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4-12 14:45:1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精选6篇)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但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较低。我结合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精选6篇)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1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有效性教学的保障

  小学生正处在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好习惯一旦养成,学生的上进心也就有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反复督促学生,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

  1. 学会倾听的习惯。养成课上认真听讲的习惯,要专心、精神集中(注意教师的眼睛、黑板、课本),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不能东张西望,要让孩子能够坐得住。能听懂老师的每一句话,养成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

  2.善于思考的习惯。学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不懂就问。要求孩子读书、听讲时要善于动脑思考,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于书中的知识和道理,能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

  3.敢于提问的习惯。在学习中,还要善于发现疑问,决不走马观花,粗心大意,不求甚解。有不懂的问题要敢于提问,有新的看法能够提出。

  4.认真书写的习惯。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手距笔一寸,眼距书一尺,胸距桌子一拳)。写字要专心、认真,作业要清楚、整齐,独立完成,不马虎。

  5.与人合作的习惯。现在无论我们干什么工作,都离不开与人合作。学习也是一样,从小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非常重要。

  6.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不拖延。放学后,稍做休息马上写作业,再出去玩。在动笔之前先复习,想一想老师今天讲了哪些新课,要求掌握哪些内容,然后开始写作业。

  二、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是提高有效教学的基础

  1.备好课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才能把握好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才能更好由易到难地去设计教学活动,选择学生更喜欢的学习方法,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做到胸有成竹,应对课堂上的变化,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在备课时,我们不但备教材,还得备学生。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思维特点的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才不会被学生牵着走,真正体现课堂的“有效性”。

  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我们说教学目标要兼顾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不同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心中有目标,教学活动也要从易到难,并对教学作出有针对性地调控,不断引导课堂向着预期的目标进行。

  2.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主动的参与,“让学生从玩中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遵循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借助学具操作,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把学生所有的感官都调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使他们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收益,教师才会有成功感,师生才能共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总之,一节课的教学方法,只有适合于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才是有效的,只要我们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就能实现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2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当今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倍受人们关注,语文已成为众矢之的。作为身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应冷静思考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小学语文该如何教学才更有效呢?我认为,

  一、认真抓好精心备课,落实语文教学有效性

  认真组织语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实行“个人自备、集体议课、专人整理、上课听课、反思修改”的备课方案,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一)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考虑,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

  (二)突出教学资源的开发。首先是教材资源。抓住教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其次是生活资源。紧扣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带进生活之中;第三是网络资源。搜集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并精选一部分,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三)注重教学问题的生成。在备课中考虑问题的生成,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预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把提问题的权利还给每一位学生。真心做到了“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

  (四)精心设计训练。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作业练习,在“新”、“趣”、“实”上功夫。

  二、认真抓好扎实训练,落实语文教学有效性

  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实际,灵活的对教材进行增删调整,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与教材、教师、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主角;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选择灵活的教学方式,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全面的语文实践,即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兴趣的培养。

  (一)识字教学。

  增强对汉字规律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按规律有序归纳所学生字。让学生给字找朋友,开展游戏识字,如汉字开花、汉字加减法、猜字谜、组织百字竞赛等。识用结合,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体会汉字在语言表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导学生在交流、评述、欣赏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阅读教学。

  教师可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的进入文本、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从阅读中寻找乐趣,享受学有所获的快乐。

  (三)口语交际。

  教师可在课堂上创设模拟的生活情境,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游戏,提供不同的口语交际机会,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学会规范说话、礼貌用语、耐心倾听,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习作教学。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以事情发展的线索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取材时联系生活世界,捕捉生活中的热点和亮点,激活想象世界,唤起流淌心底的情感,坚持求真、求诚、循序渐进的原则,运用生动的文字表述情感,力求准确、具体、生动、形象。

  三、认真抓好自主学习,落实语文教学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重点凸现出“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从而用理论知识体系走向生活,生活中的新体验发现新知识,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做人准则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一节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应该有以下特性:生活性、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教学方法多样性。

  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说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出较之以往的语文改革是一种创新的理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它是语文新课标的精髓。

  (1)把预习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先行尝试的活动

  叶圣陶指出:“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

  在平时布置学生初读课文预习时,我把“读(读课文)、查(查字典知字音、义)、思(思考课后问题)、圈(圈画重点句)、问(提出不懂的问题)、找(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六字作为预习的基本要求。在具体操作中,我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培养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

