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

时间:2024-03-18 08:04:55 水浒传读后感 我要投稿

《水浒传》读后感大全(12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浒传》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水浒传》读后感大全(12篇)

  《水浒传》读后感 篇1

  迤逦近一年,终于结束了水浒的历程。上部的大致内容几已模糊,只留股豪情纠着心田。开局的星罗棋布,一百单八条好汉从涓涓细流汇为大江,奔腾向前。这种不断的壮大感,对众而言,具有深深的吸引力。

  前期的历历事迹,不乏酣畅淋漓之举,大快人心之作。然更多的是打打杀杀,冲动妄为,草菅人命。读来着实厌恶,具是绿林之举,不足为奇。自一百单八齐聚之后,梁山实力达到顶峰。如果作为部众,那是可以潇洒快活,自由自在。可作为头领,宋江必须要为梁山将来之路做出选择。

  很多人都认为宋江假仁假义,一心想着招安。在招募部众上山的过程中,确实感到宋江的假仁义,如招募黄信,秦明,呼延灼之人等,可以说是逼上梁山。在拉拢他们的时候,宋江甚至杀其家人,以绝其念,手段残忍,面不改色,甚至无羞愧之词。在梁山前途的选择上,宋江笃定要招安,矢志不移。我个人认为,一是宋江本人的忠君为国的思想,或是当时社会的历史政治文化氛围所感染,尊崇管家所谓的“忠”,所谓的“义”。难免偏颇,难免狭隘。

  第二,可能宋江自己认为,带同众弟兄一同招安,也是为他们谋一个“高大上”的正道归宿。将自己的思想推己及人。可是,人各有志,一百单八条好汉,岂是人人都愿意加官进爵?有所觉悟的人,都认为当时的官场氛围,实在是乌烟瘴气,是非纠缠。即使想要明哲保身,亦非常困难。故有公孙胜,李俊,燕青,鲁达,武松等辈,自奔去处,远离是非。就个人而言,的.确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远离尔虞我诈,自在快活而去,有个相对的善终。

  但反过来想,如果人人都不愿为国报效,为官治国,国家和社火又怎么能转换?谁来鸣不平,谁来扫除奸邪,匡扶社稷,保家卫国?当然,当时社会封建体制积重难返,对能人志士而言,确实也是刀山火海。也许,这是一种历史的无奈吧。

  数败官军,打破辽国之后,梁山迎来最大对手——方腊。悲剧就此拉开序幕。一战接一战的节奏,赢的很不容易。而干戈之后,是一封接一封的阵亡表。过往悍将,屡屡阵亡。拼尽全力歼灭方腊之后,好汉们十停止剩二三,当中又有不愿为官自行离去的,可谓悲凉之至。武松出家,鲁达坐化,更是将这股悲凉之情推至凄凉。

  渡江之前,军马齐整,凯旋之时,残缺不全。及至朝圣之后,加官进爵,卢俊义被害,诸多将勇次第辞官,到最后宋江、李逵陨命,吴用、花荣自缢相随。从头到尾,恍如隔世,是否应了那句“是非成败转头空”。往事的波澜壮阔,快意恩仇,如今,却化为座座坟头,了了蒿草,缕缕青烟。回想蓼儿洼那幕,仍有震撼心扉之力,着实唏嘘不已。这种义气之举,无论对错,都令人肃然起敬,扼腕叹息。

  纵观整个历程,沧海桑田,亦如过眼云烟,随风飘散。斯人已去,唯有事迹家喻户晓。以此想来,人生不过数十载,成也罢,败也罢。如能轰轰烈烈,穿云裂帛,亦不失为来此人世走一遭。铮铮铁骨,掷地有声!

  《水浒传》读后感 篇2

  忆往昔,读过的书不少,唯有那豪情万丈的《水浒传》,令我久久难忘,又是一个惬意的下午,轻抚有层薄尘的书面,手边的香茗冒着热气,令我不禁想起往昔读《水浒传》的点滴,轻品一口淡茶,轻启书页,好书需久读。

  书中人物情节是那样的熟悉与陌生,少了一分表面的.浮华,多了一分内心的思考。在我眼中,他们不仅仅武艺高强的英雄,更多了一分深沉与内心的表现,我亦非昨日,只见事之表象,未明事中真意,豪迈之情油然而生,正义在心中涌动。

  初见林冲,总觉其过于怕事,虽有一身好武艺却未有男子气概,现在觉得并非其无男子之气,实其有观大局之心,有容人之度,大丈夫能屈能伸,岂料他人无容他之意,最终恍然大悟,奋起反抗,我觉得这才是真男人。

