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职校园文化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12-03 22:42:43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建设高职校园文化的若干思考

论文关键词:高职 校园文化 建设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高职院校的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由高职院校校园中的所有成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形成的学校精神、规章制度和校园环境的总和,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应校园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切入,使学校形态、文化神态、师生心态内外和谐,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大学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大学校园中的所有成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形成的学校精神、规章制度和校园环境的总和。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的内涵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是一致的,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高职院校的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由高职院校校园中的所有成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形成的学校精神、规章制度和校园环境的总和。
  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原来的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校园规模普遍较小,发展空间欠缺。高职学生的文化等素质较之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起点相对较低。因此,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重职业性和应用性两个方面的特点,寻求一条适合自身发展办学方向和办学宗旨的教育理念,做出切实可行的定位,制定与高职院校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针。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可行性的措施和方法。
  一、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应遵循的定位
  高职院校有两个主要特性,一是姓“高”——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体现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二是姓“职”——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其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彰显自身的鲜明特色。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立足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遵循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理想追求,尽可能突出“职”的特点,融进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据此,我们认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定位是: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三个方面着手,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凝聚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科学民主的价值理念、形成导向正确的舆论环境,使学校形态、文化神态、师生心态内外和谐,办学实力、学校活力、文明魅力刚柔相济,促进学校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应遵循的理念
  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必须适应主导文化与新时代的发展,并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相一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构建“以社会理性文化为主导,以实践理性文化为核心,以实用感性文化为补充”的文化理念。
  社会理性文化是一种社会参与意识和人生反思意识,是社会政治文化和人生哲学文化的结合,是一种向善的文化,它关乎着整个社会群魂的建设。这种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培养的目标(即教育目标),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其指导思想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们必须要以社会理性文化为主导,确立“以德治校”的思想。作为高职院校,我们培养的人才是直接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学生的社会理性文化的受教育程度如何,直接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中体现出来,关系到单位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效益,它影响并制约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实践理性文化是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一种求真的文化,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的整个结构中具有核心地位。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在于培养具有现代社会政治、文化素养、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即动手能力较强的劳动者和建设者。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用富有创新精神的校园文化去培养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双证型”人才,这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区别于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感性文化是一种娱乐文化和大众文化,是一种求美的文化。它在缓解心理紧张,消除身心疲劳,密切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过分感性化的校园文化也会消磨大学生的意志,消解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念,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校园感性文化的审美指导,使校园感性文化以美的色彩,美的旋律,美的精神,将校园文化建设充实地丰富多彩。
  社会理性文化、实践理性文化和实用感性文化三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是互相渗透、相互制约的,它们的作用和地位各有所异。社会理性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实践理性文化和实用感性文化的方向。实践理性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则具有核心地位,这是由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展现校园文化亮丽色彩的特色所在。实用感性文化是一种娱乐的和大众的文化,它将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社会理性文化的正确引导下一种有益的补充,舒缓心绪,通过实用感性文化的陶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三、建设高职院校园文化的应有的思路
  校园文化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园风气及传统。不论百年老校,还是只有几年历史的新校都有其校园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使清华百年不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在北大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格调高雅,蓬勃向上,具有浓郁时代色彩的校园文化,充满着青春活力,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品德的塑造而作为刚升格的职院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历史短暂,文化底蕴薄弱,生源与其他高校比较,文化基础较为欠缺。这使得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显得更加迫切。忽视或淡漠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人才的培养势必将大打折扣。在一些高职学校有学生或沉醉于烟酒或迷恋于谈情说爱获嗜好于网吧游戏。这表明了一些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实在令人担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已迫在眉睫。
  1.把建设高职校园文化纳入学院的发展规划并予以重点建设
  高职院校办学时间较短,校园文化建设不尽完善,建设校园文化的偏差主要表现为:把建设校园文化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层次上,把校园文化附属于学生管理部门,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生的课外文化娱乐活动。即把建设校园文化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开设等割裂开来,削弱了校园文化在学校完成其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
  其实,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其效果则是深刻的,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远久性,对学生的成长、成材影响巨大。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以某种特有的潜在作用,影响、制约着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水平,改造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规范,进而塑造学生奋发向上的积极人格品德,而且是学校稳定发展,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学院领导一定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的重视程度,把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并列入学院发展规划之中,加大人、财、物的投入,把建设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建设内容。并要求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中,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整体上、全局上造就全员共建校园特色文化的氛围。
  2.加大投入,精心规划,创建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以物质文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景观,以校园基本设施、图书资料为主,包括校容、校貌、校园的整体布局的绿化、美化、净化等。物质文化是实现精神文化的途径和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是最能给人直观感受的部分。笔者认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学校应逐步加大资金的投入,按照“长远规划,统一部署,分阶段实施”的原则来进行实施,在全面设施和布局中要考虑到整体化、生活化、人性化、多样化、现代化和职业化。

