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加快我国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12-03 05:22:1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论加快我国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我国近年出台的各类针对职业教育的文件,介绍了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及开展该工作的必要性,并对开展该项工作的途径和构想进行了论述。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

  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并对社会管理、生产、生活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手段、方式、理念等方面也面临重大变革,加快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提高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建设的现状以及加快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进程的途径和构想。

  一、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是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做好师资信息的采集、存储、维护、分析、统计、更新等工作,提供查询、核对等功能,并对院校的师资进行科学的测评,从而为高职院校的师资管理决策提供数字化的支持,促进高职院校师资管理向高效率和高水平发展。

  二、加快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师资管理的现状
  高职院校传统的师资管理手段落后,工作繁重,效果不佳,无法有效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强大、准确的录入、分析、处理功能。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师资管理方面的决策不够科学。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和网络普及程度的加深,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电脑化办公。一些高职院校的人事部门已经开发了自己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实现了运用计算机进行一些师资基本资料的统计、存储、分析等基本工作。另外,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发了自己的主页,关于师资的招聘、人员调配、培训、职务晋升等各种信息得以公布于网络,供用户查询和下载。高职院校的师资管理进入了信息管理的初级阶段。然而,东西部地区差距很大,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的程度也参差不齐,整体而言,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计算机和网络是最基本的处理信息的工具,然而,拥有了计算机设备和网络,并不一定意味着就充分实现了师资管理的信息化。高职院校对教师的管理中,在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相关软件实现师资信息的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实时反馈、科学决策等方面还存在相当程度的欠缺。
  我们可以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金三角”模型,①将高职师资管理工作分为三个层次,高职师资管理信息化也需要考虑到高职师资管理工作的这三个层次。
  (1)基层的管理工作。这一层次的管理也可称为操作层管理或作业层管理。基层工作是对高职师资的基础管理,包括薪酬管理、教师和教辅人员的招聘、日常工作管理以及高职院校师资信息系统。虽然高职院校的教师数量不能与学生数量相比,也不能与企业的员工数量相比,但是高职院校的师资信息却是纷繁复杂的,建立及时、有效的师资信息档案,对师资测评、考核、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师资录入、统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师资队伍的基本情况,例如姓名、性别、年龄、单位、学历、职称、毕业学校等;二是师资队伍的素质状况,例如年龄、职称、专业、教学和科研情况、获奖情况等。这些师资信息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其中不仅包括固定信息,也包括很多可变信息。例如,一方面,高职院校需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需要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进而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以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2)中层的管理工作。这一层次的管理也可称为战术层管理。中层管理工作包括:绩效管理体系;配合绩效管理体系的激励机制、工资体系、各种奖励制度(各种物质奖励和非物质性的奖励制度);高职院校教职员工的培训教育等。
  (3)高层的管理工作。这是高职院校师资管理工作中的最高层次,也可称为战略层管理,主要包括:在高职院校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后,进一步具体将其转变为师资发展战略,保证高职院校计划和师资计划相匹配,培养一批具有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都较高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
  2.加快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师资管理工作是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中的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师资管理是指学校管理人员按照一定的教育方针,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组织、协调、指导师资力量的发展,以便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以完成学校所制定的教育目标。师资管理工作也是保证高职院校教学机制正常运转的枢纽,它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计划性、适应性、创造性和科学性。加快实现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力杠杆,其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有助于降低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高师资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通过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可以建立师资总量预测模型、分量预测模型及目标规划模型等,对师资队伍的总量需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重要数据进行多方面扫描,通过计算机完成人工难以完成的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


