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有感

时间:2023-07-12 11:12:09 弟子规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弟子规》有感【必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弟子规》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弟子规》有感【必备】

读《弟子规》有感1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当看到这几句话时,我们一定都觉得很熟悉。这就是我们每天都在背的“弟子规”。

  我们大家都是中国人。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之渊远。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了,在中国周边的一些文明古国也有一些传统文化历史,但都没有完整地记录他们的文化历史。唯有中国,文化历史渊远流长,从未间断过。

  以前古代人读书都是非常讲究的,女子不能读书,男子才可以读。而且除了读四书五经以外,不能读别的书。弟子规里面就有一句“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智。”。从这点来看,古人对于学习的书籍内容是非常重视的。要是在现代,读书的内容也十分重要。我们小学生就应该读一些“感恩系列”等心灵鸡汤系列的书或是“笑猫日记”等校园小说,可以带给我们人生的启发,培养自己的'情商;还可以放松一下自己,让我们在课余时间开怀大笑。

  说到“四书五经”,也就是古人科举考试所学习的书,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一些。中华传统文化还有很多,比如说:《孝经》、《千字文》、《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我背过《三字经》、《千字文》和《弟子规》,我觉得最好理解而且最精简的就是《弟子规》了。

  《弟子规》的总序概括了《弟子规》中的所有内容,它告诉我们了许多道理。

  首先,做一个人,要孝顺,要孝敬父母亲人。我今天去听了弟子规的教育讲座,主讲人说了,身体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只有使用权,它是父母的。就像《论语》里面讲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如果你遭遇了种种失意,朋友都离你而去,那么你还有亲人陪伴你。因为他们是你的亲人,所以可以原谅你的一次又一次犯错。你应该用一生的时间来陪伴你的亲人,用来还他们以前为你付出的债。而且还要爱护兄弟姐妹,通俗一点讲,就是不能以大欺小。如果结合中华传统的故事,那就要学习《孔融让梨》里发扬的精神,把最小的“梨”留给自己。其次要遵循生活规律,搞好自己的生活习惯。别人看见你仪态很端庄,衣着也整齐,但一进你家,里面满地狼藉,而且你的行为一点也不礼貌,那么你难道还算尽到对别人起码的尊重了吗?

  人际交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信用。如果你不守信用,那么再亲的朋友忍你几次以后也会离你而去。

  除了上述着几点,还有一点需要我们做到:泛爱众,而亲仁。

  什么是泛爱众,而亲仁?我们来分解开来理解:

  “泛”就是广泛的意思,“众”则是大家,所有人的意思。合起来“泛爱众”就是要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能因为这个人是佼佼者就只亲近这一个人,有时候成绩好并不代表一切。更不能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就嫌弃他,厌恶他,其实你厌恶别人时别人也觉得你不怎么样。相反,如若你亲近身边的每个人,每个人都公平对待,不巴结领导的亲戚也不认为其他人没有权力就远离他们,则会迎来每个人的喜爱。他们宁愿与你这样亲切随和的平民在一起也不愿意和那些有“关系”的人在一起。而且我看过一个故事,两个很好的朋友,其中一个骗了另一个,而另一个为了捍卫朋友的自尊,也未捅破窗户纸,心甘情愿上他朋友的当。朋友听后很感动,为自己有这样的朋友而感到自豪。

  再来理解“而亲仁”,“而亲仁”的意思便是要亲近有贤德的人,这样你便会学习他身上的好处,也成为另一个有贤德的人;相反,如果你亲近小人,你也会堕落成一个小人。有一句话可以很好地诠释这句话的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做完上述几点之后,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你便可以开始学习知识,如果连基本的做人的素质还未达到,还不如先别学习呢。

  我们一定要牢记自己是中国人。现在很多人都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梁启超爷爷有句话说的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让我们承担起把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重任吧!

