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专业课学习障碍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1-03-13 12:57:0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中职生专业课学习障碍分析及对策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由于其特殊的组成结构,使得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其中部分学生存在各种形式的学习障碍,对专业课学习不适应。本文分析了学生专业课学习障碍的各种表现形式及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生 专业课 学习障碍 对策
        目前,我国学生在初中毕业后接受普通教育还是接受职业教育,完全取决于考试分数的高低。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普高热升温,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加上招生体制中一些不合理操作,大量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初中毕业生进普高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在下降,学生入学成绩相差很大,其中有一部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
        对该部分学生如何完成教学目的?如何因材施教,实施素质教育?作者认为必须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找对策。学生的智力因素可能对专业技能发展程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于一个学生的专业课学习能否入门、入门所耗时间的多少,其非智力因素是关键。教师必须首先弄清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障碍及原因,再根据教学原理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职生专业课学习障碍及成因
        1、心理障碍。
        欧洲有句名言:“一切成就,一切财富,始于健康的心理。”现在许多中职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专业课学习产生了偏见,缺乏学习的动力。
        (1)自卑心理。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当他反思自己没能考取重点高中而上职业学校时,又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所学专业失去信心,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2)思迁心理。学生步入职业学校后就确定了自己的专业,为他们今后的择业指定了一个方向,但当他们看到社会上一些个体户、专业户大把赚钱和一些本应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而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的同学时,有些中职生就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了怀疑,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思迁心理,影响了专业课的正常学习。
        (3)等待平庸心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用人单位把中职生拒之门外,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对在校中职生的心理冲击很大,他们看到师兄、师姐就业难度如此大,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认为“前途无亮”。学习再好也难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毕业后仍和普通民工一样去做苦力,学难致用,不如现在就不学,痛痛快快玩几年,混个毕业证算了,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产生了等待平庸的心理。
        (4)恐惧心理。有些中职生的学习生涯大多充满了坎坷、辛酸甚至屈辱,大大小小无数次考试带给他们的多是失败的叹息、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备、同学的冷眼……这一切使他们产生了一种不好的学习心态:学习焦虑紧张,害怕测试考核,情绪惶恐多思、抑郁沉闷,而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虽然思考了,但不深刻,是肤浅和一知半解的描述;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情绪紧张,常担心被老师喊到回答问题,一旦被提问,常因过度紧张使问题表述缺乏层次;感情脆弱、意志不坚,无法接受失败和挫折的考验,丧失了进取心,产生了对专业课的厌学心理。
        2、知识障碍。
        (1)基础知识薄弱。众所周知,现在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几乎是清一色的中考中的失败者,他们在初中的学习大多马马虎虎,特别是与《电工学》、《电工基础》、《机械基础》、《计算机原理》、《财务会计》等专业课有联系的数学、物理、英语等课程知识基础更差,使他们在学习中遇到重重困难,丧失了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2)知识面窄,抽象思维能力弱,迁移能力不足。 例如,在《电工学》中,电阻、电容、电感具有共同特性,一方是另一方的特殊形式;《机械原理》中螺纹、斜齿轮、蜗杆按螺纹旋角的角度变化而变化。
        3、认识障碍。
        笔者曾在本校机电专业学生中做过“到中职校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的问卷调查,有30.9%的学生回答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有48.7%的学生回答是为了毕业后找份工作;有42.1%的学生是中考失败无可奈何进入职业学校;有20.2%的学生是奉父母之命来上学,没有明确的目的。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进职业学校学习的目的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学习没有主动性,积极性较差,缺乏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动机。
        4、兴趣障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起着强烈的吸引和推动作用,中职生对专业的热爱和浓厚兴趣是有效地学好专业课的先决条件。但是许多学生却因为各种原因缺乏学习兴趣:
        (1)因学习内容增加所致。初中阶段学生感到难学的课程主要是物理、化学,但这时的课程内容简单,涉及的现象直观,多为生活中常体验的内容,学生有较多的经验,学习起来有熟悉感,兴趣浓。中职阶段学生逐渐接触《电工》、《电子》、《计算计原理》、《机械机础》等专业课以后,抽象的理论多了,能力要求高了,部分学生由于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开始跟不上进度了,学习中问题越积越多,成功的经验也越来越少,学习兴趣逐渐减弱。
        (2)因缺乏恒心所致。有些学生因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顽强拼搏的毅力,一遇到困难就退缩,长期下去,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3)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由于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要求提高,或因初、高中衔接跨度大,学生考试成绩不可能总在八九十分以上,家长因而大加指责,甚至打骂,形成了家长与子女的对立,出现逆反心理,失去了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