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探析

时间:2023-03-08 11:47:56 松涛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探析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探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探析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对知识依赖的明显增加和高科技产业在经济比重所占比例的加大,知识经济时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面对知识经济,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完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以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信息能力为基础的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

  关键词:知识经济;大学生;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这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随着以知识为发展基础的高科技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的日益增加,知识经济时代日渐向我们走来。面对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高校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应该突出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特点。

  1知识经济时代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发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首次使用这个概念,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这里的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所有知识,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方面的知识。OECD的报告把人类创造的所有知识分为四大形态:(1)事实知识(Know-what),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2)原理知识(Know-why),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3)技能知识(Know-how),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能和能力;(4)人力知识(Know-who),指知道谁有知识能做某些事情的判断。知识至少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不可替代性。在经济理论中,所有物品是可以替代的,而知识是不可替代的。(2)不可逆性。人们一旦掌握了某种知识,便不可能被剥夺,某种知识一旦传播开来,就不可能收回。(3)非磨损性。知识在使用中本身不会被消耗,可重复使用。(4)共享性。所有物品都具有排他性,而知识不同,某人拥有知识不排除他人也完整地拥有同样的知识。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以信息技术和网络建设为核心;以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 以强大的科学研究为后盾。在知识经济中,智能工具取代传统机器设备而处于主导地位,知识创意成为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而劳动主体则是拥有综合知识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的人员。高新科技产业群的崛起和发展,带动其他知识密集型产业从而推动整个知识产业规模迅猛扩张,又以知识共享效应和收益递增效应推动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和不断升级,最终使整个社会经济得以长期持续增长和发展。以数字网络化的通讯系统为主渠道,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直接的互联互动关系,实现了“平等互利”地提供“比特”为基本单元的知识产品。整个社会再生产的流转由于可以实现光速传递,通过一种超物理空间的“媒体空间”来进行,使整个经济活动的节奏加速,使经济真正实现向区域、全国乃至全球一体化发展。 [1]

  知识经济时代即“人类正步人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耗)为最主要因素的经济时代”,也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从经济发展史看来,以产业结构划分,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高技术经济;以资源配置来划分,可以分为劳力经济(自然)、资源经济和知识(智力)经济。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经济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2]

  1999年2月第1版《市场经济词典》中将我国学者对知识经济认识的特点总结为::(1)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作为基本生产要素的经济;(2)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的经济;(3)知识经济是创新性经济;(4)知识经济是产值轻型化的经济;(5)知识经济是劳动主体智力化的经济;(6)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7)知识经济是知识化管理的经济;(8)知识经济是国际性的经济。知识经济将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更高的经济时代。

  因此知识社会是学习的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是教育的时代。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知识经济发展培养知识基础扎实并且善于学习的高素质人才。

  2知识经济给教育带来的启示

  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人类新的文明形态建立在高素质人才培养基础之上,以知识为基础,创造性地应用知识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知识经济时代是对“工业经济时代”的扬弃,作为对“工业经济时代”文明局限的校正和克服,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发人类自身潜能以设计和美化生存环境”的新理念将取代“征服自然以满足需要和谋取利润”的传统理念而成为主导性的行动纲领和目标取向。[3]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我国教育发展提供的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1教育目的——人的全面发展

  工业经济时代那种为追求利润和财富而使人沦为机器和技术奴隶。知识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基于人和人类利益考虑的,以捍卫和寻求人的价值和尊严为目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人类文明的构建必须根据人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来定向地控制和利用高技术,而不能根据利润或其他有悖于人作为目的的总原则的目标,否则,我们可能造出最终导致人类毁灭的东西来。知识、信息、技术和财富等都只是人类实现目的的中介和工具。真正以人为目的来着手回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型及其所引发的挑战,并建构即将到来的新文明时代,我们追求和参与完成的“知识经济时代”才不致使我们自身再度成为“单向度”的人,我们作为人所创造的一切才真正地会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而不是污染、恐怖和毁灭。[4]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在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因此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于培养德才兼备、人格完善的高素质人才。

