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

时间:2022-08-22 05:28:4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析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


  论文摘要:目前,在高职院校快速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校企合作模式已得到广泛认可,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被高职院校作为学生培养的刚性目标。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职院校升格建成,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依然存在传统中职学生管理模式与本科学生管理模式的争论,没有根据高职学生特殊性及高职培养目标与学生特点进行改革,在学生管理中存在着与实际不相符合的许多问题。基于高职学生的现状及培养职业人才的目标,结合学生绩效管理试点工作,探索高职学生管理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提出引入绩效考核管理方案。

  论文关键词:校企合作;班级绩效考核;能力管理点建设;职业人才建设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一、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适应企业需要

  高职院校培养职业人才的理念有别于中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中职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职业员工,本科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人才,这也明确了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可以成为社会管理者的人才;中职院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行业建设者和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员工;而高职院校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行业建设者有能力逐步发展成为中坚力量的职业人才。
  这就需要将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企业的需求相结合,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系(以下简称“我系”)在与企业的校企合作过程进行了深入探索,与武汉凯迪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开展订单式培养合作,根据企业现实需求开展1+2、2+1、2.5+0.5等多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建校内培训部门,把企业培训部门设在学校中,发挥学校的优势,既能提供企业培训基地为企业节省培训开支,又可以利用企业优势改进教学环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企业教育。我系与华科能源(香港)有限公司共建校内工厂 ,达到了双赢的目的,还与阳逻电厂 、荆门电厂 、汉川电厂 、华海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德华无损检测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
  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感受企业文化和人才需求,使其成为真正的职业人才,是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采用标准化规范学生管理工作,在学生中推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用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管理学生和班级

  1.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对组织或个人设定合理目标,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员工向着组织期望的方向努力,从而提高个人和组织绩效。通过进行定期的绩效评估,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对组织目标达成有贡献的行为和结果进行奖励,对不符合组织发展目标的行为和结果进行一定的处罚。这样的激励机制可以促使员工自我开发,提高能力素质,改进工作方法,从而达到更高的个人和组织绩效水平。
   2.班级绩效考核体系
  班级绩效考核(以下简称“绩效考核”)是指用系统的方法、原理和合理的评价手段对班干部和班级全体成员的工作态度、学习能力、纪律观念做出评价,用以评定、测量班级成员在学习、生活、工作上的能力差距,使辅导员(班主任)随时了解班级动态和情况,借以规范班级管理体系,提高学生行为能力和职业素养。
  3.班级绩效考核的目的与意义
  (1)客观评价学生成员的工作状态,为辅导员规范管理班级提供管理依据。
  (2)促进班干部管理效率的提高,促进班级管理组织目标的达成。
  (3)开发人力资源,挖掘个体潜能,在竞争制度下实现自我价值,并增强凝聚力,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等得到显著提高。
  (4)提高学生纪律意识,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使学生能尽早养成企业需要的职业规范意识。

试析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改革



  三、日常工作中推进学生绩效量化管理方案

  1.学生绩效量化管理方案总体思路框架
  在学生绩效量化管理过程中,通过了解企业对高职人才需求的标准,尝试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提出要求,把标准化管理模式作为量化指标考核体系。以周报(汇报)、月报、定期报、不定期报的形式进行数据的采集,发现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由班委会及时分析所出现的问题并将其反馈给班主任。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控制,实现对班级的及时动态管理。引用工学结合中的教学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反馈→评价。
  资讯:制订班集体学风、班风建设标准,建立学生个体行为素质和思维能力培养体系。
  计划、决策:建立班级绩效考核体系。(班主任和班委会)
  实施:实施班级绩效考核体系。(班主任、班委会、全体成员)
  反馈:以周报、月报、定期报、不定期报的形式综合处理,形成分析表,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安排下一轮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班委会、全体成员)
  评价:作为学生评价、班级奖项、个人奖项、各类资助的评价标准。(班主任、班委会、同学代表)
  2.达标率建设作为量化指标的分析
  指标结构图用来反映考核指标的构成和管理点的选择,共有三个管理点:专业能力管理点、社会能力管理点、方法(行为)能力管理点。
  (1)专业能力管理点包括:上课出勤率、晚自习出勤率、作业上缴率、专业成绩达标率、各种学生证书通过率、科研潜力、个人奖项等。通过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若各项指标达标率均较低,则应加强与任课老师的联系,强化课堂管理,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若各项指标达标率均较高,则说明班级已经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有较高的求知欲望,这时应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学生考取与专业对接的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明确目标,充满学习热情。在学生中树立“学习标兵”典型,给予奖励并使其传授学习经验。鼓励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以期达到学生在大学中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专业能力管理点执行负责人:班长、团支书、副班长(主管纪律)、学习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