  再说鲁智深,先觉他力大无穷三拳,便打死了郑关西,倒拔垂杨柳更是厉害无比。可现在看来他更有十分细腻的内心,不似一般莽汉,只有力,未见智。

  最后说宋江,开始觉得他着实仗义疏财,求贤若渴,宽容大度,更有统领才能,可现在觉得他有些忠君思想过了头,最终断送了梁山好汉的大好前途,甚是可惜。

  再读好书心中涌起千思万绪,汇聚成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羞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而我们的目标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神圣维护这一份“神圣”。

  《水浒传》读后感 篇3

  《水浒传》这部文学名著,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多少年来,仍为无数的读者们所津津乐道。

  近日重读《水浒传》,深为梁山泊扬长避短的用人之道所感。水泊梁山108条好汉,可谓是群英荟萃,人才济济,不但个个刚猛,豪气冲天,而且是各有各的能耐,诸如花荣的箭无虚发,张清的飞石打人,戴宗的日行千里,武松、鲁达的力大无比、嫉恶如仇,时迁的身轻如燕(我疑心这厮有轻功),李俊、张横、张顺、阮氏三雄的水上功夫,都好生了得。冲锋陷阵有关胜、李逵的大刀阔斧,探事做眼有燕青、石秀的机巧灵活,出谋划策有吴用、公孙胜、朱武技高一筹的神机妙算,就连管账(蒋敬)、医马(皇甫端)、建筑房舍(李云)、缝制铠甲(侯健)、铸造兵器(凌振)、安排筵宴(宋清)、医士(安道全)、刻印(金大坚)等等这些行业的高手们也都云集于水泊梁山上。一时间宋江团队之所以能“教官兵奈何不得”,窃以为主要是因为与他们善于使用各种人才有极大的关系。

  感慨之余,也令我突发奇想,假使晁天王晁盖“牺牲”后,梁山泊“选举”由作战勇敢的李逵“主持全面工作”,让林冲、鲁达下水,张横、张顺上岸,令时迁景阳冈上打虎,武松盗取雁翎甲,调侯健刻印,金大坚缝衣这样一摆布,我想早也乱成一锅粥了,更别说梁山好汉们如何能各显神通,九居山寨,威慑帝都(东京府)了,就连最起码的生存恐怕也是个问题了。

  读者诸君,也许有人会说,你真能胡侃,人家宋江宋公明哥哥,才是后晁盖时代,水泊梁山众望所归的山寨之主,而且他的用人之道也是一流的,他怎么会反其道而行之呢?

  是啊!所以我们在《水浒传》里看到的情景是:凡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都能得到宋江、吴用的重用,即使对于某些“歪才”,也是想方设法地为我所用。试想,倘若当初梁山泊,将只会偷鸡摸狗、爬墙攀柱的“鼓上蚤”时迁拒之门外,焉能有后来的他盗取雁翎甲,而赚得金枪手徐宁上山“教使钩镰枪”,大破连环马,打败双鞭呼延灼,又谈何容易呢?

  但是在现实中,是不是往往会有这样的事情呢?大家可以想一想,就在你我所在的'公司或团队里,有没有将一些并无领导能力的门卫、厨师、司机等等工作人员,被上级主管部门直接提拔到了领导岗位上,让其负责全面工作,这些人在看大门、做饭、开车等等工作上或许是很有一套的,但是当他们成为了某些单位的一把手后,就显得力不从心,才能不够,甚至于闹出了诸多的笑话,令人啼笑皆非,一时间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而我们来看宋江就不是这样的了,宋清虽然是他的亲弟弟,但是武艺平平,因此并没有被提拔到重要的领导岗位上,而是被安排搞了“后勤”。

  综上所述,这并不是因为宋江、吴用等人,有多么地精通用人之道,也不是他们有多少“人才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而现实中,在用人问题上所存在的种种不尽人意处,恐怕还是因为有着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缘故吧。否则,在识人用人方面上,现代人无论如何也绝不会逊色于古人的吧。

  《水浒传》读后感 篇4

  《水浒传》是一本描写宋代时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文中塑造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把斗争的描写写得细致入微,让人身临其境。将所想的人物跃然纸上,让读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