  2.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创新

  知识经济是创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生产的商品是知识化商品,其实质就是知识的再创造。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劳动者。教育要培养学生在知识“爆炸”时代,要具有前瞻性思维模式,着眼于未来,创造性地探索未来发展趋向。早在1997年,“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要“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在西方,英语中Innovation(创新)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就是对原有的东西就行替换;第二,创造新的东西,就是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东西;第三,改变,就是对原有的东西进行发展和改造。 创新的基础是在原有经验或者知识基础之上,加以改进或者改变。创新人才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有自信、激情、承担风险和失败责任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2.3教育的持续——不断地学习

  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

  在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创新的频率加快,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提高,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增加,学习就成为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学习型社会要求学习行为的社会化和普遍化,要求学习行为的持续性和长久性,个人要终身学习和教育,企业要不断学习与变革,国家要始终保持竞争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教育应在培养人的终身学习、学会生存方面作出努力。教育的关键在于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方法,造就不断学习的人才。

  3大学生素质的培养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纲要》专门就高等教育提高人才质量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高等学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为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指明了方向,其途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基于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精神。

  3.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以人的发展为根本,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关乎人格的完善与人性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的核心理念符合教育的基本属性。把教育看成是推动经济的动力与因素的观点,推崇的只是教育的附加价值而不是教育真正的内涵。把最具生命活力的人视为可"投入产出"的人力资源;把一种蕴含公平与普适意义的教育与只关乎小部分人的"成才之路"联系在一起,只能催生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国家需要富强,更需要文明,这必须从教育的源头上进行深刻反思。教育培养合格公民的底线,应当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期待。[5]大学是人生人格完善、技能培养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关乎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复兴。

  3.2信息能力的培养

  知识经济显著的特征就是信息化、知识“爆炸”。大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利用”能力,这三者即所谓“信息能力”。培养具有“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对于能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保持领先地位是至关重要的,而基于Internet的网络化教育则为培养这种信息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很强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内容应侧重于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使之具有自己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不强调直接教给学生大量的知识,并确保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以便与知识经济和知识快速更新时代的发展趋势相适应。[6]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在信息。在信息化社会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大力加强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将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3.3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刨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知识经济建立在知识基础上,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精神提倡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并不是不倾听别人的意见、孤芳自赏、固执己见、狂妄自大,而是要团结合作、相互交流,边是当代创新活动不可少的方式:创新精神提胆大、不怕犯错误,并不是鼓励犯错误,只是客服畏错认识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创新精神提倡不迷信书本、权威,并不反对学习前人经验,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精神提倡大胆质疑,而质疑要有事实和思考的根据。

  知识经济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人的全面发展、创新精神、自主学习等日渐成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显著素质要求。高等学校要转变观念,教育总体目标是培训社会合格公民,以人格的完善为目标。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突出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能力是人持续学习,不断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根本动力,创新精神就是知识时代的精神。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是塑造知识经济时代合格人才的核心内容。素质是人们生存、发展和从事社会实践能力的总和,是一个人知识和能力、性格和情操的综合体现。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重视和尊重知识的观念,获取信息和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个人素质和创新精神等。

  参考文献:

  [1]庞元正.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新闻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版社,2001.

  [2]秦玉琴.新世纪领导干部百科全书 (五卷)[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

  [3]张安民. 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哲学反思[J].当代世界,1999(7):26-28.

  [4]吴遵民.倡导“成才之路”还是培养“合格公民”——兼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理念[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6):9-13.

