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日常语言、科学语言和哲学语言

时间:2021-04-27 15:57:1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亚里士多德:日常语言、科学语言和哲学语言

      [摘要] 亚里士多德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角度,对语言的层次进行了划分,他提出了约定俗成语言论、由种加属差来定义的本质主义语言论、不能定义的最高的种即哲学范畴的意义分析理论。深入理解和把握亚里士多德的日常语言、科学语言和哲学语言三种不同语言形式的思想,对现代哲学的研究具有主要意义。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日常语言,科学语言,哲学语言

  恩格斯把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规定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现代西方哲学把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转换为思维、语言、存在三者的关系问题,而且语言是问题的核心。
  我们看到,现代西方哲学离开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孤立地研究语言问题;而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忽视了语言的中介,抽象地谈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我们很少注意到思维具有常识思维、科学思维和哲学思维的内在差异,语言具有日常概念、科学术语和哲学范畴的不同,而对象具有感性对象、知性对象和理性对象的层次区别;而且,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语言形式与不同对象世界有一种对应关系,并表现为人类思维、语言及其所把握的对象世界的发展舶不同阶段的深化。显然,语言问题是重要的,语言是打开思维和存在及其相互关系之门的钥匙,而语言的层次与思维和存在的层次问题的深入研究是进一步深化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语言层次思想的考察,发掘古希腊智慧对现代哲学基本问题研究的重要价值。
  
  一、“是”和“善”的层次划分
  
  由于亚里士多德的语言层次理论与他的本体论关系密切,所以,我们首先讨论亚里士多德关于“是”和“善”的层次划分理论。关于“是”或“存在’:(在希腊语中两者是一个词)的分层,亚里士多德是从两个角度进行划分的:一种是是否与运动和质料相结合的标准,另一种是是否与感觉和理性相结合的标准。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理论知识中,那些自身不运动而又和质料分离的抽象的“是”是哲学的对象,即“作为存在的存在”或者“不同的动者”也就是“神”;那些自身运动也不与质料分离的具体事物的“是”是物理学的对象;那些自身不运动也不与质料分离的“是”是数学的对象,即“数”。哲学的知识是思辨的,数学的知识是分析的(逻辑的),两者都与质料分离,因而都是超验的和抽象的;物理学因与质料相结合,因而是经验的或实证的。哲学的对象是不变的,物理学和数学的对象是变化的,由于不变的东西是可变的东西的原因和根据,所以哲学是研究第一原理的,即终极的形式因(或本质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而科学(物理学和数学)研究事物具体的、特殊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根据是否与感觉和理性相结合,把“是”分为感觉的“是”和理智的“是”。他把智者感觉论提到的人们日常感觉到的现象看作是有真有假的存在。他在《形而上学》第四卷第六章中指出:现象是相对于感觉、相对于意见的东西,是凭借他物的东西,不是单凭自己的真的是的东西。现象的存在是它对某人、在某个时间、以某种意义和方式显现成为那个样子。所以,可以把某人所感觉到的东西说“是”或“不是”,这就是我们日常思维的习惯,即感觉的意见和现象可能出现既真又假的矛盾,这种矛盾可以通过大多数人的意见获得合理的排除。一切具体科学研究的是特殊的“是”,是变化的事物背后不变的存在,科学通过理智分析获得这样的理论知识。而哲学研究“作为是的是”,是寻求普遍的、终极的存在和最高的原因的学问,是人类智慧的对象。他说,智慧是最高尚的东西的知识和理性的结合。亚里士多德认为,不论是感觉的“是”,还是理智的“是”,或者是智慧的对象“作为是的是”,都有真假。因为任何认识和理性都是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表述的,即都可以说“是”或“不是”。人们在不同的认识层次上目的都是为了求真,只有“是”自身与认识相符合,才能获得真的知识。
  以上亚里士多德关于“是”的两种不同的分层理论,实际上把存在分为哲学的、科学的和日常的思维对象,即终极的存在、具体事物的本质存在和现象的存在三个层次。
  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分层比较复杂,看起来似乎混乱不堪。然而,他对善的分层不仅是清晰的,而且意义重大,但被后人所忽视。一般认为,善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伦理学被亚里士多德划人实践知识,善就成了实践智慧的对象;但是他把哲学看成是高于实践知识的理论知识,而哲学思辨的对象又是“最高的善”。这样,“善”既是理论知识中哲学的研究对象,又是实践知识中伦理学的研究对象,这似乎使我们无法确定“善”是理论智慧的对象还是实践智慧的对象。实际上,这是我们不了解亚里士多德“善”的层次理论所造成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层次划分理论是从两个视角进行的:一个是从理性和非理性的角度,另一个是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
  亚里士多德不同意苏格拉底把美德说成知识,也不同意柏拉图把善和美德、真理和美德混为一谈。他把真理和至善看作是哲学理论知识层面上的概念,而把美德这样的具体的善看成是实践层次上的概念,即一个是形而上之善,一个是形而下之善。形而上之善是思辨理论的对象,它与求真有关;具体的善(美德)是实践智慧的对象,他与人的行为以及非理性因素(感情、欲望、意志)有关。“至善”是宇宙本体,是终极的动力因和目的因,它是不变的且与质料相分离,是“不动的动者”,即是“神”或“努斯”。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层次思想,实际上就是道德形而上学和美德伦理学划分的基础;道德形而上学属于哲学范畴,美德伦理学属于经验或实践科学的范畴。总之,亚里土多德关于“是”和“善”的层次划分思想告诉我们,人类用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的语言形式把握和表达不同的对象世界:第一,至真和至善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前者表现为事物的形式因,后者表现为事物的动力因和目的因,至真和至善的统一构成了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这一领域的知识用哲学范畴来表述。第二,事物具体的“是”和“善”是科学和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前者是以求真为目的理论知识,后者是以行动为目的的实践知识。这一领域的知识用确定的科学术语来表达。第三,感觉到的“是”和“善”是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常识思维和日常语言的用法,对某个人是真实的感觉,但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见,因而感觉会产生矛盾分歧,矛盾的统一只能靠大多数人的意见。日常思维和语言对求真是不足的,但对人们的生活实践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