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八年级优秀读后感

时间:2020-08-30 17:24:54 三国演义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三国演义》八年级优秀读后感

  暑期里,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书中内容讲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群雄逐鹿。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逐渐崛起,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造就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忠厚义气、骁勇善战的关羽;勇猛过人、粗中有细的'张飞;才华横溢、心胸狭隘的周瑜;胸怀大志、知人善任的孙权;文韬武略、为人奸诈的枭雄曹操……其中我最敬佩的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尤其是他在《草船借箭》中表现得十分机智。

《三国演义》八年级优秀读后感

  周瑜千方百计想刁难诸葛亮,命他十日之内造十万支箭。结果,诸葛亮回答说:“不用十天,三日即可”。并立下军令状。为此,东吴谋士鲁肃十分担心,认为是诸葛亮在说大话。但是,诸葛亮却一点儿也不担心。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有三十个人,还要扎一千个稻草人并排在船的两侧。

  两天过去了没有动静。到第三天四更诸葛亮派人来请鲁肃喝酒。鲁肃很是生气,道:“先生大难临头了还有心思喝酒?”诸葛亮哈哈大笑:“鲁肃,你不用担心只管喝酒就是。”随后,鲁肃和诸葛亮一起出发了。五更,江上浓雾大起。船队接近了曹军水寨,诸葛亮命令船队一字排开并将船尾朝江北方向,然后命士兵擂鼓呐喊。曹军不明情况,便让万余名弓箭手向江中放箭。当船上稻草人上插满箭时,诸葛亮下令船队迅速离开。回到码头,周瑜派人到码头去取箭。一数,的确有十万多支箭。

  有了这十万支箭,周瑜指挥的孙刘联军在随后的赤壁之战中大显身手并取得了大胜。从此以后,诸葛亮取得了周瑜的信任,周瑜不再为难诸葛亮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了一个道理:在困难面前不要低头,我们要善于利用已有的条件,开动脑筋、想方设法,迎难而上。

【《三国演义》八年级优秀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优秀读后感1000字12-30

《三国演义》优秀读后感1500字10-14

三国演义优秀读后感2000字08-07

三国演义优秀读后感(通用6篇)04-15

名著三国演义优秀读后感2000字11-14

《三国演义》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05-20

三国演义优秀的读后感(通用16篇)05-18

三国演义优秀的读后感(通用18篇)05-18

三国演义优秀的读后感(通用15篇)05-18

《三国演义》的优秀读后感(通用21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