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从倾听“另一种声音”开始

时间:2022-12-10 07:42:1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德育,从倾听“另一种声音”开始

        有一天 ,陶行知校长看到一名男生要用砖头砸同学,立即制止,并让他到办公室等候,陶校长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侯,便掏出一块糖地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果地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学生,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的接过糖果。陶校长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随后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是男生哭着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校长又拿出了第四块糖说:“你已经认错了,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给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陶行知校长仅仅用四块糖就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达到了教育学生的效果,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不可否认,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学生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后进生”由于特定的环境,这些学生养成了自己都不愿养成的坏习惯,他们本身也很痛苦,他们同样向往进步,愿意体验成功的快乐,内心更渴望被别人欣赏和肯定,更希望得到别的尊重和帮助,从陶校长教育学生“四块糖”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对于学生不管出现什么问题,教师都要冷静思考,设身处地站在他们的角度,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一、师生交流要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
         1.角度的转变
         以往教师把自己放在一个权威的角度,认为自己的地位学生不可侵犯,不可质疑的。正是这种状态,让学生永远都是交流中一个弱者,他们不是说话的中心,而只是也只能作为倾听者,而且还是一个不能有任何发言权的纯倾听者。因此,变老师角色为学生角色,让学生与教师处在同一对话的平台,不仅都是说话者,而且也都是对方能独自发表自己意见的倾听者。
         2.语气神态的转变
         以往老师说话总是让人心惊胆颤。在这种情况下不用学生不会与老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只会让学生拘束,使得学生不是流泪就是默不作声。因此教师变板面孔为笑容满面,变威严性语气为和蔼可亲性语气,变命令性语气为商量性语气,变生气性语气为耐心性语气。
         3.谈话交流地点的适当转变
         以往教师说话总是高高在上,学生默不作声、低头不语;要不就是老师坐在那儿学生站在教师的面前,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受训者、一个忏悔者,甚至是一个罪人。学生变成了一个心理极低沉的人,让师生的交流自然就变成教师一个人的独场白。因此交流中要边学生站着、教师坐着的讲话为学生与教师都坐着讲话,变在办公室交流到草地或操场等很随意的地方和学生交流。
         4.交流目的性转变
         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找自己多是要受批评的,也一定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心理情结。这与我们的很多老师有很大关系,学生出了问题就找学生谈话,不出什么问题或不出什么大问题也就罢了,因此,老师急需转变与学生交流的话语目的,加强平时与学生无目的性的谈话,消除学生谈话的消极影响。
         二、“四块糖”的启示:学会倾听,懂得交流。       1.用“童心”赢得学生的亲近
         童年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也是很羡慕的,因为有纯真的心,
        有纯真的热情。老师作为一个成年人,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也应该把自己放在一个童心的纯真、热情的环境中与学生互动交往,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如我们班张康同学是孤儿,平时表现挺好,中考前一个月突然闷闷不乐,如果贸然去找他谈话,可能效果会不好,于是在体育课上我组织他们玩跳皮筋游戏,在游戏中和他交流,获得他的信任,在潜移默化中解决他的心理问题,最后他考上重点高中。
         2.用“诚心”赢得学生的信任
         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爱心使我们发现每一个人的独特价值,并以此激励他们,教师帮助他们树立追求目标,建立“人人都有发展机会”的信念。记得我接任一个班的班主任时,班上有个小有名气的小调皮佬,打架、骂人、说谎话如家常便饭,我觉得对这样特殊孩子的教育得用特殊的方法,特别要有爱心和耐心。每当他犯错时,我从不直截了当批评他,找到他和他一同坐着说话,聊到投机时,便把问题提出来,与他共同分析原因和危害,让他从自然谈话中认识自己错误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反反复复来来回回经历了一个学期的交流谈话,学生终于觉悟了。一次他在自己日记中写到:“不论我怎样犯错,老师总对我抱有信心,找了我那么多次,每次都那么用心的和我说话,总找我的长处,我没有理由让老师失望啊。”学生的日记和转变告诉我们,只要老师有耐心和爱心,无论学生犯多大的错误都是可以改变的。
         3.用“爱心”赢得学生的喜爱
         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所犯的错误,着实令人气愤,教师在处理的时候,确实感到棘手,这就更要求我们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不羞辱,尤其是当众批评要注意策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师要从关注整体发展来尊重学生的个性、以“人人皆可为圣人”的胸怀和气度来包容他们的不足,用“诚心”来换取他们的“亲信”,而其关键就是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教师可用书面语形式打开学生闭锁的心,可用写信或与学生签订保密协议等形式从中找到并解决学生的一些问题和一些困难,这样自然而然就成了学生的好朋友。记得上年我曾教一名很内向的女孩,平时少语、悲观、不和老师说话,我知道后主动给她写一封信。听同学说女孩看信后偷偷地哭了,后来女孩在日记里说: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不被老师关注的学生,也很怕和老师说话,看了您的信,我发现我的想法错了,谢谢您老师,您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信心。”从学生的日中可以看出学生渴望与老师交流的,只是少了一些勇气,那么我们老师诚心就可以把学生藏在心里的勇气释放出来,从而获得学生的信赖。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学生的爱是一个老师能与学生和谐交流的情感源泉。用老师的爱赢得学生的爱,用老师的爱融化学生的情。把学生当孩子,把学生当朋友,这种朋友式的和谐交流能激发学生和老师交流的欲望,师生间的交流就变得畅通融洽了。

【德育,从倾听“另一种声音”开始】相关文章:

对于大学课堂言说失衡\倾听缺失现象解析06-13

高校德育的网络效应及对策06-14

小学体育德育论文06-05

德育历史形态演进探析06-15

试论家庭和谐德育的思考08-26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05-25

试析加强学校德育管理08-22

小学德育论文(精选8篇)06-15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06-09

技术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