  《水浒传》主要写了洪太尉奉命去请张天师来祈镶瘟疫,误打误撞放走了妖魔。后来在朝廷中一些乱臣贼子的逼迫下,各路英雄好汉聚义在梁山泊上,最终聚齐了一百零八位好汉。他们在以宋江为首,到处劫富济贫、伸张正义。后来在朝廷三次招安下,归顺了朝廷。后又为朝廷远征辽国,平方腊之乱,在为朝廷建功立业的同时,原来的一百零八住好汉死的死,散的.散。奸臣又欺瞒皇上,将宋江、卢俊义两个忠臣用毒所害。可是没有人去为他们申冤,宋江、卢俊义两个人只得含冤而死。最终一百余人得以善终的,也没有多少个人……

  文中宋江忠义双全,为人义疏财,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在山东、河北闻名,称他为及时雨。把他比喻成天上的及时雨一样,在人危急之时。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他忠诚、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成为和他一样的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可他虽有一颗报效祖国的心,但那时奸臣迷惑皇上的双眼,令宋江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被奸臣用毒所害,含冤而死。但他依旧忠心于国,在临死前还用毒杀害了忠于自己但鲁莽冲动的李逵,为的是不让他一时冲动去攻打朝廷。

  文中一百零八位好汉无论走到何处,只要见到有人恃强凌弱,就会为别人打抱不平,不会因身份地位而坐视不管。正是因为他们的侠肝义胆,而引出的一系列故事才更加引人入胜。故事跌宕起伏,情节铺设总是在读者意料之外,读起来令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剑拔弩张的战斗场面描写,俨然组成了一幅幅画面,让人仿佛穿越到了书中,感到热血沸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宋公明三打祝家庄”。一个个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一场场战斗精彩绝伦,令人心潮澎湃。作者所用语言生动有趣,让这本书添加了几分色彩。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汉字可以组成一本闻名中外的书籍,人也如此,只要足够团结,也可以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

  《水浒传》描述的社会腐败无能,统治者又无法明辨是非,导致无才无德的人打发些钱便可当上官。反观现在,这种现象不复存在,国家越来越繁荣。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多看课外书。另外,阅读课外书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扩充我们的好词好句的储备量,对我们来说百利而无一害。不只是阅读《水浒传》这一本书,我们也要多读其他有价值的书,正如冰心奶奶所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只有这有,我们才会成为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又如华罗庚所说"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只要我们足够努力,日积月累,就会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我们就可以去为国家研发科技,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即使不能像钱学森、袁隆平一样多么伟大,也可以报效祖国,为国贡献出自己的智慧价值。我们更要像梁山好汉一样,热爱国家,精忠报国。让社会、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水浒传》读后感 篇5

  《水浒传》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由元末明初的施耐庵编写的。这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而且有很大成就的长篇小说。

  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最后被奸人杀害的故事。文中的情节,很精彩,不说力气勇气莫大无穷的花和尚鲁智深倒拔杨柳,还是忠义不屈于奸人的豹

  子头林冲雪夜上梁山,还是性格谨慎青面兽杨志霸气卖刀,又有勇有谋的智多星吴用智取生辰纲,或武勇非凡的行者武松喝酒的气魄,还是打虎的勇气……让人拍手叫绝。

  书中的人物各有各的特点,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所说李逵的性子有些时候急了点,但他做到了忠孝两全。在宋江给他毒酒时,他知道是毒酒,而对于宋江和眼前

  的死没有一点怨言,昂首咽下。李逵对老母也十分孝顺,老母被老虎吃了之后,他一生气就杀死了4只老虎,把老母好好安葬。遇见李鬼,李逵不但没有杀了他,反而给了他十两银子,让他回去孝敬父母。从这两件事就可以看

  出李逵的孝心。李逵做过的一件事令我十分佩服,那就是在他以为宋江做了坏事之后,要惩罚宋江,甚至对他破口大骂,不管他宋江是不是他的首领。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李逵对“忠义”两字是把“义”字放在“忠”字的前

  面的,不会因身份或私心儿玷污这两个字。

  再说武勇非凡的武松,在过景阳冈前,在一家小店喝了十五大碗的酒,而店前明明打着“三碗不过岗”的招牌,店小二好心劝说让他住一宿再结伴过岗,因为岗上有大虫,被武松误认为店家想骗他的钱,编出来的。不管

  店家怎样阻拦,昂首继续上路,还信誓旦旦说“便有大虫,我也不怕”,这里可以看出武松的豪迈,勇猛,坦白直爽、争强好胜、不拘一格的个性。在打虎过程中,可以看出武松顾及颜面甚于生命、颇识时务,不粗莽行事的