  [5]邱奉兴.论面向知识经济的大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0(6):36-37.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of knowledge dependency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economy proportion in proportion to the increase,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has come into our life. Intellectual economy is to establish the production in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allocate and use the economy on the foundation. The face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higher education is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aim of higher education i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people, perfect moral quality, training students to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information ability based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Knowledge economy;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education

  拓展: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观念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发展,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的。任何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内容及其方式的进步,总是伴随着人的思想和观念的进步。有资料表明: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迈进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以知识的生产和人的智力的充分发挥为支撑,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通过持续、全面的创新,最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主流。人类社会的这一重大发展,同样影响着会计这一古老而重要的职业。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抛弃一些陈腐而不合时宜的观念,运用全新的思维,创造出一系列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会计观念。

  一、面向未来的时空观念

  传统会计采用的是一种面向过去的回顾型时空观。通过对过去业务活动的记录和总结,对过去的业绩和行为结果做出评价,并以此指导现时事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人们的时空观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去和现在的梦想可能就是未来的现实,而谁能拥有创新的思维,谁就能把握未来。

  人们时空观的变化,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权立一种全新的会计时空观——面向未来的时空观。首先,树立未来是可以预测的观念。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个时间上的连续,未来作为过去和现在在时间序列上的延续,必然与过去和现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管理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已经为恰当地预测未来提供了现实基础。未来是现在创造的,未来的状况决定于今天的期望与努力。人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决定了未来的形式和状况。其次,树立立足现在、创造未来的观念。现在是时空发展中的一个不断推移的瞬间,是过去与未来的结点。

  会计是一间实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随着人们时空观的变化,必须相应地将会计的时空观由回顾型转向展望型,通过对现在的认知,为更好地把握未来服务。第一,要彻底抛弃以过去为重心的理论体系和观念;建立面向未来的会计观念和理论体系。第二,构建一种紧跟时尚的面向未来的会计组织结构体系及方法体系,便会计系统与周围环境紧密地融为一体。第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时空观造成极大的影响。它不仅缩短了世界的空间距离,而且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的感受。这种感受使得人们再也难以忍受以定期结算为基础的传统财务报告所带来的会计信息时滞。第四,利用网络世界的时空优势,构建网络会计体系,实现会计的实时动态处理、在线管理及远程控制等,使会计实现第二次飞跃(第一飞跃是从传统的簿记学到现代会计学)。

  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时空观应该是适应现时需要,更好地规划、预期及把握未来的时空观。正所谓“一个会计系统应该注意未来,因为未来才是变化的价值的根源”。

  二、动态时点观念

  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

  (1)电子商务和网络公司的出现,突破了会计主体的物理实体概念,从而动摇了会计主体的稳定性假设基础。

  (2)由于网络公司只是一个临时结盟体,在完成其既定目标后就可能立即解散,此企业的平均寿命缩短,传统会计的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应。

  (3)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报告采用实时报告系统,不必等到一个会计期间结束,就可以获得最新的财务报告。在这种财务报告模式下,不需要对会计期间进行划分。另外,在网络公司会计中,由于公司存续时间不确定,甚至存续时间很短,在这种情况下仍进行会计期间划分,是无实际意义的。因此,动摇了会计分期假设。

  (4)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服务型经济,它具有全球化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一方面,国际间资本流动加快,使物价频掂而不规则地变动。另一方面,资源的耗甥,加大了资产价值变动的幅度和力度,冲击币值不变假设。

  2.村立动态时点观知识经济时代要树立动态的会计观,充分认识并接受动态变化中的风险因素,深刻领会风险与机会并存的客观事实,建立新的风险观念,从动态角度对会计环境及会计要素项目进行评判,建立与之相应的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实施时点为基础的动态实时会计系统。

  (1)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采用实时管理、在线管理和远程控制,其反映速度快,时效性强。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也应该与此保持一致。我们知道,传统同的会计分期核算,不论分期分得多细,都不可能完全解决及时性问题。分期核算本身是一种僵硬模式,参与了过多的人为因素,与动太的时点核算的迅速与及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虽然从理论上讲,当期无限扩大时,时期与时点就无限地接近,但是时期与时点仍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动态时点观念才是与实时处理、在线处理这种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相匹配的观念。顽固地坚持会计分期,必将会成为制约会计变革及会计信息处理网络化的瓶颈。

  (2)建立实时报告系统是对动态时点观的有力支持。有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以定期财务报告为主的形式在网上披露会计信息,己经难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时效性的要求。根据定期报告系统得到的会计信息:一是可能因时滞而贬值失效;二是缺乏完整性,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做正确的决策。因此,建立以时点为基础的实时报告系统,是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世界的必须选择;否则,会计职业将炭炭可危。