读《弟子规》有感2

  作文一个大约一岁左右的小男孩,瘫坐在一片废墟中,绝望地哭泣!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先秦诸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而不同”,这些名言的千古流传,就凸显了和谐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于是,我就先把碗碟和筷子放进盘子里,滴了几滴洗洁精,还真油腻呢,像泥鳅一样在我的手里转来转去?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通过阅读《弟子规》,我感悟道理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当然光感悟还是不行的,还要有实际行动,还要有实践的过程。

读《弟子规》有感3

  在放假期间,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熟读《弟子规》。其实刚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挺乏味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我真的看不懂。第二,是书中没有相应的注解,很难读懂其中的内容,于是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我姐姐,姐姐让我先静下心来,帮我一句句的解读,通过姐姐的帮忙,我渐渐的对这本书有了兴趣,我大概的了解了其中包含的内容,这是我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是约束儿童的行为,明确道理的规范读本。这本书无论是在孝悌,行善,日常行为等方面都给予了正确的解说。主要是让我们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事,摒弃不良行为。

  全书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孝悌".这简单的三个字,蕴含了丰富的道理和内容。不管是父母,还是师长还是兄长,我们都应该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孝敬。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这些大自然的现象,不就是在给我们做最好的示范吗。假设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对自己的家人都不爱,我们又能指望他做成什么大事呢?何谈爱国呢?何谈爱社会呢?从小爱到大爱,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行为轨迹。“首孝悌”可以说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回想自己的过去,对父母总是态度不好,也许那句话说得很对,对越亲近的人我们越会忽视对方的感受,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慢慢的改正,成为父母的依靠。

  其中书中"衣贵洁,不贵华"这句话给我的感触很深,我本身就不是追求华贵的人,不爱攀比,希望自己的内心过得舒服就可以,人与人之间比得越多了就越不幸福了,穿的衣服干净整洁就可以了,无需高档、华丽,更不能互相攀比,看谁的衣服及用具贵重、奢华,这都是不正确的行为。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本来就是父母的负担,如果还要要求穿着华丽的衣服,实在是没有必要,学生还是学习、学业为重。

  "过能改,归于无",对于我们自己所犯的错误,要勇敢的承担,这样才能更好的'改正,如果对自己的错误不放在认知的态度上,我相信是很难改的,知错能改的才是好孩子啊。

  还有书中的"不如人,当自励"当我们发现自己不如别人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给自己加油,不要盲目的自卑,而是要自我激励,这样才能更好的进步,就像是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学习成绩赶不上别人了,这时候,我们应该要做的就是分析自己所存在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认真的读书,给自己以鼓励,相信未来一定是会更好的。

  《弟子规》这本书,我还会细细的品读,不急不躁。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觉得自己的思维更加的宽广了,思考问题的方向也可以从多方面思考了。

读《弟子规》有感4

  武亦姝这个名字,突然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被刷屏。

  她不是什么大牌明星,只是上海复旦附中的一名16岁高中女生。在央视一套播出的文化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这位小姑娘表现出色,凭借强劲实力和淡定心态,强势攻擂北大女博士陈更,成功成为当期擂主。一票观众被她的才情折服,感叹她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现代版的李清照。看完这个节目,让我不自觉想带着孩子背古诗词了。

  再次翻阅《弟子规》,走近它,轻轻吟诵它,深深领悟它,我感到对自己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作为一个子女、一名教师,我们担负着孝敬父母、教育学生的重任。水有源,木有本,父母恩情比海深。孔子也曾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乌鸦尚能反哺,何况身为万物灵长的人呢?感念父母的恩德就要从孝开始。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这些都是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以此为标准反思自己的行为。要知道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都要尽到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之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在孝敬好父母的同时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因为这样我们的父母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孝的另一个方面,我认为还要照顾好自己,时刻关怀自己,不要让父母担心我们的生活。关心家人,关注自己常怀感恩之心,才能得到恒久的幸福。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能重来一次。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外,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教材,对学生应更多一些情感抚育、人文教育,继而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教会孩子懂得长者立,幼勿坐。长着坐。命乃坐过犹待,百步余的礼节,又要让学生拥有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良好心态。

  作为生活中的一份子,太多的时候,我们对身边的人事物多了些不满与挑剔而少了些恭敬与感恩。也许,别人做的对与不对不那么重要,自己做的对不对才最为重要。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弟子规》教会我在平时的一些小事上,在人前人后,都要保持恭敬的态度。人生漫漫数十载,一路走来,有太多的人给我们以帮助和鼓励,我们要时时带着恭敬之心对他们表示感谢,把身边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当做贵人来对待,这样人才不会那么自私,不会有那么多的不满和怨言,才会活得开心,我们人生的道路也才会走的更远、走的更稳。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让我进一步明白了一个道理,便是对待工作应该在把握节奏的同时要保持正确的态度;话多说,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是在告诫我们言多必失,做人应该谨慎守信;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是在提醒我们要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做到德才兼备,而绝非什么御人之术。谨、信、仁三点告诉我们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做什么事情都要时刻谨慎,而且要遵守承诺并且要对待家人、同事要仁慈,以诚相待。立身处世谨言慎行,做人处事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从容面对各种工作和压力,从而感受到快乐。

