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

时间:2023-07-11 17:09:24 红楼梦读后感 我要投稿

红楼梦读后感(优选15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红楼梦读后感(优选15篇)

红楼梦读后感1

  我又读了一本的书,它就是――《红楼梦》。看看它会带给我们哪些故事呢?

  这本书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感情杯具为主线,透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述,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概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作家曹雪芹花费了十年心血铸就的一部文学巨著。它展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描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风情世俗。这部文学名著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水平,是一次巨大提升。因此,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还是研究中国古代官制、哲学思想、文化形态、民俗现象,因此历来备受各界人士关注。

红楼梦读后感2

  读了西游记,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士隐义赠穷书生,贾宝玉降人间中,我懂得了感激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付出,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也是应该做到的。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我知道了人生中诸多的`机会都要靠我们去发现,去寻,好生活需要靠我们的力量去争取。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我学到了遇到事情的时候,不妨宽容大度一些,当我们退一步的时候,很多矛盾看上去就会又小又远。在埋香卓黛玉泣残红中,我懂得了机会都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人生中机会都是稍纵即逝的,难得的机遇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等等。我一开始读红楼梦的时候觉得有些无聊,所以很少看,可是,越往后看,越精彩。

  说了这么多,还是大家去看看吧!!

红楼梦读后感3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十分鲜明。性格孤傲、叛逆的林黛玉,叛逆的贾宝玉,恪守封建妇德、城府颇深、善于拉拢人心的薛宝钗,精明能干、谄上欺下、狡诈贪婪的王熙凤,满口仁义道德、宽柔待下、其实公然徇情枉法的贾政,虚伪残酷的王夫人等一系列人物鲜明的形象,融入到贾家的衰败描写中,揭示封建社会的必然衰亡的主题。

  它以贾府及其亲族的`一一衰败为结局,不仅构成主线的社会背景,并与主线殊途同归,提示和鞭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红楼梦读后感4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

  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红楼梦读后感5

  作者曹雪芹透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渐渐与贾政之与生俱来通灵玉而性格顽劣的公子贾宝玉相恋,又因凤姐从中使用掉包计,使得贾宝玉娶带有黄金琐的.薛宝钗,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故事。

红楼梦读后感6

  《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然而憎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与宝玉之终于出家,同一小器。

红楼梦读后感7

  一百个人读《红楼梦》,有一百个人的感悟。红楼一梦,一品便是百年。如同佳酿,历经岁月的发酵,愈显醇香。读红楼梦的感悟美文:红楼梦曲,芳醇佳酿,品之,荡气回肠,转眼,百年已逝。

  文学家读《红楼梦》,读的是一代名家曹雪琴留下的撼世的不朽传奇,惊叹于他的卓绝的'文学才气;

  建筑学家读《红楼梦》,感叹天文地理无不精通的伟大建筑师对大观园的美妙的设计;

  历史学家读《红楼梦》,读的是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败坏,痛快于其黑暗的统治注定了其必将败亡的惨烈结局;

  自由主义者读到《红楼梦》,读出的是它封建制度、等级制度对人们的压迫和压榨,对生命的不尊重以及贵贱的划分令他们义愤填膺。

红楼梦读后感8

  这个寒假中,我阅读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由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写的。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我读的是由原著改编的白话文版。书中的主要人物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贵族公子贾宝玉,心胸宽广的薛宝钗……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与贾宝玉。

  林黛玉是个多愁善感、才华横溢的女孩。她,无论是自己的离别仇恨,自己的伤心往事,还是草木枯荣,四季更替,她都会黯然泪下。也许她真如书中所写的.是一株“绛珠草”,来到世间“还泪”一般。她切实向人们显示了那水一般的柔肠,她对于一切世间的丑陋、难堪,就只能是暗自落泪。我不禁深深地同情她。

红楼梦读后感9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读者的.心里,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清醒过来。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演绎着她的悲剧。虽然她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万千思念,合上书想要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

红楼梦读后感10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含笑的悲剧。这部作品不仅反映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坠落;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不但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宝玉是鸻玉而生,因何林妹妹从小一起长大,又有着同样的思想,不为名利所惑。最难忘的就是他和妹妹一起看西厢记时……

  读了这本书我很喜欢这里面的故事,有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红楼梦读后感11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有着它无与伦比的魅力,虽然它是一本封建时代的书,但书中这些故事一点也不像是那时写的书,不但清新脱俗,而且散发出一种迷人的香气,让人沉醉其中。

  书中的人物一个个都充满这感情,不是枯燥无味,没有吸引力,而是让人有种喜欢的感觉,像是在看一部真实的电影一样,爱不释手,看了还想看。还有种想去观察它书中有什么奥妙的'感觉,真是一本好看而又引人注目的好书,怪不得会被中华民族看几百年还在看呢!

红楼梦读后感12

  近读红楼,对一判词有所感悟,-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后一句,原来理解为不肖子孙出自荣国府,一切罪破落的根源归罪于宁国府。在下现在认为曹雪芹的荣宁二府名字也非同一般,颇有寓意,漫言不肖子孙都出自荣华富贵,实在一切罪祸的`根源在于安逸享乐。所有家庭,父母,不得不警惕呀!我们在为孩子努力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必须身体力行,崇德、崇俭、做有益的事,不是一味安逸享受,坏了根本呀!

红楼梦读后感13

  我从小就爱看《红楼梦》这本书,喜欢冰清玉洁的林黛玉,喜欢纯真率直的湘云,喜欢娇蛮泼辣的`玉熙凤,喜欢懂事可人的袭人,喜欢《红楼梦》里所有人物。

  我喜欢《红楼梦》里的宝玉和黛玉的从两小无猜到青梅竹马,都十分令我痴迷。我最欣赏的是林黛玉骨子里的诗情画意,每当黛玉和姐妹饮酒作诗,总是艳压群芳物。

  红楼梦这本书是一本可以带给大家思考的书,十分好看。

红楼梦读后感14

  四大名著想必大家都知道吧!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其中《红楼梦》的故事吧!

  《红楼梦》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生动地描述了世袭家族家庭贾府盛极而衰的过程。

  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贾迎春误嫁中山狼的`那一回。迎春因为一个不小心,而将自己断送在了中山狼—孙绍祖的手上。迎春刚嫁到孙家,孙绍祖就天天虐待迎春,导致了迎春的死亡

  我认为,孙绍祖太不知羞耻了。贾府因为想到了两家是世交,所以才放心的将迎春嫁到了他们家,谁知他竟这样对迎春?真是配得上中山狼这四个字。

红楼梦读后感15

  这本书在读书人心目中的位置极高,在我的收藏中也有了许久的历史,一度拿起放下,反反复复许多次,总没有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下去。近来红学大热,喧闹不断,这一次总算是拿起再没有放下,渐自沉浸其中,被其深广的内含吸引。

  要说评论一下此书,我等粗人断断不敢作此非份之想,不过就此收来说三道四一下,在如今这个倡导草根的'年代,倒是提得起自己的勇气来说个一二。

【红楼梦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后感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的读后感语12-06

儿童版红楼梦读后感暑假红楼梦读后感11-29

中国名著《红楼梦》最新读后感写作写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11-29

2022四大名著《红楼梦》读后感红楼梦读后感四11-12

红楼梦读后感(精选)07-03

《红楼梦》读后感[精选]07-03

《红楼梦》读后感(精选)07-04

《红楼梦》读后感(精选)07-04

[精选]红楼梦读后感07-04

经典红楼梦读后感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