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教育论文

时间:2020-09-08 14:35:23 教育学 我要投稿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教育论文

  摘要:面对新的环境和学习任务的较大变化,许多大学新生在思想上、心理上产生诸多困惑与矛盾。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突出,已经引起了学校乃至社会上的广泛关注。研究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切实做好教育工作,有助于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地度过适应期,尽快地完成角色转变,使其能够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文章在对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做一般理论阐述的基础上,以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为切入点,以华北电力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新生适应性教育过程为案例,具体探讨研究如何强化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教育论文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对策

  大学生的适应性是指提高大学生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和生活方式的能力,是个体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维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的过程。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指大学对新生进行的适应大学环境系列教育活动的统称,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在高校中健康成长与成才。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每一位新生来说,大一既是人生道路上的新起点,又是一个重大转折点。重视新生的大学适应性问题,切实做好教育工作,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适应期。尽快地完成角色的转变,是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新生在大学适应性阶段存在的问题

  新生在入学后的过渡期内所表现出的不适应情况是多方面的,并且这种表现因人而异,程度上也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种情况。

  1.生活上的不适应

  大学生活的独立性,如自主、自律、自理等,既是大学生活特定条件所决定的,也是学校教育中对大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然而现在的大学新生普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真正离开父母的庇护开始独立生活时,许多新生出现了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主义、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有些学生甚至因为在生活上脱离了长辈的呵护,不能合理安排好日常生活,其生活基本陷入无序状态,表现出懈怠情绪,并产生颓废思想。

  2.心理上的不适应

  首先,多数大学新生在高中时是班上的佼佼者,有较强的优越感。但是,在人才济济的大学,自身具有的优势已不复存在,自我评价的误区和“中心”地位的失落,致使一些新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心理障碍”。其次,由一名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在心理上需要一个调适过程。最后,每年的新生中都会有在高考中发挥失常的学生,他们看着昔日成绩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同学纷纷进入较好的院校或较好的专业,心理上易产生严重的不平衡甚至会产生弃学念头。

  3.学习上的不适应

  大学与中学在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沿用中学学习模式,会造成学习上疲于应付,学习成绩不理想。不少学生适应不了快节奏的大学学习形式而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大学阶段强调以自学为主,课余时间较多。面对大量的课余时间,一些学生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利用它去充实和完善自己,表现出空虚、无聊的情绪,产生莫名的烦恼。甚至有部分大学生在入学后不适应大学自主学习的方式,使得他们学习成绩下降,失去以前的优越感而产生落差情绪。

  4.发展目标的不适应

  中学阶段,学生的奋斗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考大学。学生周围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各种压力容不得他们在学习上有一点懈怠。到了大学,他们主观上有一种要“歇口气”的思想,客观上大学宽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误认为可以松口气了,不少新生奋斗目标就像断了线的风筝,飘忽不定,跟着感觉走。

  5.人际交往与课余生活的不适应

  大学新生在中学时期人际交往面比较窄,范围往往在比较熟悉的人之间,如父母、老师、同班同学等。进入大学后,这与高中时期“两耳不闻窗外事”相比有明显差别。在全新的环境中,新生迫切需要与班级学院的同学交流沟通,走进社交场合,结交更多的朋友,以一种开放的态势去和人接触。但是,面对新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一些新生产生了社交恐惧心理,要与学校各方面的人员打交道,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了恐惧、冷漠、孤僻、自我封闭的现象,随之也会出现某些孤独与压抑。

  6.理想与现实落差的不适应

  步入大学校园之前,大学对于中学生来说充满着神秘感和新鲜感。通过书籍、媒体以及老师、家长了解到:大学是一个金碧辉煌、令人神往的科学殿堂;大学是一个环境幽雅、情调浪漫的伊甸园。于是他们顽强拼搏、寒窗苦读十二载终于踏进了大学的校园,可这时才发现校园是那么的平常,周围同学是那么的普通,生活也是那么的平淡,随即心理的落差出现,难以适应大学生生活现状。

