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孔子论文

时间:2020-10-17 11:01:55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品味孔子论文

  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关于品味孔子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品味孔子论文

  摘 要:孔子的理论体系中对于人的和谐发展这一思想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阐释,本文阐述了孔子“礼”“ 仁” 思想中人的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从孔子的教育角度探讨了人的和谐发展的实现,并指出孔子在培育人的和谐发展方面的价值理念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孔子 人 和谐发展

  历史上以孔子的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曾经被独尊为金科玉律,也曾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下被世人所批判,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也还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孔子的思想,来阐释孔子的核心理论体系,有褒有贬,不同的时代的人对孔子有不同的解读,正所谓钱穆所言“时代变,人之观念言语亦多随而变。”[1]但是尽管在不同时期人们的解读不同,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就是以孔子论语为核心的儒学在构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2]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整个社会的政治体制内部运行方式(尽管是所谓的法治,但人治的因素还是起很大的作用)、社会公序良俗,人们的思想,心理活动,言行都在或隐或现的体现着《论语》的思想。这也就说明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们的思想如何发展,《论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最原始的精神食粮,都有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作用。在今天的学习中,我逐渐感觉到孔子的思想尤其是《论语》一书中所表达出来的孔子对于人---这个上天所赋予的生命个体的和谐发展的无微不至的终极关怀,这也就是我所要讨论的孔子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的思想。

  一、 孔子 “礼”“ 仁”思想中人的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所继承发展的儒学思想在周礼的基础上,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就已经产生了,孔子的思想作为一种政治思想其核心是“礼”和“仁”。孔子自称“述而不作” (《论语述而》,下文仅注篇名),实际上他是述并且又作,述的是周的“礼”,作出了的则是孔子的“仁”,礼、仁思想是相辅相成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颜渊》)“礼”、“ 仁”作为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尽管都在强调其政治思想,但是其题中应有之义都表达了孔子对于人的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

  第一;“礼”作为殷周时期调节君臣子民等级秩序关系的手段,体现了儒家早期所诉诸一种通过外部性的手段对于和谐的追求;

  “礼”是孔子思想的灵魂。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视动”就是在主张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礼,而且他一身都以恢复周礼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礼的在本质上是一种强调差异性的等级制度,是维护天子、国君绝对权威,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一种制度。通过礼,孔子想达到一种存有差异性前提下的看起来和谐划一的秩序关系,来保证君国的稳定,这种秩序关系下,儒家认为礼是君主之大柄,只有以礼治国,才能政正君安,统治阶级才能安享其位。我们站在那个井田制的时期可以看出,儒家此时推崇的礼仅仅是关注于能够保证贵族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和谐发展所提出的一种等级秩序,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安抚庶民,对于最广大的平民阶级只是将其看做整个君国和谐发展的一个附属部分,“礼”,我们说它只是儒家推行的一种外部性的手段,用来追求整体君国和谐发展,对于君国中处于最底层的庶民阶级,则需要孔子的“仁”来关注。

  第二;“仁”向关注个体和谐发展的复归,一种对“礼”的超越,强调从个体内源性的层面向和谐复归。

  孔子早期所倡导的传统之礼多重于形式,而人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内源性的 “礼”来协调个人的发展,由此来协调各自的社会关系,如果说孔子最初诉诸于恢复“礼”,是看到了人在其社会关系中存有差异性中,以此来寻求和谐,那么孔子转向于“仁”将其作为“礼”的内核,就应该看到了在不同社会关系地位中相同个人的人性的共同性,开始从这个共同性方面来寻求和谐发展的所在,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对和谐的诉求不仅仅再是“礼”的那个阶段只看到了君国和谐发展的整体性,并且只诉诸于外部性的手段,更多的是看到了个人作为一个生命发展过程,从内源性层面的和谐诉求,由此实现孔子所期望的在这样一个共同的人性中,实现一种由人内心所发出的,内源性的对于和谐的诉求。而这样的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诉求如何能实现,如何能够指导人的和谐发展,孔子用他的教育实践,身体力行进行着这项事业。

  二、 教育---人的和谐发展的实现

  孔子看到人们之所以“性相近,习相远”(《阳货》),更多的原因在于后天的因素使之,教育学习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更以“我非生而知之者”(《述而》)的自我否定向世人宣告:人并不是“生而知之”, 来强调学的重要性,论证他的教育的合法性,孔子希望以仁为核心,对人们进行教育,通过人们主动的学,由此从人性的内部出发,为人的和谐发展提供内源性的动力,使人们习得一些能够促成自身和谐发展的理念和能力,从而实现人的发展从人的个体内源性层面向和谐的方向复归。孔子为人的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教育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人们塑造发展情感、价值观

  尽管孔子一身想要以仁来重建周礼的规范秩序性,但同时他也很重视仁的人性、人情的方面,体现在其教育中就是,培养人们情感的良好发展,首先表现在对于逝者的尊敬方面:《论语》中记录这样的情况:“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述而》)孔子在服丧者之家吃饭从未曾吃饱过,在这一天哭过了,心里难过,就不再唱歌了,郑玄称为“丧之哀戚,饱食于其侧,是无恻隐之心”,孔子恻隐之心在这里体现出来,这是一种是真实的情感的表露,反映了孔子对于养生送死重大问题,尤其对于生命个体的情感关怀,并以此作为其教育人们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又将这种情感的培养塑造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追求在教育的过程中实现人们对的情感发展的养成。我很认同秦老师的观点“心理、情感的良好发展是修养提高伦理规范等发生作用的基础”[3]而且,我认为心理、情感的良好发展同样也是人们从心理、情感这种内源性的层面习得和谐发展理念的起点,能够培养这种真实的情感发生,正是孔子仁的精神所能够支撑人们内源性的和谐发展动力的起点。   2.教育人们塑造“为人之道”的道德情操

