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

时间:2022-09-29 09:50:28 创业资料 我要投稿

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精选14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有写事迹的经历,对事迹很是熟悉吧,事迹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一般事迹是怎么起草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精选14篇)

  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 篇1

  高考后进入一所普通大学,一直学习优异的我第一次让家人失望了,经过了一段迷茫期我那时没有梦想没有方向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在高考后的那个黑色的暑假我接触了淘宝,2008年底我注册了淘宝同时自学电子商务,当时只是有预感淘宝创业将是大势所趋但并没有任何实施的项目。

  转眼2009年2月14快到了,一直不想花家里钱的我信心满满的决定情人节这天去街上卖花,心想这天一定会赚到钱!我准备了一个通宵,第二天一早我的花大卖,我高兴极了。

  眼看中午生意越来越好,突如其来的城管不由分说把我的花一大半抢走了,我辩白无果,哎,就这样城管凶神恶煞的拿走了我的纯利,而手头上所剩不多的花如果再卖不出去我甚至面临亏本的危险。

  更可怕的是因为没有经验,石家庄的2月14很冷,花在室外放不了多久就被冻蔫了。我心急如焚,而这时天短,已经慢慢黑下来,我落魄的拿着花四处游走叫卖没有一点用处,最后我决定去火车站,那里说不定有接站的人会买。

  最后我把剩下的花甩卖出去,疲惫的回到家,翻开兜里的零钱,弄平整,仔细一数,去掉进花的钱,我赚了12元!

  我委屈的掉了眼泪,自那以后,我考察了一下淘宝花店,我心想,为什么不在淘宝上开家花店呢?

  浪漫主义小屁孩儿的逆袭

  水费怎么交?电费怎么交?从小学到大学都住校的我,过惯了集体生活,当我决心在花卉市场旁边租房时这些现在看来再容易不过的事,在当时还是令我忧心忡忡!

  在一室一厅的出租房里,窗户修补了一下不怎么漏风了,时间久了外面热电厂的噪音也习惯了,就这样我接了第一笔订单!

  没有花艺基础就四处求学,给别的花店扫过地倒过垃圾。一开始对街道不熟悉,只知道中山路、裕华路的我,就一次次跑一趟趟送,时间久了对石家庄的各个街道小区办公地点烂熟于心!

  2010年5月份我赢来了真正意义上的节日,母亲节订单量突飞猛进营业额成倍增长,在此之前,我只接稀稀疏疏的单子的时候,我的热情遭到各个方面人的或嘲笑或轻视或质疑或反对,但是我都没有放弃,因为我就是喜欢浪漫就是乐于给别人带来惊喜,并且在过程中分享到的喜悦是别人无法理解的。

  学业创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因为本职的身份是学生,学业不能落下,往往为了进货送货,到了晚上看书或者早起,兼顾下来是比较累。

  我喜欢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得到未曾得到的就要付出未曾付出的”,开始时每天安排好课表,顾客定的花争取都上午早早送达,有课再跑去学校听课(因为花卉市场离学校很远那时奔波的很辛苦)。

  如果上课和顾客约定好的时间冲突也先紧着顾客的,因为我视信誉度为生命,看着顾客给的好评我不吃不喝累点都很开心。

  也正是这份热忱令淘宝花店可以迅速积累良好的口碑,紧接着2010年七月的七夕情人节,大卖!

  我召集了几十个同学朋友帮忙送花,全部好评无一漏单投诉的成绩,让一直质疑反对我的老妈折服了并且态度逆转选择放弃南方的海边的新家回石家庄给我帮忙。

  这对我来说是无形的肯定,虽然家里条件并不是很差,但生来要强的我偏偏要在大一开始给自己定目标,“不拿家里一分钱”。

  直到现在,自己开花店没用家里的钱都是一点点辛苦积累起来的,这是我唯一自豪的一点。

  随着之后的几个重大节日一次比一次火爆,2011年正式注册营业执照并租了60平米的街边小店小店一角。

  圣诞节买家把我感动的稀里哗啦

  2011年的圣诞节由于一笔订单收花人得知了礼物的`价格令订花人非常不高兴,遭致前所未有的一次中评。

  我第一时间与这位订花人沟通,可是订花人不予理解,我感到很委屈坚持了几年的百分百的好评就因为知道价格而被打破,收花人得知了礼物的价格并不是我们故意的。

  但是再多的委屈也要让顾客满意,那时已经是平安夜的晚上9点多,我骑电动车穿过半个石家庄到收花人的学校,送给她一个包装精致的平安果,虽然跟订花人沟通不成但也希望尽一份心意。

  结果,订花人得知之后跟我说想再买一个平安果送朋友,我问送哪里呢,他说让他朋友去店里取就拍下来了,我一看姓名电话分明是我自己啊,订花人对我表示了谢意,我们竟成了朋友!好感动!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能干

  2012这一年终于实现了我的小愿望,独自旅行去义乌上海等地考察借鉴很多当地先进的元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哈哈!

  并由于业务发展需要在石家庄桥东开了一家120平米的花店,而且在考下来中级厨师证、驾驶执照、毕业证书等,在花店管理的间隙又学习了蛋糕的制作,并且应顾客的需要努力将蛋糕业务做精做好。

  吃得苦中苦,方品回甘味

  毕业论文答辩,我的论文题目是《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以鲜花网络销售为例》,老师的提问我都侃侃而谈,我平时并不胜言谈,可能是说到自己喜欢的鲜花就兴奋的滔滔不绝,因为每一天每一秒我都在思考如何把花店开好!

  答辩结束,老师笑着说“请你留下联系方式,我希望你给我的学生们讲一堂创业课”。后来与这位老师建立了如知己般的师生关系。

  一路走来内心变得坚强,我在人人网上的状态“苦完必须的量,就让这苦,深埋成人生的矿吧!这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的,就一定会给你最痛的”。

  现如今带领我的店员们,正在准备淘宝1212的活动,我们目标是要打造石家庄地区鲜花蛋糕速递的品牌,比起很多优秀的花店我们的差距还非常大,一切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但是我相信,只要有学习型的团队加上我们年轻化的创意,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认可我们。

  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 篇2

  “富二代”回农村创业养虾年收入500万

  夏天,重庆市合川区太以及镇沙金村,天气异样闷热。27岁的张正全以及工人一道,正忙着将一张张捕满鲜虾的网从虾池里捞上来,再装上车。“这么闷热,但愿不要下雨,否则,这些虾就运不出去了,如果雨下大了,又像上次那样,就惨了。”张正全有些耽忧地望着天,豆大的汗珠一串串地从脸上淌下。

  左近村民们都很奇怪,这个“90后”的年青人,为啥子要放着城里的好日子,来这里吃这类苦。

  军旅人生,让“公子哥”变了样

  张正全家在沙坪坝,在周围朋友眼中,他是“富二代”,父母做了30多年海产品生意,优胜的人生前提让张正全这辈子哪怕不工作,也会衣食无忧,朋友们常开玩笑叫他“张公子”。

  2003年,父亲张佐明将高中毕业的张正全送进了部队,退伍后不久,张正全骤然对父亲说想在重庆自我弄个海虾养殖场。尽管儿子的设法让张佐明既诧异,又欣慰,但他其实不放心:“他没吃过苦,我耽心他干不好。”

  较了几个月的劲,张正全终究说服了父母,专程到福建考察学习了海虾淡养技术。2011年,父母帮他投入了近1000万元,在合川区太以及镇沙金村建成为了重庆傲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张正全流转了260亩土地,平整后建起了20多口虾池。又从沿海空运来基围虾苗以及海水,再就地逐步淡化饲养。目前在重庆市,用这类技术养虾的`,只有两家。张正全恰是看中了这一产业的市场前景。

  张正全说,是3年部队人生扭转了他:“我不能一生啃老,自我的未来得靠自我双手努力。”

  不怕吃苦,就怕总是下雨

  就这样,张正全一个人来到偏远的沙金村,租了一间民房,开始了以及以往完整不同的人生。每一天,他都以及聘用的农民工一块儿,顶着酷寒酷暑在工地上忙活着,有时一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两年下来,张正全白净的皮肤变得漆黑,人也瘦了一大圈。

  才到太以及时,张正全很不习气,这里没有闹市的灯红酒绿,没有舒适的家。对他来讲,更难捱的是孤单。“之前晚上往往以及朋友一块儿出去饮酒唱歌,可现在这里,晚上只能一个人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发愣。还好,现在渐渐适应了。”张正全说他不怕吃苦,就怕总是下雨。

