建安芽茶仍以名茶作贡品。《茶疏》云:“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于今贡茶,两地独多。”《金瓶梅》写吴月娘烹江南凤团芽茶,盖喻西门庆家豪华奢侈无比。茶的饮用方法,到《金瓶梅》时代,一般都以冲泡为主,如第二回,王婆自称:开茶坊,“卖了一个泡茶”;但有时候也烹煮。直到清代初期,才只泡不烹。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说:“古时之茶,曰煮,曰烹,曰煎,须汤如蟹眼,茶味方中。今之茶惟用沸汤投之,稍着火即色黄而味涩,不中饮矣。乃知古今之法亦自不同也。”《金瓶梅》正写于烹煮法向冲泡法的转换期。

  但是,《金瓶梅》里吃泡茶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少看到他们喝清茶,却要掺入干鲜果、花卉之类作为茶叶的配料,然后沏入滚水,吃的时候将这些配料一起吃掉,而且配料有二十余种之多。这种风俗都有文献资料可证,试举例如下:

  胡桃松子泡茶(第三回):把胡桃肉、松子和茶放在一起冲泡,古代素来有此吃法。《云林遗事》载:“倪元镇素好饮茶,在惠山中,用核桃、松子肉和真粉成小块如石状,置茶中,名曰‘清泉白石茶’。”

  福仁泡茶(第七回):福仁,当指福建的经过加工的橄榄,俗称福果。福果仁可以泡茶,见于明顾元庆《茶谱·择果》,详见下文。

  密饯金橙子泡茶(第七回):金橙子,又称“广柑”、“广橘”,主要产于两广。果实呈球状,色金黄,皮较厚,味甜酸,《广群芒谱》云:“(橙)可蜜煎,可糖制为橙丁,可合汤待宾客,可解宿酒速醒。”“蜜饯金橙子泡茶”当指蜜渍橙丁掺入茶中,另一说,金橙子指金柑,亦可通。

  盐笋芝麻木樨泡茶(第十二回):盐笋应是盐笋干。茶中放盐,在唐宋二代较为风行,明代仍有此俗。明张萱《耀疑》云:“有友人尝为余言,楚之长沙诸郡,今茶犹用盐、姜,乃为敬客,岂亦古人遗俗耶?”芝麻入茶,很多地方都有此吃法。《玉麈新谭·芝麻通鉴》云:“吴俗,好用芝麻点茶。”木樨(桂花)点茶,见于《清稗类钞》。

  果仁泡茶(第十三回):果仁指杏仁、瓜仁、橄榄仁之类。明高濂《遵生八笺》:“茶有真香,有佳味,有正色。烹点之际,不宜以珍果香草杂之。若欲用之,所宜核桃、榛子、瓜仁、杏仁、榄仁、栗子、鸡头、银杏之类,或可用也。”

  梅桂泼卤瓜仁泡茶(第十五回):梅花、桂花、玫瑰入茶,古有此法。顾元庆《茶谱》云:“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橘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蕊之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摘花为茶。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此处“梅桂泼卤”,疑指玫瑰酱之类的玫瑰制品。瓜仁,即瓜子仁。

  读书笔记金瓶梅 11

  《金瓶梅》是一部现实主义古典长篇名著,小说写的是宋代的故事,却是对明代中晚期社会现实生活和风俗民情的全面、真实、生动的描绘,堪称明代社会风俗的壮丽画卷。就其作品中饮食文化而言,是以富商兼官僚的西门庆的家食为主,兼及酒楼肆食。其中对茶也有极为突出的描述,小说中,谈到茶者多达629处,谈到的茶坊也不计其数。比清代曹雪芹《红楼梦》写茶262处,要多出两倍多。它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异彩缤纷的茶文化世界,是一幅充满市井野趣的明代饮茶风俗图。

