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骆驼祥子》读后感

时间:2023-12-23 08:35:58 骆驼祥子读后感 我要投稿

四年级《骆驼祥子》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骆驼祥子》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骆驼祥子》读后感

四年级《骆驼祥子》读后感1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

  故事的主人公样子,是一个来自农村的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身上具有劳动人民的一切优良品质。他淳朴善良、老实憨厚、任劳任怨,有着美好的理想与愿望。他的生活理想也如农民般朴实,他只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通过勤奋劳动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社会的`黑暗,让祥子三起三落:第一次买了车,却被宪兵抓去了,车也被抢了;第二次再次攒够了买车的钱,却被孙侦探敲诈了去;第三次买车,正好碰上虎妞难产而死,所以为了虎妞又将车给卖了。

  一连串无情的打击最终让祥子失去对生活的希望,一步步走向堕落,走向黑暗的深渊。

  祥子的人生遭遇让人感到同情,但黑暗的社会让人感到恐惧。祥子的命运既是旧社会千万底层劳动人民的命运,又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反动军阀、蛮横的车行老板等,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他们的存在注定了下层劳动者被剥削的命运。当然,和他劳动在一起的车夫、和他生活在一起的大杂院人们,对他有着很深影响的虎妞、小福子……或是给他帮助或者希望。但没有人能够改变他的命运,因为那个时代加上自己的不觉醒,造就了他最终的悲惨结局,那可怜又可恨的一生。

  与其相比一下,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多么的美好和幸福的。人们的素养与独立的思想在进步,文化水平在提高,科学水平也在日益完善,所以让我们好好珍惜现在这个和平幸福的世界。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不再出现第二个祥子,让世界更加美好!

四年级《骆驼祥子》读后感2

  《骆驼祥子》刻画了一位旧时代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他的人生,就如一部充满血泪的奋斗史,也同样是一部令人唏嘘的堕落史。

  祥子刚来到北京时,积极乐观,坚韧不拔。可是,命运似是在捉弄他。当祥子怀揣梦想,为之努力时,大兵抢走了他的车;当祥子死里逃生,终于过上平静生活时,孙侦探的出现给了祥子重重一击;当祥子在虎妞的帮助下又有了属于自己的车时,虎妞的难产将祥子的希望再次打破。此时,小福子是祥子心中唯一的光芒了,他决定等自己生活条件好了再来接小福子,可最后回应他的只有树枝上挂着的上吊的绳套。从此,他彻底沦为了行尸走肉,静待死亡。

  祥子的人生遭遇是一个社会的悲剧,也是一个精神的失败。我们悲祥子不幸,叹社会不公。《骆驼祥子》不仅真实地反映了旧社会,而且对于今日的我们,同样有着非凡的意义——怀揣梦想,坚守希望。生活之所以前进,是因为有梦想在;没有了前进的目标,希望就会消失,绝望就会趁虚而入,侵蚀我们的`生活。祥子也曾试图反抗命运,但他终究没有守住内心的希望,坚守自己对梦想的追求和执着,唯留给世人叹息。

  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苦难和残酷,但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是永恒不变的,因为人们守住了心中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唯有守住希望,守住梦想,才能在人生的苦海中搏击风浪,砥砺前行。

四年级《骆驼祥子》读后感3

  缓缓翻开《骆驼祥子》的扉页,一个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正拉着一辆整洁的洋车向我跑来,闯进我的心灵,他叫祥子。

  从乡下来到城市,祥子无牵无挂,无依无靠,他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而搏斗的结局是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以及理想被摔个粉碎后的精神堕落,祥子被那个冷酷无情的社会环境一次次抛弃,扔进尘埃里。

  低到尘埃里,是一种卑微。在书中描述的黑暗社会里,每一个鲜活善良的生命都不得不折腰低头,显得那么卑微。穷人最大的悲哀不是贫穷,而是看不到希望。“从早到晚,由东到西,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这便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

  低到尘埃里,是一种无奈。细细思考,祥子想做一个独立劳动者的善良愿望,破灭是必然的。军阀的乱兵、反动政府的侦探、强取豪夺的车行老板,都是当时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的产物,这些主宰着一次次想要反抗的“祥子们”的命运。

  合上书页,老舍笔下的祥子随着那个黑暗时代渐渐远去,朝阳从东方渐渐升起,光明笼罩大地,我怀着敬畏之心缓缓捧起手,接住了一团飞扬的尘埃,看那尘埃落定,该庆幸,该珍惜。

【四年级《骆驼祥子》读后感】相关文章:

《骆驼祥子》心得10-18

骆驼祥子读后感骆驼祥子读书笔记09-20

骆驼祥子经典语录04-24

读骆驼祥子心得05-14

骆驼祥子阅读心得06-08

《骆驼祥子》读书感10-14

《骆驼祥子》阅读心得04-06

骆驼祥子句子02-22

骆驼祥子经典语录11-09

骆驼祥子经典语录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