  朗读法:读是真正的预习,是搜索疑难、回答问题的前奏。新教材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自学。因此,预习时,我总鼓励学生多读,并采取多种形式,如自读(有感情读、快读之分)、小组读、竞赛读、默读等方法,使学生在课前就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小组讨论法:当组织学生课内预习时,我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再小组共同预习、检查。如小组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提出难记的字说说记法,提出不懂的词语组内互相帮助解决,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整理出组内不懂的问题等。采取互相讨论的方法,切磋琢磨,互相联合,共同解决预习中的问题,这样对后进生也有帮助。

  质疑法: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在学生预习中,让学生充分寻找有疑惑的地方,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生对重点句一旦理解,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迎刃而解了。除此之外,我还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探究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他们自主思维的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2)围绕学习目标自主探究,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

  苏霍姆林斯基说:正象空气对于健康一样,自由时间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要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探究知识,老师就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就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凡是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就应通过小组交流取得共识,老师适时指导、点拨,这样才能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

  四、认真抓好让教学本质,落实语文教学有效性

  “语文,心灵的一泓清泉”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从人类生存的本能来说是工具,他让人在生活生产中交流;从人的最高需求来说是心灵的清泉,他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和寄托。回归语文本色才是语文教育的目标。语文的源泉是生活。而语文教学是活生生的生活体现。从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在生活中延伸发展。惟有用生活将教师学生课堂知识连为一体,语文方可闪烁他独特的光芒。

  1、让教材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语文回归本色的首要条件。教材的编排既要符合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征还要符合地方文化特色和学校文化特色。做到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阶段性安排。语文教材与校本教材相结合,国家教材与地方教材相结合,是形成特色语文必不可少的条件。

  2、教学内容必须贴近生活。在教学中贯彻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坚决杜绝闭门造车式语文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有选择制定教学计划,并随时听取学生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计划,在教学中务实,在务实中求发展。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教学形式也要贴近生活,让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去锤炼自己。尤其是利用两假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有相关的计划并指导学生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大舞台找到展示自己的平台,形成个性语文教学。

  4、建立双轨制,彻底改革语文教学评估体制。即将学生社会实践成绩与文化理论考试成绩相结合,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不仅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更是对教师教学的鞭策。

  5、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制度,为有效教育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让教师在教学与教研中提升自己。真正体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育理念。

  综上所述,语文有效教学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让我们形成共识,转换教学观念,为创造真正有效的语文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创语文教学的美好未来。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3

  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取得很好的教学效益,在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中,师生均可以从沉重而漫长的时间负荷中解放出来,让“时间就是效益”成为现实,让学生不再把物理学习当做负担,不再把物理学习当做累赘,让物理学习轻松高效。怎样从物理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了每个物理教师都要深究的问题。为此,利用物理学科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特点,从各个环节设计生动、充实的物理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往往能够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1.用科学史实创设情境。

  可以用一些科学史料中的典型事例来创设情境。例如讲长度测量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鲁班木工尺的标准”来创设情境。这种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创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积极进行思考,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为课堂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2.用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现象创设情境。

  可以用学生所熟悉的现象来创设情境。例如讲“压强”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想一个问题,人坐在板凳和沙发上,两种情况下,舒服程度一样吗?从而提出本课要讨论的问题──压强。学生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创设适合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情境

  可以用适当的演示实验来创设情境。例如在讲汽化和液化一节课时,一开始做以下一个实验。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让学生观察时提出以下问题:水沸腾前、后出现的气泡,体积有什么变化?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呢?如果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吗?

