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魂”不再“流浪”

时间:2023-02-23 15:02:5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灵魂”不再“流浪”

        “现在上一节课真是憋死人了,任你如何启发调动,愣是没人吱声,死的一般” A君抱怨。
        “现在的学生真是懒啊!上课既不想动手也不想动脑,一个语法强调了一百遍,仍有这么多学生做错!”B君牢骚。
        C君下课了,后面跟来两位学生,“单词默写为什么错这么多?啥时候会默,啥时候走”。……
        现实的教育状态,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都很尴尬,一面是压制与无助,一面是反抗与孤独。其实英语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要求教师能从生命的高度关注课堂教学。但作为教师我们往往把教材内容看成对世界的终极解释,我们先学生一步具有了这些知识,然后灌输给学生,最后通过单一的评价标准——考试,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教条化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致使我们的课堂缺失灵魂。而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被动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也不是简单的由教师传授的,而是由学习者在大脑中主动、自觉建构的,建构性学习是一种由内在认知动机驱动的学习,是人类探索认知和发现世界的方式。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全身心投入地学习,也是其最持久、最深入、最富有驱动力的学习,学生只有获得学习的主动权,蕴藏在每个学生身体里的“小宇宙”才会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死记硬背的灌输式“学习”,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所以,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迫切需要反思,如何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的心智感受生命涌动的震撼,激发生命的永恒活力。
        一、 转变教学观念,优化知识素养,引领源头活水
        高中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学生要有明确和持续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意识,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作为“灵魂工程师”的职责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来。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似乎也懂得,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再学习的欲望。但是,那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更多的老师选择了不作为,选择了随波逐流,于是,学习不再有快乐和激情,课堂变得异常沉闷。教师和学生的尴尬地位要求我们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探索和发现的机会,这样做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积淀而逐渐凸显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心变成什么样子,变成鲜花还是枯树皮,取决于教师。教师的品德与才学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仅要成为活的知识宝库,更要成为一名教育专家,一名特殊的雕塑家。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推动学生追求高尚美德,成就学生更高的价值追求,成为每一位教师神圣的职责和厚重的使命。于漪老师也说:“自己学识干枯,就不可能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只有自己有源头活水,才能以丰富的新鲜知识滋润学生成长”。 所以不断优化知识素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也就成了我们的不二选择。 
        二、 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唤醒生命内驱力
        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民主氛围下的自主学习是发现、探索、思考的过程,过程中会有“山穷水复疑无路”的艰涩,也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虽然艰涩,虽然曲折,但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乐于全身心去做事,在此过程中学生坚信自己是一个智慧的使者,他善于发现,勇于探索,不断实现学生主体的认识和感知,唤醒生命的活力。教师作为生命的引领者,学生作为生命的实践者,共处民主而有创造力的课堂中,尊重不同,理解差异,相互之间不断地激励、接纳,思维的源泉不断涌动,创造的成果令人惊讶,课堂气氛活跃,小组合作默契,学生的语言技能在参与合作中提升,硬性的死记硬背无法理解的语法句子,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竟然能够熟练运用了,于是乎,生命的密码被激活,富有潜质的创造力被解锁。       三、 创设真实情境,重视合作交流,组建学习共同体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善于通过创设情境、组织讨论来进行教学,意在让学生在体验中有一种探究与参与意识。但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切实感到情境创设缺乏新意,探究没有动力,讨论流于形式,究其原因,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学习的主动权被钳制。所以教师必须精心创设真实、具体而简单的生活情境,组建学习共同体,重视真真切切的的合作与交流。比如在模块一Unit2 Growing Pains的Reading教学中教师精心于情境创设,激发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整理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在占有可靠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与合作,质疑与交流,促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变枯燥的讲授为真实的探究,这其间的收获绝不是简单的讲授所能传达的。多样化的语言交际,丰富多彩的体验与感受, 让学生在快乐的交流体验中掌握了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需要注意,在学习共同体的组建中,每个学生都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如果缺乏自控和调整的能力,必将丧失许多学习的机会。所以真实情境下的自主学习,更加要求学生自觉、自律、自主。
        四、 适应个别差异,着眼学生整体发展,优化自主学习评价
        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用一张试卷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这种单一性的评价标准把学生划分出优等生和所谓的“差生”。我们应着眼于设计使学生不感到沉重负担而又富有激励作用且能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应包括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本人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应该不否认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以下方面进行:1.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包括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团队合作精神,组织能力,协作能力。3. 在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设计针对性的强化练习,既要落实基础又要适应不同学生的层次性,练习成绩纳入评价结果。这种评价方式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我控制学习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学习自我控制的技能和方法,增强团队协作能力,让个体的差异在共享中彰显美丽。
        学习知识并有所创造是学生作为学习者的天然任务,所以,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随着新课程改革呼声高涨,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方面虽然有所放权,但旧瓶装新酒或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还是不容忽视。作为一名负责任的英语教师,坚决反对任何功利化的、简单化、庸俗化的做法。最后,摘自卢安克博客上的一段话作为文章的结尾,期待能与大家共勉之,“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是在救赎还是在侵犯?是在消解蒙昧还是在弘扬专制?是在培养人还是在异化人?是在为人服务还是为人帮闲?是在通向奴役还是在增添自由?……”。 

【让“灵魂”不再“流浪”】相关文章:

教育世界的本质和灵魂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