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本质毕业论文

时间:2020-10-17 08:11:03 财务税收 我要投稿

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本质毕业论文

  1993年以来,我国在实行教材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财务会计学、本钱会计学和治理会计学三足鼎立的局面,使教材建设更加符合教学的要求,有利于教学效率与效果的进步。我国会计学学科的这种变化,急需我们从上弄清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本质区别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特点。这不仅是深化会计理论的需要,同时也是搞好会计教学实践的要求。

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本质毕业论文

  一、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本质区别

  治理会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分支形成后,会计便由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两部分所组成。从会计报表的报送对象来看,财务会计应定期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会计报表,治理会计则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企业治理当局和有关治理职员提供会计报表。鉴于此,西方会计学家一般把财务会计称为外部会计或对外报告会计,把治理会计称为内部会计或对内报告会计。这一观点,基本上为我国会计学者所接受。

  笔者以为,依据会计报表报送对象的不同,把财务会计称为对外报告会计,把治理会计称为对内报告会计,这只是对会计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只能说明两者一个方面的差异,并未揭示它们的本质差别。对于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区别,只能从会计对象与会计目的上往寻找。

  关于企业财务会计的对象,我国会计学界把它界定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关于治理会计的对象,很多人对其进行过探讨,如“现金活动说”、“价值差量说”、“资金流量说”,等等。尽管众说纷纭,但也都没离开资金范畴。简言之,就总体而言,财务会计对象与治理会计对象都是企业的资金运动。那么,两者的区别又何在呢?笔者以为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总体内部的差异。

  资金运动具有两重性。一是价值增殖性。在商品中,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其投进在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必须在运动中不断地增殖,这是资金的一般属性。从这一属性出发,可以说资金的运动过程也就是资金的增殖过程。没有资金的增殖,企业就失往了生存与的基础,投资者也就失往了投资的目的。另一方面,资金的运动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进行的。资金及其运动,必然体现一定的经济关系,如产权关系、债权关系、分配关系等。资金运动只能在特定的经济关系中进行,并在运动中再现这些关系,否则,资金运动就失却了存在的条件,这是资金及其运动的特殊规定性。从这一属性出发,可以说资金的运动过程也是特定的经济关系的运动过程。

  资金及其运动客观地存在着价值增殖和特定经济关系运动这两重属性。从本质上说,财务会计是以后者作为其存在的基础,亦即作为其核算与监视的内容。财务会计核算与监视的基本目的正在于正确处理经济关系,维护人们的经济利益,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和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进行。与财务会计不同,治理会计则是以前者、即以价值增殖过程作为其存在基础的`。价值增殖是资金的属性,但价值的增殖并不是自发地进行的,而是一种在人的参与下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们只有对价值增值过程进行的运筹、规划与控制,才能实现增殖并达到预期目标。

  经济关系的本质是利益关系,价值增殖则是经济效益题目。于是,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财务会计是以资金运动中的经济关系为对象,以维护相关人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治理会计则是以价值增殖运动为对象,以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这就是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本质区别。这里应提及的是,事物之间的差异只是相对的,而不是尽对的。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区别,也只是就它们的对象与目的的主要方面而言。在实际工作中,二者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它们作为会计工作的两个方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是一种“分工不分家”的关系。

  在对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加以区分的同时,必然要涉及到对本钱会计的熟悉。本钱作为资金运动的一个环节,作为资金投进的一项内容,它既与资金运动中的利益关系相联系,又与资金运动中的效益成果相联系。就本钱的前一性质而言,它应属于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实际本钱的高低、真伪,直接对实际利润发生,对各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发生影响。因而在有关法规中,对本钱的列支范围、开支标准、补偿方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就本钱的后一性质而言,它又属于治理会计的内容。在治理会计学中人们研究本钱习性,量、本、利关系,本钱控制等,以求用尽可能少的本钱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国外会计学中,产品实际本钱的核算与本钱控制实际上是分属于财务会计和治理会计的,这一做法也为上述观点的成立提供了旁证。在我国出现的把有关本钱核算与治理的内容独立出来,成立本钱会计学的做法,主要是基于本钱在企业经营治理中的重要性和会计教学的系统性而作出的一种选择。既然如此,本钱会计就应该既具有财务会计的某些特点,又具有治理会计的某些特点。而在会计实务中,实际本钱的核算是不可能脱离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

