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1-04-11 09:45:2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论文摘要: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注重科学定位课程目标,实事求是制定教学计划,科学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力求达到经济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论文关键词: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我国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与高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普遍将“西方经济学”作为核心课程有所差别,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时与这些专业在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最终达到的目标方面都存在差异。作为一名在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从教10余年的青年教师,对此有几点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科学定位“西方经济学”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素养,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基于以上培养目标,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具体目标如下。
  1.思想目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主、以“西方经济学”为辅,在借鉴中发展完善
  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习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因此在教学中必然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专业课。在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其目的是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比较,并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立场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实践中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其永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回顾历史,明确关系。在开设两门课程之初要重点回顾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从而明确两门课程的关系。经济一词产生于公元前4世纪,但是经济学真正成为一门学问还是源于17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此后开始分化,一方面是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建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另一方面是19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建立的西方经济学。二者可谓是同源不同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基于时代的呼唤和需要,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而产生的革命经济学;而西方经济学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庸俗成分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在西方经济学中也存在着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思想的发展因素,无论是克莱因的经济模型,还是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都与魁奈的经济表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正如任何文化都有一定的继承性那样,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在西方经济学中也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
  (2)一分为二,科学对待。首先就阶级性而言,西方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产物。即本质上看,西方经济学是为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辩护的庸俗经济学,反对社会主义制度,诋毁马克思主义,不可能真正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发展趋势,因而不可能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其次就方法论而言,西方经济学存在两大错误:第一,它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方法取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第二,它以人与人、物与物之间关系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因此西方经济学不可能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和历史趋势,但是西方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所采用的一些具体方法,既可以用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也可以用来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如弹性分析法,可以分析价格变动对需求变动的影响程度;边际分析法可以分析经济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等等。
  再次就研究对象而言,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利用,实际上就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因此存在着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技术规律和经营管理规律的内容。社会主义经济从生产力方面看,也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因此也需要研究与之有关的生产技术规律和经营管理规律。所以,如果抽象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西方经济学中有关生产技术规律和经营管理规律的论述,也可供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借鉴和采用。
  最后就研究内容而言,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揭示了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机制和一般规律,如阐述的供求规律、价格规律、竞争规律以及市场的作用机制和国民经济运行机制等内容,对于我们认识商品经济和搞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西方经济学对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条件的分析,对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购买力、经济增长、财政与货币政策效应以及各种宏观调控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对于我们在市场经济建设中搞好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2.知识目标:通过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西方经济学精髓
  西方经济学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后”,其理论体系庞大、思想内容复杂,并且在思维方式上既具有文科思维的开放性又兼具理科思维的严谨性。所以,我们高师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基于学时有限、学生基础薄弱的现实,必须合理定位知识目标,不能好高骛远,使学生望而生畏、产生厌学情绪。
  “西方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体系,构成基础是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如供给需求、弹性、消费者均衡、生产成本、市场失灵、国民收入、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基础,没有基本概念作为思维的根据和手段,就没有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会用经济学原理去分析各种经济现象,力图找出经济现象本身的内在规律,如供求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恩格尔定律等等。这些基本原理在理论上已经得到证明,在西方国家的实践中也得到了证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逐渐理解经济学的精髓,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能力目标:具有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和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此基础上学会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思维法方式,从而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优效果。例如学生学习弹性理论之后就会真正明白“谷贱伤农”的原因、学习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后就可以说明“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道理等等。总之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最高境界是学会一种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