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时间:2020-10-24 18:03:23 计算机 我要投稿

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导语:在校企合作的新思路下,高师院校应当与本地的计算机行业共同分享现有的教学资源。只有做到了共享资源,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新时期的校企合作。

  在贸易模式中,服务外包构成了新型模式的一种。从本质上看,服务外包采用外包的模式来减少企业投入的管理精力以及管理成本,企业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对于高师院校而言,计算机专业的根本宗旨就在于培育全面的专业人才。面对新的形势,计算机专业传统的培养方式不再能够适应现今剧烈的市场竞争,因而亟待改进和更新。针对计算机专业而言,有必要引入服务外包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从服务外包的角度入手来改造常用的人才培育方式,从而解决高师院校很多学生面对的就业难题。对于此,有必要探析新型服务外包模式的特性以及优势。结合高师院校培育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真实状况,探求改进培育模式的具体思路和途径。

  一、“服务外包”的新模式

  从贸易角度来讲,“服务外包”构成了新型的模式。服务外包的基本内容为:通过商业的形式,生产者以及经营者可以外包某些服务流程,把这些服务外包给其他的提供者。实际上,外包服务的做法也可以在根本上缩减服务费用,同时也消除了额外的企业服务管理成本。企业借助外包的形式,就可以把主要精力聚集于核心性的优势领域,在这种基础上显示自身的独特服务优势。由此可见,服务外包可以帮助服务性的企业获得更高的收益,突显优势的价值链环节。企业服务外包的做法源自归核化的根本理念。针对跨国公司而言,在归核化战略思路的引导下,公司就可以追逐自身具备的最大利润。

  受到利润驱使,服务外包模式也相应诞生。例如统计数据表明:最近几年,全球范围内超出30%的软件服务都纳入了外包市场,累积已经超出了680亿美元的外包服务规模。因此可以得知,外包服务能够在根本上推进软件市场的全面进步,与此同时也加快了行业发展的.整体速度。借助外包服务,我国也迎来了软件行业宝贵的竞争机遇。例如在上海和北京等大规模的城市,近些年来都陆续建成了服务外包相关的业务中心,与之相应的软件园区也逐步扩大了范围。

  建成这些园区后,离岸软件服务的有关业务也将快速发展。经过预测可以得知,到了2018年,我国将会达到50亿美元的软件外包市场总额。在这种趋势下,信息产业就包括了软件领域的服务外包,这种经济增长态势也获得了更广的关注。然而与之相比,高师院校并没能从根本上突破现有的就业瓶颈,很多即将毕业的高师院校学生仍会感觉到迷茫,很难找到毕业后的就业方向。高师院校如果要突破现存的就业瓶颈,那么有必要逐步引入新型的人才培育方法。只有全面加以改进,才能符合计算机领域的服务外包趋势,有助于学生的顺利就业。

  二、现有的模式缺陷

  在全球范围内,IT人才缺口的现状都表现得尤其明显。从现状来看,某些发达国家通常超出了20%的IT人才缺口,欧洲某些国家甚至超过了150万人的IT人才缺口。从我国来看,各行业同样也缺乏高层次的新式IT人才。新课改的推进下,高师院校的根本宗旨就是培育新式的计算机人才。然而从现状来看,高师毕业的很多学员都面对艰难的就业状态,短时间内无法找出最适合自身专业的就业岗位。IT企业内部的很多管理者也感觉到高师毕业的学员欠缺专门的实践技能;同学们虽然熟识基本原理,但却不会用在现实操作中。面对现今剧烈的IT市场竞争,企业通常就不愿意吸纳高师院校培育出来的计算机人才。

  究其根源,高师院校现有的培育模式仍暴露了如下的弊病:首先,在信息技术快速进步的趋势下,高师院校设置的计算机课程体系以及学科培养方式不再能够适应现状,因而表现出较强的滞后性特征。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呈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与此相应的学科教学也逐步扩展了核心知识的覆盖面,并且日益呈现出更多的专业发展方向。针对不同的分支方向,都要求同学们具备专门的基本理论以及操作技能。受到应试思路的局限,高师院校内的师生通常很重视根本原理的掌握,但同时却忽视了日常的运用。

