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国魂

时间:2022-11-21 05:56:0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建筑与国魂

        一谈及中国建筑,人们必不可少的要述道“发扬”,且对“发扬”两字均无非议。可曰理性一致吧,但谈及“发扬”些什么?众述纷飞各述已见,可曰百家争鸣。故而“发扬”便百花齐放,然却支离破碎(过激了,但无抵毁之意识)。
        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仍是交叉学科的重大突破,正在给建筑以新的巨大的冲击,向建筑界提出新的挑战,这些因素将进一步充实或刷新人们对建筑的认识,改革建筑的设计方法,并将促成新的思潮,形成新的风格。
        在这里我想通过对建筑的哲学含义,建筑的宗教伦理,建筑的双重的境界,建筑艺术的审美,建筑艺术的文化构架,建筑的时代精神,建筑的表现方法等诸方面的全方位探索。力求寻觅一条理性之路——建筑与国魂。
        何为“国魂”——国之崇高精神,国之文化精粹。在我国数千年光辉文明史中,儒、道、佛三家的学术思想在众学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无可非议的史实,当我们翻阅中华建筑发展史的巨卷,不难发现之史实的轨迹,丰富灿烂的美学思想,直接影响着我国从古到今的建筑艺术发展,宗教对于建筑艺术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一种功能因素,不仅历史地留下了建筑艺术实体,而且更是那些当时旨在为宗教服务的建筑艺术手法,至今还在影响着对建筑艺术的感受和理解,影响着建筑的创作设计。
        溯其本——儒道佛三家学说,追其源——我国古代美学的民族传统,务其实——我国特有的美学理论和审美趣味。故需要“发扬,”却不知“发扬”些什么?何不深入事物的底蕴去研究其“所以然”呢?何不去研究儒道佛三家的美学思想形成和发展呢?何不去研究渗透在建筑中的儒道佛三家的美学思想呢?何不去研究现代中国人对美的意识,审美的需求呢?
        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美学思想,是在儒道佛三家学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当中产生和形成起来的。
        什么是美?儒家的审美观念,尽善尽美,美善统一,以善为主的中和之美,赋予美的观念以功利主义的性质,并把美学引入理性主义的哲学范畴;和儒家的审美观念相比,道家则是非理性主义的,则所谓的“一大二全”的“自然之美”(所谓“大”的观念是无穷,无限、无形、无声,是美和善的最高境界,所谓“全”中一个整体概念,是无穷大,视自然素朴之为全美。这个“自然”不是我们说的自然界的山水景物,而是指天地万物形式的自然本质,及其自然形态,)综上所述:儒家重人为,道家重自然,儒家重礼乐修养,而道家则重天真本性,他们的审美观念是大异其趣的。
        从认识论和思维方法去看,佛学的许多理论和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关系其为密切”(佛学中虽没有直接或没有明确谈及美学的)但其悟道之法,以空为美、以净土为美,以彼岸为美的出世思想,无处不包含着佛学审美观念的色彩;佛家把“虞空”境界看之谓最高实在,把“净土”看作是美的最高境界。
        儒、道、佛三家的美学观念,有其消极的乃至糟粕的,但纵观会儒家的“实用美”,道家的“自然美”,佛家的“绝境美”三者之形成对立,影响、融洽、发展。确实实在在的形成了我国古有特有的审美观念。
        由于美的观念不同,儒道佛三家在美感经验的认识上,看法也就截然不同。
儒家重理性判断,强调伦理修养,道家重虚静坐忘,强调物我同一,佛家主“妙觉”“妙悟”强调万法皆空。儒家强调理性的知识,道家则强调非理性,无意识,而佛家却强调形象的直觉。然这些各其特点的片面强调在我国古代稍后一个时期的美学理论中就出现了合流、融合的情况。古人尚知,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古人尚能包容并蓄,我们今天难道就不能众采博收,批判承受吗?       作为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的体系,审美观念,审美经验仍是构成审美趣味的综合要素。或曰审美观念与审美经验的综合表现。审美趣味,人皆有之,千差万别,(不只是美学家、艺术学仅有之)而各人的审美趣味的形成,除生活实践这一基本条件之外,与各人的文化素养,理论水平也有关系,所有表现出来的审美趣味也自不同。《红楼梦》中贾政、宝玉父子同一群文人第一次视察新落成的大观园中的稻香村时所争论的一个话题,就是人工和自然之间的区别。其实质上是儒家审美观念与道家审美观念的区别,即使有其近似的审美观念,但所获得的美感经验,也还有深浅之别,厚薄之分,故,在儒、道、佛三家美学思想影响下所形成的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所表现出来的审美趣味自是迥然不同的,然都可以根据不同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经验进行辩析,儒道佛三家美学思想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审美趣味,概括比较的说,儒家尚实用,道家尚虚无,儒家重理知,道家讲任性,儒家重人工,道家崇自然,儒家重现实,道家重幻想,然佛家近乎于道家的“虚静空无”的意境追求,但理想境界认识,各有见解,故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风格。
        如果说我国古代美学思想是在儒、道、佛三家学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当中产生形成起来的,那么可否说,这种美学思想发展的特殊现象(渗透、融合)也就是我国古代美学传统的民族特色呢?那么可否说:这种传统的民族特色,仍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呢?
        然“恐玄者”弃“玄”,却不知“三玄”(《老子》、《庄子》、《周易》合称“三玄”)却不知中华文化之渊源,是弃“玄”还是弃“源”,然到头来弃掉的则是中华文化的渊源。“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岂可成了一句空话。
        博其精粹,采其精髓,振其精神——扬我国魂。何必非要在“形似”“神似”上争说不可。如其争说似于不似,道不如求说“实质是”用句时兴的词来说,就是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其质是中国的。其形是现代的。
        脱离了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史实,脱离了现代意识,就谈不上什么真正的现代中国人的审美要求和准则,脱离“特定”强加“引进”故必然形而上学。不论是引进“符号”还是引进曾以“神似”的形态,都没有达到升华,至少说没有达到一个深层次的境界。
        我欣赏佛家的“一切唯心造”我欣赏杨英风的观点,振兴中国建筑不需靠大屋顶,璃瓦,亭台楼阁等建筑“符号”来装饰建筑物之外观,来成就我们的民族风格,要弘扬中国建筑精神,唯有一切人心造起,去除西式文明自我、自利、唯我独尊等欲念,恢复我国固有有容乃大、关怀众生、使生命顺畅舒适运行的恢宏空间,我们成就的建筑自然会有传统文化中的泱泱气度和自由灵活的空间变化了。
        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银行(香港)高耸似塔的外形,三角形都充满变化的空间,璃帷幕的反射映照,以其自然、朴实的外部形象,给你的感觉它是中国的,处在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香港,它没有任何中国传统建筑的外形符号,但它的内涵都是中国的,难道这不足以证明弘扬民族风格,并不在于“形似”“神似”而在于“质是”吗?
        “质是”其丰富的内容就是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中华建筑的发展史,作为一个建筑师有必要强调增强对“质是”的修养,以揭示自身的创作素质,为明日的中国勾通出“自然、朴实、圆融、健康”的理想建筑。

【建筑与国魂】相关文章:

谈关于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08-20

建筑开题报告12-05

简析智能建筑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06-10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建筑节能技术探析08-02

探析现代建筑理论08-04

浅析建筑艺术审美04-12

建筑学开题报告11-23

建筑设计及运行管理的绿色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分析05-22

谈建筑电气节能探讨08-14

谈建筑创作思维的培养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