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高二读后感

时间:2022-11-20 10:24:28 老人与海读后感 我要投稿

老人与海高二读后感(4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人与海高二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人与海高二读后感(4篇)

老人与海高二读后感1

  海风吹。

  一直很向往海边,当我真正站在沙滩上看海时,内心却难以平静。

  大概是海太浩瀚,我太渺小。

  坐在飞艇上,那是一种如何真实的感受。海水湛蓝,眺望,是海天相接。

  于是,想起《老人与海》。

  老人出海打鱼,他会遇到狂风暴雨,他会遭到鲨鱼袭击,他曾经在海上漂泊84天而一无所获,他孤身与一条甚至是一群登多索鲨殊死搏斗……老人一个人在海上应对着这些。

  他说,你最好自己也毫无畏惧,并且信心十足。

  曾经认为,老人是用坚强的信念支撑自己,如今在海上,才明白需要一个更强大的支点,那就是勇敢。

  海面可以风平浪静,也可以波涛汹涌,一望无垠的大海让我感觉不到一丝安全感,那是一种会让人不由心生恐惧的浩渺。我不知道遇到狂风暴雨时的海浪会有多凶,我也不知道遭到鲨鱼袭击的船艇会有多险,蚂蚁般大小的我在如此平静的海上已经感到些许害怕,而老人在那一无所获的84天里,仅靠金枪鱼充饥,用鱼叉与鲨鱼战斗,与他从来没见过的大马林鱼竭力搏斗两天两夜……尽管有狂风的怒吼,有饥饿的威胁,有殊死的搏斗,老人依旧勇敢。

  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但,在现实中,很多人却被打败了。

  富士康集团的员工跳楼事件轰动一时。纵身一跃,一个如花的生命就这样消失。外界关于他们跳楼的原因猜测很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太快,心理压力大,思念家乡……当然这只是猜测。可是我真的不明白,这些只是人生中的小波澜,他们完全可以扬起勇敢的风帆去面对挫折与失败。或许内心的空洞与思想的孤独会让人感到徘徊,可是这不过是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而已,他们可以选择以勇敢、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即使受伤,即使头破血流,可是能有什么比胜利的曙光更耀眼?

  只要他们依旧勇敢,就会像老人一样到达成功的彼岸。

  古巴老人圣地亚哥,不言败,不气馁,海浪再大,暴雨再猛,再凶的鲨鱼再恶劣的环境,只要依旧勇敢,总会看到希望的灯塔。

  海风依旧。

  海水正蓝,面对壮阔的大海,我已不再感到害怕。

老人与海高二读后感2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老人与海》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位老人常年独自在海上打鱼。有一次他钓到了一条大鱼,但是在回到的路上碰到了成群的鲨鱼。老人使出浑身解数和鲨鱼搏斗,鲨鱼把能吃的肉都吃完了。结果老人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鱼骨架。

  在生活中,我们碰到了困难,也许会迎难而上;但也会畏难止步。比如说张海迪阿姨,她小时候双脚就已经残废,但是她并没有向挫折屈服,而是以用心、乐观、自信的态度去挑战挫折。她天天把词语贴在床头、墙壁上、厨房……经过张海迪阿姨的不懈努力,她最后战胜了挫折,而且还获得了荣誉,为祖国做出了自我的贡献。鲁迅先生以前说过:“伟大的胸怀,就应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命运,用自信的勇气来应付自我的不幸。”是啊!当我们碰到厄运和不幸时,与其埋怨命运的不公,还不如鼓起勇气,振作精神,以刚毅的态度与厄运抗争。

  老人不也是这样的吗?老人没有被任何困难压倒,他尽自我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老人也说过医生令我最难忘的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能够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当你碰到困难时,你必须不要被挫折压倒啊!一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失败,但我们假如能够从失败中获取有益的经验,发现成功的曙光,把失败看成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那才是从失败中获取的最大的收获,主席以前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曾任美国总统的林肯一生遭到无数次失败和打击。然而,他英勇卓绝。他从0832年失业后,他经过了13次竞选,然而有12次的竞选是失败的他在最后一次,也就是0860年的时候林肯最后当选为美国总统,他最后成功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他的努力最后得到了回报。

  我们碰到挫折时,就应要勇敢应对,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我们有了这种奋不顾身、不怕困难的勇气,就有了征服困难的精神力量。正如歌德所说的:“你若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失掉了许多;你若失去了勇气—你就把一切都失去了。”

  此刻我们努力起来,让老人、让他们永不言弃的精神感动并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吧!