  二、案例研究的实施过程和措施

  大学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转变,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能否顺利度过适应期,对大学新生的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若有些问题处理不当或认知错误,就会导致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进一步,就会阻碍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和健康成长。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问题,教育引导他们尽快走出“迷惘”,迈好独立人生的第一步。

  基于上述背景,本案例负责人和参与人在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期间,以华北电力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9级新生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大学新生适应性心理发展和提高,结合该专业新生入学时的实际情况,树立“面向对象,立体整合,快乐导入”的理念,对如何开展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新生适应性教育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对新生而言,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管理环境、参照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环境的突变,使得不少新生在踏入高等学府后难以适应新环境,如学习目标迷失,还有心理调适不当、人际交往困惑等等。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组主要着手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努力。

  1.开展主题讲座

  2009年10月开学伊始,在做好一般的常规性入校教育的同时,本课题组还专门举办了几场针对新生的适应性主题教育讲座。这些讲座的主讲人包括本校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深教授、心理学教师以及高年级优秀学生代表。这些讲座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围绕着“大学怎么过、大学怎样过好”这个主题,从经验和理论上新生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讲解,并进行现场交流和沟通。这一做法起到了打预防针和舒缓剂的功效,让同学们有了心理上的准备。

  2.新生咨询调查

  为了充分把握新生的实际思想状态以及客观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新生入学半个月并对大学生活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以后,本案例组利用院系心理实验室的一些便利条件,采用专业测试软件对新生进行了心理测试,同时还通过问卷和谈话的方式进行调查。测试和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发展规划、环境适应、自我意识等几个方面。结果显示,同学们整体上还是能够适应大学生活的,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情绪比较大、现实和想象中的大学落差比较大、新的人际关系不适应、发展目标不明确等。其中两个比较典型的事例是:一个新疆民族班的学生觉得专业不理想甚至萌生了退学的想法;还有一个来自云南的学生,高考时是当地的佼佼者,上过光荣榜,可来大学一比较,比自己优秀的还大有人在,强烈的反差也带来巨大压力。

  3.总体交流、重点沟通

  在咨询调查的基础上,本案例的负责人和主要参与人利用周六、日休息时间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总计进行了60多人次个别咨询,主要就“人际关系、新生适应、学习规划”等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同时,针对一些典型同学进行了重点沟通,比如对那名想退学的新疆同学,案例负责人多次推心置腹的与他交流,将本专业的优势以及往届毕业生的发展做了透彻的.分析,使其情绪在一定时期得到了稳定。

  4.充分组织和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学生社会组织对新生认知有很重要的影响。为此,本课题组通过所在院系的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积极开展寓教于乐的特色活动,加强适应教育,科学塑造大学新生群体。在新生开学不久,就通过学生社团组织了学习经验交流会、社会实践交流会等专项活动。此外,还鼓励本班同学积极适当的参加一些社团组织,在参与这些组织活动中认识学校、适应学校。如本班有一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与同学交往较谨慎,也不愿意主动接近别人,而参加社团组织一段时间后,随着与同学、老师交往的增加,人也变的开朗积极多了。

  5.注意与学生家长沟通

  大学新生正处在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过渡期,这一时期也是一个心理断乳期,因此,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多方面齐抓共管,共同关心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针对新生入学出现的情况,本课题组也积极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和联系。通过电话和邮件等一些形式,就新生面临的一些问题加强和新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以增强学生的社会支持力量,为学生尽快适应新生活、新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目前,所在院系还计划建立学校—家长互动平台,以期建构学校和家庭良性互动的机制。

  6.举办新生读书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发挥书对新生成长的影响和作用,在新生中举办了读书会,要求同学们围绕着相关问题,进行充分准备和仔细阅读,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各自的读书情况,在书籍中寻找解决各种问题的答案。

  三、案例研究的效果及启示

  上述措施是案例负责人在承担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探索总结,一系列的措施为公共事业管理2009级专业新生顺利度过新生适应期,迅速进入新角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专业的新生没有出现一例新生心理障碍或其他不适应问题。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迅速的投入到新的学校生活中,并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绩。在喜迎建国60周年的活动中,以本班同学为主组成的合唱团举办了“庆祝建国60周年专场演出”活动,在学校引起了较好的反响;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中,本班在全校300多个班级中脱颖而出,荣获综合评比第9名的好成绩。部分学生还成为学校和系里一些组织的新骨干。新生读书活动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学校主管领导还专门拨款1万元经费支持同学们把读书坚持下去。

