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

时间:2020-10-29 09:43:37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1000字

  《亲爱的安德烈》,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和她儿子安德烈三年通信的一部通信集,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1000字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

  今天,我要推荐的这本书名字叫做《亲爱的安德烈》,是一部通信集。这本书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和她身在德国的儿子安德烈三年坚持通信的成果。

  龙应台,想必大家都有耳闻。她在台湾有着博士学历,而她的文字,有着女性特有的柔情和理性。比如《野火集》,比如亲情三部曲《目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

  十八岁,对于有些孩子和父母来说,成为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龙应台在这本书的开头写道:“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状况,但是又有多少父母愿意同龙应台一样尝试着去认识长大了的孩子呢?她在书中坚定地说,“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于是我问他,愿不愿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出乎意料地是安德烈同意了,于是三年的坚持就有了这样一本由36封家信构成的书。

  写信的过程是辛苦的,安德烈是中德混血儿,小的时候就随父亲定居到德国去了,而龙应台则留在了她的故土台湾。安德烈最擅长的是德文,龙应台最擅长的是中文。所以他们各退一步,用英文来写信。书的序中写着:“我们有很多的讨论和辩论。我常批评他文风草率,“不够具体”,他常不耐我吹毛求疵,太重细节。在写作的过程里,我们人生哲学的差异被凸显了:他把写作当“玩”,我把写作当“事”。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也出现对比:他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我有八分的认真,两分的知性怀疑。他对我嘲笑有加,我对他认真研究。”不过还好,安德烈虽然总是不耐烦母亲的催促,但是每次到了截稿日期还是会认真地写完信。

  如果你认真去读这36封家信,你可以从中看见鲜活的母子二人。安德烈正如母亲所说,有着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的男孩。字里行间常常能看见他幽默的一面,比如当读者来信问他为何能坚持三年时,他四两拨千斤地回复到:“老兄,应该要赚稿费。”他还有些小嘴硬,比如,在最后的最后,为书写序言的时候,他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而且,写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自己其实还蛮乐在其中的,虽然我绝对不动声色。”除此之外,他也有他认真的一面,他很认真地告诉母亲,说他希望“写信本身就是个好玩的、愉快的过程,而不是工作压力。”偶尔来一句总结“毕竟人生不是一场没完没了的party”,也能看出他玩世不恭的态度下隐藏着的成熟的思考和理智。也难怪读者来信说,刚开始一直认为安德烈是个虚构的人,看了几封信后,他开始相信安德烈这个人是真实的存在的。

  龙应台呢,除去作为一个尽职的作家不厌其烦的催稿以外,她还扮演了一个尽职的母亲的角色。大到安德烈的学习、恋爱、将来的工作方向、对于国家、艺术的看法,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她都顾及到了。在信的末尾常常会有一句“哦,孩子,答应我,踢完球满头大汗时,不要直接吹风”或者“啤酒即使单薄,也不要多喝”,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再怎么浓重的母爱,都可以浓缩成一句句叮咛,透过网络和文字,传到安德烈的心里。相信他感受到了,相信翻开这本书的人也都感受到了。

  龙应台母子间不同的观点和相互的讨论,成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安德烈的十八岁,是在二十一世纪的德国,生活多姿多彩犹如热带鱼,足球、朋友、下午茶。而龙应台的十八岁,在二十世纪的台湾小渔村里,没有高速、没有下水道、没有音乐厅、美术馆,有的只是黑衣白裙、齐耳直发。时代的差异,自然造成了思想的差异,也不可避免的在书中有了争论。母子俩讨论民主、讨论政治、讨论该不该反抗一名“权威教授”,从香港没有咖啡馆引申出忙碌于工作的香港人到底有无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讨论龙应台的古典乐,讨论安德烈的嘻哈乐,讨论恋爱观。有锋芒的剑才是好剑,有思想碰撞的书才是好书。一味的炫耀母子情深卿卿我我的书毫无看点,一味只懂得理论死气沉沉的书也不吸引人,无比庆幸这本书结合了这两方面,像火锅中的鸳鸯锅,一半麻辣使人清醒,一半清甜使人温暖。