  个性。在他杀了蒋门神、张都监和张团练十几口之后,甚至在墙上用血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可以看出武松敢作敢当的性格。以及在后来追捕方腊的过程中,也是拼劲,拼命,在和方腊搏斗过程中,方腊把他的`

  手臂钉住了,他却忍痛割下手臂,最后单臂擒方腊。

  武松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斗争精神,并在现实的斗争中逐渐锻炼出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英雄气概。

  再说宋江,作为梁山108的将领,我却不喜欢这个角色,仔细想想,他做过什么?他有军师吴用的智谋么?他有李逵的直率的牛劲么?他有行者武松的勇猛,豪迈么?他只是个站在众人搭起的台子上,指挥指挥,却不真枪

  实弹的将领。最后,为什么结局那么悲剧?因为他接受招安,虽说也是大家一起决定的,不再当草寇,给自己个出路而投靠朝廷,最终跟随他的兄弟们被奸人所害,自己也无奈喝下毒酒。

  终究,梁山,落草为寇,朝廷,招安,这一切,像一场梦。那108就是这梦中108个亮点。

  《水浒传》读后感 篇6

  《水浒传》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水浒传也被改变为电影、电视剧,家喻户晓。

  水浒传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的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但是故事结尾却是以悲剧收场,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结束了!

  本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我的体会是好汉们对于国家,朋友永不熄灭的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不背叛不欺骗。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 这就是义;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这也是义。

  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些人为了救一个与自己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自己身负重伤或死亡,留下的是家人的伤心痛苦。他们值得我们去尊重学习那种精神。

  在水浒传一书中也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忠有义、要有勇气面对一切,对于家人,朋友要以真心待人不可以做对不起家人、朋友的事,要有忠有义、忠干义胆、两肋插刀。

  水浒传是一本让人喜爱的书让人终身受用。

  《水浒》是本老少庸雅皆爱的巨著。它引人入胜的连环章节中塑造了不计其数的人物形象。个性之鲜明,在中国文史上首屈一指。但在这些英雄豪杰的斗争之中,却隐藏着施耐庵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你只需随好汉们—齐发威,一齐狂笑,一齐叫骂,在无拘无束的痛快淋漓之中,便能发现这一百零八个

  人,每一个都是作者精神追求与内心情感的寄托。《水浒传》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文学上的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 篇小说,和《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几百年来,一直受到广大群众和小朋友们的喜爱,就连我也不例外。

  《水浒传》主要讲述了太尉高俅原本是个无赖,因为会踢球,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无恶不作。他的干独生子高衙内横行霸道,为了霸占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的漂亮妻子,他诬蔑林冲带刀进八军机重地白虎堂图谋不轨,把林冲配充军,还想在野猪林半路把他杀死,幸亏花和尚鲁智深仗义相救。又有打虎英雄武松、宋江等众多好汉,共108人,最终都因为种种不同原因而被逼在梁山落草为寇,揭杆起义。他们举起义旗,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贪的口号,杀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击了反动统治者的嚣张气焰,张扬了人民群众的神勇斗志,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水浒传》读后感 篇7

  他,真诚,直率;他,果断,可爱。有人说他暴躁,但我认为其暴躁正是他可爱之处,有人说他直率,但我认为其直率正是他妩媚之处。他是一块无暇的玉,自然,随性,毫无刻意雕饰和掩盖,尽管有些瑕疵。

  纵看水浒,梁山的风云人物依稀由在,沧桑岁月,水浒英雄为我们带来太多。有人说,李逵是一块玉,虽是晶莹透亮,但上面已经在时光的洗濯下生了些瑕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暴躁,却又不失可爱,他总会头脑简单的去做一件事,所以总有人认为李逵太血腥!我认为他好似一个粗糙、满身泥泞的贝壳,被海沙洗涤的无法让人接近,但真正打开他,发现他内心藏有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纯净,自然,毫不伪装……但他却用最天真最直率的性格特征,流芳百世!我将踏着一片幸福的彩云,倾听属于李逵的世界!