  虾场位于涪江边上,张正全当初选择这里,就是看中了涪江优良的水源,可恰是这条涪江,让他连续两年遭受了巨大损失。

  去年7月以及前不久的暴雨让涪江水位上涨,漫进了虾池,虾以及大闸蟹跑了许多:“每一次损失都在20万元以上。”张正全说,他打算拉网,或者将虾池堤坝抬高加固,否则年年都会因而遭受损失。

  对张正全来讲,下雨还会呈现一个问题。“虾场到太以及场镇其实不远,可有一段约1千米长的陡坡土路,一下雨,运虾车根本出不去。”令他欣慰的是,目前当地政府正在斟酌硬化这段路。

  他学到的,不单单是如何创业

  张正全请了十多个当地农民工,虾场闲时,还将他们介绍到其父位于渝北三亚湾海鲜市场的餐馆帮忙。

  “张老板人好,随以及,一天80—100元的工资,从不拖欠。而且咱们每一天只工作8小时,超越时间,还另算加班费。”左近农民周纯友说,虾场建起后,他以及好几个村民都再也不外出打工,到这里挣钱来了。

  目前,张正全的虾场每一年可产两季,每一季虾饲养约3个月便可上市,年产量60多吨,年收入500万元。

  “销路不愁,价格也能够,每一斤都在35元以上,只是这些虾池一年总有约半年时间闲着。”张正全说如果盖上大棚,安装锅炉加热,冬天也可养虾,便可实现一年3季。但这需要更庞大的资金,张正全不好意思再向父母伸手:“等自我挣了钱,再扩展范围、改良设施吧。还得将父母为我提供的成本还上。”

  “部队人生让我明白了,好人生要凭自我的双手去首创。这两年养虾阅历让我知道了农村、明白了挣钱的不容易,这或者许是我这两年最大的收成吧!”张正全说。

  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 篇3

  翟玉军,男,汉族,今年43岁,高中学历,家住佛坪县袁家庄镇黄家湾村。2010年10月,他带头创立了佛坪鑫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食用菌、木耳、香菇、平菇、猴头菇、天麻、猪苓和脱毒魔芋的制种、人工栽培及技术推广。2011年被汉中市农业局、汉中市科协授予“汉中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称号,2016年被省农业厅认定为陕西省高级职业农民。

  立足农村、寻找发展新模式

  翟玉军高中毕业后,因家里经济情况较差,便毅然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回到祖祖辈辈生存的乡村里务农。他从1992年就开始从事食用菌生产,并在自家地里试验栽培,技术日益成熟。魔芋、香菇产业在当地发展很快,但由于缺乏技术时常腐烂、减产,给农户造成损失。2010年,翟玉军赶赴湖北学习魔芋组培育种、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控等先进技术,并和恩施州魔芋研究所达成协议,在本县上沙窝村建成140亩魔芋良种繁育基地,带头推广试点新品种、新技术大获丰收,栽培猴头菇试验也获得成功,当年10月又注册成立了鑫之塬魔芋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科学发展。2012年投资改造了现代化魔芋组培室一个,连栋温室720平方米、年产60万袋食用菌菌种厂一个、60吨保鲜库一个,建成全县最大的魔芋和食用菌研发、培育、生产、销售基地,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增量提质,个人年创收30多万元,带动当地群众科技致富,他领办的合作社也荣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注重学习、带动农村发展

  2014年翟玉军通过培训考核被认定为汉中市中级职业农民。为帮助他坚定投资信心、增强投资能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水平,县政府制定出台具体的激励措施和扶持政策;县农业局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合作社发展的扶持力度;县培育办建立包抓帮扶机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对他的生产进行跟踪服务指导,帮助解决生产难题、提升产业效益。同年,翟玉军参加了省农广校组织的高级职业农民培训。通过系统的技能岗位学习和经营管理知识学习,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提升了境界,树立了现代大农业的理念。积累了更多宝贵的.知识财富,理论知识、实践经验都有了进一步提高,更进一步增强了他带动一方百姓共同致富的才干。在培训学习的同时,结交了许多创业青年朋友,利用QQ群和微信进行交流,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拓宽了发展空间。

  做一个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是翟玉军内心坚定的信念。2014年他所在的合作社发展魔芋栽培1000多亩,承担了佛坪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5.4万斤的魔芋良种供应任务。2015年,他领办的合作社现已发展会员300余户,合作社年产香菇10余吨、猪苓种子30万斤、魔芋1000万斤,在西安蔬菜批发市场和汉中市风景路蔬菜批发市场共设立3个直销点,实现年产值600多万元。通过自己的基地厂房和冷库优势,对产品统一收购包装进行反季节销售,大大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同年11月成立佛坪县康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魔芋良种繁育、魔芋种植、食用菌、药用菌技术推广与销售。作为中国魔芋协会会员单位,以科技创新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思路,围绕全县魔芋产业发展,引进中国科学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富硒魔芋栽培技术进行千亩示范种植,努力将魔芋产业打造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产业,全面促进佛坪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为当好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他为自己设定了更高的发展目标:一是建成一条年产100吨的魔芋深加工生产线,解决当地农户社员魔芋的销路,丰富市场农产品种类。二是打造佛坪地道农副产品山货品牌,统筹当地特色山货农副产品资源,构建电子交易平台,实现农户足不出户的销售渠道。

  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 篇4

  严磊:85后小伙制作福州油纸伞创业

  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第二天,在福建展位上,一位年轻帅小伙制作的古香古色的福州油纸伞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小伙子1986年出生,学的是电子工程专业,却做着如此“古典”的事。

  简单的梦想需要不断的努力

  小伙叫严磊,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了福州油纸伞。“民宿刚流行的时候,有朋友托我在福州买油纸伞来装饰他们的民宿,他们说在网上看到福州油纸伞有名、质量又好,但我在市场上却买不到,好不容易才从父辈那里打听到制作油纸伞的师傅。”严磊说,朋友提出定做伞,并提出相应的想法。于是严磊和制伞师傅打成了一片,师傅说你要求那么多,你自己学好了。

  之后,严磊真的开始学习制伞,他说,“常有年轻人到师傅那里学,但最终剩下的就我一个人。”

  学了三年的严磊出师了,相比于制伞,严磊更加头痛的是销路。

  他在2010年开了一个“坊巷书生”油纸伞工作室,在南后街有了一个摊点。制作的方法是遵循100多年的老工艺,棉线得一圈一圈的'上,桐油得一遍一遍地刷,一批200个油纸伞要花上20多天,天气不好还得更长一些,“这活急不得,你得慢慢来。”

  发朋友圈推广油纸伞

  严磊说,85后这代福州人都听说过“福州三宝”,牛角梳、脱胎漆器这两件不会错,但第三件通常会说成寿山石。油纸伞史料记载是王审知入闽时带过来的,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我想让福州人遗忘的油纸伞重新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不仅是一件伴手礼,试想一下,到了每年三四月,雨季来了,路人打着油纸伞,那是何等风景!”

  其实父辈并不赞同严磊做油纸伞的生意,他们会问严磊,“你确定赚得了钱?你确定每个人都需要吗?”严磊说,“我的合伙人如今都退出了,第一年一直在亏本,他们顶不住来自家庭的压力,只有我坚持下来,接下来的日子开始慢慢赚钱了,比起我的那些在电子厂流水线上上班的同学,我觉得我做的事有趣和有意义多了。”

  如果你在南后街那排铜像附件,看到一个油纸伞展示的摊位,那就是严磊的,游人可以免费与油纸伞合影。严磊说,“我没做任何广告推广,他们会将最美的笑容和福州最有特色的油纸伞一起发到他们的朋友圈,这便是最好的推广。”

  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 篇5

  “小蹄大作”李功福:烤猪蹄也可以做到估值一亿

  卖烤猪蹄算是我的副业。我的本职工作是中科院电子所助理研究员,主要做军工方面的研制,侦查雷达、侦察卫星、无人机都是我们的涉猎范围。不过很快我会全职出来卖烤猪蹄。现在我觉得,烤猪蹄这门生意可以做到更大,就差一个平台、一个店,把我的想法和所有的精力都押上,让它爆发。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五道口附近寻找合适的第二家店面,但一店难求。

  因为家庭因素,我很早就开始自己赚钱。小时候,妈妈用荷叶把吃剩的猪蹄包起来,类似叫化鸡那样做,味道很好,我一直记得。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读研期间,我发现烧烤很受欢迎,女生又特别喜欢猪蹄,但市面上的工艺不是煮就是卤,没人用烤的。当时学校后门也有一个卖烤猪蹄的,做法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但销量很好。那时我想,没准按照我的方法来做更有市场。