  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诵读《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作为教师,是给孩子们种下一棵善的种子,而不是是思想的禁锢,这就要把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和发扬科学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读《弟子规》有感5

  今年暑假,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在妈妈的指导下,读完了《弟子规》这本书。

  《弟子规》的主要内容是,它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首先,我们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爱护兄弟姐妹。其次,做事情要谦虚谨慎,信守诚诺,讲求信用。然后,对大众要平等博爱,亲近那些品德高尚的人。最后还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迪,它启迪了我如何做人。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首先我一定要做一个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的人。

  爸爸为了让我和弟弟生活得更好,为了让我和弟弟以后能上更好的学校。他孤身一人远离家乡去了外地辛苦工作。妈妈为了能更好地照顾我和弟弟,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梦想,天天围着我和弟弟转,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呵护。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

  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教给我们文化,教给我们礼仪。他们无私地奉献出他们的全部,包括他们美丽的青春。所以,我们应该尊敬他们,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珍惜老师们的劳动成果。以后学有所成,一定不忘师恩,常去看望我们的老师们。

  我觉得《弟子规》是一本好书,同学们一定要去读一读、学一学。

读《弟子规》有感6

  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带给我快乐,教会我做人。最近我读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从这本短小而精悍的书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

  《弟子规》这部国学经典中,共有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分别是:总序、入则孝、出则梯、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书中言简意赅的话,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为人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还要对自己行为约束,诚实可信,博爱众生并亲近品质高尚的人。

  百善孝为先,读了《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后,让我感到无比惭愧。书中所写的“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告诉我们当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便是很容易的事了;当父母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应一样孝顺,同时能够自我反省,体会父母的心意并做得更好,这种孝顺便是难得可贵的。可是在现实当中的我,却与这《弟子规》中所要求的相距甚远。记得暑假的时候,过得很放纵,对自己丝毫没有了要求,手机是暑假生活的主角,经常熬夜玩到很晚。父母得知后批评了我,到了最后,竟到了要没收手机的地步。我当时实在是觉得他们在无理取闹,对于父母的.教育更是一个字都听不进,时时顶撞父母,现在想想,实在是感到羞赧。父母之所以会批评教育我们,都是有着同一个出发点——对我们的爱,总认为父母太过严厉或太过啰嗦,可自己却从未思量过父母为何要严厉,又为何要啰嗦?《论语》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面对父母我们要做到和颜悦色,而“孝”,最难做到的恐怕就是“和颜悦色”了。

  父母为我们做的太多太多,当我们蹒跚学步时,是他们用温暖的大手握紧我们的小手;当我们生病时,是他们在身边悉心照料;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是他们如明灯般为我们指引方向……而我们,又何曾注意到,妈妈眼角的皱纹,爸爸头上那蹿出的丝丝银发?我们为人子女,每天惦记着父母,为父母辛劳,这是起码的良知,是作为后人应尽的最基本的责任。我们现在年纪还小,有些事情还没有能力做到,但应按照父母的意愿与希望,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每天让父母开心。父母回到家,倒一杯水;父母有心事了,给于他们关心……父母工作劳累时,在他们耳边轻轻的说一声:我爱你们。这些事可能真的不算什么,但这却也是孝啊!父亲母亲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我们的青春,父母唠叨了,请细心聆听;父母耳朵听不清了,请耐心重复;父母老了,请孝心待之。

  父母把我们带到人间,他们用自己浓浓的亲情教育我们,希望我们能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对父母来说,我们是上天赠给他们的礼物,但在我心中,父母也是我最宝贵的礼物。《弟子规》使我更明白“孝”的真谛,我们要诚心孝顺父母,并化成行动。同时,我们也应多读书,读好书,就如《弟子规》这部国学经典便是良择。伏尔泰就说过“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读《弟子规》有感7