关于建设高职校园文化的若干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在实行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还要特别注意在作品的构思、人文特点,力争达到物质效果和精神效果的统一。我们认为,校园的环境设计要设计从细微的设计中入手,做到“无一物不景,无一景无用”, 别具一格,独显风韵,使之更能打动人和感染人,体现校园文化的特点和魅力,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体现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浓厚气息,寓情于景,寓教育于景物之中。即使校方的一个广告或通知、喜报也应起到达境悦目的作用,给学生以形式美、言语美的示范,为广大师生创造优雅、文明、进步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3.立足高职实际,建设“以生为本”的校园文化制度
  校园文化制度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它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以青年学生为主要对象的高职院校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需要和社会要求出发,做到情、理、法的有机统一,形成一个良好的制度体系,让学生心悦诚服地去执行,去遵守。
  校园文化制度主要有工作和学习制度、责任制度、特殊制度三个方面,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部分。这里主要论及的是校园学生规章制度文化。笔者认为,要建立良好的文化制度,必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以生为本”,创立有效的制度体系。首先要求规章制度具有科学性。即管理规章制度的期望目标必须积极健康,内容明确清晰,操作施行简洁方便等。“以生为本”的校园文化制度,就是把文化融入到管理之中,去激励、凝聚和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校园文化人格化,形成学校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行为。其次,执行规章制度要保持其严肃性。一旦形成以后,就要按章办事,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制度贵在严,严格才有效,否则就会形同虚设。我们必须从严治校,从严治教,按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切实纠正有章不循、执法不严的迁就、姑息态度。再次,规章制度应具时效性和针对性。对涉及各类规章的相关事件的处理一定要掌握适当的时机,强化其激励和约束作用。总之,学校制度通过引导人、服务人、发展人,培养积极向上的群体价值观。
  二是规范管理,建立教育引导激励机制。学校在制定和推行各种管理制度时,应充分发挥其导向功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激励机制,定期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如对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务,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学生给表彰和奖励,并与评选奖学金、毕业就业推荐等挂钩。对文明班级、优秀团支部、文明校园标兵、文明教室标兵、文明大学生标兵等进行奖励,着重在校园内推广表彰先进事迹,激发学生在学业上的进取精神和事业上的不懈追求,促进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4.突出重点,注重内涵,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工程,包括校风、学风、师生的精神面貌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是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情操、行为、价值和道德观念水平高低的标志。我们认为,高职院校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是创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校风,突显校园文化的“职业”特色。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岗位大多是各行各业的一线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具体工作,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通过开拓“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路子,在广大师生员工中形成一种校园理念,注重实践,学以致用,打造“职业”特色,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形成一股以实践理性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新风尚。
  二是抓住契机,优化资源配置,打造校园文化精神品牌。抓住契机就是坚持实践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热情疏导,密切注视校园文化的思想动态,瞄准社会热点,及时抓住各种萌发的热情,并适时地应用形象化辅助手段,将这种热情引导到一个美好的、崇高的境界。例如,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视频的方式了解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热点大家谈”活动,使学生在学习参与过程中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以新生入学作为一种契机适时对新生进行校风、学风的教育,使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彰显校魂。借创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东风,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使良好校风更加浓郁。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还应充分挖掘、优化各种合理资源。首先,要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创社团活动特色。学生社团的活动是课外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突出其明显的职业特点,在行业特色上下功夫,重点打造行业品牌。其次加强管理、指导和配合,促进学生社团协会的健康发展。采取“校与系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加强学院与系的配合,把有影响的活动推向全校,从而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项目”。
  三是创新文化活动方式,提升文化品味。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是影响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只有在发展中求新意、求精品;突破传统,积极开展更多的反映时代气息、丰富多彩的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完美整合;因此,校园文化要以第二课活动作为创新文化活动的平台,以“系基层点活动”为基点,“校高层中活动”为重点,分层次开展各类活动。以灵活新颖的形式、丰富创新的内涵,使校园文化走进大学生的心间,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参与,事事关心”的氛围。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系列化、大众化、规模化和精品化的独特校园文化氛围。同时,多与企业、社会结合,力争把校园文化活动的触角延伸到校外,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与企业、社区、媒体联姻,形成校园、社会互动网络。借助社会力量,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提升学校的品味。
  总之,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求有良好的硬件建设作支撑,而且要求有一套合理的软件建设相配套。从校园环境建设、文化制度、文化精神等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真正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构筑成一个繁荣兴旺、蓬勃向上的精神田园。
  参考文献:
  [1].葛全国,石中英:《论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高等教育研究》,1990年第3期。
  [2].卫世文、骆玉安主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论》,远方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3].杨新起、吴一平主编:《校园文化建设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建设高职校园文化的若干思考】相关文章: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若干思考03-21

关于高职院校课程库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论文04-22

校企融合的高职书院校园文化建设06-15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若干思考05-01

谈谈校企融合的高职书院校园文化建设05-21

校企合作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05-29

加强高职院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思考09-1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08-30

对学校基础建设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08-25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