  腌制、卤、是烤前的必备步骤,否则生猪蹄很难入味。为了学习这门技巧,我去烧烤店、卤肉店打杂,洗碗、扫地,看他们配料。每天偷学一点,晚上借同学家的房子再自己调试。导师和同学都是我的试验用户。经过一百多次反复试验,口感慢慢定型,大家都说我可以去外边摆摊了,导师也很支持,给我4000块启动资金。那段时间我一个人做,每天早上骑摩托车两小时到市场进货,100斤猪蹄全靠我自己处理,给猪蹄破壳之后再除毛。

  我们学校在成都也算有名气,一个成电的研究生在校门口摆地摊,没少遭到质疑,多少双眼睛看着。常听到很多家长在我面前议论:我的小孩就在里面上学,他现在摆地摊,我的孩子以后怎么办?那时我每天推餐车在校门口卖货,还要常常躲城管。被城管追过几次后,我也在想要不要放弃。但既然已经出来了,钱又是老师给的,我还没做成就回去怎么交代。

  后来机缘巧合,我结识了一名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他建议我到上海创业,并以他的名义申请代理基金。这一下子申请了10万,等资金到位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不过我还是很高兴。因为钱不多,我们当时在松江租了一个最偏僻的店铺。以前我一直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看来是错的。

  我和他说,我们去赌一把,把店面搬到路边试试。结果搬出去没几天,销量就直线上涨,不到一个星期卖出1000多只猪蹄。大家慢慢口耳相传,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后来拍客发现了我们,把我们的视频上传到优酷,叫“放弃白领身份去路边卖烤猪蹄”,一天的点击量突破40多万。

  接着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也找过来,那段时间每天都在应付这些东西。上海人对吃很挑剔,这一方面促使我们精进工艺,一方面为我们奠定了口碑。但2013年春天,上海出现黄浦江死猪漂流事件和禽流感,人人谈猪色变,我们的生意没法做了。6月我答辩结束,工作敲定在中科院,就离开上海来到北京。

  到中科院大概是我最保守的选择,如果签到西安、武汉,我可能会去搞卫星和核潜艇,待遇也比北京好。尽管来北京什么都没有,但还是觉得自己可以闯一闯。入职中科院后,我白天上班,下班就继续忙活自己这摊生意。

  和以往一样,我们的猪蹄都是加工好的半成品再去烧烤,我现在考虑尽量不要依靠厨师,尽可能和厨师剥离关系。只是现在我们的供应链还不完善,单一店面可以,一旦开始规模复制,就要考虑中央厨房或加工、代工厂,这些超出了我们现有的能力。

  这几年,我总共卖出了30万只猪蹄。如果想赚快钱,也许早就开始就做加盟了,之所以没走这一步,是因为我想做长久一点。营销和宣传手段的运用也一样,如果不是基于产品本身,做宣传会死得很快,相当于空中架楼。不管怎么宣传,最终还要回归到产品本身。过度营销的`模式也只有在北京会成功,因为这有数以百万计的流动人口,不用考虑二次购买就能盈利,但并不适用其它城市。

  我们五道口店面大概三平米,只有三名服务员。之前还有“小蹄大作”的牌子,但城管觉得我们这个招牌不合格,拆掉了。我也想知道没有招牌的情况下会对我们营业有多大影响,结果发现大家照样排队。我们团购量很大,在大众点评是五星店铺,海淀区排名第一。

  最高峰时,我们每天能卖500只猪蹄。不过我仍想把生意做大一点,这个时代已经不能用传统思维做生意了,现在讲究单点突破。阿里巴巴、腾讯都是靠一款产品打品牌,后面做大、做出名气,什么都能尝试。一面玻璃一个拳头打下去,可能不会破,但单点打过去很容易突破,我们也想靠烤猪蹄来打造自己的品牌。有了个人知名度后,再把我的企业文化给推出去,立一杆旗,吸引有想法的人过来。

  之前我担心别人抄袭,但现在我的思路已经完全不同了。顾客花13块钱来我这里,他想象中的猪蹄应该是怎样的,我大概可以猜到,不外乎是干净、味道好。之后我想做的事情是顾客花了13块钱之后,不仅买到意想之中的东西,还有更多他想不到的,这可能是产品背后的故事或是店里的装修风格。我卖的不仅仅是烤猪蹄。未来我们要抓住大学生这一块市场,以后我宣传或表达的,一定是能正面影响大学生灵魂的东西。

  烤猪蹄是个没有壁垒的生意,竞争对手的加入,让我不得不加快融资和转型的速度。我们有了竞争压力,每天下班的时间推迟了个把小时。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做其他产品的技术储备,只差一个好团队。最近也有投资人找到我,但他们都更看重团队,我们还没有这方面的搭建。下半年我挖来一位老同学和我一起创业,他曾是杭州九阳豆浆机的区域经理。毕竟小吃生命周期有限,受众群体也是有限,我希望加快步伐,在大浪淘沙前做出自己的品牌,然后转型到快餐。

  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 篇6

  郭敬佩:大学生3000元开自行车租车行赚60万元

  投资3000元开自行车租车行盈利60万元,湖北工业大学的郭敬佩俨然成为大学生创业“神话”,毕业季启幕,校园里的每一场创业分享会都不想错过他。主管学院创业工作的谭蔚老师笑言“他已是声名远扬”。实现200倍收益的创业故事在大学校园里的确够“传奇”,只因在人海中多关注了一眼“单车”,郭敬佩的大学4年就打上了“单车迷”烙印——2012年开自行车租车行,2014年转向创办自行车资讯互动网站。

  相比拥有自行车固定资产的租车行,创办网站简直“烧钱”——从线上研发、线下活动到公司大小事宜、员工薪水,流水的花销,一旦不成功都将化为乌有的风险让郭敬佩“没有退路,只能一路向前”,历经艰辛,郭敬佩更愿意说,“这一次,才终于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创业”。

  3000元起步的创业神话

  郭敬佩出生于河北衡水一个商人之家,父亲开了一家当地最大的面粉厂。从小耳濡目染,郭敬佩一直心怀创业梦,跨入大学校园,他暗暗给自己定下了目标:首先要顺利毕业,其次是在大学里开家公司,毕业前开上一辆比亚迪“F0”。这款车当时的售价是2.99万元,“不想依靠家里,为了凑足这笔钱我总得干点什么”。

  学习艺术设计的郭敬佩最早也动过开家广告公司或装修公司的念头,但思前想后,“有太多类似的公司了,打开市场太不容易”。

  对创业的关注让他把握了先机。大一到安徽黄山写生时,喜欢户外骑行的他注意到一个现象:当地提供自行车租赁的店很少,而且租金很高。回到武汉,郭敬佩开始在学校周边转悠,“高校密集的武汉有广阔的自行车租赁市场,却缺少好的租车服务公司”,他为自己的发现欣喜不已。

  “我们开一家租车行吧。”郭敬佩在寝室“卧谈会”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室友们纷纷叫好,可最后敢于筹钱实干的只有郭敬佩一个人。他从家里借了3000元,买了10辆普通自行车,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小店面,通过张贴小广告吸引顾客前来,每辆车每天租金15元。最初,他每天早上6点钟就匆忙赶去车行,晚上小店关门再回宿舍往往已经到了门禁时间。就这样,仅仅一个月时间,他就把3000元的本金全部挣了回来。

  “这个生意可做!”摸到门道的郭敬佩开始雇同学帮忙,除去工资和房租,他把其他的钱全部用来扩大车行规模。处于上升期的市场给了郭敬佩一个成长的空间。自行车数量从20辆到100辆,再到300辆,档次也从最初的一两百元一辆提高到后来几千元一辆的都有。

  自行车被盗的现象在高校校园里屡见不鲜,更何况是几千元一辆的高档自行车。“再好的防盗措施也挡不住偷车贼的惦记。”郭敬佩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我把所有自行车的锁都下掉了,这样做不仅节约了给自行车安防盗锁的成本,而且因为没有锁,租车人就会做到车不离人,也防止了被盗现象。”从此,郭敬佩再也没有丢过一辆车。

  为了提高租车行的知名度,郭敬佩积极和各高校的社团开展合作,为社团的户外活动免费提供自行车。郭敬佩的业务渐渐越做越大,还增添了露营设备租赁等业务,除去人力成本和车辆维修清洗费用等,他不仅还清了家里支持的费用,还拥有了一批固定资产。在谭蔚老师眼中,这是校园里一位难得的“眼界开阔者”,“他和其他学生创业者不同的是,他不是为了玩玩票,赚点零花钱换个苹果手机,是把创业当作事业在做。”