  《金瓶梅》一百回章节,专门写茶的是第21回《吴月娘扫雪烹茶》,故事情节是说一个下雪天,西门庆与正室夫人吴月娘言归于好之后,潘金莲等人凑钱为他俩摆宴赏雪,以示庆贺。于是“西门庆把眼观看帘外,那雪如寻绵扯絮,乱舞梨花,下的大了,端的好雪”,这时候心情极好的吴月娘,顿生雅兴,“吴月娘见雪下在粉壁间太湖石上甚厚,下席来,教小玉拿着茶罐,亲自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与众人吃。正是:白玉壶中翻碧波,紫金杯内喷清香。”

  “雪水烹茶”当然是《金瓶梅》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如果西门庆与吴月娘反目成仇,即使雪下得再大,吴月娘也没有雅兴雪水烹茶了。你看看,一杯雪水茶熄了怒火,灭了仇恨,使市井俗人也归于宁静,其魔力何其大也。当然雪水烹茶,本是文人追求的雅事,目的是在幽雅的茶事中,寻找一种内在性灵的愉悦。吴月娘扫雪烹茶,当然不会升华到这种境界。所以清代文人张竹坡看了这段以后,很是不平,在此处批道:“是市井人吃茶”,然而正是市井人都将雪水烹茶作为习见之事,不正是明代饮茶已广泛深入民间市井的最好例证么?宋代陶学士以雪水烹茶,曾问党太尉家故妓,党家是否会如此烹茶,妓曰:“彼粗人,安得有此?但能销金帐,浅酌低唱,饮羊羔美酒耳!”到了明代,连粗人也会雪水烹茶了。一回“吴月娘雪水烹茶”反映出饮茶,这文人最推崇的雅事,正贯注了一股野泼泼的市井野趣,雅事也就世俗化了。

  婚恋中的茶礼是中国茶文化最有趣味的部分,《金瓶梅》由于大量描写男欢女爱的性生活,于是在“风流茶说合”的统辖下,出现了许多婚俗茶礼的`描写,如19回写李瓶儿想再嫁西门庆,西门庆谈到“下茶”之事。第3回写西门庆女儿定亲“下茶”,又写西门庆养外宅,王婆问他怎么不请她“吃茶”,还引用“风流茶说合”的民谚。第92回写西门庆的女婿陈敬济去调戏已改嫁的小丈母孟玉楼,特地请她吃“双人儿”香茶。第91回写李衙内一心要娶西门庆遗孀孟玉楼,多次写到与茶礼有关的民俗:从打算“行茶礼”到“买办茶红酒礼”和去西门庆家“下茶”等等,多姿多彩地反映了“茶礼”在婚俗中应用的情况。小说描写的是市民阶层的茶文化,在人欲横流的冲荡下,幽雅的茶事也显得艳情漫漫。

  由于明代人士对茶的喜好,也因为经营茶能带来利益,所以明代各类茶肆、茶坊、茶屋、茶摊、茶铺、茶馆等林立。通过《金瓶梅》中的茶坊插图我们对此也可略见一斑。

  明代的茶馆与宋代相比,数量上更为可观,有增无减。茶馆里供应各种茶点、茶果。《金瓶梅》一书中提到,明代茶果有柑子、金橙、红菱、荔枝、马菱、橄榄、雪藕、雪梨、大枣、荸荠、石榴、李子等。至于茶点,因季因时各有不同,品种繁多,有饽饽、火烧、寿桃、蒸角儿、冰角儿、项皮酥、果馅饼儿、玫瑰擦禾卷儿、艾窝窝、芝米面枣糕、荷花饼、乳饼、玫瑰元宵饼、檀香饼等等,约40余种。

【读书笔记金瓶梅】相关文章:

芭蕾舞剧金瓶梅06-08

关于《金瓶梅》英译本误译解析03-17

读书笔记大全读书笔记08-17

童年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03-07

经典读书笔记11-23

童年读书笔记_高尔基童年读书笔记09-01

最新简爱的读书笔记 简爱读书笔记11-16

读书笔记教师的读书笔记03-31

《父与子》的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600字10-01

教育教学读书笔记 教育教学读书笔记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