  在这种形势下,计算机专业欠缺了系统性特征,专业实践也受到了忽视。相比于其他类型的院校,高师院校内的学生必须预留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师范类的专业课,这种状态下很多学员就无暇顾及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实践。其次,在市场竞争中,计算机专业相关的企业和单位都更加重视了实践能力,然而高师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很多学生却并不擅长实践,企业的要求与学生们具备的真实能力仍是有差异的。某些学生在就业后,面对日常工作中的真实问题也缺乏必备的抽象思考能力,难以承受较大的日常业务压力。

  针对特定的解决方法和工具等,学生们常常不会妥善加以运用,同时也缺乏这个领域所需的操作经验。经过实习期后,欠缺实践能力的学生很容易被企业淘汰,因而重新陷入了寻找岗位的困境中。第三,高师院校设置的计算机专业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实力,缺乏竞争中的专业优势。师生应当明确的是: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以及相关的技能都具备较强的通用性,学生只有掌握了与之相关的实践操作方式,才能够妥善应对未来剧烈的就业竞争。然而,高师院校拥有的计算机专业很难显示自身独特的专业优势,专业建设也缺乏足够的亮点。在行业领域内,传统的培育方式无法显示人才培育的优势。

  三、“服务外包”形势下的专业培养模式

  从现状看,IT行业已经表现出了显著的服务外包趋势,高师院校若要适应这种现状,就只有转变不适当的人才培育方式,不断探求新颖的模式。改进培养模式的整体思路为:在市场导向下,高师院校应当秉持能力本位的实践思路,密切衔接日常教学以及学生就业。为了输送计算机专业的优质性人才,在服务外包的新时期内高师院校就需要引入如下的人才培育模式:

  1、共享校企的资源

  在校企合作的新思路下,高师院校应当与本地的计算机行业共同分享现有的教学资源。只有做到了共享资源,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新时期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可以获得双赢的成效,高师院校需要在现存的培养模式中引入服务外包和工学结合的新思路。发挥院校优势,构建校企协作的新式平台。在具体定位上,高师院校也需要面向新形势的IT产业,构建服务外包的计算机教学框架。这样做,就在更大程度上克服了教学滞后的弊病,同时也为后期的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方便。

  2、构建优良的师资队伍

  更新现有的人才培育方式,基本思路就是要构建高水准的师资队伍。具体的措施为:高师院校可以选派优质的青年教师,来到指定的外包企业接受日常的培训和锻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青年教师增加必要的实践技能。在聘任教师时,院校也需要更加重视针对学科实践技能的审验,确保入职教师都具备全方位的资质。针对地方经济而言,高师院校培育出来的计算机人才应当能够起到必要的推进作用。

  3、更加重视实践环节

  在课程改革中,院校应当视情况引入更多的课堂实践以及课余实践。通过实践的方式,就可以培育学生们具备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例如:院校可以定期开设不同类型的仿真竞赛、建模竞赛或者计算机应用竞赛,以此来锻炼学生具备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好的适应服务外包的行业形势。在“服务外包”新型人才培育方式的推动下,高师院校近些年来也逐步引入了更有成效的计算机人才培育思路。

  经过全面的优化后,高师院校针对计算机专业更加重视了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创新的培育,从而也扭转了原有的培养理念。通过服务外包,高师院校就可以把培育人才的精力集中于最具优势的学科和领域,在这种基础上创造显著的人才优势。然而截至目前,高师院校在引进服务外包模式的过程中仍没能达到完善,对于计算机专业也有待改进现存的人才培育方式。未来的实践中,高师院校内部的师生还需要不断摸索经验,探求最适合自身的专业人才培育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服务于计算机专业整体质量的提高。

【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相关文章:

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2.探索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3.关于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的论文

4.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5.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6.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7.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8.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9.工商管理专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