  单纯的租车盈利模式的脆弱性逐渐显露,易被复制的租车模式让郭敬佩开始思考后续的发展。后来,他尝试向更专业的户外骑行业务发展,提供帐篷等露营设备租赁,把盈利重心放到专业爱好者的身上。

  大三那年,郭敬佩已拥有了150辆山地车,附带出租的帐篷等露营设备达30套,在武昌、洪山等10余所高校设立了租车点,2013年租赁业务带来的销售收入超过30万元。

  长途骑行带来的创意与释放

  张腾是郭敬佩的班长,也是他在班上最好的.朋友。在张腾眼里,郭敬佩积极向上、具有掌控能力。实际上,创业的每一天,郭敬佩都身处高压状态,但无论如何他总能给身边人带来“积极、乐观、好脾气”的印象。

  掌控情绪,郭敬佩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来一段长途骑行,一路上静到只能和自己对话”。每逢不堪重负时,他都会投入一段长途骑行,在释放压力中思考未来。从武汉到咸宁、宜昌、长沙甚至老家河北,他在一路的骑行中迸发了关键的创意。比如在单车租赁之外增加露营的项目,还有,就是创办“单车迷”网站。

  武汉的租车市场渐渐趋于饱和,租车行生意如何发展成为困扰在郭敬佩心里的一道难题。2014年春节,郭敬佩选择从武汉骑行回几百公里之外的河北老家。在路上,他想起从武汉骑行到长沙的经历,那是他第一次骑长途,带了很多东西,但等到车胎爆了的时候才发现,真正需要的东西都没有准备。创建一个平台,打造服务于“单车迷”的网络之家的想法随之催生。

  受互联网汽车营销平台“汽车之家”的启发,他发现目前国内还没有供单车爱好者交流的专业平台,于是他决定办一家专业的自行车资讯互动网站。

  郭敬佩说,在普通人眼里,自行车只是代步工具,而在骑行爱好者眼中,自行车从品牌到配件,从保养到维修,有很多值得分享交流的话题,单车迷们“迷”的就是这些。“比如有人打算从武汉骑车到拉萨,他需要准备备胎、打气筒等备用工具,还要提前计划好路线和露营地点,如果把相关的整车、配件销售植入进来,就能达到宣传和推广的目的。”

  通过在北京风投公司工作的姐姐,郭敬佩认识了一位同样爱好骑行的天使投资人,递交商业策划书,几轮交流下来,他获得了200万元的风投资金。

  有了这200万元,加上个人投资的60多万元,郭敬佩心里有底了。他和计算机学院的朋友冯文杰认真研究“汽车之家”的商业模式,通过分析自行车用户群体兴趣热点,规划网站构架及调试更新后,2014年11月,郭敬佩的“单车迷”网站正式上线,网站定位是提供买车、用车、养车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全程服务的营销平台。

  只要坚持,办法总比困难多

  早在高中阶段,为了自己的艺术梦,郭敬佩曾三度高考,仍与八大美院失之交臂。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笔头功夫”。至今,他的出租房里一直放着画板,没事儿的时候最喜欢“涂涂画画”。

  这背后,是他对自己“梦想”的坚持追求。

  因为创业,郭敬佩成了大学课堂的稀客,每个月仅在月初和月末才现身课堂,但平时他会准时上交作业,他也没忘记要“在工作中学习,在创业中运用艺术设计的知识”。

  在租车行的时候,他利用专业优势,设计了一份“点车菜单”,学生们可以根据菜单选择车型和时间。后来,在“单车迷”的发展过程中,公司名片、网站广告、宣传广告等各方面,郭敬佩都发挥优势,“设计得和别人不一样,有自己的特色”。

  创办网站之初,缺乏市场考察与技术能力的郭敬佩一度将网站外包给专业公司,却常遇到后台维护难题。最终他下决心把网站收回来自己做,重新组建技术团队,因为资金问题聘请以学生为主的技术团队,又让网站摸黑走了一阵子。他说:“学生没经验,流动性大,对网站的技术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后期聘请专业人员,又因为公司规模等原因,很多人面试完就走了。”

  面对“单车迷”一路走来的弯路,郭敬佩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创业的风险与艰辛。技术遭遇难关、网站至今未达投资标准、技术人才难以招募……每一样都牵动着郭敬佩的心。

  为了留住难得的技术人才,郭敬佩为每个技术员工分了公司的虚拟股份,他觉得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拧成一股绳。现在,公司拥有一支14人的队伍,每个人各司其职、加班加点护着“单车迷”一路成长。“让‘单车迷’网站发展为中国的‘单车之家’”是郭敬佩目前最大的心愿。

  等完成上线修正和抗压测试后,郭敬佩会重新开始寻找新一轮的投资,一个利好的消息是,“单车迷”在各大搜索引擎同类网站搜索中排名第一,“环保是一种趋势,单车的普及与网站的发展也是必然的,我不会退缩,相信‘单车迷’可以迎来春天”。

  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 篇7

  张艳,女,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安徽庐江白山人,1978年10月1日出生。现任安徽省庐江县雅斯佳休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一、艰苦创业 积极进取 不断开拓创新

  1996年幼小的张艳同志在高中毕业后,就只身去上海闯荡,成为上海三十八棉纺厂一名员工,由于勤劳好学、聪明能干,很快就获得厂里的一致好评,被厂方誉为“女能手”。

  1999年张艳同志结婚了,婚后张艳同志毅然辞去了上海的工作,与丈夫夏宁一起投身于渔网事业中,公司在她的领导下,得到较快的发展,2000年在成功占据了国内渔业市场之后,张艳同志将眼光放到了更远处,那就是开拓国际市场。一年之间她和她的丈夫跑遍了全国渔具生产厂家,几乎各种渔具交易会都能看到他们的忙碌的身影。辛勤的努力一定会换得应有回报,2001年她们终于成功的拓展了国际市场,与韩国、日本、南非等固定的国际客户开始了长期的贸易来往。

  事业上的初步成功,并没有遮盖她税利的商业目光,2000年她针对公司生产能力低下的劣势,进行了针对性改革,征得600多平方米土地作为生产工厂,建造了12间厂房,作为公司长远的生产基地,并取名为“建华渔具渔网厂”。

  2004年公司征得土地3900平方米,增盖厂房30多间,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同年,“建华渔具渔网厂”正式更名为“安徽庐江县雅斯佳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并且取得自营进出口权。

  目前,安徽雅斯佳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已经成功的同来自东南亚、欧洲、美洲、澳洲、非洲等地的客户开始了长期的贸易往来。

  二、诚信立足 连创佳绩 为一方谋福利

  “以诚经商,以信立业”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经商准则,在张艳同志心中,更是将其作为事业成功的不二法宝。创业近十年来,她始终如一的坚持着自己的诚信原则,一丝不苟的做人做事,工人信赖他,客户认同他。公司生产量每年都在不断上升,她的客户每年都在不断的增加,近十年的商业生涯没有出现任何贸易上的`差错,没有一个客户愿意同她终止商业往来。2005年张艳同志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时刻以党员身份作责,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她的公司每年都为全镇创造丰厚的效益,她的工厂每年都为村里剩余劳动力提供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她与她的公司一起为庐江县乡镇经济的发展,为家乡的脱贫致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张艳同志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 篇8

  80后创业女生:开主题餐厅专做异地美食

  钱静,今年27岁,是意想空间主题餐厅的负责人。同样是主题餐厅,这位80后女生的构思明显比盲目的餐饮业创业者老成了许多。钱静分享创业感悟:“虽然比上班做会计的压力大,但既然走上这条路,就要从创新中获胜。”一起来看看这则80后创业故事!

