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文本价值取向与学生体验的关系,让对话更积极

时间:2021-03-18 11:39:2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处理好文本价值取向与学生体验的关系,让对话更积极

        处理好“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的独特体验” 的关系是对话的难点。《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时,有一段这样的原话:“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现实的阅读教学中要真正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很难的,有的只注意文本的价值取向而忽略了学生的独特体验,有的一味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而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那么如何让二者有机地统一融合?我认为前提是老师要真正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因为教师所处的特殊地位,教师的独特体验往往能够左右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何为真正把握?具体就是老师要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理解文本在当时情景下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并且在把握文本原本内涵的前提下,做到以下几点:
        一、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特点对文本内涵做出新的理解。
        如《落花生》一文,当时的写作背景是,国家正处于一个极为动荡的年代,国家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各类有用的人才,而当时许多有条件有能力的公子少爷们天天醉酒欢歌,置国难于不顾。面对这样的现实,许地山的父亲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之心的民主人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扎扎实实地学点本领,为国家为民族做点实事,做个有用的人。要做像花生一样的人,这是文本在当时情景下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但是时过境迁的今天,国运昌盛,国家人才济济,社会充满激烈的竞争,客观上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因此老师对文本内涵要有新的理解,学生如果表示要做像苹果、石榴那样敢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也不要给予否定。这种超文本的阅读就是语文教学创新的体现,应该大力提倡。但是,这只能说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本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教学与时俱进,追求的是发展,而不是否定。
        二、与生活同行,结合学生实际允许对文本有多元理解。
        鲁迅曾谈道:同样是一部《红楼梦》,多情的'男女看到了缠绵,易学家看到了阴阳,道学家看到了淫……因此独特体验有时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应给以尊重。
        记得窦桂梅老师教《宋定伯卖鬼》一文时,让学生在学习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谈谈“这是一个( )的鬼”时,有的学生说这是一个贪心、可恶的鬼,有的学生觉得这是一个胆小鬼,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一个善良的鬼,有的……面对学生不同的理解,窦老师没给学生定下唯一的答案。 
        还记得有一位老师在上《秦始皇兵马俑》的课上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始皇兵马俑,你觉得谁是最伟大的?”生1说:“秦始皇最伟大。”生2说:“文章的作者是伟大的。”生3说:“古代那些建筑秦始皇兵马俑的劳动人民。”生4说:“发现秦始皇兵马俑的农民。”当时老师都给予了肯定。这些答案都是孩子的阅读感受,再现了学生的心灵世界,这些感受合情、合理、真实,虽然有的和教参不一样,但我们应给予保护,允许多元理解同时存在。       三、从认知出发,提高学生正确认识文本价值取向的水平。
        小学生生活阅历较浅,认识事物的能力偏低,对文本价值取向的理解水平不高。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有些情况下,虽然是学生的真实体验,但是因为不符合“基本道德素养”,这时教师应驾驭文本的价值取向,采用“精读感悟、问题探究、课堂辩论、联系实际”等策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本的价值取向,让学生真正与文本、与作者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一面五星红旗》时,课堂上老师提出:“当老板告诉我,可以用鲜艳的五星红旗换面包时,我是怎样做的呢?假如你就是这位留学生,会怎么想?
        [学生思考后纷纷发言]
        生1: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我们不能用国旗换面包。生2:生命是重要的,我三天没吃饭了,我多想得到面包!生3:我把红旗给了老板,我心中仍然可以是爱国。这时老师抓住文本的价值取向——“爱祖国,爱国旗,从一点一滴的言行开始,无论人在何方、身居何处。”先引导学生阅读下文老板的态度变化的句子,然后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是留学生的爱国品质打动了他的心,懂得了自己应怎么做。
        四、从是非着手,引导学生丰富与发展文本的价值内涵。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但尊重不等于迁就,要注意文本的本义和教学的价值取向。学生在阅读中的多元理解是客观存在的,但绝非越多元越好,那种不顾文章主旨、牵强附会、借题发挥的“多元理解”徒为何用?作为老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明辨是非,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如教学《麻雀》时,有位教师问学生:“如果你是老麻雀,会怎么做?”老师的意图是教育学生要像老麻雀那样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体验母爱的力量。学生的回答是:“我会给猎狗下跪,求他饶小麻雀一命!”“我会飞走,因为我怕死。”“我也会飞走,因为那样做不但救不了小麻雀,还会多搭上一条性命。”“反正孩子注定没命了,与其白白送死,还不如回家再孵一窝小麻雀。”可老师的评价是:“你很会想办法。”“你很诚实。”“你很会保存实力。”“你很注重现实。”很明显,学生的多元理解已偏离了文本内容的价值取向。为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教师竟不分青红皂白地表扬,这种一味迁就的做法实不可取。虽然学生的理解、体验偏离常理是正常的,但关键是老师怎样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价值取向,明辨是非,并将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转化为教学资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教师当时能及时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作进一步引导:“你们难道就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活生生地被猎狗吃掉吗?”那么学生一定会回到文本的正确价值观上来:“我也要向老麻雀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