  如若,宋江不招安,结果该当如何?我望着天边那朦胧的群山,思绪凝结了,似乎历史在往日重现,在天边似乎还涌现着昨日的幻影,揉碎在天边浮藻间,似乎昨日还记忆犹新:李逵接到圣旨后将它撕个粉碎,也许你认为他有些单一,我却认为只有好爽,刚强的好汉敢这样做,而李逵就是毫不虚伪和掩饰性格的人,我欣赏他的性格。上苍赋予他这样的性格,就让他去创造更多,更多……

  他好似一个长满刺的仙人掌,又好比一只恶鲨。你不敢亲近他,甚至接受他,他总会拒你于千里之外,他把门槛抬地那么高,但你真正努力跨过门槛,他就会全心地接受你,他好比夜幕下的一颗星,在108颗星中,唯有他最唯美最闪耀最瞩目。他夺走了人们的眼球,他是一颗绽放无限光芒的星辰,如果,真得走进他,在他心底是更美好的一切……

  忠义两全,那是宋江!

  李逵有一种吸引人的独特魅力,如果说忠心,那是戴宗,林冲,如果说义气,是鲁智深和林冲,李逵有着令人感动的孝心:为孝他连夜奔家望母,为孝勇杀四虎。问,哪位英雄好汉有这样的孝心。有时李逵好像一个深不可测的'洞,当你初见时,你会躲避或是反感,当你容纳了他,他也会容纳了你,李逵是水浒中十分鲜明的大主角,他吸引我的正式那份冲动,又不是可爱,善良却让人愤恨,他是茫茫海洋中的孤岛,在最后让你看到希望,却被招安而送了生命,如若,没有招安,时代将会变迁,也许有一个更盛兴的朝代诞生,也许下一个朝代会更衰败,但李逵将永远不会被使人忘却!无论是霸道,还是可爱……

  如果说李逵对宋江的感情是忠心的话,那还不如说是一种依恋,像是孩子依恋父母一样的感情,每当李逵骂了宋江之后总会赔笑,他总是以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形象出现,正是他这样的性格不失可爱和俏皮,唯一遗憾的是,宋江临死前,李逵这个依恋宋江的“孩子”也被宋江带走,是喜是忧?有人认为宋江做地对,我却为李逵打抱不平。

  漫步在幽幽地小径,不时传来鸟的叫声,两边杨柳在微风中显得有精神,柳絮绿的透亮,一个新生命又将展开,但梁山108好汉会被珍藏在心中。

  《水浒传》读后感 篇8

  01、有果必有因、靖康耻早有端倪

  水浒传开篇先写了两个人物的恩怨——高俅和王进。这两人,一个基本贯穿全书始终,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两个人的恩怨,基本奠定了水浒的基调。

  先说高俅,书中说此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是个被自家父亲告上法院的人物,投靠他人也是人嫌鬼弃的。就是这样一个“浮浪子弟”,只因踢得一脚好球,机缘巧合进了端王府,等到端王成为天子,便狗模人样地成为殿帅府太尉。从龙发迹何其简单。

  再说王进,书中篇幅只占半回便再无下文,从这半回的篇目大抵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人物:侍母极孝、武艺高强、谦逊有礼。中国古代选材有个标准叫:求忠臣于孝子门前。然而王进这位忠臣孝子,只因父亲得罪过高俅,不得已只能和母亲远走延安府避难。

  逆子驱逐孝子、奸臣迫害忠臣,可以说水浒第一回就已经揭开了水泊梁山上的风云际会。话又说回来,高俅是奸臣,迫害忠良,宜该万古留骂名。但提拔这个万古留骂名的道君皇帝宋徽宗就能身免?日后金军南下,宋徽宗妻女被凌辱、自己和儿子如同狗一般地侍奉金人,这结局,早在高俅驱逐王进之时已然埋下。

  02、巧舌如簧、伶俐人反多误事

  王进远走他乡途经史家庄,也就带出了水浒第一条好汉——九纹龙史进。史进与史家庄外少华山三位头领不打不相识,并且常有礼物往来。快到中秋,史进派人去少华山送礼。派的什么人呢?特意挑选了一个“口舌利便”的人,这人还有个外号“赛伯当”。

  按道理说,伶俐人做伶俐事,也是正常。可偏偏这个“赛伯当”上了山之后贪口多喝了几杯,下山又多喝了几杯。送信回途醉倒在林间,怀中书信被人偷了。这被偷的'信中有少华山的三位头领应允中秋来史家庄赴宴的回复。“赛伯当”如果能如实相告史进,取消酒宴,只要不人赃俱获,官府也无可奈何史家庄。

  可惜这“赛伯当”却是能言善辩的机灵鬼,回去非但没有实情相告,反而仗着随机应变蒙混过关了。等到官府前来拿赃,史进一刀宰了“赛伯当”之后,也将史家庄付之一炬。可怜史家庄几代心血,毁在史进这里。