  吃货从美食中发现商机

  “我自己就是个正宗的吃货。”外表恬静的钱静笑着说,在没开店之前,她也只是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她最大的爱好就是享受美食。假期约上几个好友,一起外出旅游,到全国各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吃,很多都是盐城本地没有的美食。

  回到盐城后,她对异地美食念念不忘,“朋友们就让我动手做给她们吃,我就从书本上、网络上尝试着做,没想到反响还不错。”钱静说,她大学学的是环境艺术类专业,和美食八竿子打不着边,但可能由于她吃过的美食比较多,在口味调配方面占尽优势。比如盆栽蛋糕,她也是自学后,从超市购买新鲜食材,再从网上购买一套餐具,最终的成品还像模像样。

  一来二去,几个朋友都觉得她在制作美食上小有天赋,就建议她开个美食店。在年初钱静辞去会计工作后,匆忙中开了店。“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好了,不仅讲究吃饱,更讲究吃什么、怎么吃,这里面有很大的商机。”钱静说。

  根据客人需要改变经营策略

  “与众不同,就是我要的风格,也是很多年轻人追求的。”外表看似平静的钱静,内心却充满激情。目前,她的主题餐厅对外营业已经3个多月了,每日都有慕名而来的食客。

  走进“意想空间”主题餐厅,发现两层楼的餐厅,楼上的每一个包间都是一个单独的“牢房”,用铁笼制成,室内设计完全参照监狱模式,可容纳不同数量的客人。而楼下则是地中海风格。钱静说,设计寓意一半天堂,一半地狱,本意是希望人们珍爱自由,远离犯罪,远离监狱。

  钱静原本就是个淘宝达人,为了节约成本,在装修店铺中,她将这一“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桌上精致的'龙猫盆栽都是购于网络,包括装潢材料。”钱静说,这可节约了很大一部分成本,但由于自己创业没有经验,在细节方面没有考虑周全,比如厨房预留的空间太小,建好后又拆掉后重新布局,才得以扩大了厨房的空间。

  “由于一开始定位仅在西餐,但营业之后,附近小区的居民经常上门询问有无中餐,上门都是客,如果你总是回绝别人,人家自然不会再来。”钱静在经营中摸索,决定将范围拓展成中西餐都有。现在,她的主题餐厅生意很好,一个人忙不过来,她就聘请了一位厨师,妈妈还经常会来打下手。

  频推新菜品专做本地没有的美食

  店里的新菜品,如盆栽蛋糕、水果泥、榴芒饭、小熊曲奇、港式奶茶等等,都是钱静亲手制作的,每周都会推出一个市民并不熟知的美食。“不好意思,今天盆栽蛋糕不够卖。”一位食客欲购买一个盆栽蛋糕,钱静一个劲儿打招呼,原来,她的盆栽蛋糕早在微博、微信上被人预定,一抢而空。

  “每天店内除了来吃饭的食客,就是来店取货的。”钱静的妈妈说,看到闺女天天忙得不亦乐乎,不光店内招呼客人,还要照顾网上的一群客人,最近又新推出了榴芒饭,女儿经常忙得中午都没空吃饭。钱静说,不少榴莲控都要提前好几天预订才能吃到,因为她也都是经过好几家挑选,最终选择外地一家泰国厨师专门做出来的。

  虽然创业很辛苦,但80后的她创业梦才刚刚起步,钱静还打算继续拓展自己的事业。她透露,等这个主题餐厅稳定下来后,喜欢甜品的她,还准备在南金鹰开一家专做甜品的新店。让盐城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品尝到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特色美食。

  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 篇9

  养鹅致富不走寻常路养鹅效益高年售8000万

  “我是搞鹅养殖的,目前合作社拥有12万只种鹅,鹅饲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每天就需要20多吨玉米,所以我现在需要与一些粮食种植大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大会上,河北省迁安市正农鹅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印明的这个问题让全场静了下来。

  马印明精心呵护尚未出壳的小鹅

  马印明的创业故事:

  马印明今年39岁,杨团堡村人,是位淳朴的农民。认识他的人都说,他干事好琢磨,肯付苦,有股子泥腿劲。

  闯荡

  马印明初中没毕业,就开始学做买卖。家里有台解放车,他就跟着跑车,当时主要是拉矿粉。

  19岁,他到附近一家矿上上班。他干得很卖力,手掌、大腿都磨出了茧子。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他有着自己的目标。1996年,年仅23岁的他大胆承包了矿上的一个干选车间,干得风生水起。27岁时,他便晋升采矿主任。

  之后,他去了青龙县开铁矿,为他的人生赚得第一桶金。

  创业

  这时他有了更大胆的想法——自己创业!

  2005年,他在当地开了自己的一个小铁矿。

  经过多年商海的磨爬滚打,他开始思考将来:开矿是能够赚钱,可矿石资源终有枯竭的那一天,什么产业才有发展后劲,才会永不枯竭呢?“当时国家正号召退耕还林,我仔细捉摸了一下,觉得搞养殖业,再结合退耕还林,应该大有前途。”

  想到做到,他开始筹办自己的养殖场。2007年9月,养殖场正式开张。

  挫折

  “要干就要往大了干,不能小打小闹。”在经过到外地的一番考察后,马印明笃定主意,首先承包了村里的180多亩荒地,甩手大干。之后他又陆续承包了村里的300多亩荒地,经营面积达到了约500亩。马印明将养殖场养殖与退耕林下养殖想结合,规模迅速扩大。

  到了2008年时,马印明的养殖场饲养了10多万只鹅,仅雇佣的工人就有40多人。一位客商看后惊呆了:“我跑了10多年的鹅场,从没见过这么多的鹅。”马印明当时雄心勃勃,心想每只鹅少赚点,光数量就能取胜。他没有意识到风险正一步步向他逼近。

  市场如战场,行情瞬息万变。200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考验马印明的意志。当年成鹅的出栏价降到了雏鹅进价以下。卖了吧,赔钱;不卖,光饲料钱每天就得几万。马印明将养殖数量一降再降,到了2009年底,仅剩下了1000只种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1000只种鹅成了马印明东山再起的根基。

  经过2008年到2009年残酷的市场洗礼,马印明接受了血的教训,一下子赔了400多万元。

  “算了吧,开矿闭着眼就能赚钱,你何必担这份惊受这份怕呢。”亲戚朋友们苦口婆心劝他。然而马印明初衷不改——认准了的事就必须要干下去。

  苦心人,天不负。他终于顽强地挺了过来。

  奋斗

  马印明再次去外地学习取经,并进行了认真总结和思考,尽管市场起起落落,但雏鹅的价格一直看好,搞孵化一定能赚钱;同时经营过程中应搞合作经营,要风险共担,有钱大家一起赚,赔钱平均到一个人也不会受到多大的损失。

  思路明晰,马印明的泥腿劲又上来了。

  当时自己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了,马印明用起了土方儿,在大炕上孵小鹅,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他成功了。之后他和亲戚又买来孵化机的零件,自己“攒”了两台孵化机,再后来手头稍稍宽裕一些,他们购买价格便宜的孵化机。

  合作社规模也稳步扩大,农户数达到了52户。

  马印明慢慢走出了困境。到了2010年,养殖场实现了盈利,2011年更是打了一个翻身仗。现在养殖场的雏鹅已销往山东、江苏、四川、浙江等地,最远的通过空运飞往海南。

  合作社带领着农民们走上了致富路。

  马印明养鹅成功经验:

  马印明是个实在人,提出“加强合作社间合作交流”这个建议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他在经营过程中日益强烈的感觉。马印明自2007年开始养鹅以来,经历过不少挫折失败,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养鹅专家,但真正促进他快速发展的正是他这种在吃透市场的基础上得来的“奇思妙想”。

  变废为宝,水葫芦养鹅

  42岁的马印明是迁安市杨团堡村人,本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矿老板,2007年9月,在迁安市转型发展的带动下,他办起了正农养鹅专业合作社,他决定利用自己承包的500亩沙滩林场发展养鹅业,由矿老板转身变成了养鹅哥。自此,马印明开始专心钻研与鹅有关的一切事物。

  谈及水葫芦,人们对它的印象可不是很好,它繁殖速度极快,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危害水下生物,还会堵塞河道,是世界十大害草之一。可在马印明的眼里,水葫芦却是宝贝。

  “我自己有近2万只鹅,一天要吃两吨半的饲料,花费8000多元,一年下来花费近300万,怎样才能降低饲养费用呢?思来想去,我想到了水葫芦,水葫芦含有丰富的粗脂肪、蛋白、氨基酸、胡萝卜素,而且是无性繁殖,种起来比较省事,我先在池塘里试种了几株,没过多久,就长满了整个池塘。

  “水葫芦种出来了,鹅爱吃吗?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把数百只鹅放进了池塘,结果奇迹出现了,我的鹅非常喜欢吃水葫芦,不大一会工夫,几百只鹅就将整个池塘的水葫芦哄抢而光。从此,这水葫芦就成了我养鹅的一大‘法宝’了。”

