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设境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8-30 01:31:3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英语“设境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通过创设学习环境、开发实践环节、拓宽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现代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了四个新的理念,即: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英语语言综合素质;正确把握英语教育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口语化、交际的英语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英语课程。新课改理念促使英语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初中英语教与学的策略问题,在新课程标准中已被列入英语教学的内容标准和课程目标。因此,英语教与学的策略问题,就成为我们全体英语教师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多年来,笔者在不断转变教育思想的同时,立足于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探索“设境导学”教学模式,变革教学行为,努力实现课堂教学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即变教师的以教为主为以导为主,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境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所有的学习都应该是情境化的,学生应该在问题情境的互动中,在原有的学习起点上,不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在一起进行个性化的智能构建。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通过“同化”与“顺应”把外部环境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主动构建知识意义。“设境导学”是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过程。其目的是促进“教”,即通过“设境”,借助教师的“导学”让学生根据现有问题主动联系已有的认知结构,并对这种联系认真思考,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2. 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可知:认知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人的需要是个性积极的源泉,需要促进动机的形成,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设境导学”通过创设各种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在“设境导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要通过“设境导学”吸引学生对知识产生需要,在教师的有力指导下,让学生“知其所用”、“知其谁用”。所以“设境导学”本身就是使学生置于情境的场面中,在学生心理上营造一种由此发生出来的主观情境,并进而通过教育者的引导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设境导学”在英语教学中的界定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客观情境的反映,没有情境就没有语言的意义,语言的交流活动离不开语言情境。因此,英语教学需要“设境”,即创设语言情景和语境,也就是指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时相互交流信息的社会环境。教师创设有针对性的语言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不但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能让学生在“做”的情境和过程中提高语言习得与实际运用的效果。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教材只不过是个实例,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无论如何是学不好的。”因此,英语教学也需要“导学”,即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客观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摸索、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日常交际打下基础。
        “设境导学”的特点是以“情境激趣”为先导,以“引导探究”为主干,以“师生互动”为纽带,以“提高素质”为归宿。“设境”在英语教学中要达到“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的境地,是“导学”的基础。“设境导学”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一种超越,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三、“设境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实践 
        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合理灵活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和信息技术,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激励学生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中,使他们对英语能乐意学、善于学,并且乐此不疲,让学生在特定的英语学习环境中迸发出无比的热情。多媒体正是以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来得更直接。如教Go for it!九年级Unit 12 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时,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个有关礼仪的笑话视频导入本节课讨论的话题:What are you supposed to do when you meet for the first time in…? 然后通过PPT课件展示不同地区人们见面的画面,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比赛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说的欲望。虽然开始学生对这些文化差异不是很了解,但因为有了多媒体的辅助,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对此话题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活动中学习、运用词汇和短语,学生学得轻松而愉快,知识掌握得也特好。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把知识生动地反映在图画或动画上,能给学生一个身临其境、一目了然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去听、去说、去表演,易懂、易记、易掌握,能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并大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如Go for it!九年级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中的阅读课是讲述篮球的历史以及一些游戏规则,内容枯燥难懂,所以,笔者通过网上下载有关篮球的历史视频,在阅读前让学生对此有初步的认识,并以视频中人们对篮球的热衷场面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对篮球感兴趣了,阅读课文就变成生动活泼的语言学习过程,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