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民生著华章论文

时间:2020-08-09 11:50:2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心系民生著华章论文范文

  摘 要:本文对黄恩彤晚年写农作物的四首词做了解读分析,指出这一组词具有选材独特、描摹生动、用词精确、寓情于景等艺术特点,表现了作者情系桑梓、关注民生的思想情怀,单就题材而论,亦可称为古典诗词中少见的一束奇葩。

心系民生著华章论文范文

  关键词:黄恩彤 农事词 关注民生

  光绪十三年版《宁阳县志·艺文》收录有黄恩彤晚年致仕归养后关于农事的四首词作。

  黄恩彤(1801—1883) 原名丕范,字绮江,号石琴,别号南雪。山东省宁阳县蒋集添福庄人。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累官至广东巡抚。为晚晴著名官吏和学者。学养深厚,著述甚丰,有文集及杂著二百余卷。

  在这几首词作中,作者满怀欣喜地描写了清代传入宁阳的四种农作物——花生、甘薯、生姜以及杞柳,表现了他对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注,单就题材而论,亦可称为古典诗词中少见的一束奇葩。但因作者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已有研究的内容也多为其处理洋务之得失,这一组词作尚未引起重视。本文试对这几首词作初步解读,并借以略窥其思想情怀。

  一、词作内容及艺术特点

  其一、《沁园春·落花生》,词云:

  试种花生,地拣松沙,兼带坟垆。渐鳞鳞翠甲,朝开暮合;棉棉碧蔓,斜界平铺。浅可藏蛇,深难没鹤,帀野轮囷入望殊。须芟草,趁昨宵好雨,鸭觜频锄。莫愁结果全无,偏暗里生根得气腴。看黄倾金朵,飘零委露;白凝玉颗,络索联珠。胚孕土香,蒂连藤细,却似琅玕满腹储。霜寒也,好殷勤筛取,铁网仍疏。

  落花生即花生,俗称长生果,宁阳习用其简称“长果”。原产中国东南沿海一带[1],明末清初内地间有种植。清嘉庆初年,宁阳齐家庄人、监生齐镇清引种至当地,至咸丰初已“连阡接陌”,成为宁阳主要农作物之一。[2]

  此词上阕,写花生的种植和管理。因花生在宁阳引进较晚,属于“试种”阶段,因而作者对其栽培技术颇为着意,描写起来不吝笔墨。落笔先写花生的种植条件:适宜于“松沙”土质,也可于“坟垆”间种植;然后描述了其在地上生长的过程:“渐鳞鳞翠甲,朝开暮合;棉棉碧蔓,斜界平铺。浅可藏蛇,深难没鹤,帀野轮囷入望殊”;穿插叙述了农人的田间管理:“须芟草,趁昨宵好雨,鸭觜频锄”。“鸭觜”,即鸭嘴锄,锄草工具。言雨后杂草易生,须及时芟除。

  词的下阕写花生与当地传统农作物地上植株结果的'不同,是“暗里生根得气腴”,结果于地下。当地面植株“黄倾金朵,飘零委露”之时,地下正“白凝玉颗,络索联珠。胚孕土香,蒂连藤细,却似琅玕满腹储”,已经果实累累了。待霜寒之后,就可以“殷勤筛取”,收获成果了。但花生果实因生于地下土中,要应收尽收、全无遗漏很难,故云“铁网仍疏”。

  全词重在描述花生的栽培生长过程,这显然与当时花生在宁阳尚属新生事物有关。词的主旨在于让人们了解花生、推广花生。故其主要笔墨用于叙述和描写,而作者对花生的喜爱之情,则渗透于字里行间。用词精准,描摹生动,而又相对通俗易懂。

  其二、《水调歌头·甘薯》,词云:

  甘薯实番薯,野叟尽垂涎。新蒸脱釜醰醰,香味妙能兼。初自南洋吕宋,洊至瓯闽吴越,广莳到东山。青编元扈纪,十二胜喧传。 破黄垆,抽碧颖,剧芳鲜。附根磊砢,还如圭璧种蓝田。漫道芋魁斗大,误认蹲鸱肥羜,玉糁记坡仙。无蜂能酿蜜,萍实许分甜。

  甘薯原称番薯,宁阳俗称芋头、地瓜。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哥伦布发现后带回西班牙,由西班牙水手传至吕宋(今菲律宾)。明万历年间传入中国,徐光启《农政全书》详细记述了番薯的种植方式,称其有“十二胜”。明朝后期在全国多处引种。清乾隆十七年(1752)曾诏令大力推广种植,山东成为主产地之一。宁阳在咸丰初年已“到处有之”。当时人口剧增,甘薯成为人们的主粮之一,因此被后人称之为“最成功的舶来品”。 词的上阕写了甘薯的特点并叙述传入中国的历史。才出锅的甘薯,“香味妙能兼”,令“野叟尽垂涎”。这种作物最初从“南洋吕宋”传来,逐渐扩展到福建、广东、江南一带,清代时山东已大量种植。栽培技术被载于明朝晚期元扈先生(徐光启字元扈)的大作《农政全书》里,其中“十二胜”之说已广为人知。

