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导游词

时间:2022-10-18 12:25:52 导游词 我要投稿

2022年贵州省导游词大全

  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注重口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贵州省导游词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2年贵州省导游词大全

各位游客朋友们:

  中国古语说:“山北为阴,山南为阳”,因城区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贵阳”之名,同时,古代贵阳盛产美丽的竹子,故贵阳简称“筑”。它地处山地丘陵之间,故还有“山国之都”的雅誉,而且市内自然景观,文化古迹,民族风情星罗棋布,因此又有“公园省”的“盆景市”之美称。

  贵阳是中国的又一春城,气候温和湿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宜人,春夏秋三季都是旅游的黄金季节。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热是七月下旬,常年平均气温是24摄氏度。最冷是一月上旬,常年平均气温达4.6摄氏度。全年平均气温是15.3摄氏度。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人们广为称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最佳数贵阳”。在这里,喀斯特地貌非常奇特,,地形多样。地上,奇峰翠谷,山环水绕;地下,溶洞群落,别有洞天。明山、秀水、幽林、奇洞、古寺浑然一体,相映生辉,形成了雄奇秀丽、独具特色的高原自然景观。其中,有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镇红枫湖),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花溪、百花湖、修文阳明风景名胜区、息烽风景名胜区)。

  在贵阳众多的文物古迹中,有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息烽集中营;有全国唯一的一幢木结构三层三檐不等边的九角攒尖顶阁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的文昌阁;有作为目前贵阳市标志、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的甲秀楼;有贵州佛教第一大丛林、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弘福寺,有为纪念明朝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守仁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阳明祠等。

  贵阳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这块土地上38个民族璀璨的民族文化,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俗,有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饱含深情的歌舞、寻找意中人的“四月八”、“三月三”、“六月六”、“跳场”等节会;有称为中国戏剧雏形和“活化石”的傩戏、地戏,追述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记录着中原文化和贵州民族文化的交融。

  刺绣与挑花是贵阳民族传统工艺百花园中盛开的两朵奇葩。蜡染制品则蕴含着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它们与粗犷、古朴的傩面具等民族文化的精品一样,备受国内外友人的青睐。

【贵州省导游词】相关文章:

贵州省导游词3篇11-19

贵州省十丈洞景区导游词11-21

贵州省直公积金缴存基数02-22

贵州省户口迁移流程12-03

贵州省参战优抚政策11-23

贵州省2017产假延长09-08

贵州省公积金如何提取10-09

贵州省荔波旅游攻略09-25

五一旅游贵州省内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