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时间:2022-11-04 20:30:27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三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集合7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集合7篇

三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

  我读过很多书,《有三国演义》、《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八十天环游地球》、《神秘岛》等。在这些书中,我最喜欢的是《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是十九世纪的一位作家凡尔纳的一部力作。他讲述的是一位法国的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在美国完成了科学考察后,正准备返回法国时应邀和仆人孔塞伊登上了一艘驱逐艇要参与驱逐海上的一个大“怪物”的行动。然而,阿罗纳克斯教授他们非但没有捉到“怪物”,反而还和仆人被“怪物”所俘获。其实,所谓的“怪物”,竟是当时一艘无人知晓的潜水艇——鹦鹉螺号。但他们虽然身为俘虏,但却受到艇长尼摩的善待。只不过,为了保密的缘故,不许他离开潜水艇。因此,他被迫与尼摩艇长游历各个海洋,经历了搁浅、土著人围攻、与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事故。最后,才逃脱出来,并将这一秘密公布于世。

  在尼摩艇长、阿罗纳克斯教授和孔塞伊游历各个海洋时,他们经历了许多危险,但次次都化险为夷。比如说在南极时,一个大冰川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尼摩船长决定下潜,从冰川底下过去。当鹦鹉螺号吸足氧气、从冰川下越过去时,才发现那边的水面上全结满了冰。而尼摩艇长并没有放弃,他让潜水艇一遍一遍的下潜,升起,再下潜,再升起……渐渐地,潜水艇里的氧气越来越少了,而冰层也越来越薄了。最后,哗啦一声,冰层破碎了!他们逃生了!

  我敬佩尼摩船长的坚持不懈;我敬佩阿罗纳克斯教授的善于观察;我还敬佩孔塞伊的忠心耿耿,我要向他们学习!

三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2

  我怀着好奇心,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xue、暗道和遗址等等。让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知识,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类、采集、潜水艇的构造……这些东西如今都已变成了现实,我感叹作者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竟能在还未发明电灯的社会中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与故事结合,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性格阴郁,却又知识渊博。他可以为法国偿还几百亿国债;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地落泪;会把上百万黄金送给穷苦的人;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会把满口袋的珍珠送给可怜的采珠人;会逃避人类,施行可怕的报复……尼摩船长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满无尽的痛苦,却也是一个善良的人。

  在南极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尼摩船长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来维持生命,而是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他为了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为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感动了我。

  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作者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防止被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儒勒。凡尔纳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面对这早在两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此书只是让读者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吗?不,它是在启发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对自然科学有更大的收获。

  儒勒·凡尔纳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三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3

  在读完《海底两万里》后,我觉得它的作者儒勒。凡尔纳,他的惊人之处不但只是他写的夸张,动人而富有科学好处的小说,更惊人的是他在书中所写的故事,尽管在二十一世纪的这天已不足为奇,但是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能够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更有美国在冷战期间制造出的第一艘核动力潜水艇以鹦鹉螺号命名,这是怎样的预见力?所以说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这天都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海底两万里》写于1870年,是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书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十分吸引人的人物。尼摩根据自我的设计建造了潜水船,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这好像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寻自由,又对自我孤独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这个神秘人物的谜底到了三部曲的第三部才被揭开。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在漫长的旅行中,作者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三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4

  在那个没有潜水艇甚至没有电灯的年代,作家儒勒·凡尔纳以惊人的想象力带领我们领略了瑰丽神奇的海底世界。

  小说主要讲述了博士、仆人与捕鲸人出海搜寻“海怪”而落海遇难,被“海怪”——潜水艇救起,受到船长的热情招待,从而阴差阳错地踏上了一段神奇的旅程。

  读者也随潜水艇“鹦鹉螺”号饱览了海洋美丽神奇的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最远的极地、最深的海沟、最美的珍珠、最大的鲨鱼、章鱼、蜘蛛、乌贼等等;还有早已毁灭的城市、海底火山、沉船、宝藏、珊瑚礁……令人目不暇接,耳目一新,惊心动魄,悬念迭出。令人读来趣味盎然,扣人心弦。

  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阿拉伯海底隧道。我怎么也没想到海底会有隧道,这真是个奇迹。当“鹦鹉螺”号进入隧道时,我眼睛都睁得大大的,心里真为他们捏一把汗。大约过了十几分钟,“鹦鹉螺”号就到了地中海,速度真是快得惊人。

  打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在海底打猎大家一定没有听说过吧。现在我们就跟随船长一起前往海底森林打猎吧!

  在海底行走的感觉真让人陶醉!各种游鱼在身边游荡,贝壳、珊瑚给海洋染上了五彩缤纷的颜色。飘荡,交融,变幻,升华,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

  距作者发表这篇伟大的小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人类也顺利地发明了潜水艇,并命名为“鹦鹉螺”号,成功的征服了危险而美丽的大海。

  在这个陆地资源被过度开采的21世纪,丰富的海洋资源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石油,矿产,稀有金属,植被,生物……占地球面积70%的海洋将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为探秘海洋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5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凡尔纳。

