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书心得

时间:2023-01-11 09:14:05 水浒传读后感 我要投稿

《水浒传》读书心得12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浒传》读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读书心得12篇

  《水浒传》读书心得 篇1

  “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每次听到这熟悉的歌声,我就会想起爸爸零零碎碎地跟我讲梁山好汉的故事,每次我都听得津津有味。

  妈妈告诉我,《水浒传》是一本很有名的书,还是四大名著之一呢!这个寒假,我终于阅读了这本书。

  《水浒传》这本书可精彩了!主要讲的是北宋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起义的故事,有九纹龙大闹史家庄、鲁提辖拳打郑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汴京城杨志卖宝刀、武二郎景阳冈打虎等等,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让我情不自禁得读下去。这些故事生动曲折,人物具体形象,他们很讲义气,锄强扶弱,一人有难,大家帮忙,团结友爱,互相扶持。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武二郎景阳冈打虎,故事情节很跌宕起伏,武二郎有勇有谋,老虎虽然勇猛,但是武二郎更加武艺高强,最终打死了老虎,也老百姓除了一害。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觉得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要继承他们讲义气的精神,好好学习,努力掌握更多的本领,帮助弱小,为祖国的和谐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水浒传》读书心得 篇2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这歌词让我想起了水浒传中那108位豪放不羁的好汉。正如歌词里面所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他们为人的前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他们的性格;风风火火闯四方是他们的爱好。就是这样的一帮人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上上演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反抗运动。

  最记得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背信弃义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小到对朋友仗义,大到对国家的大义,也就是要把国家建设的繁荣昌盛。

  这是我从李逵身上学到的东西。忘不了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忘不了豹子头林冲雪夜被逼上梁山,也忘不了行者武松在战场上的潇洒英姿。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好汉最后却起义失败,不免让我为他们感到心酸,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他们豁出了自己的性命和一生,贡献给了全国人民,他们这种奉献精神是我们永不能忘并要发扬光大的。也许,这本书中的有些英雄人物是虚构的,但是我相信作者的意图是让我们知道国家对老百姓的态度是多么重要,同样老百姓对国家的态度也是关系到这个民族的存亡、强大或者衰落。

  正在成长中的我们要努力学习,一定要把国家建设的昌盛繁荣,让中国真正地步入世界强国之林。

  《水浒传》读书心得 篇3

  《水浒传》讲述了108条好汉为了天下太平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经过,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了那雄壮场应对我的震撼。可是,那108条好汉中,我最喜欢的是“及时雨”宋江。

  宋江,一位普通官员,却成为了这群好汉的领头,着实让人钦佩。他那挥金如土,对朋友有情有义的豪爽性格,也才是他成为领头的重要因素。

  记得宋江和戴宗来到了酒楼碰见李逵,李逵开口就是借钱。宋江一问不问,便拿出十两银子给了李逵。在戴宗看来,这分明就是送钱。十两银子,什么概念按当时情景。吴用拉拢三兄弟当晚,摆了一桌酒席,用一两银子就买了一大坛酒,二十斤牛肉,两只大鸡,还有一些小菜。吴用是来拉拢他们的,应当不会太小气。可也才一两银子,在生活中也差不多要500元,十两银子5000元。

  宋江就是这样的疏财,才使李逵等人对他忠心耿耿。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这样,钱再多也是没用的,并不能买来一切。可是一个朋友,才是人生中绝对的财富,使用金钱买不到的。

  就像我哥哥,他有了钱就和朋友聚在一齐,也就是这样,他有了好多朋友。

  金钱,不是最重要的,一个朋友才是人生最好的财富。

  《水浒传》读书心得 篇4

  在寒假里,我阅读了一本中国名著:《水浒传》。这是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一本,作者是施耐庵。其它三本分别是:吴承恩的《西游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

  这本书讲的是北宋农民起义的事。在宋徽宗时代有一个无赖名叫高俅,他什么都不好,就是踢的一手好球,他靠踢球还当上了太尉。他害的王进流离他乡,害的林冲家破人亡,使林冲迫不得已才上了梁山。在梁山上白衣秀士王伦找林冲要投名状。林冲在山下等了三天,终于看到了一个人——青面兽杨志。二人打了三十回合不分上下,后来白衣秀士王伦过来劝解,他们才停手。

