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

时间:2022-09-20 09:15:19 三国演义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1

  最近我读了四大名著当中的《三国演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八回“三顾茅庐”,我想和大家一起谈一谈刘备。

  蜀帝刘备是仁义,仁爱,礼贤下士的.人。他三次去请诸葛亮,可是第一次去,只有小牧童在家里,小牧童对刘备说:“诸葛先生今天不在家里,估计要等三四天,十来天才能回来。”第二次刘备又去诸葛亮家,结果刘备把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当成了诸葛亮,刘备赶紧行礼。诸葛均连忙说:“我不是诸葛亮,我是诸葛均。”刘备再次失望而归。第三次来到隆中,离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便下马步行。小牧童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昨天夜里回来了,但是还在睡觉,请三位先生再等一会儿吧!”刘备、关羽、张飞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依然在睡觉。后来,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恒心所打动了,刘备见到诸葛亮后向他请教安邦定国之道,诸葛亮给出三分天下的策略,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一生追随刘备,而刘备对诸葛亮也处处尊敬,甚至在临终托孤时,让诸葛亮担起复汉的重任。正是由于这份真诚,让诸葛亮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读了这一回,我被刘备的毅力深深感动,明白了做事要持之以恒,对人要有诚意。今后我也要真诚待人,向别人学习,只要有毅力,有目标就可以成功。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2

  三国演义的故事起源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最后归于晋。描绘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再现了群雄逐鹿、斗智斗勇的一个个精彩瞬间。现在我给讲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吧。

  首先我讲一下曹操这个人吧,曹操我喜欢他智勇双全、乐观、理想远大、慧眼识人、大方豪爽、胆大、敢作敢当、性格稳重、一视同仁、知人善用。但是我讨厌他残忍、多疑、为人处事的观念不好“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再讲刘备这个人,字玄德,号称“仁义之君”,他是我喜欢的一个皇帝,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知人善用、宽厚待人、志向远大、心胸宽广、但最后的失败是他不分主次矛盾、好感情用事,最后为兄弟义气而不顾国家大义。

  我最喜欢和佩服的.人就是诸葛亮,字孔明,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识天文地理、知阴晴、能呼风唤雨,饱读诗书、多谋善断、神机妙算。他的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中帮周瑜巧借东风,还有他的空城计令我太佩服了,我特别喜欢他。

  在三国里还有很多很多我喜欢的人物,如忠勇无双,义薄云天的赵子龙,忠义关羽等等,《三国演义》是一部很好看的书。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3

  我怀着激动的情绪,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其中的一篇“赤壁之战”。这篇文章选自罗贯中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孙,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孙权与刘备联合,率军在赤壁与其相抗。

  黄盖献上火攻之计,周瑜、黄盖又连施苦肉计,再使蒋干去送诈降书。之后火烧赤壁,曹军损伤无数,只得丢盔弃甲,狼狈而逃。曹操呀,你为什么输得如此惨烈呢?是兵力不够吗?难道你的八十万大军还敌但是孙权的三万人马吗?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吗?是军队士气不振吗?想你曾破袁绍、斩吕布,一路高歌,势如破竹。也许是你轻易信人,先是中了周瑜的连环计,再是信了蒋干的诈降书。曹操阿,曹操,任你生性多疑,也逃但是周瑜的连环计;也许因为你们是远来之师,一路跋涉,筋疲力尽,周瑜完全是以逸待劳;也许是你们人生地不熟,而周瑜拥有长江天险,才会前牵着你们的鼻子走;也许是你太轻敌;仗着自己人多,周瑜人少,就必须会获胜;也许是你们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识水性,别看在陆地是精锐之师,所向披靡,无战不胜,可一到像长江这样的大江、大河之上,就成了一群乌合之众了;也许是孔明太聪明,东风有意周郎便呀,也许……

  曹操呀,你的败给现代人留下了不少疑问,至今仍有许多人在争论,你的败到底是必然的,还是天意呢?

【初二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大学生寒假阅读心得12-07

初二英语阅读表达06-02

初二英语阅读理解08-24

初二英语阅读练习06-09

三国演义阅读笔记09-17

《三国演义》阅读心得03-15

三国演义的阅读心得04-20

三国演义阅读心得11-03

初二学生《三国演义》读后感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