  随手翻开一页,都是满满的感悟。龙应台的文字很有思想,安德烈的文字充满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味道。我挑选了这样一段给大家欣赏。题目叫做《我是一个百分之百的混蛋》。这里面安德烈和龙应台讨论到了公平和正义的问题。安德烈写到:“我发现:是,我知道中国大陆的妇女在极不人道的工作环境里,为耐克做苦工,但我不会因而不买耐克的运动鞋。我知道麦当劳为了生产牛肉大面积破坏了南美的原始森林,而他们的老板口袋里塞满了钱,但我不会因而不去吃麦当劳。我知道非洲很多孩子死于营养不良,但我不会因而勉强自己把每一餐饭的每一个盘子舔干净。换句话说,我发现我是个百分之百的混蛋。我是一个日子过得太好的年轻人,狠狠打我几个耳光也不为过,但是至少,我清楚看见自己的生存状态,而且至少,我并不以我的生存状态为荣。”这段话并不是什么传递正能量的话,相反地,还有些消极的因素在里面。可是作文刚刚写过“横看成岭侧成峰”,换一个角度想,这何尝不是现代人最缺少的坦诚和踏实呢?做了,知错了,不逃避不退缩,不掩饰不做作,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虽然无奈,却毫不忸怩地告诉别人自己的挫败和无能为力、自己的安于现状。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有人领着公款旅游吃喝、有人顶着气功大师的名号招摇撞骗、有人夸下海口却临阵脱逃。在这个社会风气浮夸的时代中,总是叫嚣着、喧哗着公平、正义的人,他们中大部分人的生活其实和安德烈所说的生活状态并没有什么差别。他们争论、激辩,面红耳赤鸡飞狗跳,却没有人能冷静地站出来指着自己的鼻子说你就是这世界不公平不正义的帮凶。以身作则,倘若这个道理他们都不懂得的话,那些所谓的客观的、冷静的、伟大的言论,都像一个个华丽的泡沫,一戳就破,风吹过,了无痕迹。相比于他们,安德烈的坦然,安德烈的自我剖析,比十万字慷慨激昂的论文还来得震撼人心。至少,他让我苦苦去思索过,我们挂在口头的公平和正义,到底应该怎样去追求。

  最后,我想念两段书中感动我的话。第一段是龙应台与安德烈谈到恋爱观。她说,“你应该跟这个你喜欢的女孩子坦白或者遮掩自己的感情?我大概不必告诉你,想必你也亦不期待我告诉你。我愿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报告”,那就是,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第二段话,是龙应台关于父母的解读。她说,“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个阶段,早就过去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房子吧。”

  我想,和在座的各位一样,不管父母是不是住惯了的旧房子。我们只希望,父母是永远那栋不会老去的房子。

  谢谢大家。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

  (第一~~三封信)

  读完了前三封信,我看到了两国两代人的差异。龙应台的一切就是读书,世界是不存在的;而安德烈呢?流行音乐、时尚、电影…

  谁拥有的更多?小渔村的贫乏带给了龙应台一些方面的残缺,但也给予了她一种悲悯同情的能力。二十世纪的社会给予安德烈知识和享受,却让人体会不到这一代“定锚”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这样的差距引发了我无尽的思考。而关于国家的问题,我对德国的历史了解的不是很多,我不能理解他们对“爱国”的逃避,我认为爱国是一种意识,不管你是否表达出来,它都将沉积在心里,难道不是吗?而那素朴的民族主义,如果因历史的操弄而被灌输得过多,则会失去了那内心的深远与宁静。

  (第四~~六封信)

  在今天的内容中总是看到这两个词:“年轻”、“清狂”。年轻就是清狂吗?也许不是。现在无忧无虑的一代。又有多大的事能去反叛呢?我们也不是如此放荡不羁吧!我们只是爱玩,爱自由,爱放松自己。但一个“玩”字,不同时代与背景的青年对于它的诠释也大不相同。一九六八年的欧洲青年向权威挑战,向上一代人丢石头,龙应台的那一代人那时还在是爱党爱国教育,玩群体游戏唱“团结就是力量”。但是龙应台说的也对呢,“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年少的我们经历的只是“平原”,但今后布满“荆棘”的道路,还是需要自己去开创。所以放下也许存在的“懒惰”,你的“勤奋”会带来不再迷茫的未来。

  (第七~~九封信)

  读了这三封信,我的良心似乎都受到了谴责。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穷苦的人民,我们这代90后却安逸地生活着,我们现在享受的一切都是那些人换来的,而我们却从来没有给予他们任何回报!安德烈在十九岁时想到的这个问题,突然间让我有了犯罪感,也使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的丑恶嘴脸。也许任何人都想去抗争,但是在信仰和现实之间,这条路是很难找出来的。龙应台说安德烈还没到寻找具体着力的点的时刻,但那个时刻什么时候才会到来呢?我们现在能做的也许只是在灾难来临时捐出一份力,在享受面前做出一份推辞,可这绵薄之力也总能改变一点点,做自己能做的,这也很重要。哦,这消极与积极的道德!