  词的下阕写甘薯生长过程与人们丰收时的喜悦。“破黄垆”,写甘薯苗从温床中破土而出;“抽碧颖”,写甘薯在田间铺开藤蔓迅速生长;“剧芳鲜”是写其地上植株茂盛之状;“附根磊砢,还如圭璧种蓝田”,写其地下块茎迅速成长。“芋魁”:宁阳人误称甘薯为“芋头”(芋头是另一种作物),并把收获的最大地瓜称作“芋魁”。作者指出这种叫法不对,就像误认为蹲着的鸱鸟是羊羔一样。“坡仙”,即苏轼,号东坡。苏轼在惠州时作有“过子(朝云)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一诗,其中所说“玉糁羹”,黄氏认为“似即以番薯为之”(作者原注),并不正确(因为宋代时甘薯还没有传到东南亚,更没有传入海南岛,且苏轼已明言玉糁羹以山芋做成)。这里作者固然是在辨证甘薯的名称,而其主旨则在于写甘薯丰收的喜悦。甘薯长得像斗一样大,农人兴奋之状不难想见,作者亦格外欣喜,故有此作。结句“无蜂能酿蜜,萍实许分甜”,盛赞甘薯之“甘”,犹如“蜂蜜”,又可比“萍实”。“萍实”,语出汉刘向《说苑·辨物》:“ 楚昭王渡江,有物大如斗,直触王舟,止於舟中。昭王大怪之,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萍实,令剖而食之,惟霸者能获之,此吉祥也。’”后遂以“萍实”称甘美的水果。作者以萍实与甘薯作比,足见其对甘薯的珍爱。

  全词侧重叙述甘薯的栽培、生长及丰收的喜悦,对甘薯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因为用了一些典故,不如《落花生》一词通俗易解。

  其三,《水调歌头·姜》,词云:

  此地乏姜产,捆运待江南。宣尼不撤,当年谁致杏坛边?惟有文林博物,善读《鲁论》章句,预卜地能迁。逾淮殊橘化,学种渐连阡。 护苍篱,排翠剑,孕黄团。风暄露润,辘轳不放碧畦干。遮莫柔尖红晕,酷似匀妆才罢,微露指纤纤。老来滋味辣,怕惹万人嫌。

  姜,也称“生姜”,本为山东原产,后盛于江南,山东反赖江南贩运。清道光中,宁阳齐家庄人、监生齐沐清试种成功,宁阳东部蒋集一带遂成重要产地,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且大量外销。

  词的上阕写姜的引种过程。姜当地不产,久赖江南。但《论语》里早就有孔子“不撤姜食”的记载。“宣尼”,即孔子,杏坛为其讲学之所。那么当年是谁把姜送到杏坛边上去的?博学善思的文林郎齐沐清先生(齐沐清字乐亭,赠文林郎)由此想到姜应该是鲁地的原产,本地应能种植,于是在家园试种,获得成功后,很快普及于乡里。此处借写姜的引种过程,褒扬了齐沐清的引种之功。

  词的下阕描写姜的生长及管理、收获。“护苍篱”:姜性喜阴,不耐高温和强光,初苗期须置影草以遮阴;“排翠剑”,写姜苗茁壮生长;“孕黄团”,写姜的根茎正在发育。这时需要大量水分,应经常浇水,“辘轳不放碧畦干”。接着写“柔尖红晕”的嫩姜,以美少女的纤纤玉指作比,足见作者的喜爱之情。而“老来滋味辣,怕惹万人嫌”,则以幽默笔触,写出生姜的普遍应用,不可或缺,亦不宜多食。

  全词上阕侧重叙述,下阕重在描写,使人读后可基本了解有关姜的知识。语言通俗活泼,读来轻松愉快。

  其四,《沁园春·杞柳》,词云:

  菀彼柳斯,遥睇依依,不似垂杨。看绿烟匼帀,丛生陇畔;青云晻霭,环绕渠旁。比竹乏筋,方芦饶骨,直上亭亭五尺强。生机富,任频年轮转,夏刈秋芳。 须知旧产东邦,溯孟告谆谆辨性详。好留良去秽,薅锄莫厌;芟繁取正,攀折无妨。顺作杯棬,藉编栲栳,易事通功计亦臧。争担卖,喜白匀合格,赤仄填囊。

【心系民生著华章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内部审计论文范文

2.雨,停了论文范文

3.医学骨科论文范文

4.法学本科论文范文

5.金融论文范文参考

6.茶文化论文范文

7.中餐礼仪论文范文

8.赏识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