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十年幼师畅谈三年育儿经验

时间:2020-10-01 14:53:2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浅谈十年幼师畅谈三年育儿经验

      当了十年的幼儿园老师,接近3年的全职妈妈,我突然发现自己的育儿经验已经实现了从点到面、由理论到实践的突破性转变,以前家长们一直认为我是一个专业敬业的好老师,而事实上大多数的教育方法和理论只是限于自己的理解和纸上谈兵的酣畅,自从升级为妈妈,在和笑宝朝夕相处的800多个日日夜夜里,我终于从实践中领略出了教育的真谛,只有成为了一个好妈妈,才可能成为正真的好老师!
    教育涵盖太多的内容,有的家长可能认为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最重要,而我却不这么认为,笑宝现在两岁半,已经能够运用很多的形容词和副词,喜欢看书、念唐诗、唱歌、剪纸、画画,会独立拼任何32块以内的拼图,但我不认为这是值得赞美的,真正令我觉得肯定的是,笑宝有很好的行为习惯,“3岁看到老”,这句古话理应为此。学龄前的孩子(6岁以前),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形成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而至于智力发展方面,认知能力、感知事物的能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家长们根本无需过于担忧、拔苗助长。
    我从自己带笑宝的经验中,整理了以下这些很多令家长们感到棘手的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抛砖引玉,集思广益,大家一起在育儿的这条路上披荆斩棘。好吧,现在切入正题:
    一.孩子不听话,总是跟家长对着干。
    孩子过了婴儿期,智能迅速发育,过了1岁之后,家长开始觉得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不要他干什么,他就偏要干什么,不依他就不依不饶的哭闹,那么,恭喜你,你的宝宝很聪明呢!他的这种叛逆表明他的智能发育良好,他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希望通过各种尝试得到对自己感兴趣的实物的感知,而家长却往往因为自己的想法,或是觉得麻烦,或是确实存在危险而去阻挠,家长这样的制止最终会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A.孩子唯唯诺诺、胆小畏缩。B.孩子更加叛逆,难以管教。
    我的建议:
    1.在安全允许的情况下让孩子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
    2.危险的事情不能做,但绝对不要直接跟他说:“不许这样!”而是告诉他做了这个会怎么样。
    3.自己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在孩子还没有动手之前不要说:“不能做!”(因为你越是说不能做的事,他一定越是要去做的。)
    二:孩子不够大方,特别是面对陌生人时认生、退缩、胆怯
    有些家长总是纠结自己孩子认生的问题,总认为这是不是孩子性格不好,担心孩子性格发育不健全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首先要肯定的是家长对孩子性格发展的重视,孩子社会性的发展确实关乎孩子的一生,但家长却无需过分忧虑,因为孩子年龄小,稳定性差,社会性的发展也是多变而反复的,有的孩子1岁以前很大方,见人就笑,谁都可以抱,可是到了1岁以后,却开始排斥陌生人,抵抗和陌生人的交往;有的孩子婴儿期很胆怯,见到陌生人就哭,进入幼儿期却能够大方的打招呼,与人交流,这说明婴幼儿期的宝宝性格特点并不稳定,容易多变,易于引导和塑造,家长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花一点心思,就能让孩子的社会性得到良好的发展。
    我的建议:1.孩子不愿意跟陌生人打招呼时,千万不要勉强,否则容易让孩子与陌生人交往产生更大的抵触情绪,可以在平时用故事或交谈的形式多引导,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可别妄想通过1次2次的引导就立竿见影取得成效,下一次孩子不愿意的话仍不要强求,终有一天,你会看到孩子的改变。
    例:笑宝婴儿期很认生(也怪我们的生活环境过于单一,带笑宝出去走动的很少),以致一有陌生人靠近,就放声大哭,除了家人以外,谁都无法近身,从而更导致了交往环境的贫乏,看到这样的局面,我马上反思自己的问题,确实很少带笑宝到人多的地方,很少接触和看到很多人一起互相对话、说笑、搂抱的场面,于是导致笑宝一看到人多就害怕,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我开始频繁的带笑宝出门,开始尝试融入3、5个人到一大群人的氛围,笑宝慢慢开始见到人多不哭了,但仍然不能接受陌生人的近距离接触(这其实是孩子天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我从不责怪他,更不故意的让别人将他抱走,以达到“被适应”,因为这样做风险太大,有的孩子也许真的就孤注一掷取得成效,但更多的孩子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害怕陌生人(安全感瞬间崩塌,孩子很受伤),就这样努力一直坚持了1年多的时间,在笑宝快2岁的时候,我终于发现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能大方的与陌生人打招呼,甚至独立与对方交流对话,毫无畏惧。因此,家长要坚信,只要你努力引导了时间不是问题,结果一定会是你满意的。
    2.每个孩子都有着与生俱来的气质类型,这与父母的遗传密不可分,平日照顾他最多的那个成人的性格特点也在潜移默化的时刻影响着他,因此,想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家长要克服自己的社交障碍情绪,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交氛围,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人格。
    例:我自己本身不是一个社交高手,遇到陌生人很少主动与人交流,但为了鼓励笑宝社交的主动性,我鼓起勇气,努力的成为了小区妈妈团、奶奶团的成员,经常在小区碰面打招呼、攀谈,这种社交氛围也给笑宝营造了更好的社会性发展环境。