  (第十~~十二封信)

  这次安德烈谈到了他目前的.两个烦恼:讨厌的英语教师和感情问题。如果是我遇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教师,我也会和安德烈有同样的做法,可看到龙女士抛出的一个个问题时,我想到了后果。在这种事情中,需要的是智慧,苏格拉底的态度显然更理性。再说感情问题,我很少在书上看到一个十九岁的男孩敢公开谈论自己的感情(看来外国人真的不一样)。失恋是一件痛苦的事,在安德烈口中却成了如洒泼牛奶之类的小事,其实内心很难过的吧?在遇到喜欢的人时,一定要拿出你的勇气,坦白自己的感情!“让木屋里有和平,让豪宅里起战争”,这句话很好呢,明显就是批评那些中产阶级主义,也许这会成为我的座右铭哦!

  (第十三封信)

  这封信突出了一个主题:左派和右派的概念。初看题目头—“向左走,向右走”,我还真没想到这样的内容。但我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选边站”,这只是一个名义,许多不曾经过权力测试而自我信心满满、道德姿态高昂的理想主义者都是不可靠的。所以这些革命家、改革家、理想主义家一但掌权,国家会变出什么面目?台湾就是个例子,我们已经看到过太多堕落的英雄、虚假的民主斗士、轻易让权力腐蚀、人格破产改革者和革命家了。最后说说安德烈的举动吧!他的正义感和对那个安妮的批评令我信服。但是希望他能看清理想主义的本质—它是珍贵的,也是脆弱的,是容易腐蚀的。好好把握这一切吧!

  (第十四~~十五封信)

  今天都在谈论音乐呢!我也喜欢音乐,特别是那种旋律和谐、流畅优美而静谧的古典音乐,听的时候,心都飘荡起来,随着音乐摆动。不知道安德烈的“美感”到底是怎样一种境界。好的东西最后总会被人们认同,安德烈说德国突然冒出来许多极为深刻的创作者,就是如此。令我惊奇的是龙应台的发现:舒伯特的歌—Der Lingdenbaum居然翻译错了!不是“菩提树”,而是“椴树”!这首让人们流唱百年的歌曲到头来竟是一个错误?椴树是德国人温馨甜美的家园、和平静谧的生活、温暖的爱情和亲情,对中国人来说却是个陌生的词汇,而菩提树却充满意义和远思,翻译者也许也是因为这个吧!

  (第十六~~十七封信)

  安德烈就要离开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小镇了,从他的文字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那浓浓的不舍之情。他的几个朋友都是混血儿,但这一点并不影响到他们的友谊和彼此之间的默契。多国文化,就像汤里的香料,反而使生活多了自卫。曾经拥有过的美好时光揣在心里我们得往前走但是知道我从那里来……

  混血儿一直是我羡慕的对象,他们拥有两国的背景与文化,也能精通多国语言,但一直不知道有一些烦缠绕着他们—如果你问:“你从哪里来?”估计他们就会沉默不语了。国际是个麻烦的东西。但是不管国家变不变,泥土和记忆都不会变,还有那一个心中的小镇。

  (第十八~~十九封信)

  香格拉底,多么美的名字啊。可根据龙应台说的场景来看,那就是大煞风景了。在我心中,它应该是个类似于青藏高原的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可当它被圈在那小小的栅栏时,就失去了那份纯美的意义。上海的城隍庙就是这样,那静谧神圣的寺庙居然被几个保安挡在了里面。不管是什么,只要扯上了钱,就会有一股铜臭味。但这一切也是因为贫富差距,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有一种“问题意识”,例如:不买没有道德承担的品牌,不买动物的毛皮……这一点一滴都能改变这世界,哪怕只有一点点。每个人都要有这样的“问题意识”,每个人都要献出自己的一点点,每个人都要努力完善这个世界!

  (第二十~~二十三封信)

  香港是这三封信的主要话题。香港是个美丽的城市,也是个忙碌的城市,也许它缺少一种安德烈口中的“生活艺术”,但这也是一种美—热闹是中国人的“习惯”,比起德国那只有音乐的小酒吧,我们会更喜欢吵吵闹闹、大家一起大声谈笑的场面。

  切回正题,香港是个没有文化的城市吗?当然不是!至少我觉得不是,香港很忙,不意味着它没时间思考,它的经济成就一直很值得骄傲,它的“搏杀精神”令人佩服。可那次游行安德烈和龙应台的见闻让我又有些失望,游行应该多是年轻人啊,我想说的就这封信的标题:大学生哪里去了?大学只管知识的灌输,但是不管人格的培养和思想的建立,这可不行。这样的香港,将来会怎么样呢?