  小聪明误大事,“赛伯当”也是害人害己。

  03、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被低估的神机军师

  水浒中有两位军师,一位“智多星”吴用,一位“神机军师”朱武。吴用用计多毒,被用计的哪怕是自家兄弟也会家破人亡,而朱武不然。

  少华山想借道史家庄去抢粮,二头领跳涧虎陈达被史进轻松拿下。三头领白花蛇杨春要去死拼,被朱武制止。朱武兵行险着,与陈达前往史家庄自首,要求与陈达同年同月同日死。那史进年少力勇,又是少年豪气,那经得起朱武这样相逼,二话不说直接将陈达放了。

  朱武不费一兵便救回陈达,还赢得了史家庄少庄主的尊敬。这用的计谋,你也不能说简单。就是算准了史进年轻人好义斗勇,这要是史家庄主事的是史太公,老于世故,朱武敢用此计,如羊入虎口。

  都说“少不读《水浒》”,怕得是少年人读了《水浒》,一味风风火火闯九州,但其实《水浒》中老谋深算的地方多着呢!

  《水浒传》读后感 篇9

  《水浒传》这本书是一部经典的中国名著,是我国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与《水浒传》相媲美的还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号称"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戏曲家,是我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等一些剧本,而且还有小说的著作,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等,《水浒传》是施耐庵的合著,《水浒传》这本书是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写出了各路英雄好汉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在《水浒传》里是以一个“义”字写的,在《水浒传》一共有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为兄弟,都是为朋友赴汤蹈火,两助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在《水浒传》里写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写了每个英雄好汉被当时的朝廷的腐败和黑暗,被逼上梁山起义反抗,这本《水浒传》里写了一百二十回,每一回都是十分地精彩,写出了每个英雄的起义的原因,其中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镇安平寨施恩义夺快活林和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武松醉打蒋门神这两回最让我深刻,而且这本《水浒传》读了之后,令我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与知道了在古代的英雄故事和那时的朝廷的管理十分腐败。

  在那两回里是写了武松在张青的照顾下,管待了三天,最后武松再辞了要行,张青要和武松结拜为兄弟,送来十多银两,在出门前,武松只得洒泪别了,去路投孟州来。来到了城里,直至州衙,武松却被发本到处牢城,公人带武松到单房里,武松自到单身房里,早有十多个一般的囚徒对他说道:“好汉,你新到这里啊……都是对他说怎样讨好那些官兵,如果不讨好那些官兵就会有怎样惩罚。但武松在那里却被款待了三天,武松被囚犯对他说的话忍不住了,要见他们的首领,最后施恩接见了武松,对他说了对他款待的`原因,是有事情要请求武松,所以十分热情地款待武松,让武松回复元气。接着武松和施恩就去天王堂,让武松证明自己的状态了,武松一个人把三五百斤石头抱了起来。接着武松就以一个“义”字去为施恩帮忙了,而且还显出打虎的威风,来打翻那厮盖世的英雄。

  啊!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知道了水浒英雄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黑暗的一面,一个人在世上都是以一个“义”字来为朋友帮忙,而且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关爱和一份及其重要的关怀,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让人喜笑颜开,《水浒传》里写出了一个义气和当时朝廷的腐败,在《水浒传》里的英雄都是十分地勇敢,而且十分讲义气,只要说过帮忙就会尽心尽力地帮忙,不会像当时的朝廷一样要什么奖赏,令到当时的社会腐败,在我们社会中一定要互相帮助与互相关爱,才能让社会充满爱呀!

  《水浒传》读后感 篇10

  《水浒传》是部庞大、复杂的小说,它生动地描写、反映出了梁山起义的发生,发展壮大直至起义失败的整个过程。它明确地描写出了当时起义的社会根源和原由,并成功塑造出了那些栩栩如生的起义英雄的形象,且通过他们不同的反抗道路展开了起义过程,也具体地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其实,我认为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70回是以宋江、晁盖为首,渐渐吸纳江湖四方的豪杰上梁山。在这些好汉中,有自愿上山的,有的是被贪官污吏逼得无处可走的地步才上山的,还有的是受到感召而上山的。但不论如何,这些人聚集梁山的目的是替天行道,反抗当时那腐败的政治。在这一时,那些梁山的英雄们也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杀得贪官污吏心惊胆战,令人大呼痛快。而作者也有意借此发泄他对当时社会腐败政权的不满。后50回描述的是梁山好汉们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为国家效力的过程。他们北征辽国,剿灭虎田、王庆,众头领尽皆无损,威枕四方;南讨方腊一役,却使梁山英雄们损兵折将、七损八伤其生存者并未因此而获得合理、应得的回报,反遭奸臣迫害,梁山好汉们几乎没有一个善终,表现出了忠心报国的无奈。