    3.孩子改变了生活环境之后,例如更换了居住环境、变更了照顾者,或者开始进入幼儿园的生活了,孩子原有的社会性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外向变为内向,由多言变为少语,这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一般这样的改变提示变更的环境,让孩子感觉到压力和不快乐了,家长必须多多观察,视情况进行调整。
    例:邻居姐姐小时候很大方可爱,可是有一段时间发现姐姐不爱讲话,再也不跟我们打招呼了,也很少看到她笑灿烂的笑脸了,后来和她妈妈的交流中才知道,原来是姐姐上幼儿园后情绪一直不好,经过多方的了解,才知道姐姐在这个幼儿园感觉不快乐,妈妈万般无奈给姐姐转了一个幼儿园,孩子的.情绪豁然开朗,明亮的色彩又回到了她的眼睛。
   (这个案例说到这儿,我不得不说说我对孩子上幼儿园的一个看法:幼儿园不在于它的办园条件有多好,也不在于孩子能在幼儿园学到多少知识,最最重要的是孩子在幼儿园感到快乐。学龄前儿童学多少知识不是首位的,他们更多的是需要爱,在一个对的幼儿园遇到一个对的老师,给与你的孩子无尽的爱,让孩子时刻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受重视感,那么无疑,这个幼儿园就是最好的幼儿园,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就是有益的、有意义的,反之则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孩子年龄小,还没有自我评价的能力和意识,他对自我的认定都是来源于外界的信息,而老师和家长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老师或家长认为孩子棒,经常给与表扬,孩子在自我意识中就会认定自己确实很棒,可是老师或家长总是批评孩子这不好、那不对,孩子的心里自然悲观的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所以能遇到一个爱你孩子的老师就是一种福气!)
    三.孩子倔怎么办?
    现在的孩子10有9倔,有时候倔并一定是一件坏事,它代表着对一件事情的执着,这种精神在某些时候恰恰就是和成就成正比的,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处处显现的执拗,确实很头疼。我看见的家长基本都是这样的几种途径,我列举出来,并说明一下自己的看法:
    1.迁就、满足
    家长一味的宽容可能当时是在最短时间解决了问题,结束了孩子的哭闹,但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坚持”最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于是下次就会更加变本加厉的采取各种手段以达到自己满意的目的,小的时候可能只是表现为倔强的哭闹,长大了之后会凭借自己更充足的智慧和更大的能力,运用更强硬的“手段”(如偏激行为、撒谎等)为的仍是达到自己的目的。倔强的孩子不乏都是聪明的小家伙,可是从小面对家长对自己耍的小伎俩最后都是迁就包容了,从而就形成了自私的人格,最后等孩子成了人,我们看到的就不仅仅是倔强的问题了,而是孩子自私偏激极端的人格缺陷了。
    2.态度强硬的不满足孩子
    有些家长或者自己心情正烦的时候,或者家长自己本身就性格暴,在孩子使性子的时候采取武断粗硬的方式,以试图达到让孩子不再倔强的目的(比如让孩子哭个够、大声吼叫、甚至动武等),这样做的结果当时也许孩子是自己停止了哭闹和要求,但并不意味着家长就是胜利者,长此以往,孩子有可能形成压抑、畏缩、胆怯或者与之相反的暴力、叛逆的性格,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更容易做出相对偏激的行为,所以在孩子人格的培养发面,家长仍是以失败者告终
    3.先强硬,后妥协。
    有些家长意识到对孩子的倔强不能一味迁就了,在某次孩子的耍倔中,有意识的憋一憋孩子的倔,于是采取放任不理睬的态度,但实际上有一部分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即使面对粗暴强硬的管教方式,仍表现顽强的反抗意志,最后终究是在其它教养者的干预下或者自己忍心不下的情况下不了了之,这样的孩子最后只会更加以自我为中心,更加难以管教。
    4.先安抚,后教育(推荐)
    在实际生活中的教育体验里,让我意识到这个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以前也曾有过误区,认为上面第3个方法是王道,也曾在笑宝耍倔的时候运用多次,但是,实际的教育体验告诉我这样的方式多半是以家长的妥协告终的,虽然有时笑宝最后是自己在声嘶力竭中妥协了,但我深知这并不是我最想看到的结果,也并没有达到我希望的教育目的。于是在笑宝老爸的“提点”下,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最佳应对孩子哭闹耍倔的最好办法,虽然总是嘲笑笑宝老爸是个教育的门外汉,但是这次他的建议真的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
    面对孩子的不对的要求,并以哭闹倔强的态度要挟时,首先不要发怒,然后直面的告诉孩子自己并不乐意这样做,但妈妈知道你很希望这样,所以这次妈妈还是答应,做完之后,孩子的要求已经得到了满足,心情很平稳的时候和孩子交谈讨论,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能不能这样做?(说出家长希望的,如果孩子不同意,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个折中的方案)孩子在感受到家长并不强势要挟,也不弱势妥协,而是很尊重的态度下,以后也会慢慢表现得尊重他人,并能为他人着想,而不是只以自我为中心,只以达到自己的要求为唯一目的了。
    当然还是那句话,不要妄想这样做了一次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教育是持之以恒的生活常态,也许这次孩子不愿意和你商量折中的办法,但不代表他下一次仍不愿意;也许下次孩子还是会哭闹耍倔,但不代表他下下次还会这样;也许下下次孩子还是不太懂得尊重别人,但不代表他长大成人后不是个宽容体贴的人。只要运用了正确的教育方式,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浅谈十年幼师畅谈三年育儿经验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浅谈十年幼师畅谈三年育儿经验】相关文章:

1.浅谈怎样上好幼师计算机课论文

2.浅谈回到儿童的经验对杜威哲学中经验的再审视的论文

3.幼师舞蹈论文大纲

4.论文写作经验

5.教学论文写作经验分享

6.汽车服务营销策略浅谈

7.关于浅谈写作教学论文

8.浅谈SCI论文写作攻略

9.浅谈网络保险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