  学生们边看演示,边思考问题,很自然地创设了问题情境。

  由此而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在局部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要使刺激有新颖性,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为课堂教学实施和探究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点,使学生进入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合作探究,活跃课堂气氛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科学探究要渗透在教学各个环节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渴望,使学生体验探究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1.实验课教学中探究。

  实验课中,应先提示学生如何做好实验计划的制定和安排,自由设计实验,选择好必要的器材,注意科学的实验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对实验的不同方案进行评估、交流、取长补短。

  2.习题课教学中的探究。

  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让学生巩固知识、掌握解题技巧,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辨析的探究活动,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四,习题设计,体验收获的喜悦

  1.从教学目标上讲,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2.从习题设计上讲,要精编精选,不要搞题海战术

  3.从教学策略上讲,要重视过程分析,不要只重求得结果。

  4.从教学方法上讲,要群言堂,不要一言堂。

  五、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要把握好频度和坡度。在把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各小问题的坡度,要让学生感受到这样分解的理由,并能自然地把各个阶段的解决策略串联起来而得到原问题的解决。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有效教学,以学生的探究为主,以学生得益多少为评价标准,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没有现成的教法和学法,需要我们广大的物理教师共同的探讨和研究。让学生“动”起来,让物理课“活”起来,让物理知识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解决生活难题的武器,是每个物理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很多,只有我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法学法,把教学当成一种创造性、艺术性的劳动,不懈努力,精益求精,就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由此可见,语文课程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这个基础也就是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个基本的语文素养,能够满足学生现在和将来的社会生活基本需要,能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基本保障。听、说、读、写样样本领都少不了。比如说,一个孩子在应聘工作时较好的通过了笔试,但到了面试的时候却木讷慌张、吞吞吐吐、辞不达意,不能落落大方地与人交往,可能就遭到了淘汰。反之也是一样。所以我们语文教师最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加快提高孩子们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速度,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我记得崔峦老师曾经说过:“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牢记语文教学姓“语”,不管怎样创新,要体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课不能上得华而不实,甚至哗众取宠。改革的决心要大,但具体到一节课,又要实事求是。“

  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是“致力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课程,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其基本策略的课程,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课程,这就是语文课程的特点,不能变也不应该变!否则,语文课程就变味了,变形了,变质了,异化了,就不再是语文课了。

  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识字写字;通过读书学会读书;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词语,品读词语;在读书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等,不但不能变,还要抓住不放,做得更好。一句话,语文课就是要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里学习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和口语交际。这就是语文课上的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白白浪费时间去干别的什么,而不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课能算是语文课吗?方向明确了,具体该怎样操作呢?这也是我们教学第一线老师最感兴趣的,最具实用性的探究。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5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老师的教学,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能力、技能、情感等方面获得了多少。简言之,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对地理知识接受和内化的有多少。

  一、在反思初中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还有很多影响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象。

  1、应试教育的缺陷:偏重思想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判断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育理念里,把地理教育当成知识传授。注重教法,忽视学法,注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

  2、教学方法的单一化:教师课堂教学的生硬灌输,教学过程缺乏引导性,偏重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没有让多媒体辅助教学来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地理知识的真正目得以实现。

  3、评价体系的单一化:以考试成绩为主的选拔制,导致了重终结性评价的倾向,缺乏形成性评价,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在以往的评价体系里,除了考试之后的成绩评价,就是老师对学生的语言式评价,缺少学生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

  4、教师素质对学生的影响:部分教师的业务素质不高,教学态度不积极,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有待增强,缺乏正确价值观,存在着职业倦怠等等。 那么,在新课改下应该如何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二、提高地理教师的整体素质。

  地理,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具有文理综合性强的特点。我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渊博,因此是否广闻博见也是衡量地理教师素质高低的标准之一。在初中《地理》试验本中增加的那些阅读栏目,涉足面广,横跨了政史地等多门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今天的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来获得多种多样的信息,他们想的问题,想了解的事物也越来越多,这就教师既要有较精深的地理专业知识,又应有广博的知识面。

  作为一名地理学科的教师,我们应该注重提高对地理课地位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技能与德行,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同时,地理课教师更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注重师德,发挥人格魅力,身教大于言教,要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锤炼自身语言,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调节不良心理,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培养正确的认识,保持不懈追求。只有这样,教师素质提高了,才能保证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学不是只靠教师教,离开了学生的“学”就无所谓教师的“教”。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因此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传统的地理课堂中,教师就是课堂的中心,主宰着课堂的一切,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下。造成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根本谈不上课堂上的有效学习。因此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有效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我们应该从主导者转变成指挥者,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所有的活动应该围绕学生的发展来设计和展开。课堂上,我们不能只是单方面传授知识,讲解问题答案;而是应该师生双方合作探究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所能做的不是只教会他们知识,而是教会他们能自己去学知识。