  在学校的建议下,我最近读了一本名为《弟子规》的书。这本书以“三字经”的格式,给我们讲述了做人的道理。因为“三字经”的格式是一种古文,很多内容我根本看不懂,所以作者还给它们加了译文,并列举了相关的故事,图文并貌,让我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也让我一看就爱不释手,从中也让我受益无穷。

  这本书中的很多内容都值得我们好好品味,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这句话,它的意思是:当自己有能力,可以为众人服务时,不可以只考虑自己而不舍得付出;对于别人的才华,应该佩服并加以学习,而不可以嫉妒甚至毁谤。我觉得这句话特别值得我们小学生们认真地学习和领会,它教育我们人不能自私、骄傲,要学会谦虚做人,时刻想到为集体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就拿我本人来说,我也特别想为班集体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幸运的是,我每天早读时有机会给同学们带读,看到同学们那么认真的神情真让我感到高兴。另外,我也要学会谦虚,多向那些优秀的同学们学习。你看,我们班上有那么多成绩比我优秀的同学,还有很多同学有各种各样的特长,他们都比我有才华,我就要以他们为榜样,做到“人所能、勿轻訾”,虚心向他们学习,我相信我的成绩也一定会提高,表现也会更优秀的。

  《弟子规》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相信你读了也会终身受益的。

读《弟子规》有感8

  我们的祖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许多经典诸如《论语》、《弟子规》、《史记》等文章传诵久远,寓意深刻。在这些经典文章中我最喜欢《弟子规》的“信”篇。

  在“信”这一章,古人这样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教育我们开口说话时,诚信为先。我们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当我们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我们更不能用来骗人。《弟子规》的“信”篇还教我们怎么说话:“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切戒之。”说话多不如说话少和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就决对不能说。在我们跟他人交谈时,谈话的内容要实事求是、口齿清晰。不要听信花言巧语,因为这些话虽然好听却靠不住。奸诈取巧、下流肮脏以及无赖粗俗的语言,都尽量不要沾染。

  有一天是星期五,而明天就是星期六了,我经过爸爸同意,邀请一位跟我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来我家做客。他同意了,并且跟我说好,在我家早上8:00不见不散。

  第二天,我早早的起了床,打开电视机,一边看着节目,一边吃着我准备好的零食,一边等待客人的到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怎么还不来?”我嘟囔了一句“也许因为路上堵车吧,应该马上就会到了。”我自我安慰道。光阴似箭,转眼间又过去一段时间,我打了一个哈气,抬起头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钟:已经是9:30了!这是怎么回事?他不会不来了吧?不可能!最后我忐忑不安的拨通了他家的'电话,在电话里我得知令我大吃一惊的消息:他去别的同学家玩了!令我忍无可忍的是,星期一,当我怒气冲冲的找他算账,他不仅不承认,还反咬我一口,只见他“彬彬有礼”的说道:“你并没有邀请我去你家玩,你这属于诽谤行为……”“什么?”我火冒三丈,结果他把我气的一个星期都没理他。

  在《论语》中有一句话:“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表示人要遵守与别人的约定,不能失去信义。如果人人都像这位同学那样不守信誉,那么世界岂不是乱了套?

  诚信并不难做到:我心想。只要人人认真去做,那么诚信的世界离我们还会远吗?

读《弟子规》有感9

  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好思想与坏思想,我们应当分清好坏,从而正确的成长。虽然在这个时代,科技很发达,但人们的道德素质却一代不如一代,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先人的理念,扳正我们的行为。古人规定行为有专门的一部书叫《弟子规》。它是一部经典读物,归纳了做人做事的各项准则。

  《弟子规》共有七部分,分别是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问。可见,古人规定孝为首,学位最后。但今人把它完全倒过来,学文第一,剩下的几乎不排名。古人为什么要这样呢?

