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22 13:54:3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回顾我校教学状况,教师在课堂中也都按照这一理念去做。但是,存在问题是;常常一堂课下来感觉,时间不够新内容没上完,还有的说原来老教材还能教会现在怎么这样难往会教呢?
        我反思:学生小组学习时不积极主动,懒得动手,动口,等到教学生汇报小组学习情况或者总结结论,没几个学生想主动发言,即使有发言的表达能力太差浪费好长时间。更值得思考的是:难道我们的大部分学生表达能力差?难道我们的大部分学生没有动手能力?难道我们的大部分学生没有动脑能力?我觉得是不是我们在课堂中只注重教知识的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太少?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我就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及体会,以便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一、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动机
        七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针对这种情况,我第一堂课讲两类型有关数学家小时候怎样立志成才的故事;如苏步青9岁的时候,由一个山沟沟里的放牛娃到县城读书,一连三个学期考试成绩都是班上倒数第一,一位陈老师却对他说:“我看你这孩子挺聪明,一点也不笨啊,只要努力,一定能考第一.”从那以后他读书别人念一遍他念三遍,别人做习题做10道他就做30道,学校放假了,他在家里放牛,骑在牛背上仍然用功读书.一年过去了,他竟得了全班第一名.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对于初中来说七年级教学中,就应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1)认真听讲,独立思考
        由于学生的思维具有不稳定性,我上课时,想办法尽可能使每位同学,做到五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
         “此时无声胜有声”老师用动作上课,留下的记忆很深,曾有专家说过:一流老师用眼神上课,试想想,讲台似舞台,教师似演员,如果演员的表现形式太单一观众不久会感受到乏味,何况我们的台下是年龄很小的观众,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接纳更多的“太阳”!耳到,不仅要学生能听老师的,还要听别的同学发言是否有无错误、或者需要补充的、或者值得学习的等,口到,更是堂堂训练的、 有问必答、互相讲给同伴。随之,语言表达能力逐渐会提高的。自然手动起来了、心也跟着到。天天如此,会养成习惯,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
        (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
        七年级开始注意教给学生学会比较、观察,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
如:在教七年级下的《生活中的数据》-世界新生儿图和森林面积统计图时,我首先说你们看到什么内容或者说谁看到的多(给学困生参与的机会),然后在谈获取信息。还比如,讲近似数1.3与1.30的精确度与有效数字时先不讲,而是让观察异同,然后在总结,目的是养成仔细观察,善于比较,会找区别,抓联系的好习惯。       (3)规范地写、准确地算
        有的学生计算只图快,不图准,七年级数学课上的书写很重要,如“∠”“<”,既要规范又要快。再如规范地书写数字0-9这十个数,选择题中A、B、C、D的书写,解题格式等。强调规范书写的同时,计算更为重要,计算的准确性不容忽视,课堂做练习,上黑板演练也要注意布局及工整,练习本上不允许满本子写一道题,或者步骤不全,这样七年级一年内基本养成规范的习惯。
        三、教给学生多样的自主学习方法
        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只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忽视智力技能、学习方法。因而出现高分低能的倾向,或者不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又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重视教给学生如何从教材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七年级课本中几何部分内容,我发现有的同学画线段时过来过去画几次还画不好一条线段,还有的你让他画图,他只看图不看题,就是画美术。对此,我在上这些内容时,及时课本上有图的,学生作资料书中有图的题,只要涉及到图形,哪怕是直线、线段我先不让看图,都让他们根据题意在练习本上自己画图。画好后再对照,绝不是画美术,要快、要合适美观。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作图,动手操作的能力,能明确题中的已知,及证明的问题。以及几何语言的转换,为进一步学习几何作准备。 
        (2)操作技能是指需要掌握某种操作工具才能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一种技能。如测量、折叠、制作等技能。我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量线段的长度,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技能方法;注意训练学生运用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测量较短的距离,会用量角器按指定的角度画角等;注意训练学生画图,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等。遇到折叠问题就让学生动手折。不仅帮学生理解题意,还能提高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实际的操作,尽量引导学生依据课本去动手、动口、动脑,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充分体现知识的形成和指导过程
        (3).重视充分表露并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
        数学课常常是以“讲”代学生的“学”,实质上是以教师思维活动占有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数学课上重视把思维过程充分地表露出来,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内容。如在七年级下“整式的运算”中乘法的四个运算性质,第一节是“同底数幂的乘法” 我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方法过程,是探索数学问题常用的方法;为什么最终要用字母表示,亲身感受学知识的必要性;每步运算的依据(主要乘方意义)所用到的知识、公式的特征--恒等性、会灵活的应用。这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和完成的,则另外三节的内容学生会自然的用上节思维顺利的完成。由于第一节课训练学生思维。当然,这也是一类课的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