老人与海高二读后感3

  在《老人与海》中作者海明威成功的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并因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书中讲的是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已经连续84天没打到鱼了,在第85天渔夫再次起航。一大早,老人带着沙丁鱼和鱼食出海了,这天天气很好,老人决定到更远的大海深处捕鱼。黎明时,他已在钓丝上装上沙丁鱼,放到适当深处,让小船随海水漂流。

  老鹰在上空打着旋,当钓丝插到1英里深的海里,突然看见伸在水面上的绿色竿子急速地坠到水里,他知道,这是一条马林鱼正吃钩尖和钩把子上的沙丁鱼。老人灵巧地握着钓丝,感到下面的分量越来越重。中午时分,大鱼终于上钩了,老人用双手拼命收着钓丝,但依然不能提上一英寸,鱼船和人都在水面慢慢飘流。太阳落山了,大鱼依然未浮出水面,老人想:我拿它没有办法,它拿我也没有办法。太阳又升起来了,鱼依然向北游,老人疲惫不堪,左手在抽筋,他吃些生鱼以增加力量。鱼终于跳出海面,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哩。老人放出更多的钓丝,紧紧拽住,手已皮开肉绽,涌出鲜血。第三天,大鱼开始打转,最后银花花的肚皮终于翻出水面,老人使尽平生的力气把它杀死,并将它绑在船边。那家伙足有1500磅,或许更重。死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群,它们围着船打转。老人用鱼叉扎,用桨、舵柄、刀子等与鲨鱼拼死搏斗。但是,最终鲨鱼还是吃掉了渔夫千辛万苦得来的大马林鱼的肉,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我不知道对于一个人来说,84天的等待是一种怎样的煎熬?当你还需要第85天甚至更多的等待时,我们会不会想到放弃?生活最痛苦的事情我想就是:时间在流逝,你却在毫无希望的等待。

  或许会有人认为老人是失败的,因为他仅仅带回来一个巨大的鱼骨架,但是我想更多的人会认为老人是最后的胜利者,出于对一个勇士的尊重,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我想《老人与海》想告诉我们的大概就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

  是的,我认为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宁愿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伤痕累累也不要对困难做出妥协投降。一个人生来就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不要让生命失去了意义。

老人与海高二读后感4

  《老人与海》集中体现了海明威的世界观和海明威的人生哲学,而小说中的桑提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最后一位悲剧英雄,也是他一生塑造的硬汉形象的最后总结,贫穷而不走运的桑提亚哥的命运是悲哀的',而他又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小说中一个年迈孤单的老人——桑提亚哥,他84天出海没有钓到一条鱼,人们认为他倒了“血霉”,可他并不灰心,在第85天他独自在茫茫大海上架着一叶孤舟去捕鱼,没有人会想到他,也没有人会来帮助他,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来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不久他捞到了一条比他的船还长的大马林鱼,并和他展开了殊死争斗,老人终于战胜了马林鱼,但在返航时又遇到了鲨鱼,最后只剩了一堆骨架,他一无所获,值得返航回家。

  老人虽然遇到了比他换强大的“敌人”,注定是打不败的,但他却不放弃对抗,毅然决然的靠自己的力量去抗争,但终究是力量悬殊,是注定失败。因此在桑提亚哥身上充分显示了他的悲剧性,同时也说明了人类挑战命运但最终未能拜托命运的悲剧,因而桑提亚哥在优于自己力量是所表现出来的从容与反抗,体现出了明知不可战胜却超越绝望的悲剧精神,也显示出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它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因此作者把个人生存的价值提到了高于一切的地步,同时也具有了悲观主义色彩,桑提亚哥作为一个年迈孤单的老人,他的力量是脆弱的,但她却没有屈服于凶狠的鲨鱼,恶劣的气候和多舛的命运,充分展示了他的刚毅与坚韧,也证明人性是强悍的,老人一次一次地向极限挑战,超越他们,这个限度一次扩大,明智毫无结果却在整个过程中不断追求自身价值的精神,让人震撼,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不管是老人挑战限度是成功换是失败,都是值得敬重的,因为,它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有价值的东西——不屈不挠的精神。人生就是一种永无止尽的追求,他的道路充满坎坷和艰难,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可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不管成功与否,都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老人是渺小的但却又是伟大的,因为他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强,同时也显示了人类在面对困境绝望时所持有的态度,那就是勇敢的面对,无谓的超越,积极的奋斗。

【老人与海高二读后感】相关文章:

老人与海高二读后感03-07

《老人与海》高二读后感01-17

老人与海的高二读后感11-05

《老人与海》读后感高二作文01-21

高二老人与海读后感11-03

高二老人与海读后感07-31

老人与海高二读后感1200字01-19

《老人与海》高二读后感900字01-18

老人与海高二读后感4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