  入则孝。“教”字是左孝右文。古人讲“教者,孝之文也。”教育从何而起?从孝开始。“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叫,需敬听;父母责,需顺承”——看似简单的话,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做到了吗?为什么孝在第一位?因为如果不孝,后面几项全不用做了。因为生你养你的人你都不尊敬,那么你会尊敬谁呢?如果连你父母的话你都不听,你还会听什么呢?你更不会听老师的,也不会与同学和气,还有可能成为社会败类。可以说有地位、人缘好的人都孝顺父母。你的一切功名,如果没有父母,都会虚无。所以,人只要把“孝”做到,就能干一番大事业。

  “悌”就是兄弟友爱。对自己的兄弟要让、爱。让就是谦让,爱就是友爱。古代有个人叫许武,他从小没父母,自己养育两个弟弟。把官位给兄弟,把家产给兄弟,自己什么都不要,然后到父母坟前哭,说“我终于让弟弟成就了”。可见悌道也是很重要的。

  “谨”是对人们穿衣吃饭等的一系列要求、应:“冠必正,纽心结;袜与履,俱紧切”可现在有些社会青年,有帽歪戴,上衣不扣,穿着拖板,一身不正气。经典的.作用虽然很大,但这些人就是不按经典去做,造成世风日下。

  “信”就是诚信,既指做事又指说话。“凡出言,信为先;做为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妄巧,事故的人们善于溜须拍马,看人脸色,忘了“作与妄,奚可焉”尤其是“佞巧”,比如说,爸爸问孩子:“考了多少分?”孩子说:“我在班中不溜!”这就是“佞巧”。

  “泛爱众”总的来说就是互相关爱,互相帮助,有重要一点“人有能,勿轻誓”就是别人有才能,不要诋毁。有些人一看别人的分数超过他了,就用一切办法祸害人家。这就是“轻誓”。其实,《弟子规》中类似的内容有很多,也很全。我只是写了冰山一角。

  说到“亲仁”,不客气地说,人都没有猪更亲仁,猪虽一生为吃、睡,但没有一头猪折腾另一头猪,也没有一头猪挖个坑把另一只猪埋了。可人有,可见亲仁是难得的。

  “有余力则学文”,现在人们都让孩子枉读书,为了工作。可先人读书是为了有更高的修养,而不是好工作。

  “有余力而学文,则文灭其质;有余力而不学文,则质胜而野”谁说的?孔子说的。“纸上谈兵”就是一个好例子。有文化吗?那人文化高。但有理论无实践,不行。所以,盲目学文是悲剧。

  经典是成长的标准,只要按照经典去做,你的成长就会文明,让我们文明的成长,为社会做出贡献。

读《弟子规》有感10

  “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智者在谈话。”国学经典《弟子规》就是一本好书。它辑录了至圣先师孔子的训诫和教诲。每每诵读,我总是深受教育。《弟子规》成了我永不忘却的“老师”。

  瞧,一翻开书,四行醒目的字映入我的眼帘:“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老师”教导我,生活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为人处世要谨言慎行守信用,不可信口开河。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高,非貌高。”这句话说的是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我们敬重他人,不能只看外貌。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都接受着《弟子规》的熏陶。我也一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盛夏的一天下午,我正在房间里学着古人的样子,倒背着双手,摇头晃脑地背诵着《弟子规》中的警句,爸爸走进屋来,笑着说:“背得不错嘛!你能说说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我胸有成竹地回答:“借来的东西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了,怎么样,儿子没说错吧?”爸爸点点头:“嗯,不错!那‘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是什么意思?”我想,爸爸,你也太小看你儿子了,我要让你刮目相看。我挺了挺胸,咽了口唾沫,自信地答道:“不能让身体受伤,那样会让父母担忧;不能让品德有损伤,那样会让父母蒙羞。”“那你做到了吗?”爸爸严肃地问道,“你今天有没有去偷别人家的桃子,让父母蒙羞?”听了这话,我的心“咯噔”一下,不由得回想起上午干的.傻事:

  离我家不远处,有一座果园里,果园里的桃子熟了,鲜嫩欲滴,我见了顿起馋意。“小乔,小希,我们去摘果园里的桃子。”我把几个小伙伴召在一起,压低了嗓门说。他们二活没说,就跟我走。我们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地走进桃园。我刚摘了一个桃子,忽听一声大吼:“谁?竟敢偷我的桃子。”接着,一位彪形大汉向我们疾步走来。看见有人来了,我们撒腿就跑。那个人追了一段路,就停住了脚步,嘴里 还 愤 愤地指责着:“小小年纪,竟然偷东西……”我们跑了一会儿,回头看看没人追来,这才松了口气,到别处,疯玩了一个上午。我以为风平浪静了,就大胆地回了家。没想到爸爸竟然借着考查我《弟子规》学得怎样,来质问此事,我真是始料不及!“我——我——”我低着头,支支吾吾了半天,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爸爸说:“你知道吗? ‘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当桃园的主人在路上拦住我,说:‘你的儿子在偷我家的桃子’时,我是多么难堪啊!众目睽睽之下,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呀。儿子,你是爸爸的名片啊!”爸爸说话的声音不响,但字字千钧。我只觉得脸发烫,一直烫到耳根:我的偷窃行为,使父亲蒙羞了。他辛辛苦苦地养育我,而我……我怎么对得起他呀?