  (3)IT技术的发展,已经为建立动态实时报告系统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而传统会计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本身也是采用时点基础的,只是由于与分期核算下的损益计算相关,才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分期的因素。因此,采用时点观念的最大矛盾是损益计算,而传统会计下的损益计算,并不能真正反映损益的实质。人们从对通货膨胀会计的研究中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发现损益的真实意义在于财富的增减,而财富的增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是可以用时点数及动态延续中的前后比较来反映的。所以建立动态实时报告系统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三、积极的风险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风险的时代,风险伴随着人类的一切活动,它无处不有,无处不在。面对日益增加的风险,忽视或逃避都不是办法,我们应该通过积极的风险管理,有效地预测和控制风险。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风险是收益的孪生物,风险与机会总是并存的,逃避风险就是逃避收益。在知识经济时代,与作为中的风险相比,不作为将是另一种更大的风险。因为不作为将会失去重要的机会和收益,而机会和收益的丧失也是一种风险。人有在承认风险的基础上录求对风险的最佳控制,才是惟一正确的选择。

  会计面对这个多变、易变的环境,想要以不变应万变是根本不可能的。传统的会计希望世界是黑白明的,没有灰域,要么百分之百地承认,要么百分之百地否认,而不想部分地确认。传统会计用建立在种种假设而非现实环境中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信息处理,提供的只能是严重失实的无用的信息,这种逃避风险的做法,实际上带来的是更大的风险——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日趋低下,最终则便会计职能面临整体消亡的危险。如w.史蒂夫。阿尔伯切特先生所假设的那样,会计界应该承认这种现实,承认不能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是会计的最大风险,承认传统的会计方法下提供的会计数据有虚计的可能,承认风险与不确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从而建立全新的风险观念。①承认风险的必然与可能,采用积极的方法去认识、反映和控制风险,使会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风险反映系统,一个预警系统。②承认风险与收益并存,正视风险,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积极地创造收益。③深化对风险本质的认识,将各种重要的资源以适当的方法记入会计系统,并尽可能地反映会计项目中的内在风险,便会计信息与用户的需要密切相关,真正具有决策价值。

  四、网络系统观念

  知识经济是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基础的,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即网络时代。网络不仅仅是信息交流方式,而且是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因此,网络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存在形式。多样化的网上活动,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也会改变会计的方方面面,比如国际业务的发展,直接将会计核算及监控的视野纳入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在增加会计业务内容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会计业务的形式,使会计发生质的变化。而以网络系统理论及实多为基础的会计系统,必须以用户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及时、灵活的多样化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系统设计、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体系的构建,都必须以网络系统观念为基础,做到会计系统结构网络化、会计理论网络化、会计方法网络化、会计信息网络化,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会计观念、理论及方法体系的变革,必须纳入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变革中去。因为单靠会计界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完成这一变革的,必须积极纳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而这本身也就是一种网络化的观念。

  五、回归财富重心观念

  会计学的重心是什么?这是决定会计信息范围、结构、层次及特征,决定会计理论及方法体系构建的关键。会计学是一门对财富及其来源、构成及变化进行计量,说明财富变化的趋势及原因,并对一个组织或个体创造财富的能力进行估价及预期的科学。也就是说会计学的重心实际上是财富,否则,就不会有会计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会计也就不会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时因为知识、人力资源等各种无形资源的发展而备受困扰。财富是一种具有控制性的力量,它可以表示为一切可以左右社会和他人的力量的资源,如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它的内容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但其作为控制力量的本质却始终未变。

  在传统会计中用资产概念作为财富的代表,使得财富的会计计量有了可靠的基础,但却由于人们习惯于将资产和财产等同,又极大地限制了它所代表的实际范围,并造成了变化的障碍。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的发展必须强调会计资产向财富回归,扩大会计资产的范围,将一切具有目前价值并可能带来或控制未来利益的资源尽可能纳入会计计量的范畴,实现会计资产与财富概念的一体化,从而使会计信息其有一般的经济意义及决策意义,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到损益的实质是财宫的增减。采用一体化的资产与损益观念,将损益计量与资产价值的变化有机融为一体,才能更贴近损益的实质,才能更加其实和全面地反映损益。