  后来杨志回去又因为误杀人命被发配至北京大名府。梁中书看上了他,让他押送生辰纲,在路上被晁盖、吴用等人截取了,杨志迫不得已去了二龙山。晁盖等人截取了生辰纲,无路可走,只好上了梁山他们杀了王伦,让晁盖大寨主又给宋江送了一封信,没想到被阎婆惜看到了,宋江就杀了她投靠柴进了。武松想去看望哥哥,没想到嫂子潘金莲喜欢上了他,后来武松出去办事,潘金莲和西门庆把武大杀了。武松知道了,就杀了他们,投靠二龙山了。宋江在墙上写了一首反头诗,被奸人看到,被抓了。戴宗想帮宋江,也被抓了。他们被判死刑,晁盖带人救了他们。

  戴宗要去看公孙胜路上遇到了杨雄、石秀,戴宗让他们自己上梁山他们遇到了时迁,在回去的路上,他们偷了一只鸡,那是祝家庄的鸡,祝家庄把时迁抓了起来。后来,宋江带人大破祝家庄和高唐州。大寨主晁盖在曾头市被射死了,吴用让宋江当大寨主,又收服了玉麒麟卢俊义,他们又破了北京大名府,还破了曾头市为晁盖报仇。排位以后,宋江又三败高太尉。招安后,他们又去破辽、讨伐方腊,最后,他们只有27个人回来了,当官后,这27人死的死,走的走。可惜这108条好汉,落得这个下场。

  我对李逵印象很深刻。李逵是《水浒传》中最鲁莽的一个人物,他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心直口快,但并不是一个咋咋呼呼,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他对宋江情分很重,可是一旦知道宋江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便决不轻饶,甚至大动干戈,后来发现是一场误会,为了向宋江道歉李逵就学廉颇的样子,向宋江负荆请罪。在众好汉中,李逵一直反对招安,招安后宋江喝的酒被下毒了,为了不让李逵造反,就把李逵也毒死了。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学习李逵的忠诚和讲义气,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值得他人信任。但我们不要学习李逵的冲动鲁莽。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宝箱,名著更是宝箱中的精华,让我懂得更多道理。

  《水浒传》读书心得 篇5

  这个寒假又尽尾声了!说到我在这个寒假读了什么书,那我会给出一句满意的话:"我读了《水浒传》。"下面我就讲我读过它的感受。

  《水浒传》这本书大家一定不陌生吧!《水浒传》这本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施耐庵写的书,里面的故事情节很激烈,一会打打杀杀的,很好看。

  梁山泊里的一百单八将好汉,都是被当时的黑暗朝廷逼的才落草为寇的。

  我觉得这本书写的很好,它把人物的性格和外貌都描写的非常清楚,很适合运用到作文当中。总体,我觉得《水浒传》棒极啦!

  《水浒传》读书心得 篇6

  假期里,我读了四大名著里《水浒传》这一书,在这本书了,我结识了许多英雄好汉豹子头林冲、及时雨宋江、行者武松、浪里白条张顺、黑旋风李逵等,他们各有各的本领,看完书之后让我明白了忠和义。

  这本书中的个个人物都有忠,他们忠于朝廷,就像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他们劫富济贫就像我们帮助我们不相识的人一样,他们对于朋友和亲人又是那么尽心尽力,他们为了朋友可以不顾一切,这本书里,几乎个个故事都深深的体现他们对家人对朋友的忠诚,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孝敬自己的父母,他们都有着这样的精神,这一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假如我们生活中人人都有这种精神,这样的话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

  还有义,他们每一位好汉都有正义感,他们为朋友赴汤蹈火,他们知道自己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在他们每一位英雄好汉当中人人都有正义感,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学习这本书中的正义。

  读了这本书,让我有许多想法,做人要有忠、要有义,不能为了自己的好却伤害自己的朋友。

  《水浒传》读书心得 篇7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心在山东身在吴》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宋江被发配到江州后的忧郁心情,表达了他想要实现其“凌云志”的`迫切愿望。这也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小片段。

  《水浒传》乃四大名著之一,书中生动详细地描画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他们各怀绝技、性格鲜明。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赛霜骏马骑狮子,出白长枪掿绿沉;管军提辖使青面兽杨志:雕鞍玉勒马嘶风,介胄层棱黑雾蒙;青衣道人入云龙公孙胜:青罗伞盖拥高牙,紫骝马雕鞍稳跨……一百零八将,从性格到长相,个个千差万别,可无论是独一无二的配装,还是战场上的雄姿英发,似乎每一根汗毛都散发英雄的光芒。及时雨宋江、矮脚虎王英、小温侯吕方……这些朗朗上口的称号,尽显他们独特的好汉气概,又让人过目不忘。然而这些英雄都有着共同的本色,那就是忠义两全。