  因此,我们首先要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观念,人本主义者相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教育的作用归根结底在于开发人的内在潜能和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充分发展和全面实现。其次,我们应该承认学生差异性,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情感的培养,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创设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创设问题,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6

  一、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如何认识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二)、当今的课堂教学缺少什么

  1、牵引多,引导少,教学中缺少智慧的生成。

  2、关注目标多,设计过程少,缺乏系统的反思。

  3、课堂教学缺少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系统反思

  4、课堂教学缺少对生命的关照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

  1、泰勒: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言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

  2、布卢姆: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教学目标,而不是去表述教学的理想、愿望。

  3、马杰:必须包括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能观察到的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行为表现的公认的准则。

  关于教学活动的组织

  1、活动形式应多而不乱,要有知识和技能的养成作为支撑。

  2、活动设计应活而有序,要具有可操作性。

  3、活动要尽量真实,要体现开放性。

  教学管理者的关注

  1、有效课堂教学应具有的品质是教师是否在每个环节都充分关注了学生?

  2、教师的主体性是否彰显?

  3、课堂中是否有师生智慧的生成?

  (四)、如何打造课堂的有效教学呢?

  有效的课堂最终还是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得以实现,那么如何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呢?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策划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既可揭示新知,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挑战自我的热情,引导学生自觉投入到新的数学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来,真正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益。

  2、问"听懂了吗"还是问"还有问题吗"?在课堂上,教师常问的一句话是:"听懂了吗?"与"还有问题吗?",这两种问法究竟哪一种更好?体现出东西方文化在教学理念上的差异: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该说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甚至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如果提不出问题,还谈什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怎么能够得到有效地培养呢?又如何生成有效课堂呢?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

  二、课堂教学有效反思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因为课程改革的理念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来实施的,加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追求有效课堂教学,同样要探索教师的有效教学反思。美国明尼芬达州的罗斯福高中办学历史悠久,学校主张:反思+实践+研究=教师的成熟,可见,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标理念下,教育理论界一直认为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追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应该培养反思型教师,提倡反思性教学,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反思呢?

  (一)、教学实践活动前进行反思,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在课前准备的备课阶段进行反思,它有助于发展教师的智慧技能。目前教师备课的现状主要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照搬现成的教案,不考虑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二是有经验的老教师备课时,过分依赖多年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这种习惯化的思维使他们不注重反思自己的经验,凭原有的经验设计教学方案。针对这些问题,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过去经验与教训反思的基础上。

  1、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作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是否进行课前教学设计反思,将直接影响到能否有效地组织教学。因为从课前反思中可以估计、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的接受方面是否容易。然后根据学情预设出有活力的教学环节,既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又调动学生上课的极积性,提高参与面。

  2、备课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切合实际、注重实效。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一个善于研究的教师,注重在教学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重难点,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选择或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教师的备课应反思:备课的目标是否注重知识传授与获取,是否注重教师教学行为有益于学生的发展。采取丰富多样备课形式,有平行班级的,应大力提倡"集体备课"方式。而教龄长、经验丰富、素质高的教师,提倡在书上"点画批注",让他们腾出精力和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只要我们更新观念,坚持不懈,一定会探索出一条符合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备课"新路。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实际就是一种教学机智。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地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还需要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验证。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反思,主要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在学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时,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如何机智地处理这些问题?当学生不能按计划回答问题时,将如何调整原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立刻进行简短的反思,给生成的问题腾出空间;要学会倾听学生的见解,善于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要观察、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学到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形成了哪些能力等。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思,才能有效调整教学行为,捕捉教学灵感,挖掘和拓展课堂资源,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后进行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课后反思可提高教师教学教研的水平。这类型的反思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等。例如:这堂课让学生得到什么?这堂课学生有收获吗?通过什么方式让学生达到课标的?有没有比这堂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重视课后的总结、反思,哪怕是一个浅显的问题,也应该认真推敲;在解决问题时,不能只停留在能给出几种解法的层面上,而应该从规律上、本质上去找解法;在课堂教学中,哪些教学环节没有按计划施行?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出现了令人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教学设计方案还能优化吗?细节代表着经验,成长源于灵感。课堂中常常会因为一些偶发之间而产生灵感,教师应该通过反思,捕捉这些"火花",日积月累,既有利于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反思与课堂的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它犹如断臂的维纳斯,再成功的教学也有遗憾之处,而科学、有效地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成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如: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该如何处理这些差距?同时,教师要学会用遗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结果,用辩证的眼光看失误的问题。通过"由教反思到学、由学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误、由失误反思到发展、由现象反思到本质"的多次循环,就会使教师的教学实践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标准定位