  总结整个案例研究过程,在新生适应性教育问题上,可以得出以下五个方面的启示。

  1.高度重视入学适应教育

  大学入学教育是帮助大学新生进行角色转换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而有效的入校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尽快认识其所处的新环境,为他们开始新的生活提供积极的引导。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除了常规的一些教育外,如:形势政策教育、学校历史教育、校纪校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育、军事训练等,针对新生适应性障碍,大学的入学教育还应该包括适应性教育。各级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之一。要通过生活适应、环境适应、心理适应、学习适应等适应性教育,帮助大学新生认识大学、认识自我,融入到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去。

  2.创建学校全员参与模式

  新生入校时最先认识和日常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因此他们在引导新生角色转换及适应大学环境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学生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要加强与新生的沟通、交流和了解,及时把握新生的思想动态和特点,真诚的去关心和帮助新生,增强学生对辅导员、班主任的信任感。同时还要认识到,在入学教育的实施者上,不应该只是学生工作者、班主任(辅导员)唱“独角戏”,要尝试多种管理模式,要引导建立全员参与模式,形成全校教师对大学新生教育的全员参与,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新生的适应性。另外,学校要注意创造条件调动高年级优秀学生的积极性,选拔一批学业优秀、素质全面、有奉献精神的优秀学长分配到新生中。通过高年级学生对自身经历、规划、认知的介绍,引导广大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使其成为有效的新生辅导员。

  3.密切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良好有效的适应性教育是各个方面的合力作用结果,需要学校、家庭等多方面齐抓共管。对于新生的适应性教育需要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各位家长不能因为考入大学,而对孩子放手不管,相反由于孩子外出上大学,家长们更要了解和关注孩子的情况。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注重对孩子的引导,运用自己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传授给子女一些有关独立生活的常识和为人处事的原则。家庭的帮助,既能满足新生因第一次远离家乡而必然产生的思念父母亲友的心理需要,又能尽快提高新生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学校也应当与学生家长建立一种经常性联系机制,使学生家长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的动态,有的放矢的进行劝导和教育。

  4.做好班集体建设

  团体归属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良好的团体能让其成员感受到归属感。而高校学生班集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基本团体单位,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最基层组织,是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加强班集体的建设在入学适应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班集体建设得好,能使大学生克服自我中心倾向,较快适应高校的学习和生活,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完善。班主任及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多到班级教室和寝室,组织建设宿舍公约、班级公约等,并通过这些活动达到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与他人共处的目的。同时,帮助班级组建班委会、团支部,并对其工作给予关心和指导,使班委在班级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其广泛的兴趣,努力形成奋发向上、团结和谐、互助互爱的班风,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样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就会形成。新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会充满乐趣,一些不适应也自然而然地淡化以至消失。

  5.活跃新生的课外生活

  课外生活是大学生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于增强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能提供人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能增强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远离家乡到外地求学的学子来说,课余活动能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减少学生由于远离家乡和亲人带来的孤独感、寂寞感。此外,在课余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助于降低学生对社会的恐惧感,培养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和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

  四、结语

  大学新生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以及所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与高中时期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进入大学后,他们往往会产生严重的“生活、学习不适应症”。如何实现成功的过渡以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这将成为大学新生教育所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作为一名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者,笔者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新生适应性教育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本案例只是局限于华北电力大学一个专业进行了一定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完善和补充。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儿童德育教育中个性教育的研究论文

2.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论文

3.法学的实践性教育论文

4.经验教育与独创性教育关系论文

5.医学新生入学教育论文

6.适应服务型教育体系的高校教师激励模式研究的论文

7.大学英语教育与媒体素养教育研究的论文

8.翻转课堂与大学英语教育研究论文

9.大学体育人文教育实践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