  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有形财富攻无形财富,知识信息已经成为全球第一财富,成为比公司、工厂、机器、土地更为巨大和珍贵的财亩。财富重心说摆证了会计的基础;财富、资产一体化,说明了会计资产的实质;资产、损益一体化揭示了会计损益的真正意义;财富、资产、损益一体化,则使会计可以在灵活的报告形式中采用时点基础,使会计从形式到内容发生质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知识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的权力正在代替财富的权力,成为主宰世界的力量。

  六、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一一绿色会计观念

  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经济要发展;二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科技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作为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必须包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能不落后于时代。

  绿色会计(环境会计)正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并建立起来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和传统会计理论撞击便形成了绿色会计,绿色会计的目的是要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它所要做的是把环境看成是有价值并能被计量的经济资源;同时资产化为环境资产,即这种资产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社会效益,维护生态效益。绿色会计观念要求把眼界由单一的会计主体扩大到会计主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生态循环都纳入会计的核算之中,以便衡量和揭示会计主体的活动是否给社会、环境带来经济影响,而不能仅仅从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出发进行项目决策,即从空间上要把会计主体放到其周围环境中考虑,使项目能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国家的长远社会效益,从时间上要防止透支未来,滥用自然资源。

  七、创新的观念

  创新一词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是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这种组合包括:①引进新产品;②引人新技术;③开辟新市场;④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⑤实现工业的新组织。因而,引入新产品、新工艺是熊彼特创新的主要内容。技术创新在学术界使用多年以后,“创新”一词具有了特定含义。创新主要是指某些领域、行业的改革或转变。那么会计创新就是包含于这一范畴之内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整个时代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它渗透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创新是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因此,会计领域也必须具备创新的观念。笔者认为会计创新有结构体系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总体具有以下特征:

  1.兼容性。资产计价以现值作为基本的计量基础,却不要求绝对的计价标准选择,即不要求在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等计价基础之间作出唯一性选择,也不绝对地排斥历史成本计价。

  2.发展性。既要有发展的眼光,强调未来,但却不赞同把全部重点放在未来,充分反映现在,适当地揭示未来,才是较为适当的会计时空观。

  3.一体化。知识经济条件下,网络经济的发展,网际空间关系的改变,世界性的网际经济投资与交流,便利的企业兼并与重组,国家间广泛的经济融合与渗透,将世界一体化的趋势在一个全新的层次上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的风险也急剧增加。会计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系统和监控系统,肩负着重要的风险揭示责任。因此,会计系统的构建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从微观与宏观共同的需要出发进行总体设计,实现会计系统的内外一体化、国际一体化。而对于传统会计中的各个分支,则可在网络化过程中通过会计理论、会计结构和方法的重构融为一体,以信息集成的形式体现不同的目的要求。

  4.网络化。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不仅仅是一种信息交流方式,而且更是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基本的存在方式,正所谓无“网”而不在。

  5.动态化。以动态的形式反映动态的发展变化,才是真正客观地反映世界变化的事实,真正与网络系统特点相适应,做到动态实时控制与现时的信息交流。

  6.自由化。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将更多地采用一种自由式结构。它意味着灵活多样化的需求与处理,与传统会计相比有着更多的自由气息。表现在信息系统的组织构建与信息处理方面,是与内部经营管理及业务特点更加密切地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信息集成;对外则是性化决策及便利的信息交流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湖南财政与会计》·袁洁、柳春芳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探析】相关文章:

高校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探析05-17

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研究05-24

法学专业中学生创新能力及素质教育探析06-08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经济管理05-04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08-15

大学生心理障碍原因形成及对策探析08-27

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探析06-05

探析高校法学教育与大学生法治人格的塑造06-13

浅析专业知识与语言技能结合的职业英语教学模式探析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