  舌尖革命,为鹅打造营养餐

  在马印明的.认知里,喂鹅与人吃饭是一个道理,只有营养均衡了,鹅才能茁壮成长。为此,马印明给鹅搞起了舌尖上的革命。他种植了长势快、鹅爱吃的皇竹草,以及汁多、纤维少、再生能力强的菊苣。此外,他还利用50亩地种植杂草和玉米,杂草喂鹅,鹅粪肥田,50亩地可年产五万斤玉米和五十吨秸秆,玉米可以加工成鹅饲料,冬天秸秆可作青饲料,一点不浪费。

  “用多种牧草来喂鹅,可以使鹅的营养达到均衡,这样鹅的产蛋率、受精率才会提高。”马印明说。“但是光喂牧草也不行,因为牧草中含量最大的还是水分,就像人吃饭一样,有稀的还要有干的,所以还必须给鹅补充一部分粮食。”

  而马印明口中的粮食是他自创的发酵饲料。“用这发酵饲料喂鹅有两大好处:一是营养成分高,鹅更爱吃。经专家检测,发酵后的饲料所含的蛋白、有益菌等成分都有所提高,而且味香,易于消化。二是延长饲料的保质期,降低成本。普通饲料保质期只有两三天,买多了就有可能浪费掉,买少了就得多次买,增加运输成本。这发酵饲料,节约空间,易储存,只要不开封、不漏气,就可保存三到五年,没有浪费和多次买的问题。”马印明告诉记者。

  循环养殖,让鱼给鹅打工

  鹅在池塘中嬉戏时会将30%的粪便排到水里,这会促进水中浮游生物迅速繁殖,造成水质变坏。怎么解决这些粪便和浮游生物呢?经过一番思考,马印明找来了帮手——鱼苗,原来他是要让鱼来给鹅打工。

  那么多的鱼,到底要买哪种呢?经过翻阅书籍、上网查资料,最终马印明将专吃浮游生物的鲢鱼请进了他的池塘。水中的浮游生物解决了,可马印明看着水面上漂着的鹅吃剩下的草渣、草屑以及鹅槽里残留的饲料碎末,觉得非常可惜,他又开始琢磨怎样才能把这些“剩菜剩饭”充分利用起来。看着池塘中一天天长大起来的鲢鱼,马印明灵机一动又买来了专吃草的草鱼和吃杂食的鲤鱼,这样既净化水质,又不浪费草料和饲料,还可养鱼形成新的财源,一举多得。

  现在马印明的养鹅场里呈现出了一副“水上是鹅,水下是鱼,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局面。“现在我的30亩水面,每年至少可产5万斤鱼,又是一笔不少的利润啊!”让鹅给鱼打工,这让马印明更加喜出望外。

  “以前我们是卖鹅苗,而现在,我们用以鹅苗同样的价格卖起了珠蛋”,在马印明的孵化场里,正在选蛋的工人告诉记者,“珠蛋就是经过光照被检测出已是受精,孵化十二天左右的鹅蛋,这样就解决了运输鹅苗途中鹅苗损耗的问题,既降低成本,又方便客户运输,一次顶以前运鹅苗的2倍,还提高鹅苗成活率,这是个双赢的好事儿!仅半年我们就卖出了100多万枚珠蛋,营业额达七八千万呢。”

  “我们这里的气候适中,比较适合鹅产蛋、孵化,以前,我们的鹅苗主要销往山东、安徽、江苏等地,今后我要让它畅销全国,我要成为咱全国最大的养鹅哥!”手里拿着一枚珠蛋,马印明信心满怀地告诉记者。

  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 篇10

  代辉辉,男,汉族,1991年1月出生,河南省潢川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园林工程技术专业2013届毕业生。

  一位家境贫寒的农村子弟,自主创业,以其坚持不懈、求真务实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对事业的满腔热情,白手起家带领着家人在农村农业的征程上高歌奋进,搏击风云,以他不平凡的人生奋斗轨迹充分展示了新一代农村青年的风采,成为当代大学生自立自强的典范。

  一、不甘贫穷 立志创业

  艰苦的童年生活磨砺出他不屈的性格。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家庭的不幸,幼年丧母,家境贫寒的他性格中有着倔强的一面。兄妹三人是靠着父亲辛勤劳动抚养长大的,望着父亲日渐苍老的脸,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作为长子,一定要为父亲和自己活出个模样来,毅然将家庭的重担挑了起来!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开始奔向繁花似锦的大中型城市,希望能在城市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却很少有人愿意回到农村,造成农村人口逐渐减少,也正是目前这种现状使得“市场在城市,商机在农村”的情况得以出现,以“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用他所学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作为农学专业的他,以“为国人健康而奋斗”的宗旨,服务与农业,>投资生态产业,让安全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让人们食用健康养生,放心的有机农产品。

  二、努力拼搏 艰辛创业

  一个人要有真本事,就应该闯一闯。曾在学校利用实践基地,组建创业团队,精炼专业知识用于实际操作和毕业前在新陆春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习8个月,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实践中积累了初步经验, 融合自身资源优势,为创业奠定了基础,

  2013年8月,他满怀着创业激情回到了家乡,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摆在面前的问题数不胜数:基地选址没有着落、头期资金无法落实、技术员工没有到位??在众多的困难面前,他没有胆怯,自小养成的不屈性格让他更加坚定地前行。为了节约资金,他和家人自建自修基本设施;为了调查市场,独自游走附近的城镇??最终,摆在眼前的困难一个一个被攻破,温室大棚终于走上了“正轨”,一切都开始忙碌起来。每天都早出晚归,从建棚到扣棚,再到育苗,直到最后的种植、>收获。整天蹲在大棚里,跟土地打交道,已然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菜农。但是他并不觉得这样的改变有什么不好,而经常对周围的人说“土地是咱农民的亲人,而农民是我的亲人,我一定要将温室蔬菜做好,并且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三、搏击商海 创新创业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巧妙地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做大做强,才能实现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目标。在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的引导下,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利用土地流转政策,盘活农村闲置土地,与父亲商量承包了300亩农田,成立了“潢川县荣华家庭农场”,真正把产、供、销结为一体。

  干事业最重要的是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创业有起点,事业无终点” 凭着创业激情和拼搏精神,在团县委和乡政府的帮助下农场逐渐壮大,目前已形成了农产品种植、绿色食品蔬菜、花卉苗木园、生态畜禽等多元发展的产业化之路。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注重安全无公害绿色蔬菜,逐步获得了各大超市消费人群的信任和认可,销售渠道的大门敞开了。成功的背后除了自身的努力,国家的.好政策给予了他极大的帮助。注重环保理念,走出和谐之路,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他正在带领农场人迈向新征程,创造新辉煌。农场现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实现了村民的就近就业,这样,村民既能兼顾家庭,又能挣钱补贴家用,此举获得了村民的称赞。同时也为当地的稳定就业及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学习奋进,知识创业

  追求无止境,人的一生,在不懈追求,这样才更有意义和价值,为了提升自身知识,他多次参加县农业局举办的“农业知识”专题>培训班和县团委组织的“青年创业系统知识”培训班学习,并组织团队到山东寿光市国家农业基地参观学习先进农业技术。遇到难题就主动的联系兄弟企业负责人和学院指导老师们一起商讨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创业,他的确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并把知识运用于实践,才能保障农场的健康发展,只有不断“充电”,才能使农场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以“长知识、增才干、做贡献”为目的,他主动联系学校,申请参加省本科自考,报考了“河南科技大学”农学专业,并踊跃参加各种农业实践活动。

  五、饮水思源 回报社会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饮水不忘挖井人。自己虽然摆脱了困境,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而他心中 “让身边的乡亲们也能过上好日子”的愿望却越来越强烈。推荐村民就业,带动村民一起致富,仅靠自己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极力联系兄弟企业,推荐村民们就业,并为无技术、无经验的村民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解决了相当大一部分的村民就业难题。用他的话说:“我以我的成功作为示范,把经验和理念传授于人,让大家一同致富,是我理所应当的义务”。

  “假如我是大海里最平凡的一滴水,为了折射太阳的光辉,也要激起浪花,来点缀浩瀚的大海”。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捐资助学、扶贫帮困、希望工程等方面尽己所能给予积极的支持,深受群众好评。除此之外,连续在“两节”期间免费向村的贫困群众发放食用油和面粉,面对那些找上门来寻求帮助的贫困学生总是尽可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要求,却从不将这些事情挂在嘴上,因为他的求学路上也接受过爱心人士的资助,这种反哺印证了一份感恩,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企业家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谱写了一曲饮水思源、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的时代赞歌。

  六、奋斗青春 造福未来

  几易春秋,几许寒暑,艰辛创业,在家乡终于兴旺发展起来。回眸他的创业之路,他庆幸自己是个乐成者,但在庆幸之余,也深深地感激家乡这片曾经养育过他的沃土,为他打造了坚持不松懈的性格。同时,他更感激党和国家政策为他的创业提供广阔的空间,他将把这片感激之情化作今后人生发展的动力,并尽最大努力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回报家乡。

  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风风雨雨人生事,平平常常才是真。他的人生是平凡的,但追求和奉献是不平凡的,人格魅力和超越自我的责任意识,实现了“为企业谋发展必须尽职、为员工谋利益必须尽责”的诺言。

  人生就是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可以把它演绎得精彩绝伦,可以为它弹奏出最美妙最动听的音符,心有多大,梦想的舞台就有多大。因为年轻,拥有梦想,他在艰辛的创业路上没有让失败与>挫折把梦想拌倒,好男儿当自强,爱拼才会赢——他在汗水中赢了!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他博的正当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他的努力让梦想激情放飞!

