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2020-09-30 17:07:25 教育学 我要投稿

谈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导语: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方法的相互补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以心理学上的行为训练法为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使用榜样示范法,即通过典型、榜样人物或者事迹,提升高职学生思想认识,规范学生行为。

谈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问题的融合性、方法的结合性说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具有必要性;对象的共同性、作用的互补性、内容的渗透性、过程的相似性说明两者结合具有可行性。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实现教育内容的交叉融合、采用相互补充的教学方法及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两者结合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和思想政治水平之间有区别,更有联系。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品质会影响其对思想政治道德规范的理解与接受;而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化的心理特征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从学生个体而言,心理健康的发展与思想品质的养成是一体化的。但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其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方法都有所不同,固有的教育分工使得两者之间的联系趋于稀疏,而区别有所增强。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探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途径,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具有较强的实践针对性。

  一、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就业中面临的问题,多数是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融合,而要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采取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一)问题的融合性

  心理与思想是人的精神活动现象,都以客观现实中的实践活动作为其发展的源泉。思想的发展与变化会受到心理的制约、影响,心理的活动与内容会受到思想的支配、控制。高职学生所面临的众多生活、学习、就业等问题,没有一个问题是单一的思想问题或者心理问题,而是由心理因素、思想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有的学生因就业问题存在的学历歧视而产生消极情绪,形成读书无用论、高职不如本科等思想,甚至产生报复性等极端心理。此类问题的发生过程,也是高职学生产生有关问题的心理、意识、思想的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个体的经历与经验会对主体的心理形成反映,从而形成某种主观意识,经由理性思维上升为某种思想。作为思想发展的基础,心理如果出现问题,会影响思想的正确性;反之,由于思想具有能动性,思想上的问题又会导致心理上出现更严重的障碍,影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从高职学生所面临问题的融合性角度分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很有必要。

  (二)方法的结合性

  从高职学生面临问题的心理因素、思想因素融合性方面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必须实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牵引,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保障。没有思想政治教育作牵引,高职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会迷失方向,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没有心理健康教育作保障,高职学生问题的解决将会缺失基础,不仅有可能使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会使问题变得更为严重。例如,要想解决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首先要缓解高职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从认知心理角度帮助学生克服就业过程中的自负心理、自卑心理、矛盾心理,从情绪心理角度缓解学生的焦虑心理、功利心理、抑郁心理;其次要指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创业观,帮助学生在国家发展、企业要求、个人需求之间寻找共同点,转变错误的思想观念。同样,只有将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一疏一导,才能解决好高职学生面临的问题。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行性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不仅在于两者之间具有结合的必要性,还在于从对象的共同性、作用的互补性、内容的渗透性、过程的同一性等角度分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一)对象的共同性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虽有不同的职责与分工,甚至可能采用的具体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其作用的对象都是学生。按照教育部对包括高职在内的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划分,心理健康教育属于高校的德育工作范畴。从更为具体的层面看,两者都是作用于高职学生的德育工作。由于对象的共同性,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强调分工的不同,但从最终的.效果来讲,两者需要加强联系与交流,需要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从而为实现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提供保障。

  (二)作用的互补性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学生的潜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学生的思想觉悟与道德认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价值观、责任感、善与恶、正义与良知等方面的塑造,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紧密相连。由于作用的互补性,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在强调两者作用不同的基础上,强化两者的协调与互动,善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及方法保障。

  (三)内容的渗透性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会极大地丰富两者的内涵。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边界的扩展与内容的完善等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认知社会,认识国家,协调个体与集体、国家的利益关系;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教会学生认识自我。因此,为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界就有必要延展到学生的自我认知部分。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许多内容受到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部分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在引入课堂、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为避免价值观导向出现问题,必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指引并进行把关。

  (四)过程的相似性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辅助学生提升素质的共同过程。着眼于学生德育中的问题以及德育的效果,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同的教育过程。虽然在教育过程中两者采用的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发现问题是起点,分析问题是中点,解决问题是归宿。鉴于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与干预问题的强度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两者能够密切配合、共同分析、彼此协同,以达到最佳效果。

  三、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途径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既具备必要性,又具有可行性。但从现状来看,不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由于长期的分工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已经形成并具备了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特点。如何实现两者的结合,乃至形成融合,需要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师资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成长与成才,职业教育虽然强调直接为行业、企业服务,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其根本的目标还是为了人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在高职学生的培养中,不能忽视德育,不能过重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应在德育中突出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果高职学生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保障,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与效果就会受到根本性的影响。高职院校要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改革,以学生生活、学习、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根据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高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

  (二)明确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立德”强调的是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树人”强调的是高职学生人格的发展。“立德”与“树人”是融为一体的。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往往也决定了这个人的人格品质;而一个人的人格品质发展,反过来又影响他的道德修养。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目标,既要明确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更要明确采用何种方式与方法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引。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强调某一种教育,也不能厚此薄彼,只有做到两者的结合与融合,才能够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实现教育内容的交叉融合

  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得以升华。如高职学生中存在的某些心理问题,学生思想认识态度消极是造成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单纯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能起到治标的作用,而要达到治本的目的,就需要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以思想带动心理的转变。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为其提供合理的依据与支撑。如在解析某类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可以引用心理健康教育中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为这一类现象的分析提供心理学方面的科学依据,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更为合理的认知。

  (四)采用相互补充的教学方法

  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方法的相互补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以心理学上的行为训练法为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使用榜样示范法,即通过典型、榜样人物或者事迹,提升高职学生思想认识,规范学生行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在加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时提出,要“注重用优秀毕业生先进事迹引导在校学生”。而心理学上的一些其他方法也可以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如认知改变法中的动机需要激励法,可以用于研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动机,并加以诱发;活动体验法中的脱离角色法、角色转换法,可以将学生置于虚拟或真实的情境中,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道德选择。

  (五)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虽然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但是良好教育效果的实现离不开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高职教育中的专业技能教育强调师资力量的“双师”素养,要求教师既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应具有在行业锻炼中获得的较高的专业实践技能。在高职教育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可以借鉴专业教师的“双师”培养模式,强调公共课程体系中的心理健康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能够熟悉彼此领域中的内容、方法,从而在引导学生提升思想素养、防范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融会贯通,并能将相关的理论、内容、方法运用到各自的教学中,提高心理健康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双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

  [2]关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8):82-83.

  [3]赵景会,李明秀,高鹏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3):110-111.

【谈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文章:

1.谈谈艺术类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文

3.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论文

4.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5.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综述论文

6.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结合论文

7.高职思想政治及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8.市场经济视域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9.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