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族院校汉语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时间:2022-08-23 08:31:2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名族院校汉语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论文关键词:民族院校 汉语文课程改革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名族院校汉语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目前,民族院校汉语文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与并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行为,垮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意识,多梁遗开发和利用汉语文课程资源,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汉语文课程,能与汉语文教学活动相联系的资源。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汉语文实践活动,拓展汉语文学习空间,提高汉语文教学质贵,促进民族学生的汉语文学习能力。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一、民族院校汉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弊端

    长期以来,民族院校汉语文教学未能十分有效地针对教学对象为母语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现实实施教学,而是采用普通学校语文教材,沿用普通学校陈旧、老化的语文教学模式,强调记忆、阅读、写作,忽视学生的口头表达及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训练几乎是空白,考试偏重于对特定汉语知识的记忆,学生对知识缺乏理解,只能生吞活剥、死记硬背,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对汉语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笔者在近几年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发现:许多母语非汉语的藏族学生无法按普通话的发音规律吐字发音,念白字、不识字的现象普遍存在;“说话”时应试学生往往把一个话题提前写成一篇短文或选择中小学生作文选中的文章死记硬背,这样在应试时就变成了“背稿子”,根本达不到口语化的要求。同时,民族院校课程资源的结构单一,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淡薄,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内容、条件、方法等方面未能形成有机的整体。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三中心”依然盛行,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了十几年的汉语文,最终连基本的口头、书面表达都不能顺畅、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