  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 篇11

  一、知耻后勇

  戴学济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家里兄弟姐妹多,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有一次,妈妈要去喝喜酒,戴学济硬是要求妈妈带他去,可他实在找不出一件像样的衣服,妈妈没办法只能向邻居借。但是那件衣服很宽大,瘦弱的小学济穿在身上显得很滑稽,这让他在宴席上受到很多小孩子的嘲讽。本篇文章来自。还有一件事也让他无法忘怀――那时候他读书的学校是只有孤儿才可以免交学费的。可是戴学济家里实在是太穷了,于是也申请了免交学费。有一天一个不知道情况的老师看到免交学费的名单上有戴学济的名字便问他:"你也是孤儿啊?"

  两件不一样的事情,相同的却是那样一份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尴尬与酸楚。于是,戴学济从小就告诉自己:"我要跳出农门,做个有出息的人,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在他读小学和中学的时候,他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到河边钓鱼,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到了读大学的时候,他通过竞争,成为学校一个由学生自主经营的服务部的第二任经理,经营一些生活用品,解决了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他在经商方面的才能开始显现出来。

  二、激情创业

  戴学济说创业要有激情。一个人一旦有了激情便会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就有了无穷无尽的战斗力。他便是凭着一股创业的激情才开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赚到了人生的一桶桶金。

  2000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对国企进行战略调整,抓大放小,刚好此时茂名城建局下属的城建房地产开发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负债累累,面临破产。政府想办法为这个企业寻找出路,联系了很多民营企业家,但没有人敢接这个烂摊子。戴学济经过市场调查,认为房地产发展空间很大,便决定兼并这个企业,别人不敢吃的螃蟹,他来吃。本篇文章来自。他的这种行为再次遭到了身边人的'质疑,但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大胆改革,广揽人才,奋力拼搏,终于把一个负债4000多万的公司发展成为粤西拥有国家二级房地产开发资质的民营企业。戴学济开玩笑地说,中国的土地是有限的,开发房地产的空间或许也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无限开发自己的脑筋,积极思考,总会成功。

  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 篇12

  爱文艺、爱清新、爱自由……这样的青年往往有个略显不靠谱的共同标签——文艺青年,他们似乎很难和生意、创业联系起来。

  海宁一对80后小夫妻就是别人眼中标准的文艺青年,但同时又是充满活力的创业者。31岁的严翔中是哲学硕士,还是博士师姐笔下“席间顺口用英文背诵里克尔的‘诗人师弟’”;妻子刘冬梅是文艺学硕士,朋友心中的温婉才女。从2011年至今,他们已经在海宁开出一家主题酒店,短短一年时间,其网上性价比排名在嘉兴地区同类酒店中升至第一名,目前第二家新店正在筹备中;开出一家咖啡馆,已成为海宁“文青”们最爱去的“青年文化客厅”。

  很多青年都有创业梦,而文艺青年的梦总会有些不同。他们有着怎样的“另类”生意经?“文青”们如何让创业梦想照进现实?上周末,本报创业观察员前往海宁实地探访。

  每个房间都有颗“文艺心”

  阳光满屋的前台、生机勃勃的长廊、木纹清晰的餐桌、吊在屋顶的自行车……这些充满个性的“小清新”元素,都可能成为你爱上这家主题酒店的理由。

  但最合“文青”们心意的.,也许还是这里个性十足的房间。“我们一共有106个房间,每间都有不同风格的艺术墙绘。”沿着以绿色跑道为灵感定制的地毯走进长廊,刘冬梅随手打开了几间客房,就像打开一个个神秘礼盒,每一道门后都暗藏惊喜——一间名叫“棕榈之夏”的房间里,整面墙绘都是阳光、海浪、沙滩、白帆、棕榈,小小屋子似乎真的面朝大海;在叫“埃菲尔铁塔”的房间里,铁塔墙绘衬着暖黄色调,仿佛置身黄昏的巴黎;在“薰衣草之乡”,深深浅浅的紫色小花在墙上开得烂漫无边。还有“江南水乡”、“荷塘月色”、“玉玲珑”、“梅色”……这些名字恰到好处地点染着与众不同的文艺腔调。“我花了几个月在网上收集好几百张图片,然后去中国美院请画家来创作。有了这些墙绘,房间看起来会有些不同。”刘冬梅说。

  “房间的墙绘令人耳目一新,下次还住这里,希望有不同的惊喜。”“一切就像是在风景中,而我又像是成了一道风景。”文艺的酒店吸引来很多文艺的客人,他们在各网站上留下了文艺腔十足的点评,令更多人慕名而来。据了解,该酒店入住率目前保持在80%左右,效益很不错。

  文艺背后的商业逻辑

  “经营酒店,不是空有一颗文艺的心就行,客人更看重的是酒店位址、交通、卫生、设备等性价比。”文艺背后,严翔中和刘冬梅有着自己的商业逻辑。

  在10个多月的创业准备阶段,他们显得有点“另类”:跑遍海宁所有酒店,做酒店定位、人员配置、淡旺季等方面的考察调研;经常跑上海、杭州,把做连锁酒店管理的朋友们约出来喝茶聊天,向专业的人学习……最终,他们完成了一本厚厚的“创业调研报告”,其严谨程度几乎媲美硕士毕业论文。

  这份报告从分析宏观经济大势入手,判断未来服务业大有可为,而服务业中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资金门槛高,不太适合初创业者;海宁近年休闲游客、商旅客人迅猛增长,做酒店将很有空间;目前海宁一般商务酒店比较中规中矩,缺少个性主题酒店;做这样的酒店要主题突出、功能简约、入住舒适……凭着这份数据翔实、逻辑严密的可行性报告,严翔中不仅成功“融到资”,还找到了愿意投资的两名股东。

  在酒店选址上,他们似乎也有点另类。海宁市海昌南路有一处楼房,由于不临街一直没租出去,空置了一两年。严翔中却租下这里,并依托紧邻的海宁国际轮滑中心为酒店设定了运动主题。现在,这个亚洲最大的轮滑中心不仅为酒店带来各国客人,不临街带来的安静环境反而成为酒店的优势。

  打造“海宁青年文化客厅

  “比起酒店,我更愿意谈谈咖啡馆。”严翔中说。这也许是因为,这家与酒店一样名为“Encore(安可)”的咖啡馆,更淋漓尽致地将他们的文艺小心思、小情结释放了出来。毕竟,这里有他们私藏的300多本书、900张光碟、5000张CD,还有每周举办的大师电影沙龙和读书会……

  也许还因为,他们开这家咖啡馆本来就更多是为了精神交流。“我刚回海宁时,常常觉得没有可去的地方。”刘冬梅说,那会儿大家常去的要不就是商务酒吧、商务型咖啡馆,要不就是KTV,却没有一个可以让大家放松下来、放慢节奏的地方。她非常怀念在北京读书时,老胡同里那些安静悠闲、充满情调的文化咖啡馆,,可以享受读书、交流的乐趣,让人享受片刻闲暇。

  “何不在海宁开这样一家咖啡馆呢?让它成为海宁青年的文化客厅。”他们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回到海宁,还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涌入海宁,他们都需要这么一个精神交流的公共空间。

  “安可的咖啡”就开在主题酒店的一楼,其装修并不豪华,他们却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多时间,在每个细节中注入玲珑心思:窗外的几丛翠竹、旧上海风情的复古彩色玻璃台灯、手写的牛皮纸菜单、充满质感的细麻格桌布、形态各异的绿植、桌上随意摆放的心情信笺。在做隔断的木格子里,不仅有从北京老胡同里淘来的瓷器,还有从海宁乡间收集来的质朴陶罐……