  故事的起因是这样的,据说,在海里出现了“海怪”,它足有100多米长。有人认为这是“独角鲸”。于是,派出“林肯”号去追捕它。

  在追捕过程中,阿龙纳斯、康纳尔、尼德兰不幸落入水中,却被“独角鲸”救起。这时,他们才发现,原来“独角鲸”是一艘钢铁制造的潜艇,拥有超强动力和坚固无比的船体,它叫“鹦鹉螺”号。“鹦鹉螺”号的船长邀请他们做一次海底旅行,他与他们一起见识了海底森林、托雷斯海峡、新几内亚岛人、珊瑚墓地、海底隧道、大冰障、南极点、巨大乌贼……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封闭的冰隧道”。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在第二天的早上,“鹦鹉螺”号搁浅了,并且被冰山困住了。他们没有办法,就只好砸开冰墙。后来,冰层只剩下一米多厚了。尼摩船长决定一举逃脱。终于他们逃脱了。这惊心动魄的场面,让我不由得替他们担心。

  在书中,我知道了在海底2.9万米的深度后,船体表面每一平方厘米都会受到3000多公斤的压力,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话,会把人压得粉身碎骨。还知道了“布格的乌贼”就是传说中的巨型怪物。他的重量不下于2万公斤至2.5万公斤。

  《海底两万里》神秘而有趣,它让我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我相信《海底两万里》那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一定会感染你的。海底世界还有很多尚未被人类所知,需要人们去探索和研究。我相信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神秘而多彩的海底世界。

三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6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由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写的,深受读者喜爱的科幻小说。

  故事还要从1866年的那桩怪事说起,海里出了“海怪”。人们十分恐慌,全世界的人们都呼吁一定要把海怪除掉。美国的“亚伯拉罕·林肯”号邀请阿尤纳斯教授一起前往。林肯号在大海里航行,海面突然掀起的两股巨浪使教授、他的仆人康塞尔和号称“捕鲸之王”的尼德巧然来到了“海怪”身上。他们惊呆了,“海怪”原来是一艘精密的潜水艇。于是他们搭乘潜水艇—“鹦鹉螺”号潜入海底开始海底旅行。尼摩船长和客人们一起饱览了最远的极地、最深的海沟、最大的珍珠……他们看了采珠人、越过了南极大冰障、与大乌贼英勇搏斗……最后因为一个大漩涡回到了陆地。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故事内容扣人心弦。

  在惊险的科幻世界里,我看到,阿尤纳斯波博士是一个知识渊博、博学多才的人,他所著写的《海底奥秘》在科学界声名远播,深海旅途中遇到的不管什么现象,他都能用准确的科学道理来验证。康塞尔虽是一名仆人,但他却是一个做事仔细、从容不迫的小伙子,在去林肯号之前,他就把所有的准备工作一丝不苟地完成了。尼摩船长更是让我印象深刻,他成着冷静、顽强斗争,在遇到大乌贼时,他不仅没有退缩,还带领船员们一起拿起渔叉冲向大乌贼顽强斗争,最终打败了大乌贼取得胜利。

  跟随科幻世界里的人物完成深海旅行,我感慨万千,他们的一个个故事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不禁想到,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就要像阿尤纳斯博士那样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增长自己的见识;要像康塞尔一样,认真细心、做好准备工作,才能解决难题;更要像尼摩船长一样,在困难面前不打退堂鼓,不做缩头乌龟,迎头面对,勇敢斗争,取得胜利。

  《海底两万里》真是一部内容动人、令人深思的好小说!

三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7

  在今年寒假里,我阅读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这本书写得生动有趣,其中也有探险的阻挠也有感人的一幕。

  一八六六年,人们在海上发现了一头被认为是“独角鲸”的大怪物。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接受当局的邀请,参加对怪物的追捕。在追捕的过程中,他不幸落水。于是,他爬上了怪物的背上,才知道他不是什么怪物,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从此,潜水艇带着他过着海底生活,环游了海底两万里。

  看了这本书,我感到了海底的生活是那么的有趣,他们顿顿吃鱼,当食物不够时,他们还进行海底打猎,他们游览了南极,又游览到了大西洋,游览了海底每一处地方,但从不到陆地上去。我不仅有些羡慕他们的生活。

  他们有快乐的时候,也有悲伤的时候。有一次,诺第留斯号受到了冲撞,弄断了机器上的一根杠杆,打中了一个人。当时,船副长在那个人的身边,他奋不顾身的冲向前去,挡在那个船员的前面经受了杠杆的撞击……结果,那个船员后来还是得病了。尼摩船长要阿龙纳斯先生为他治病,但阿龙纳斯诊断的结果却是让人无比伤心的,那个人只能活两小时了。于是,船员们为死去的那个人做了海底葬礼。

  危险也是会在诺第留斯号船上发生。一次,他们游览到南极。一天,潜艇突然被急速增多的冰层给压在了海底下。压着船身的冰层一共有十米厚,而船内的空气只够用48小时了。他们每天顾不着吃饭,从早到晚拿着铲子去铲冰。可他们每天只能铲掉一米厚的冰。到了晚上,寒气增多了,早晨被他们挖掉的一米厚的冰又增高起来。就这样,两天过去了,尼摩船长不得不放出了仓库内储存的氧气来维持生命。见挖冰的方法不行,于是他们采取用热水去冲冰的方法。一天下来,冰层还剩4米了。最后一天,当冰层还剩1米时,船内的氧气几乎所剩无几了,阿龙纳斯昏了过去。突然,他感到了一股清新的空气,那是他朋友将他们储存的空气给了他。于是,他们又信心大增,努力冲了出去!

【三年级《海底两万里》读后感】相关文章: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海底两万里读后感09-06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06-20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2-27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2-28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2-28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2-30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2-31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2-31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12-31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