  所以说《水浒传》也同时反映出了北宋的政治和社会的腐败、混乱。因此在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官员行贿和压迫百姓的事实,表现出了当时百姓的有苦无处伸张的现象。而宋江等人和当朝政府官员对抗,替百姓出怨气,就又表现出了此书的又一个中心思想:官逼民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此外,书中的主要任务有一百多个,他们的'性情也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特性,语言、举止都和其身份、地位紧密配合。而读者们更可以从书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独特个性。

  虽然水浒中的人物大多都较粗鲁,但作者写人的粗鲁更是使人称奇:如鲁达的粗鲁是性急,不容得半点怠慢、史进的粗鲁是任性、李逵粗鲁是蛮横、阮小二的粗鲁是悲愤无说处,而焦挺的粗鲁是本身的气质不好……在这本书上还至少出现了十一二个个性鲜明的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这部以北宋末年社会为历史背景的小说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书中的人物在这“替天行道”的旗帜下,好似作者也肯定和赞美了被压迫的人民的反抗、复仇行为。比如说:武松为兄长伸冤,却告状无门,于是他拔刃血仇,最后被张都监陷害陷害后,血涧鸳鸯楼;林冲遇祸一再忍让,被逼到绝境,终于复仇山神庙,雪夜上梁山;解珍、解宝为索回他们射沙的一只老虎,被毛太公送入死牢,从而引发了顾大嫂众人劫狱反出登州……可以说,人民的反抗和复仇权力,在《水浒传》中得到了有力的伸张。

  梁山好汉是传奇式的理想化人物,他们或勇武过人,或智谋超群,或身具异能,而做事光明磊落、敢做敢当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因为《水浒传》中的这些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对读者来说是吸引人的,所以《水浒传》才这样广受读者们的好评。

  《水浒传》读后感 篇11

  这一回是《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上一回说到,在野猪林,薛霸举起水火棍要劈林冲的脑袋,林冲性命如何,便没有了下文。可章回上明明写着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却不见鲁智深在野猪林的身影。这种承接转合的手法,深山藏古刹的意境,为人们做文章提供了参照,此处不写胜有写。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在这一章回呈现。

  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的性命,并护送林冲前往仓州。

  杀不了林冲,二个公人就不好交差,便想了解救林冲的这个和尚是谁,对此,鲁智深都巧妙的应对过去,是林冲无意中说出鲁智深的真实身份。二个公人的心便踏实了,可鲁智深这之后又怎么办呢 ?

  鲁智深护送林冲,快到仓州,见再无危险,便分手了。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勇敢、机智、仗义、无私,其英雄气概可见一斑。

  林冲及二个公人到了仓州,遇到柴进。柴进是大周柴世宗的嫡派子孙,因大周让位于北宋有功而得到朝庭的荫蔽。

  柴进,世家子弟,他有个嗜好,凡到仓州,路过他家的犯人,凡是进了他的家,他都资助。为什么会这样?张扬,是个性也符合家世,是否也暗唅对宋的不满?更有一层,社会不公,犯人之中往往是藏龙卧虎的,这是他交接天下豪杰的.一个途径。

  有这等好事,也是柴进名声在外,林冲便到了柴进家,柴进是喜出望外,在他的导演之下,林冲同柴进家的师傅,洪教头有了一场比武,这场比武堪称经典。结果是林冲胜了。

  败了的洪教头离开了柴家。

  如果是林冲败了怎么办呢?

  柴进同史进都是玩家,有一比,二个人的结果一样,都败了家。

  看看柴进是如何资助到他家的犯人的。一开始,柴家下人将林冲当一般犯人,所资助的是一盘肉,一盘饼,一壶酒,一斗米,十贯銭。当林冲赢了洪教师,不但得了彩头,计二十五俩银子,还在柴家住了几天,临别时,又得了柴进送的二十五俩银子。二个公人也得了柴进的银子,合计十五俩。另外,柴进还修书二封,为林冲提供便利。同是犯人,所得资助有别。

  资助犯人,比武,洪教头出走等,是否看出了柴进是在玩,只是他玩得更夸张些罢了!当然,柴进仗义、豪爽自不必说了。

  鲁智深的仗义比柴进的仗义是否又多了些纯粹呢?