  (2)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有助于实现高职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有着自身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强调学以致用,面向就业,重点培养面向企业需要的人才,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这就要求一方面加强对职业教育师资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培训,建立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的制度,另一方面也要吸引、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兼职。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建立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结构。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能理顺师资状况,提供查询服务等,有助于社会上的企业以及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等了解高职院校师资的供需状况,建立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知识、技能方面的合作与共享的双向流动机制,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办学形式灵活多样的优势和特点,实现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与共赢。
  加快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共享整个社会资源,以合理有效地配置自己的教师资源。高职院校可以联合其主管部门,建立各个行业、地区、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信息库,并进行分类管理、及时更新。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更清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师资结构等基本情况,另一方面也使高职院校更加便捷地了解企业、市场的发展状况与需求,也便于快速查询到适合于自身院校创新、发展的实践性人才,并将他们发展为高职院校的兼职师资力量或培训人才。
  (3)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有助于建立和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师资管理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它是师资管理决策的基础,是保证师资管理决策和计划科学性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是高职院校管理系统中各工作环节和院校领导层互相沟通、联络的纽带和桥梁。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可以为管理者提供各种决策信息,从而减轻管理者从事低层次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负担,使他们更专注于最需要决策智慧和经验的工作,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加快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积极挖掘信息的附加值,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人才引进、教师培训、职务评聘等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从而合理地开发高校教师资源。将师资管理信息化工程提升到高职院校整体发展和科学管理的战略层面上来,对于打造现代化的、新型的和高效的人事管理信息平台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它能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起到有力的辅助作用,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加快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途径和构想

  1.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
  整体看来,高职院校对师资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受社会、学生、家长传统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于就读高职院校的意愿不高。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更高程度地吸引学生、扩大生源,往往先千方百计美化校园,将校园建设的重点放在校园硬件设施方面。这种举措能在短期内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些成就也往往最易被外界所识别和感受。与此相反,师资管理信息化更注重软件方面的精力、人力、财力方面的综合投入,其效益在短期内难以显现出来,所以,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往往不被院校的领导所重视。加快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进程,提升信息化程度,必须认识到其效益的长期性、意义的深远性。高职院校应加大师资管理信息化方面的资金投入,一方面,要完善计算机和网络等设施,保障硬件供给;另一方面,为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升级、师资管理人员的培训提供物质保障。
  2.做好符合高职院校办学规律的师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调整、升级等工作
  目前,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开始被初步开发运用到高校的师资管理工作过程中。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组织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的,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把孤立的、零碎的信息变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有组织的信息系统,解决了信息存放的“冗余”问题,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效能。然而,管理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循序渐进、不断创新、更新换代的一个动态过程。仅仅完成例行的日常信息处理任务只是信息系统在管理领域中应用的初级阶段,只能帮助管理者对信息作表面上的组织和管理,而不能把信息的内在规律更深刻地挖掘出来为决策服务。要想进一步提高它的作用,对高职院校的师资管理工作作出实质性的贡献,就必须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研究更高级的系统。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不同于其他种类的普通高校,这必然决定了高职院校对师资专业、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也具有很强的特点。所以,要实现和加快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就必须开发、设计、调整、升级适合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师资管理信息系统。
  3.为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提供组织上的保障
  首先,应加强高职院校决策层和师资管理岗位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信息技能培训。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需要既熟悉具体的高职院校的师资管理流程和办学规划,又精通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加强高职院校决策层和师资管理岗位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信息技能培训,建立适应和满足师资管理信息化需求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队伍。
  其次,高职院校需要有领导、有组织地实施师资管理信息化。建立信息项目实施团队,是提升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不仅各个不同的高职院校内部应当配备致力于师资管理信息化的团队,而且地区、省、甚至全国也可以成立相关的信息化工程团队,建立地区、省级、全国范围内等不同层次的致力于高职院校发展的人才数据库,为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提供组织上的保障。

  四、结语

  总之,加快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使整个高职教育系统内形成开放有序、信息畅通、反馈及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满活力的师资管理体制。在国家实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战略的今天,虽然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的工程是系统的、巨大的,但其意义却是深远的。

上一页  [1] [2] 

【试论加快我国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相关文章:

试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思考06-06

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06-02

关于高职院校课程库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论文04-22

浅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建设08-25

探析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建设08-25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08-12

高职院校教务档案信息化管理探索08-10

加强高职院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思考09-12

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思考06-04

试论高职院校图书馆借阅环境的优化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