  忠,是什么?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说到忠,在这一百零八位好汉中,李逵对宋江可谓是忠心耿耿。小到宋江想吃鱼,李逵就为他去抓。大到宋江要攻城池,李逵为他两肋插刀。虽然最后是宋江杀死了李逵,但我知道,李逵始终是无怨无悔。因为他知道,是宋江带领着其余的一百零七位英雄走上正确的道路。于情,于理,这位黑大汉的忠诚,就像一把烧得滚烫的铁钳,深深烙在我的心里。

  义,又是什么?义,谓天下和宜之礼。一百零八位英雄中,可谓个个都是讲义气的好汉。他们为朋友赴汤蹈火,把生死置之度外,就是因为一个“义”字;他们为民除害,出生入死,就是因为一个“义”字;他们为国抗辽,奋不顾身,还是因为这个“义”字。“义”虽然只有三画,但这是英雄们用生命与鲜血写出来的。虽然他们最后没有把忠义发展到极限,尽心报国,英雄们或生、或死、或虏、或别,但是,煞曜罡星今已矣,谗臣贼子尚依然,谁都没有办法挽回历史的悲剧。

  读完《水浒传》,眼中、耳中仍然都是英雄们在谈笑风生,看着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是多么令人羡慕。做一个家喻户晓的盖世英雄,应该是每一个男子汉的梦想。但是在危难中救济人这样的事情,除了警察、消防员、军人,不是谁都有机会,谁都能做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足够的勇气,更没有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作为一名初中生,做盖世英雄时机还未成熟,但是努力做到忠义两全绝对可以。怎么做到忠义两全呢?我们是新时代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忠于祖国,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遗志。生在和平时代的我们,不需要像李逵那样一命换一命,需要我们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比如:在公交车上心中有他人,不霸坐,会谦让,不做“霸占他人座位的博士哥”;在学校,对待同学真诚礼貌,学习实事求是;在家里,孝顺长辈,体贴家人……总之,爱国、诚信、友善,是我们初中生的英雄本色。

  《水浒传》读书心得 篇8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文学宝库里占据着最显赫的地位。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回味。

  书中讲述了宋朝时期,梁山上一百零八名好汉的故事,景阳岗武松打猛虎至今家喻户晓;众好汉江州劫法场让人更是惊心动魄……

  古往今来,多少故事让人感动,多少英雄让人怀念,身处现在欣欣向荣的繁华时代,以阅读的方式了解过去的历史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水浒传》读书心得 篇9

  我很佩服武松的武道,因为他只用一根木棍就打死了一只吃过20多条人命的老虎,我觉得阮小二和阮小七很聪明,因为他们用火来烧官兵。

  杨志的宝刀非常锋利,一刀能破掉40个铜板,而刀口不卷,能吹毛而过,而且杀人不沾血。

  李绕也能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杀死20多只老虎。

  《水浒传》读书心得 篇10

  我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是施耐庵的《水浒传》这部书。

  《水浒传》写了一场包括各个阶层百姓在内的武装斗争,这场斗争的起因是乱自上作、民反,大批英雄豪杰报国无门,聚集梁山,最后尽忠殉义。这本书里有一百零八位英雄,他们先后与朝廷势不两立,和朝廷做抗争。他们不怕困难,不惧牺牲。特别在《梁山英雄舍命平叛乱》这一回,梁山英雄被招安,在路上,一百零八将只剩下三十六位了,因为在路上要捉方腊、徐宁、宣赞等人,发生了一次次的争斗,牺牲了很多的人。李俊、童威、童猛等人各奔东西,只剩下一部人又被奸细害死了。

  这一百零八将里面我最喜欢混江龙李俊。他是一位水军头领,能在水里呆很长时间,而且游泳速度非常快,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他曾立了不少功劳,比如他用他的水下功夫,多次将敌军头领捉住;又多次从水里进攻,来个趁其不备,消灭敌人。可是后来,他不愿意做官,就和童威、童猛去了他们刚结拜的兄弟费保处,从此逍遥自在。

  《水浒传》真是一本好书。它讲的就是当时朝廷的败,农民起义的始末,塑造了李逵、武松等英雄形象。那一百零八位英雄为了除掉朝庭败类,与他们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每次故事不论胜利与失败都很精彩。吴用的超人智慧,宋江的领导才能,还有大家的英勇表现,让梁山这支队伍逐渐壮大起来,可是因为宋江的一次招安,让这支队伍变得七零八落。如果没有那次招安,那他们就能除掉奸细,大获全胜了。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书。