  孔子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伦理道德的教育,从这个方面,塑造人们的道德情操可以说是与人们和谐发展的理念有共通的意义所在,如何养成至善的道德情操,孔子结合教育提出了“学”这个重要的概念,这种教和学都有一个共同性,“孔子之教人以学,重在学为人之道,”[4]就是以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情操为主要内容,首先表现在“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即孔子以四项基本内容教育人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尤其是按照道德的“行”,对待他人的“忠”以及与人交往的“信”,都有利于人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其次,表现在“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孔子说:弟子在家则讲孝道,出门则尽弟职,言行当谨慎信实,对人当泛爱,而亲其有仁德者。如此修行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心。也是在说孔子要求其弟子为学,必须重视德性,“若一意于书籍文字,则有文灭其质之弊。但专重德行,不学于文求多闻博识,则心胸不开,志趣不高”[5],由此显示出良好的的道德情操对于人在家,社会,求学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以“为人之道”为内容所力行倡导的“教”与“学”,给人们的提供了提升道德修养的素材,并且指出了如何学,如何提升道德层次的`方法,以鼓励人们不断向着“至善”的方向前进。“德不孤,必有邻。”(《里仁》)孔子在这里也指出了“为人之道”的德行在个人在发展的作用:有德之人,决不会孤立,必然有来亲近他的人。

  3.教育人们养成符合伦理的政治素质

  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里的“人”成为“政治动物”的过程就是其自我完善和参与共同体生活以行使政治公民权的过程。并且他提供了一种达到这个目的的重要手段:教育。对比孔子的诉求,他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不停的周游列国讲学授业,其中孔子的教育中也难免少不了对于人们政治素养的培育,“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在这里孔子强调了从政要善于选择,懂得策略性的撤退,善于自保的基本策略,对无勇之谋并不提倡,保全自身是在政治活动中人和谐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我们可以看出孔子通过教育不仅以处世格言的形式传述给人们实在的看得见的礼仁等具体知识,同时也教会人们学习“为人之道”的方法,更注重透过这些处世格言以孔子的言、行、神态培养人的人性情感,道德伦理,信仰、价值观的追求和启悟,通过这三方面的教育,来实现人源自人性内部的和谐发展。

  三、 孔子在培育人和谐发展方面的价值理念的时代意义

  《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关于和谐思想的资源,给后人留下宝贵的和谐理念,对于今天我们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等一系列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的问题的时候,也有很多启发意义。

  首先,在于人自我的和谐发展方面;人的和谐发展,需要有人自身的身心和谐,而现实往往是由于条件的限制,人们在物质上,肉体上的享受追求常常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导致人们心理上的痛苦。面对贫困生活处境,怎样摆脱烦恼,怎样去寻找人生的快乐?孔子以这样的方式告诉人们答案:孔子曾经夸奖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虽然生活清贫,但是颜回仍旧很乐观,他所以能够做到在困境中“乐而忘忧”的境界,主要原因是始终把精神生活的追求放到人生的主导位置,这种精神追求就是孔子说的“君子忧道不忧贫”。有志于行道的君子,虽然生活艰苦,但能自得其乐,这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志趣,具有乐观精神。这种乐观精神难能可贵,因为它能够使人们在身处困境中,排除外在利害得失的计较使人保持持久的动力,使人保持身心和谐的状态。

  其次,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方面,孔子认为只要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由此就可以达到“仁爱”“仁者爱人”意义上的的实现,从而协调好人际之间的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承受的苦痛,决不让别人去受此苦痛。每个社会成员都多为他人思考一些,更多的理解别人,考虑他人的苦痛,尽量地少给或不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不快,如果人们都能以此作为做人准则,并且能持续地遵循,那么,人类社会至少在人与人之间这个层面不会有太多的矛盾,处在一个和谐融洽的状态。

  最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称为“天人关系”,孔子带给我们的启示在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统一,对待天地万物应该采取友善的态度,要保护资源,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孔子认为,天有意志,它虽然不说话,春夏秋冬四时往复运行,草木鱼兽照样生生不息。人处在天地万物之间,乐山乐水,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人的仁德和智慧的体现。同时,将“仁爱”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结合起来,又会复归到“中和”这个儒家的传统方法论原则,“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要求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要无节制的利用,孔子的“钓而不刚,弋不射宿”(《述而》)就是表明“中”的态度。最终克服那种长久以来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观,使人懂得人既不是自然的主人,也不是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产物和亲密伙伴,既不否定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环境的行为,又能在改造利用其过程中顾及自然万物的利益,既要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建人化自然,又要精心地适应和保护自然,不断促进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注释:

  [1]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页。

  [2]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第3页。李泽厚在此处所用的是“汉民族”一词,笔者认为按照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演变说,应该不存在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单独形成过程一说,故用“中华民族”代替之。

  [3]秦维红:浅论孔子人的发展理论,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4 年

  [4]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5页

  [5]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0页.

  参考文献:

  [1] 钱穆.论语新解[M]. 三联书店,2008年版.

  [2] 朱熹.四书集注[M].湖南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

  [3] 李泽.厚论语今读[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秦维红:浅论孔子人的发展理论[J],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4 年

【品味孔子论文】相关文章:

1.孔子的政治思想论文

2.孔子政治思想的论文

3.孔子和柏拉图思想涵义比较分析论文

4.浅析孔子美学思想中仁之美论文

5.深究儒家人生哲学之孔子人生哲学论文

6.孔子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论文

7.试分析孔子的礼学思想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论文

8.文化哲学范式下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分析

9.网页设计论文致谢论文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