  “在这里,即使客人不点单,服务员也会提供一杯白水,让人非常放松。”一位80后姑娘和她的朋友们是这里的常客,他们常常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聊天、阅读、上网、听音乐、看电影,或者仅仅是发发呆。

  “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不是饱满的。只有通过与人交流,才能丰富自己,共同进步。”严翔中说,多交朋友、追求更富有的精神生活,这是他们开咖啡馆的初衷。从这个角度来说,严翔中认为自己算不上一个成功的商人。不过可喜的是,开张一年多,咖啡馆已吸引了大批青年“常驻”,每逢节假日这里常常满座,经营状况目前还不错。

  创业心经

  严翔中:文艺青年创业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非常热爱生活,很有激情,与员工、顾客相处时会比较关注对方的心灵感受,关系比较和谐;作为理想主义者,文艺青年一般都比较感性,不断追求完美,竞争激烈的商场很需要这一特质。坏处是常常很感性,过于追求美学逻辑,商业理性不足。

  艺术、创意往往成为文艺青年的标签,各种充满艺术审美的心思会使其充满号召力和示范效应。但生意毕竟是生意,不管多么充满活力、激发创意,消费者买不买账都是另外一回事。比如开一家咖啡馆,房租、装修、人工、水电都得考虑进去,如果咖啡馆实际运营中亏损,那么最终也不会有美感和好心情。所以,文艺青年在创业梦之外,要分清现实和实现的区别,多考虑一些柴米油盐和更复杂的问题。创业前期市场调查和选址都很关键,可以多向专业人士学习。

  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 篇13

  张艳,女,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安徽庐江白山人,1978年10月1日出生。现任安徽省庐江县雅斯佳休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现将张艳同志事迹介绍如下:

  一、 艰苦创业 积极进取 不断开拓创新

  1996年幼小的张艳同志在高中毕业后,就只身去上海闯荡,成为上海三十八棉纺厂一名员工,由于勤劳好学、聪明能干,很快就获得厂里的一致好评,被厂方誉为“女能手”。

  1999年张艳同志结婚了,婚后张艳同志毅然辞去了上海的工作,与丈夫夏宁一起投身于渔网事业中,公司在她的领导下,得到较快的发展,2000年在成功占据了国内渔业市场之后,张艳同志将眼光放到了更远处,那就是开拓国际市场。一年之间她和她的丈夫跑遍了全国渔具生产厂家,几乎各种渔具交易会都能看到他们的忙碌的身影。辛勤的努力一定会换得应有回报,2001年她们终于成功的拓展了国际市场,与韩国、日本、南非等固定的国际客户开始了长期的贸易来往。

  事业上的初步成功,并没有遮盖她税利的.商业目光,2000年她针对公司生产能力低下的劣势,进行了针对性改革,征得600多平方米土地作为生产工厂,建造了12间厂房,作为公司长远的生产基地,并取名为“建华渔具渔网厂”。

  2004年公司征得土地3900平方米,增盖厂房30多间,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同年,“建华渔具渔网厂”正式更名为“安徽庐江县雅斯佳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并且取得自营进出口权。

  目前,安徽雅斯佳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已经成功的同来自东南亚、欧洲、美洲、澳洲、非洲等地的客户开始了长期的贸易往来。

  二、 诚信立足 连创佳绩 为一方谋福利

  “以诚经商,以信立业”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经商准则,在张艳同志心中,更是将其作为事业成功的不二法宝。创业近十年来,她始终如一的坚持着自己的诚信原则,一丝不苟的做人做事,工人信赖他,客户认同他。公司生产量每年都在不断上升,她的客户每年都在不断的增加,近十年的商业生涯没有出现任何贸易上的差错,没有一个客户愿意同她终止商业往来。 2005年张艳同志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时刻以党员身份作责,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她的公司每年都为全镇创造丰厚的效益,她的工厂每年都为村里剩余劳动力提供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她与她的公司一起为庐江县乡镇经济的发展,为家乡的脱贫致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张艳同志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 篇14

  “大学对于我来说就像一场荡气回肠的电影,在那里有期待、有梦想、有希望,演绎着所有最美丽的剧情,却永远无法重播。”

  一、初尝苦果,饱含艰辛

  2006年,他怀揣着音乐梦想走进学院。在校期间曾担任magic star音乐唱作社的社长,获得过“高校十佳歌手”称号。2008年,他与舍友成立一个通俗唱法培训班,可惜最终只招到了两个学生,这两个学生培训费分文未收。他的第一次创业就这样无疾而终。为了能多赚些零花钱开始参加各式各样的商演,也获得很多报酬。有一次,在游艇上为一群企业老总唱歌,唱到一半的时一个浪打了过来,他站立不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所有人都捧腹大笑。回去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梦想到底是什么?

  于是他开始思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心中那颗创业的种子悄悄发芽。他知道商业的核心是销售,于是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选择了销售——加入了招商团。一个月里,他跑遍了中山路的`所有商铺,却吃尽了闭门羹,最终一单也没做成,在这个月里唯一的饮食就是稀饭配香菇肉酱。但是组长传授的许多销售方法和与人沟通的方式让他受用至今。这份出师不利的销售工作并没有浇灭热情,反而让他越挫越勇。后来在亲戚的介绍下进入酒店做销售,因为有了前面的经验,进入酒店的第二个月签单量就成为了部门第一。这年的年底与舍友的见面,为了能达成大学的梦想他们决定携手创业。

  二、拨开迷雾,终见彩虹

  2011年,他与宿舍舍友成立了人生第一个公司——优嘉之星教育培训。创业初期为了节约成本,钢琴是二手买来维修的,所有装修材料小到一个锁芯都是自己采购。传单自己设计自己印,周边所有小区挨家挨户的发,一到周末就到公园义务乐器演奏吸引学员,很快培训学员达到预期数量。但是4个音乐生对经营企业全是门外汉,大家因为生源流失、老师变动等问题争论不止,公司开始亏损,合作伙伴一个接一个放弃。他转让了股权,置换的资金与另两个朋友合开了一家投资公司,因为合作伙伴的社会关系与阅历公司逐渐壮大,短短一年时间即有不菲的利润收入。企业制度细化、分工明确,也让他深刻体会到商业模式、内部管理、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但好景不长,2012年因为市场环境的恶化,公司项目风险也越来越大,三方决定撤资并注销了公司。自认为对企业经营有了一定心得的,决定再次尝试酒店这一服务性行业,于是只身来到龙岩连城,经营管理连城大酒店。一个月不到,问题接踵而至,八个部门一百多号员工,完全不知道如何管理,每天都有人递交辞职,甚至还发生了一起罢工事件。每个礼拜都有消防、公安、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来监察,一堆的问题面临着一堆的处罚。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客人投诉,半夜三四点都能接到投诉的电话。财务报表上的一堆数字,完全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为了能真正解决目前的困境,他最终决定走出去参加酒店服务培训、消防培训、财务培训、电梯安全培训、人员管理培训等。他不但学习到了酒店相关知识,还认识许多同行前辈。在他的努力下,企业开始好转,本人也得到了认可。同年他当选为连城美食协会副会长,三明驻商会理事、行动成功98期总裁培训班组织委员。

  三、定位需求,展望鸿图

  2013年,两年的春节都在酒店里过了,年初一万家灯火全家团聚的时候他却一个人在外地为别人的家庭聚餐而服务着。忙完回到宿舍煮上一包泡面看着春节晚会,心里好酸。想家,想朋友,想以前无忧无虑快乐的学生时光,想这几年来为了什么?为了事业抛弃了生活,为了生活抛弃了理想?!甚至为了应酬体重也从118斤彪到了148斤。

  2014年再次回到,似乎过了好久一切又还是如此熟悉。分析了市场的需求,明白了自己的需要,正在与合作伙伴规划着新的创业项目。对此充满了期待:“这个项目主要解决企业的人员培训、招聘与管理问题,并为众多的求职者提供就业机会。回馈社会,成就梦想。”看似一次又一次的艰难创业,却依然坚定前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这是一次新的创业,更是一次新的考验。

【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通用13篇)10-31

创新创业事迹材料08-25

大学生创新创业人物事迹材料(通用7篇)09-24

创新创业典型事迹材料03-30

大学生创新创业事迹材料08-24

大学生创新创业事迹材料09-16

创新创业事迹材料(通用15篇)10-10

创新创业事迹材料(通用5篇)10-09

创新创业青年事迹材料(精选20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