  《水浒传》读书心得 篇11

  当我捧着这本《水浒传》时,我便情不自禁的哼起了那首耳熟能详的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颇有一番梁山好汉豪爽的气势。

  “逼上梁山”是民间的一句俚语,是描写一个人走投无路之下选择的无奈之举。水浒传中的英雄个个都是历经了无数的险阻,他们可以说是“仗义疏财归水泊山,报仇雪恨上梁山”。水浒英雄的忠、信、义,让我崇拜的五体投地,还有宋江的领袖才能、吴用的神机妙算、李逵的粗鲁莽撞、鲁智深的侠肝义胆、武松的神威神勇、林冲的骁勇善战、燕青的伶俐机灵……他们每个人都险象环生,他们背后的故事又怎是能用一篇篇文章所可以表述的呢?

  梁山好汉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为百姓们除暴安良,是人人嘴里的“救世主”。最终,他们在梁山上聚集了一百零八个头领,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本以为这就是结局了,可没有想到朝廷一声令下,让梁山的好汉前去征辽,当他们正要凯旋而归时却又奉命至江南征讨方腊,弄的一百零八条好汉死的死、残的残、隐的隐,稀稀落落,最后仅仅剩下了二十七人。朝廷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想“借刀杀人”,而梁山的好汉只不过是朝廷的一颗棋子,他们在战场上为朝廷杀敌,而朝廷却在背后想着如何斩草除根。梁山好汉已经落到如此下场了,朝廷却还不罢休,那些幸存者还是未能逃脱接?而至的厄运,宋江、卢俊义被毒死,李逵在宋江临死时被拉去一同陪葬,吴用、花荣自缢身亡……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这样悲惨的结束了。

  《水浒传》读书心得 篇12

  从小学开始,老师就一直督促我们看书。算起来,我已读过繁星般的书,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本书都有内在的灵魂,。每一本书都是我情有独钟的恋人,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这本千古名著——《水浒传》。

  这部小说的全名叫《忠义水浒传》,说明全书所宣扬的就是:忠和义。我每每读到书中除暴安良、杀富济贫的忠义故事,都觉得热血沸腾。

  “忠”字含义丰富,小到朋友间的忠诚,大到对人民、对国家的忠诚。在《水浒传》中,李逵一生追随宋江,即使对宋江招安的想法不满,最终还是选择服从,因为在他心目中宋江永远是他的大哥。所以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仍说:"到地府也要做哥哥身边的小鬼。"这种朋友间忠诚不二很让人感动。然而最美的忠应是对人民、对国家的“忠”,它是一种纽带,一种号令。在《水浒传》中,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为了替百姓扫尽一切不平之事,他们齐聚梁山,举起了替天行道的旗帜,除暴安良。招安之后,看到朝廷内忧外患,兵灾四起,他们身先士卒,主动率军保卫国家,破大辽,战幽州,擒王庆,灭方腊,几次深陷危难却仍然浴血奋战。在我看来,这才是大忠。

  再说义,忠和义就像天山上的青松根连根,永远在一起。《水浒传》中因忠而义、因义而忠的故事多得数也数不完。最值得一提的人物就是“花和尚”鲁智深,他与金翠莲父女非亲非故,为了“义”,他不但帮金翠莲父女逃离虎口,而且还替百姓严惩了那个所谓的镇关西“郑大官人”,三拳打死了他,搞得自己无处安身。所以,鲁智深成为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读完整个《水浒传》,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义”虽然只有简单的三笔,但要做到它却需要相当的勇气,有时要用生命来谱写。

  古往今来,忠义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随着当今生活环境的变化,忠义思想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人们更多的是追求关系,为了个人利益而广交朋友,换取资源。比如,求学的有了关系可选好学校,进实验班;求医的可找到好医生,少做检查少花钱……这已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常态。如何改变他,值得我们深思。

  作为中学生,或许我的想法有点浅薄。我认为我们应该发扬一下水浒英雄们的忠义思想,以尊重国家利益为前提,尊重法律,树立诚信意识。这是新时代的忠义思想。只有发扬新时代的忠义思想,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社会。

【《水浒传》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名著水浒传读书心得 写水浒传的读书心得11-08

《水浒传》读书心得10-09

水浒传读书心得10-10

《水浒传》的读书心得12-31

《水浒传》 读书心得01-05

《水浒传》 读书心得01-05

水浒传的读书心得11-23

《水浒传》读书心得01-08

《水浒传》读书心得实用10-09

【精】水浒传读书心得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