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时间:2023-02-22 12:04:09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成语吧,成语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成语?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历史成语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

  三迁之教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小时候非常聪明,经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担心他荒废学业就把家搬到城里,刚好旁边是一个屠宰场,孟子很快就学会了杀猪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个学校附近,从此孟子就开始学习孔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代思想家。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2

  鼠窃狗盗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造反。丞相赵高却指鹿为马说传信人在造谣生事,并把他们投入大牢。秦二世胡亥问有关农民起义的事情,叔孙通则说是鼠窃狗盗罢了,不必惊慌。二世升了他的官。然而不久秦朝就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3

  鼠窃狗盗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起义造反。丞相赵高却指鹿为马说传信人在造谣生事,并把他们投入大牢。秦二世胡亥问有关农民起义的事情,叔孙通则说是鼠窃狗盗罢了,不必惊慌。二世升了他的官。然而不久秦朝就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4

  三谏之义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北方的戎国将要侵略曹国,曹伯想亲自去迎敌。曹羁进谏说:“戎国人最不讲道义,国王您不能亲自去迎战。”曹伯说不行。曹羁进谏三次之后,尽到做臣子的道义之后就离开。后来曹军被戎狄打败。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5

  忍辱负重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孙权夺取荆州杀害了关羽,刘备十分气愤,调集大批人马亲自东征东吴,连拔东吴数城。孙权只好启用陆逊为大都督全力抵抗,由于陆逊资历不深,很多将领不服他统率,他说君主看中他能忍辱负重担此大任,你们得听从指挥。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6

  入木三分

  【成语故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33岁时写《兰亭集序》,37岁写《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7

  蜀犬吠日

  【成语故事】唐朝散文家柳宗元因王叔文失势而被贬到湖南永州当司马,他在永州期间收到韦中立的拜师信,非常感动。他立即回信《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表达一个观点:少见多怪是常有的事情,就像蜀犬吠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8

  如履薄冰

  【成语故事】东汉明帝皇后马氏生性善良,深明大义,她十分喜欢贾妃所生的刘炟。刘炟继位成汉章帝,尊马氏为皇太后,多次提出加封马氏的'兄弟,马后拒绝。而她的侄子马豫抱怨没得到更多的恩惠,杨终劝马廖面临深渊,脚踏薄冰,不能放纵儿子。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9

  食前方丈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要求自己的学生积极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要学生不要气馁,不要被对方显赫威势所吓倒。面对这些王公大臣高堂大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马上想到自己一旦得志,绝不像他们这样做,自己就不会心怯。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0

  乳臭未干

  【成语故事】宋仁忠命杨家保的年幼儿子杨文广去焦山取被杜月英抢走的.朝廷宝物,他率军前往,可是接连被窦锦姑、杜月英、飞云三个姑娘打败,成为她们的新郎官。后人作诗为证:文广十三乳未干,带兵取宝赴焦山,三战三败皆女辈,逼做三回新郎官。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1

  如见肺肝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戴圣在《礼记》中解释诚意的含义,他认为一个人如真有诚意就必须慎独。不慎独的人背后无恶不作,等见到诚意的君子后就想去遮掩自己的`罪行劣迹,却不知人家一看他就如见肺肝一样,是万万遮盖不过的。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2

  甚嚣尘上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袭击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援,楚共王亲率大军援郑,楚军趁晋军毫无防备逼近晋军前阵,想迫使晋军投降,晋厉王采纳范文子的儿子的`填灶盖井的建议,于是晋军营尘土飞扬,腾地列阵,楚共王轻敌结果被晋军打败。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3

  大笔如椽

  【成语故事】东晋文人王珣从小才思敏捷,胆识过人,20岁时担任大司马桓温的主簿。他经常是口若悬河,下笔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送给他一支像椽子那样大的笔,预感有大手笔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为晋孝武帝写祭文。

  【出处】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晋书·王珣传》

  【解释】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用法】作谓语;用于夸赞别人的文笔

  【相近词】如椽大笔

  【成语举例】大笔如椽指端揽,贝叶行间才数点。  清·陈恭尹《观唐僧贯休画罗汉歌》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4

  如意算盘

  【成语故事】传说清朝下台官员申守尧家里穷得叮当响,他还摆出一副官老爷的架子到处吹牛,无所事事。一次他家的老妈子当他朋友的.面要他脱衣去典当钱买米,他很气愤地要不给钱炒掉她。老妈子说:“你倒会打如意算盘,一个工钱也不能少。”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5

  气壮山河

  南宋时期,赵鼎受到宰相吴敏赏识到开封任职。1125年冬,金国南侵,太原形势危如累卵。宋钦宗惊慌失措召集大臣商议对策。贪生怕死的主张求和。赵鼎却说:“祖先留下的国土怎能拱手相让?”钦宗害怕金兵最终答应把黄河以北让给金国,金军继续南下抵达开封。钦宗不等金军攻城就到金营乞求投降。金兵扣留了钦宗和他的父亲徽宗,连同搜刮到的'金银财宝运回金国。北宋王朝灭亡。

  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在南京(现河南商丘)建立南宋王朝、史称宋高祖。初期起用主战派大臣,赵鼎也在其中,后当了宰相。在金兵的南侵下,高宗撤到会稽(现浙江绍兴)秦桧知道高宗并不是真心抗金,便竭尽全力唆使他与金国讲和。赵鼎自然反对。于是秦桧在高宗面前说赵鼎坏话。后来高宗将赵鼎贬到外地去。

