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近东用20年的创业谱写创业传奇

时间:2021-03-17 12:27:10 经验访谈 我要投稿

张近东用20年的创业谱写创业传奇

  这是一段激动人心的创业故事。年轻的创始人自幼父母病逝,与奶奶相依为命,20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后卖空调起家,1990年代在中国率先建立家电连锁的商业模式,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将公司打造成销售收入接近1,500亿的企业王国,推出了苏宁品牌,以令人惊叹的方式缔造了近百个千万富翁。而他自己则成为身家280亿、中国最有价值的首席执行官。这段必将载入中国商业史册的传奇的创造者就是张近东,他对中国零售业乃至商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商界来说,过去20年属于以张近东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受益于改革开放,实现迅速崛起的时期。这种评价也许过于简单。但在过去两三年间,他指挥一支由 15万人组成的员工队伍,朝气蓬勃、富于创意、不畏竞争、埋头苦干,不断刷新行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坐标。在公司创业20周年之际,苏宁实现行业全方位领跑,成为中国零售业的领导者。

  年轻时的张近东已经赢得了商界的赞赏。今年47岁的他,在过去20年间建立并且重构了中国家电零售市场的格局,创造了中国家电零售连锁扩张模式,改变了家电制造业、销售渠道和消费者之间的商业规则。目前,他对家电零售业的影响仍然有增无减,推动3C品类拓展和营销变革,构建零售信息平台,培育零售人才,强化服务终端的理念。

  重新定义任何一个行业而成为行业领袖,这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可谓是盖棺定论的成就了。张近东为人低调谦和,很少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与上流社会交际圈保持距离。他和许多家电厂商老总关系密切。即使那些从未读过年报的普通消费者,也会因其漂亮的零售店、周到的服务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光顾苏宁。有人指出,他具备中国传统商人宽厚圆融、亦文亦商的大智慧。

  不过,虽然其外表温顺平和,但张近东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商人。他目光远大,但也扎根于现实,密切关注苏宁的各种运营和市场指标。虽然他可能不常出现在卖场,但会埋头关注各种与卖场有关的服务指标。他稳健、执着,但却敏锐把握市场机会,果断以自建旗舰店为模式打造城市商业综合体,成就一番伟业。他的创业伙伴评价说,张近东的动力不是钱。的确,对苏宁,他有着发自内心、如同对待自己孩子般的热爱。通过苏宁,他改变了数亿计消费者购买家电的方式,甚至影响到中国家庭的生活方式。

  张近东和苏宁电器实现的财务业绩,可以用“令人惊叹”来形容。2004年在中小板上市以来,苏宁电器创造了资本市场的神话,长年跻身“高价股”之列,公司市值超过千亿,相当于国美电器的3倍。2010年,苏宁电器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将超过2009年的1,170亿元(引自全国工商联“2010中国民营企业500家”数据),它极有可能成为另外一家跻身《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民营企业。苏宁电器拥有门店数量1,350 个,毫无争议地占据家电零售的领导者。

  与张近东同时创业的企业家,如黄光裕、陈晓和张大中似乎都无法摆脱创业公司从成长到动荡、甚至衰落的命运,但是,“苏宁就像是一架高速驰骋的飞机,张近东具备前性的眼光,始终确保它的平衡。”晨星中国股票研究员谭嘉萍说。

  过去两年间,苏宁最强大的对手国美,伴随其创始人的锒铛入狱,一直在为生存而挣扎。这无疑为苏宁加速开店、强化后台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即使如此,张近东不断提醒团队,“我们丝毫不敢懈怠”,当以并购为主导的全行业疯狂扩张时代结束时,苏宁必须在自主扩张的发展模式中,打造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规模、理念和竞争力。

  的确,在苏宁电器即将跨越20年时,张近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显然,如何从创始人时代向职业经理人管控的公司转变?如何在实体零售面临电子商务冲击时保持持续的竞争力?挖掘零售产业链条的价值,促进厂商协同发展?不可否认,国美仍然是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在零售行业的马拉松赛跑中,终点无限,竞争不止。

  张近东的20年开始于1990年。那一年,他辞掉国有企业的“铁饭碗”,以10万元起家,在南京宁海路租下200平方米的两层楼门面,专营空调。这一年,苏宁的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接下来的几年中,凭借敏锐的商业直觉和过人的胆量与智慧,张近东改变行业通行的“货到付款”的结算方式,与上游供应商采用“反季节打款”的合作方式,在市场短缺的年代保证了充足的货源和优惠的价格,在早期家电零售渠道的价格大战中站稳了脚跟。

  通过与上游供应商的关系转型,让苏宁为公司未来的全国连锁做好了准备,在许多传统的家电批发企业纷纷倒闭之时,张近东为苏宁从稳定走向高飞奠定了基础。2000 年,苏宁全面转型为大型综合电器卖场,营业收入升至40亿元,打造全国连锁模式。那时,苏宁的批发业务规模远远大于零售,但张近东却力排众议,坚持确立了苏宁未来成长的模式——从单一空调销售转向综合家电经营,从区域连锁迈向全国连锁,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苏宁的战略转型。

  然而,此时的市场早已经是诸侯各占一方的时代。偏居南京的苏宁尽管战绩卓著,但只是撬动了一个地方市场。在上海和北京,它都遇到了对手的强烈反击,房租价格水涨船高,价格战愈打愈激烈,媒体上更是出现连篇累牍的商战报道。低调而儒雅的张近东率领团队强行攻破了诸如北京、上海、广州等A类城市。“竞争是残酷的,但我们始终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模式。”他说。

  对于早期的苏宁,张近东给出了其发展的立身之本——服务。在北京店面正式运作之前,苏宁已经在北京建立起 7个售后服务网点,做“销售未上,服务先行”。在上海,苏宁向上海空调消费者提供免费检测服务。苏宁将自营服务的理念和模式推广到全国市场。张近东清楚地意识到,流通是服务,渠道最大的价值是连接消费者。现在,“至真至诚,阳光服务”已经深入到苏宁的核心价值观。

  张近东把了解苏宁的一切事务都当成自己份内的事情。为了不折不扣地推进连锁战略,每逢进入新的市场,他都亲自谈判,并参与制定公司内部连锁开店的知识读本。有时候,即使工作到夜里很晚,他也会带领员工进行小结,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细致安排。工作中,他很细致,每个年度的会议报告都要求业务人员细致分析,绝不容忍流于形式。这种细致的作风影响了苏宁早期的创业团队,成了强大、扎实的职业化根基。“零售容不得半点投机。”苏宁电器副总裁卜扬回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