  过了一会儿,爸爸语重心长地说:“‘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儿子啊, 坏事情即使很小,也不要任意去做。如果做了,你的为人之道就有亏损了。我们不仅仅要诵读《弟子规》,更要用它来管束自己啊!”我望着父亲,默默地点了点头:“爸爸,我记住了!”

  爸爸走了,我又大声地诵读起来:“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这是我发自心底的诵读,并非小和尚念经,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心改正。

  人的一生离不开“老师”的陪伴和指导,《弟子规》就是我人生路上永不忘却的“老师”,它指点着我除恶扬善,诚信处世,尊长明理,让我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谨慎地掌握好生活的方向盘……

读《弟子规》有感11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我从学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是父母的疼爱才会让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容忍我的傲慢。有好几次,我和父母在一个房子里看电视,每当不想看都将电视关了,从不问父母的感受。可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中的“入则孝”之后,我不再耍小孩子脾气,听从父母的教诲,孝顺父母。读完后,我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它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的规范。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诚实守信。父母所喜欢的东西,要尽量去准备,父母所不喜欢的东西,要小心的去除(包括自己的坏习惯)。每次放学回家,都不主动写作业,都要爸爸妈妈催个两三遍才回去做,完全缺乏时间观念,把时间一点点的浪费了。我决心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做一个让爸妈值得赞许的孩子。让我记忆犹新的是

  “冬则温,夏则淸;晨则省,昏则定。”意思是:“子女孝敬父母要体贴。冬天要让父母感到暖和;夏天要让父母感到凉爽:早晨起床,一定要先看望父母。并向她们请安问好;傍晚回来了,一定要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说到就要做到,我相信我自己,永不放弃!让我的父母过上美好的生活!做人首先要学会感恩,如果一个人连他的'父母都不能感恩的话,那他做的事情难以得到认同。自从我学了《弟子规》,父母都夸奖我变乖了,这都是《弟子规》的功劳呀﹗学校: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仁和镇中心学校

读《弟子规》有感12

  《弟子规》是一面镜子,我找出了我身上的许多缺点,我虽然成绩较好,可是骄傲自满,经常看不起那些学习差的人,干的很多缺德事:在学校老师不让吃零食,我放在书包里偷偷吃;和同学斤斤计较;放学了该回家了还在外边玩,让父母担心;父母生病了,还嫌弃他们没给自己做饭;做了好吃的,自己抢着吃......《弟子规》告诉我品德比知识珍贵。知识使人有学问本领,而道德知识则教人做人做事。

  《弟子规》中告诫我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我们的`父母,他们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惭愧的是我没有在父母劳累后送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自制的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句安慰的话语。过生日时,母亲总是给我买上一个大大的蛋糕,全家为我祝福,母亲的生日呢,我为母亲做了什么?真的惭愧呀,他们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我没能体会得到他们的劳累,没能看明白那一条条皱纹里藏着多少辛劳。感恩需要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弟子规》中告诫我们: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这就教我们要学会忘记怨恨,记得他人给自己的恩典。感恩授予我知识的老师。感恩哺育我的父母。感恩帮助我的人。感恩需要我帮助的人,是你们启发了我做人的道理。

读《弟子规》有感13

  中华文化长河连绵不断,熠熠生辉。在那文化长河中有一颗耀眼的明星,那是曾经的那个时代所传诵的,它就是《弟子规》。教导着一代代人学孝,向善,治身。

  “学习《弟子规》,将文化落地为文明。”这是曾经那个《弟子规》世界推广者的共同心愿。于是乎,每一次与《弟子规》的相遇都是文化的盛典,每一次都是激情的飞扬,每一次都是智慧的激荡,每一次都是心灵的碰撞。

  《弟子规》,让我学会做人。

  作为一个有孝心的人。

  “孝心好比大树下面的根须,它决定着树的成长高度。”一个人连父母都不能接纳,不能尊重,不能理解,不能信任,不能善待,如何与他人相处?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什么是善恶?什么是黑白?什么是对错?谁告诉你?

