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教学中学生的理解与先理解

时间:2021-02-28 19:33:2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视听教学中学生的理解与先理解

 [论文关键词」英语高级视听 接受反应文论 跨文化意识

视听教学中学生的理解与先理解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英语高级视听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但学生对深蕴其中的文化内涵的诊释与欣赏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从接受反应文论的角度来说,构成学生先理解重要部分的跨文化意识可以提高学生体验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和自觉性。本文旨在从接受反应文论的角度探讨英语高级视听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语言已经越来越超出单纯的“交流工具”这一狭义的概念了。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语言越来越被看成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现在的语言教学也越来越多地与文化问题相联系。每一门学科都有可能从本学科的视角出发来考察与之休戚相关的文化问题,而英语教学中对文化的关注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其多维度的人际关系及其特征、结构和功能,以文化心理为求索的目的。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目的就是积累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的交际意识和能力,而英语高级视听课就是为此而开设的通过语言学习文化同时又通过文化交融提高交际能力的一门重要的语言文化课程,但学生对深蕴其中的文化内涵的诊释与欣赏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从接受反应文论的角度来说,构成学生先理解重要部分的跨文化意识可以提高学生体验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和自觉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英语高级视听教学中学生理解与先理解的关系探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先理解与跨文化意识

    先理解是接受反应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接受反应文论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德国,它不仅在德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巨大成功,对传统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有力的冲击和震荡。它以伊瑟尔和汉斯·罗伯特·尧斯为主要代表。该理论把研究的重点转向读者的接受,强调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强调文学作品是一个过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即从作者到作品的创作过程和从作品到读者的接受过程。伊瑟尔认为,文本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现实地转化为文学作品的,文本的潜在意义也是由于读者的参与才得以实现的。他提出了“空白”这一概念,即指文本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并且是文本中已实写出部分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它有待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与充实。而尧斯认为,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它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也就是说,阅读作品的过程并不是作家与作品单向地向读者灌输形象与意义,读者被动接受,而是在接受活动开始之前,读者已有自己特定的先理解,即对每部作品独特的意向,它受读者个人文化修养、心理素质、个性气质、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审美情趣、鉴赏水平等的影响。这种阅读前的意向和视界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决定了他阅读中的选择与重点,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与评价。因此,在尧斯看来,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是永恒的不变的,也不是纯客观的,对所有时代的`所有读者都完全一样的,更不是仅仅由作者意图或作品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的,而是在读者的阅读中才逐步得到实现的。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系统是一个无穷延伸的可变曲线,一个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参与的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动态实现模式(尧斯,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