  赵鼎在朱崖生活困苦。秦桧知道他活不长,叮嘱地方官每月呈报他是否还活着。赵鼎六十二岁,终于病入膏肓。临死前他怒发冲冠地对儿子说:“秦桧要置我于死地。我死了,才不会连累你们。”他叫儿子取来铭旌(竖在灵枢前标志死者官街和姓名的长砚),在上面书写了一行字:“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意思是说:“我身骑箕、尾两座星宿回归上天,我的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壮豪迈地存在于本朝。”几天后赵鼎不食而死。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6

  春秋时期,楚庄王派左司马申舟访问齐国,派公子冯出使晋国。

  当时,从楚国到齐国必经宋国;从楚国到晋国必经郑国。按规定,从别国经过,事先要得到别人的允许。可是楚庄王自恃楚国为大国,可以轻视别国,不把宋国和郑国放在眼里,所以就没有通知宋国和郑国。

  临行前,申舟担心地对楚庄王说:“郑国明于事理,到晋国去不向它借路还关系不大;可宋国不讲情面,到齐国去不向它借路,我恐怕会被他们杀死。”

  楚庄王说:“不用担心,假如他们真敢杀你,我就替你报仇。”

  宋国国君知道了后,十分气愤,将申舟扣留下来。

  大臣华元对国君说:“楚国事先未有通知,便是把我国当作已亡,领土已归属于他。我们必须维护独立主权的尊严,不能受这种侮辱!就算楚国要发兵进攻,大不了就亡国。但我们宁可战败,也不服屈辱!”

  宋国国君听了后,处死了申舟,并随时迎接楚国的进攻。

  楚庄王得知消息后,果然派兵进攻宋国,并将宋国都城睢阳团团围住,双方相持了好几个月,楚国也未能取胜。

  楚军把宋国围困了半年,第二年春,宋国被逼无奈,只好派大夫乐婴向晋国求助。

  晋景公欲派援兵去帮助宋国解围,可是晋国大夫伯宗极力反对,他对晋景公说:“我们不能派兵帮宋打楚,古话说的好,‘虽鞭长,不及马腹(鞭子再长,也打不到马的肚子)’,现今的楚国正在兴旺时期,楚国的强盛是上天赠与它的,别人不能与它相争。我们晋国再强大,也不能违抗天命,又怎能管得了楚国呢?”

  晋景公仍然犹豫不决,他说:“人家有难相求于我们,我们竟不加理睬,这有点说不过去吧?我感到耻辱。”

  伯宗进一步劝道:“这算不了什么,山林沼泽里难免有污垢疾害,就是美玉也难免有斑点。因此说,国君有时不免要含耻忍辱,这是小毛病损害不了大德。”

  听了伯宗这番道理,晋景公才决定不派兵去救援宋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都不要奢求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要做,就做自己能力所能涉及的范围内的才是最适合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7

  舍死忘生

  【成语故事】绎州龙门大黄庄农民薛仁贵自幼喜欢武术,20岁时学成十八般武艺。他一心想投军报国,父母鼓励他为国要舍死忘生。

  他对父母说:“今当国家用人之际,要扫除夷虎,肃靖边疆,凭你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8

  人心所向

  【成语故事】晋朝时期,登基不久的晋愍帝司马邺要举行盛大庆典,丞相司马睿的主簿熊远认为与国家危难局面不相称,就上书劝谏愍帝:天子要与民同忧,人心所归,惟道与义。我劝天子应该提倡忠孝之仪,宣扬仁义之统。司马睿也加以赞同,愍帝接受劝谏。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9

  同病相怜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国奸臣费无极杀害郤宛全家。郤宛的亲戚伯暿听到消息,连夜逃到吴国,向吴王及伍子胥汇报此事。伍子胥说:“咱们一样有冤仇,你是否听过《河上歌》?这歌真让人有同病相怜、同忧相救之感。”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20

  塞耳盗钟

  【成语故事】从前有个小偷发现人家家门口挂着一口很大的铜钟,他想偷但一个人搬不动,想把他敲碎卖碎铜,担心敲钟时别人听到声音而偷不成,终于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就是把自己的耳朵用棉花塞住听不到声音,结果偷窃时被当场逮住。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21

  誓死不二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典狱官李离为人正直,秉公办案,执法量刑均以律法为准绳,对高官与百姓一视同仁,做到有法必依,有罪必罚。他发现一起错判死刑的冤案,认为自己有责任,让下属绑了自己去见晋文公。文公要放他,他则认为应该对律法誓死不二。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22

  如履薄冰

  【成语故事】东汉明帝皇后马氏生性善良,深明大义,她十分喜欢贾妃所生的`刘炟。刘炟继位成汉章帝,尊马氏为皇太后,多次提出加封马氏的兄弟,马后拒绝。而她的侄子马豫抱怨没得到更多的恩惠,杨终劝马廖面临深渊,脚踏薄冰,不能放纵儿子。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经典的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1-12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1-03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11-07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精选9则11-09

中国历史出现成语故事12-01

中国历史经典成语故事15篇11-07

中国历史人物成语故事集锦11-19

中国历史成语典故11-15

中国历史经典的笑话故事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