  (第二十四~~二十七封信)

  果然两代人的品味还是不一样,例如安德烈和他父亲选择的两个酒吧,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意境;而龙应台与安德烈的衣橱里,也是截然不同的摆设。什么是品味?它就是细致的分辨、性格的突出,以及独立个体的呈现。每一件,都正好是贫穷所吝啬给你的也是威权政治所剥夺于你的。所以,“面粉麻布袋”的那一代—龙应台的品味,很难有空间。如果给我选择两瓶保质期不同的牛奶,我也会选日期将近的那瓶,不是品味的问题,而是因为我已经被灌输了太多不要浪费的思想理念。可当我看到那位青岛朋友的故事后,心中突然理出了思绪:对呀!我这样做不是一直都在追寻那个坏的了吗。也可以说,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是今天我最大的收获。

  工作,是目前青年的一大难题,好的工作就似乎意味着你的成就。但是我觉得在现代生活的框架里,给你意义、给你时间、给你快乐的那份工作才是一真正好的、适合你的工作,好好选择属于你的那份工作吧。

  (第二十八~~二十九封信)

  李小龙的雕像居然是莫斯塔人言和的信物!这个艺术品绝对不是Kitsch(回答龙应台的问题)。而《音乐之声》、《雪绒花》(国内翻译)在我看来很美啊,为什么对安德烈他们来说却成了Kitsch呢?也许是文化差异吧,例如要是把被大家以为是正典奥地利“民歌”的《小百花》带到奥地利,他们可能会压根没听过。我觉得,艺术和Kitsch之间的界线确实是模糊的,每个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而安德烈心目中的“Kitsch排名前十大”清单,我觉得很有趣,但我真的觉得最后一条不能列入其中—母爱,这可不是能进行评论的对象。Kitsch到底是什么呢?

  (第三十封信)

  安德烈,一个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的大学生,争取交换留学却“落榜”了?在人生竞争的跑道上,跑得不够快就会被淘汰。不知道安德烈是否会很伤心,对此表示同情。

  因为龙女士的过失,安德烈在十岁那年就品尝到了做一个“Loser”的味道,不好受?但我觉得很好,这种“失败启蒙”也许能让你学习到如何做一个有智慧的失败者。龙女士小时候的经历不就是例子吗?“失败启蒙”给她的教训不是打入“成功者”的行列,而是你要去挑战、去质疑“成功者”的定义。人总要经历失败,早点接触到更能让你平静地面对以后的波澜,所以请不要惧怕“失败”的来临。

  (第三十一封信)

  安德烈抽烟,这不是件好事,老听人家说抽烟有害健康,这是真的,希望安德烈能改掉这个坏毛病。而谈到香港政府禁烟的事,我的感触也很深。确实啊,吸烟应该是个人的权利,我相信也有很多“烟迷”不情愿,那为什么就没有人出来评判呢?德国那些报纸的反应,我觉得才是正常人应该会有的举动。香港没有民主,但是有自由,媒体的独立跟批判精神,还是被容许的吧?香港政府是很强大,正如安德烈所说的—“香港政府简直是个所向无敌的铁金刚”。但我觉得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民主的那方面的问题。香港的人民啊,我不是说一定要反对政策,而是希望你们也可以学会利用自己的权利。

  (第三十二~~三十三封信)

  老,在我眼中是件很可怕的事,看到龙应台的文字,读到她母亲的言行举止,我就更加害怕哪一天我也会变成一个健忘的小老太婆了。龙女士是个经常在镁光灯下的人,我满以为这样的她应该会谈一些老使她更加有智慧之类的话,可在她的信中,谈的都是生命败坏的过程,这很朴实,也很真实。时间流逝得飞快,“老”便随之而来,也许我—一个孩子不该说这些,但它总要降临的,这就是生命的过程。

  老,还有另外一个层次:如果你身边与你同龄的人十分幼稚,而你却显得成熟,你就会觉得自己像个百岁老人,对吧?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已经进入“老年期”了呢?也许你就会和安德烈一样,心中产生对未来的疑惑与不安了。老就是这样,等你老了,你再去自己进行细细体会吧。

  (第三十四~~三十五封信)

  两代之间的文化差异,个人主义的追求,演变成了安德烈和菲力普与龙应台的斗智斗勇,形成了母子之间的隔膜。我觉得龙应台已经是一个超乎寻常的中国母亲了,虽然这兄弟俩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亚洲母亲最普遍的思想就是好像认为你是她生出来的,所以你的一切都由她来掌管了,“亚洲价值”和“欧洲价值”真的很不一样。但即使是这样,安德烈、菲力普,一个母亲诚挚的爱,你们还是不应该拒绝,换作任何一个母亲,应该都会伤心吧?而菲力普发现的现象,我在仔细观察后,发现确实是那样—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分!等我长大了,我可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1000字】相关文章:

亲爱的安德烈阅读笔记07-29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1500字12-31

《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2000字10-09

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范文2000字01-01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00字(精选19篇)07-13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00字(通用20篇)06-26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500字(精选10篇)07-13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600字(精选11篇)07-14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600字(通用8篇)07-14

《亲爱的安德烈》优秀读后感600字(通用5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