  二、财务区别于治理会计的主要特点

  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具有不同的特点。那么,决定它们各自特点的因素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只能是会计对象的性质与会计目的。下面便以此为依据,对财务会计不同于治理会计的主要特点试析如下:

  第一,财务会计必须以国家或行业组织制定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有关规定作为其工作的准绳与规范。这一不同于治理会计的特点,是由财务会计核算的特定对象和目的所决定的。既然财务会计是要对资金运动中的关系进行确认、计量与反映,那么,便只有按一定的规范进行,才能保证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权益不受侵害,才能为各利益相关者所认可。

  第二,财务会计实行严格的凭证制度。由于财务会计处理的每笔业务都与人们的实际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实行严格的凭证制度,才有可能保证经济业务处理的真实性、可靠性,防止各种侵犯财产的行为发生,以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三,财务会计实行定型的会计模式。由于财务会计工作直接涉及到相关者的经济利益,所以人们十分重视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并要对其工作质量,即会计资料的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进行检验。为了保障财务会计工作的有章可循和便于对会计工作进行检查与监视,财务会计需要定型的会计模式。

  第四,会计相对固定,缺乏灵活性。会计方法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会计核算结果的变化。为了避免由于轻易变动会计方法而某些相关者的利益,或以变动会计方法为手段往谋求某些相关者的利益而侵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各国的会计准则均规定,财务会计选用某种会计方法后,一般不得轻易变动。如确有改动的必要而变动会计方法时,一般需要在会计报表中作出说明。

  三、正确熟悉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本质区别的意义

  从本质上揭示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区别,无论是对会计,还是对会计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正确熟悉会计的目的。通过前面对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本质区别的,笔者以为会计的目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会计的双重目的,扼要地说就是“利益”目的和“效益”目的。勿庸置疑,会计对象的二重性必然规定着会计目的二重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所进行的一系列会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也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假如说在我国设立治理型会计与开展治理型会计活动,充分地体现了讲求经济效益这一会计目的的话,那么,全面实施会计准则与新会计制度,以便使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适应变化了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利益关系,则充分体现了维护一定经济利益关系这另一会计目的。

  第二,有利于地探索会计的。会计对象的二重性,决定了会计目的的二重性。基于不同的会计目的,则会选择不同的会计制度与会计方法。这样,当我们往探索会计发展的规律时,则应沿着经济利益与经济效益这双重的轨迹,往探讨不同经济时期和不同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对象的变化及其对会计目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的影响,从而科学地揭示出会计产生、发展的必然规律。很多人以为,会计的产生和发展都源于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事实上,这只是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动因之一。另一动因就是出于人们对经济利益实施治理的客观要求。这二者共同决定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有利于自觉地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我国十几年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本质上是对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在这场变革中,财务会计肩负着维护改革的成果,维护改革中形成的新型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责任。但事实上,对于这一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我们的熟悉都是不足的。,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未能很好地加以克服与解决的,如利用企业资财营私舞弊,潜亏严重,资本不能保全,编造假帐偷税漏税,违法乱纪侵害国有资产,资财治理混乱等等,这些显然不是经济效益的题目,而是经济利益的题目。会计工作者应该正确熟悉会计的目的,承认会计目的两重性,在积极运用会计手段往努力实现进步经济效益这一既定目标的同时,自觉肩负起维护人们公道的经济利益、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和保护经济组织的财产安全与完整这一重要的职责。

【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本质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治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较毕业论文

2.财务会计与治理会计的融合性研究论文

3.会计环境变革与财务会计理论创新毕业论文

4.资本市场框架下财务会计本质与边界的研究论文

5.财务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的关联分析论文

6.治理会计的定位分析会计毕业论文

7.财务会计专业的毕业论文

8.审计的本质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