  你的父母。

  对未成年人来讲,父母的教诲就是价值标准不容怀疑,学会倾听,从听父母的唠叨开始。

  做一个友善的人。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也;不好犯上,而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与家人和睦相处不搞“窝里斗”,许多家庭是“窝里”斗给斗毁的,许多单位是“窝里斗”给斗垮的`,许多团队是“窝里斗”给斗散的。“窝里斗”是自己人的相互残杀。越是没本事的人,越喜欢“窝里斗”。俗话讲:“争则乱,乱则衰,衰则灭,灭则亡。”

  做一个有才能的人。

  “家有万贯不如薄技在身。”学习主要是一个能力。学习一个人上升的阶梯。学习是一个人持久的实力。学习就是知行合一的能力。要学习好,不自信不行。高中的教育涉及到多方面。有位校长曾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人生是波谷相连的。有山峰就有低谷,有高潮就有低潮,有开始就有谢幕,有开始就有谢幕,有月圆就有月缺,有春天就有冬天,有车水马龙也有门可罗鹊。

  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任何时候不管遭遇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希望。

  “子孙虽愚,经不可不读,费经费论,治安败坏根由。”《弟子规》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世代传承。

读《弟子规》有感14

  今天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什么是“弟子规”呢?“弟子就是学生”,“规”就是规范。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规范,那他还能称得上是一个好学生吗?

  当我读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这一句时,让我想到了闵子骞劝父留母的故事:闵子骞很小的时候,生母就去世了,父亲又娶了个继母,生下了两个儿子。继母很偏心,冬天,继母给亲生儿子用棉花做冬衣,给闵子骞的冬衣却是用芦花做的,但闵子骞也不讲,所以父亲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有一天,父亲出门,让闵子骞赶车,闵子骞冷得直发抖,父亲见了,拿起鞭子打了他几下。闵子骞的衣服破了,芦花从里面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是继母干的,一气之下要把继母赶出门。闵子骞哭着劝父亲把继母留下,父亲十分感动,留下了继母,继母非常惭愧,从此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杨对待闵子骞,一家人生活得和和美美。

  父母从小爱护我们,那么孝顺他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怎么会困难呢?父母不喜欢我们,而我们仍然能够孝顺他们,这样才是真正的孝顺啊!

  记得有一次我去上培训班,妈妈要我去绿柳居饭店吃饭,我偏不听,非要在家里吃饭,后来我还顶嘴。现在读了《弟子规》,想想自己的不对,真是感到惭愧。

  有的小朋友会说:“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其实,你的`爸爸妈妈可能只是不会表达自己的爱意,他们把对你的爱都埋在心里了。即使爸爸妈妈真的讨厌你,你也要发自内心地爱他们,让他们感到快乐。爸爸妈妈看到你这么乖,一定会喜欢你的。

  读了《弟子规》,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读《弟子规》有感15

  读《弟子规》有感杨海莎又上“弟子规”的课了,我很高兴。因为里面每一句的道理都使我受益匪浅。“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这短短的十二个字,就使我想起了一件事:我有一次听一个同学说要买一本书,奔放热情的`我一听,马上爽快地说,哦!我知道xx书店有,我去买吧。

  可一到那地方看,傻了眼:书卖完了。结局我就不说了,狼狈得很。一想到我轻易承诺,却办不到就心里责怪自己。这就是信!做人就要讲究信用,如果不能轻易办到,就不能先应承下来,要等办好才能说。见到有人在干坏事,自己就要想:我有没有犯这样的错误呢?

  有,就要对自己说;不能学他(她),他(她)那样做是不对的;如果跟他(她)一样犯了这种错误,那也不用担心,改正了不就好了吗?这就是“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在一声声琅琅读书声中,我又明白了许多道理…。

【读《弟子规》有感】相关文章:

读《弟子规》有感06-12

【精选】读《弟子规》有感07-04

读《弟子规》有感09-23

读《弟子规》有感06-08

《弟子规》读有感11-03

读弟子规有感08-31

(精)读弟子规有感07-04

读弟子规有感【热门】02-04

【推荐】读弟子规有感02-04

读弟子规有感【荐】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