  有效课堂教学应该力求"新"、"实"、"精"、"活"。

  新:教学理念新,教学设计新,教法学法新;

  实:教师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平实,教学目标当堂落实;

  精:自学问题制定精,教学内容组织精,学生活动安排精,教师指导少而精;

  活:学生的情绪状态、思维状态被激活,反馈评价方式活,预设生成调控活。

  (二)、反思备课各环节提升课堂的有效教学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有些教师却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抄教案。在备课时不去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领会新课标的要求。不去仔细琢磨教学的重点是什么?不去思考什么地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怎样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活动?只是把备课当成单纯地写教案而已,只求形式上有教案,不求有能够解决课堂教学中实际问题的、符合自己教学个性的教案,以致备课笔记上写的是一套,课堂上实施的却是另外一套。应该怎备课才合符新课程标准呢?

  首先、认真钻研教材,准确地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弄清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选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其次、发挥备课组的功能,积极参与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讨论,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做到准确、明了、精炼,把要教学的内容中存在的疑惑,尽量在集体讨论中得到解决。用最少的问题覆盖最多的知识,收到最大的教学效益。对自己所备的课进行反思改写,直到真正满意为止。

  (三)、反思课堂结构提升课堂的有效教学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对课堂结构进行改革。新课程理念下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安排课堂教学的环节,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地取舍或颠倒前后顺序,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进行合理地调整,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训练,要尽量避免集中练习,训练应穿插于各环节之中进行,讲练结合,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当堂训练的质量,做到及时反馈、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而且还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反思教学方法提升课堂的有效教学

  1、旧知的复习要做到精练和实用。旧知复习是根据知识的本身的特点、教师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水平而定,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充分的准备。复习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奠定基础、扫清障碍,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2、新知的引入要体现自发和自然。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还重要,提出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对问题的感知力和创造想象力",教师要善于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进一步去研究这些问题,通过探究、分析、讨论、操作等一系列活动,直到解决问题。

  3、解决问题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在合作研究中自己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4、新知的巩固要注重及时高效。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练习的习题必须精心挑选,内容的设计要紧扣知识的本质,让学生边学边练、边练边反馈并做到触类旁通、达到高效的练习效果。

  5、在新课程背景下,让学生接受最优质的教育,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牢固确立课改新理念,以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根本教学宗旨,不断改进备课方法,不断优化课堂结构,不断探索学法指导和教学方法的新途径,才能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五)、反思课堂教学提升课堂的有效教学

  1、创设有效的课堂活动。课堂活动目的要明确。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坚持"促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课堂活动内容要恰当。课堂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兴趣需要,真正反映学科特点,活动设计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相联系;课堂活动品质要高。真正有价值的教学活动离不开高水平的思维参与。课堂活动设计要以提升学生内在的思维品质为宗旨,围绕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认知能力方面来展开。

  2、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启发他们的思路,引导他们进行质疑、探究和创新。要把案例学习反思,困惑问题反思与教学反思有机结合起来,使师生在教学反思中学会反省,学会发现。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要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与同伴、教师的合作学习中学到新知识,学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总而言之,不论哪一节课的教学,教者都应认真反思教学方案的实施,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如何,哪些地方处理得较好,哪些地方需进一步改进,教师在反思教学方案后,还应反思对课堂教学改进的理论依据,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倾听、争论和发现中学习数学知识,逐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是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通过教学反思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人的成长,也有利于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在教学实践研究中不断提高的,从有经验的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一个条件是教师进行研究与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最好经历,反思能促使教学高效进行,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精选6篇)】相关文章:

浅谈有效性课堂初中的政治论文06-20

高职营销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10-13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10-20

谈谈中职市场营销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10-06

网络环境下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08-26

浅谈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育理论论文10-19

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0-30

浅谈大学英语自主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介入的作用论文09-14

浅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几点困惑教育论文08-16

浅谈如何实施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论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