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读《三国演义》有感

时间:2020-12-04 08:05:39 三国演义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中学生读《三国演义》有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生读《三国演义》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生读《三国演义》有感

中学生读《三国演义》有感1

  《三国演义》有许多让人难忘的人物,但最令我难忘的人物就是赵子龙。

  血染征袍透甲红,乱世谁敢与争锋。一杆银枪无人能敌。越战越勇。杀得敌将闻风丧胆,招架不住。一把青缸剑削铁如泥,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能受得了如此之称号者,非赵云,常山赵子龙不可。

  赵云,字子龙常山人氏,五虎将之一。身长五尺,威风凛凛,浓眉大眼。从小就酷爱枪法,14岁就拜遍河北名枪师,16岁经人指点投师于山东琅邪著名枪师童原门下,学艺只一年,因天资聪慧,而且勤奋,所以尽得真传,初投袁绍帐下。但袁绍是个昏君,赵云看不惯它的所作所为,就投于刘备。

  在长坂坡一战,蜀汉人民大举南迁避难,但刘备妻妾糜夫人带着阿斗(刘禅)深陷曹操大军之中。但子龙为救刘备之子,不顾一切的单枪匹马深入曹操大军中前去解救。糜夫人,为了不拖累赵云,就跳井自杀,赵云将墙推倒后将糜夫人埋后就带着阿斗(刘禅)杀出重围。子龙在十万曹军之中来去自如。所向无敌,无人可挡,一人斩杀猛将50余名,斩伤猛将100余名。韩荣、张颌、曹仁、毛介、于禁统统都被赵云所伤。赵云也伤余数10处。最终赵云突出了重围,将刘禅带到了刘备面前,只说了一句:“少主未醒。”刘备在事后这样称赞赵云:“子龙浑身是胆也。”

  赵云,不仅有勇,而且有也有勇有谋。

  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名全军回国,让赵云断后。赵云不动声色,沉着应对,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命令部队在暗中埋伏……

  不久,司马懿的军队到达。霎时,万箭齐发。司马懿生性多疑,以为后面还有更多的伏兵。就惶恐的下命令:“穷…寇莫追…穷寇莫追…”语音未落,司马懿的马就中了一箭,仓促逃跑。事后赵云以零伤亡的成绩,让诸葛亮喜出望外。还称赞赵云说:“子龙,有勇有谋也。”

  在诸葛亮第六次北伐时,赵云病亡。诸葛亮,顿时呆若木鸡。接着对天长叹说:“老天断我一臂啊,老天断我一臂啊!”没过多久诸葛亮也身亡与五丈原。

  赵云,20岁就投靠刘备,60岁病亡。40年的戎马生涯,立下无数的赫赫战功。其中著名的战役有:斩裴元绍,夺卧牛山,单骑救主,截江夺阿斗,拒汉水单枪寡敌众”这种种汗马功劳,皆出自常山赵子龙之手!

  我敬佩子龙。敬佩它的胆,穿梭于百万雄兵之中。我敬佩它的勇,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我敬佩它的谋,零伤害吓跑司马懿。我敬佩它的忠,为救少主不顾自身。所以我在这样称赞赵云:“有勇有谋,穿梭雄兵之中。肝胆相照,救主不顾自身。”

中学生读《三国演义》有感2

  最近,我读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令我受益匪浅。这本著名的历史小说写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故事。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描写的各种性格栩栩如生的人物。料事如神、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思贤如渴、忧国忧民的刘备,英勇善战、重情重义的关羽,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周瑜,狡猾奸诈、注重人才的曹操······每一个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作者描写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进入现场观看人物的表演。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他足智多谋,聪慧过人。他从容不迫,处事有条有理。他草船借箭,轻松“借”回整整几船箭,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周瑜刁难他的“不可能完成的 ” 任务。在“火烧赤壁”中,他利用曹军不会水这一弱点,使曹操把船全部用铁锁在一起,后来用火攻,以致于船着火曹军无法逃走,诸葛亮轻松打了完美漂亮的一仗。还有《空城计》、《七擒孟获》等故事都展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一个个故事让人读的如痴如醉。

  我也很佩服刘备。他礼贤下士,思贤如渴。刘备最著名的是“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被他三顾茅庐的举动感动,被他的诚意感动,终于答应出山。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终于成就了一番大业。

  三国演义中,还可以让我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败原因,帮助我们了解宋、元、明三代的文化。当然我最想的就是能够成为像诸葛亮一样足智多谋,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中学生读《三国演义》有感3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汉末至晋统一的一百年间的历史,反映了统治集团内部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曹操。

  书中写的曹操的几次败仗很让人回味,那就是:“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真是败的残不忍睹。可曹操或卷土重来,或反攻,且大败之后必大笑。

  “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是曹操败的最凄凉的时候。火烧之后,又赶上了倾盆大雨。正是“火厄之后遭水厄”呀!八十多万大军,几乎片甲不留。可曹操却连连大笑,说敌人乏谋少智。

  初战马超时,曹操败的割须弃袍,勉勉强强捡回了一条小命。若是项羽,恐怕就要“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了。可曹操并不气馁,他观察到马超勇有余智不足的特点,用反间计来反间马超和韩遂,大败马超。

  我要说,《三国演义》真的是一本很好的书,小说中的曹操在逆境中的顽强意志,是《三国演义》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中学生读《三国演义》有感】相关文章:

读《三国演义〉有感09-29

《三国演义》读有感07-29

我读三国演义有感09-28

读《三国演义》演义有感09-23

曹操——读《三国演义》有感09-22

读《三国演义》有感(转载)09-22

读《三国演义》有感_作文04-29

读名著三国演义有感03-31

中学生读朝花夕拾有感06-28

读三国演义有感 15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