  林冲到了仓州,监狱的管营及差拨得了柴进的银两和信函,使林冲减少了许多麻烦。加上柴进对林冲的不断接济和林冲为人好,林冲在监狱里是暂时相安无事。

  这里要看看宋代的司法人员是如何受贿的。

  董超,薛霸押送林冲的收入。得林冲的岳父所送银两,数量不详,得鲁智深三两银,得柴进十五俩银子。高太尉要送他们的二十两金子是得不了的,因没有杀了林冲,如何交差,还是个麻烦。这二人,这一趟,实得银两在三十两左右。

  监狱的管营和差拨是如何诈取钱财的呢?宋时,新入监的犯人都要打一百棍,他们借用这一规定,敲诈犯人,给了银子从轻,不给就往死里打。林冲先给差拨五两,给管营的十两银子,被差拨扣去了五两。后来,林冲又给差拨三两银子。

  从林冲这里,差拨得了十三两银子,管营得了五两。

  差拨的手法比管营的行为更龌龊。

  野猪林、柴进家、监狱这三个场景,构成了这一章回故事的主要内容,主角是林冲,内容丰富。

  《水浒传》读后感 篇12

  《水浒传》——挥之不去的英雄情结

  《水浒传》,一篇不朽的英雄列传。

  《水浒传》,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传奇。

  《水浒传》,一本跻身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绝对经典。

  今天,让我们再次拨开历史的迷雾,跟随《水浒传》,回到宋徽宗时那个精彩纷呈的热血时代。

  那个时代,有多少的好汉与英雄,他们出身不同、身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却因为反抗封建暴政这一出奇相同的目的,而殊途同归地走向了梁山泊,走向了聚义堂。我仿佛来到了梁山泊之上,看见了直爽的黑旋风李逵,看见了粗中有细的花和尚鲁智深,看见了那个黑矮子呼保义宋江,看见了那位文绉绉的军师吴用……这些人的性格特点是那么鲜明,然而,在昏君的无能统治下,在“乱自上作”的黑暗统治下,在各级官吏狼狈为奸的情况下,这些人终于举起了大旗,江州劫法场、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提出了“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说法,走向了反抗暴政的大道,直到宋江被招安,水浒众英雄被奸臣迫害致死,表现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水浒传》,是一幅气贯如虹的`下层人民揭竿而起反抗暴政的起义图,也是一幅统治阶级的穷途末日图。它用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和生动的文学语言,浓墨重彩地对底层的呼声进行了放大,对农民的要求抱以深刻地同情,叙述了这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了这么多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如此精彩纷呈,让人热血沸腾。

  《水浒传》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对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描写上,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保金氏妇女,拳打镇关西,表现出鲁智深的行侠仗义;《柴进门招天下客》,表现出小旋风柴进的热情好客;《吴用智取生辰纲》,表现出了水浒好汉们的有勇有谋……这些故事都为塑造每一位英雄人物作出了贡献,这也正是它能够历经千年而不朽、成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缘故。

  《水浒传》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在于从头到尾所贯穿的忠义情怀,十分符合中国古代乃至现代的价值观。“忠”“义”当头,符合古代统治者的需要,而且也被现代文化所接受、所认可。“忠”,是要忠于祖国,忠于与你一起共事的人;“义”,是要行侠仗义,讲义气,为了真理奉献自己的一切。从古至今,多少英雄豪杰,都是被”忠义“所激励着,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个人利益,进行着英勇不屈的斗争,更有一代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提出了”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革命口号。《水浒传》,就这样激励着一代一代的仁人志士大步向前,开创着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英雄传奇。

  由于时代问题,《水浒传》固然有它自己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然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水浒传》的精华远大于糟粕。我们要学习这些好汉身上的英雄主义精神,学会“忠”“义”二字,并把这些运用在自己的实际生活当中,这样才能“禆补阙漏,有所广益”。历史已经远去,英雄已经作古,但他们的精神,依然存在,存在在《水浒传》中字里行间,也存在在每一位读者的心中。经典,总归是经典;不朽,永远是不朽。

【《水浒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水浒传读后感范文-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07-09

水浒传第16回的读后感《水浒传》第16回读后感02-05

2022年《水浒传》心得水浒传笔记09-29

水浒传书心得12-25

水浒传句子11-11

水浒传经典句子11-03

水浒传的句子11-04

水浒传读后感06-12

《 水浒传》读后感06-12

《水浒传》读后感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