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开题报告

时间:2022-12-06 13:39:35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2022机械开题报告范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2机械开题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2022机械开题报告范文

2022机械开题报告范文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 指导教师:

  20xx年 4月10日 题 目: 1.0克粉状物料包装机总体及袋成型部分设计

  1文献综述

  粉状物品包装机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工业现代化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的粉状物品包装机械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们要对国内外粉状物品包装机发展趋势和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我国粉状物品包装机发展道路,和发展的方向。市场经济在迅速的发展,粉状物品包装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竞争越发激烈,消费者在追求商品质量的同时,对商品精美包装也越来越看重。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包装机械行业开始起步,并且发展迅速,各式各样的包装机械涌现在了市场,食品、工业、医药等等行业。同时出现了很多粉状包装机械生产企业,带动了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单位,但我们必须重视我国和发达国家包装机械行业之间有20多年的差距1。包装机械是为商品进入市场提供保护、方便流通、促进销售及提高附加值而完成生产过程的技术装备。它是包装工业, 同时也是机械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包装机械,就没有现代化的包装工业。

  1.1 我国粉状物品包装机械发展现状

  中国粉状物品包装机整体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粉状物品包装机械已成为机械工业中十大行业之一,为中国包装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有些粉状包装机械填补了国内空白。随着包装机械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粉状物品自动包装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目前,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目前,我国的粉状包装企业大部分规模偏小,“小而全”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同时存在着产能过剩,及企业重复生产那些成本低、工艺水平比较落后、易于制造的机械产品的情况2。这种情况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包装机械市场的混乱阻碍行业的发展。我国的包装机械产品由于品种少、技术水平低、产品可靠性差等原因,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我国近年来,伴随着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的种种举措,造成新一轮技术引进高潮。这给国产包装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1.2粉状物品包装机传动部分的结构

  包装机为粉料包装机,粉料包装机顾名思义是包装粉料使用的,它包括的部件有出料斗,插板,给料门,卸料门,放料斗,卡带机构,传料螺旋杆等3,通过外部电机驱动螺旋杆输送物料由于粉状物品包装机的包装速度较高,而且要保证动作的相互协调和工作可靠稳定,用液压式或气动式控制机构尚有困难,因为液体和气体有可压缩性,而且油液的粘度大,高速换向运动时惯性冲击大、发热高,液压还会因温度升高而使粘度变化,影响动作的准确性,所以一般只用于活塞往复动作较慢的机械4 。在这个基础上再配合当今电子科技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更能进一步提高生产率。总体传动可以分为齿轮传动,链传动,带(齿形带)传动等。

  1.3 粉状物品包装机计量部分

  粉状物料就是粒度非常小的颗粒状物料, 由于粒度非常小, 因而粉状物料具有流动性差, 吸湿性强, 颗粒之间亲合力大, 易受温度、湿度、空气流影响, 易飞扬等特点。正由于这些特点,增大了包装机对粉状物料的包装难度。并且由于不同的粉状物料存在着性质上的差异, 这些将直接影响包装工艺和机器结构。为保证在一定速度下准确计量, 控制粉尘飞扬, 防止粉料与供料通道壁粘附, 必须解决好供料间题5。供料方式可分为三种供料方式

  (1)振动供料

  电磁振动供料的原理是料槽受电磁铁激振力的作用产生交频微幅振动从而将粉状物料输送到称量斗中,供电的方法有交流激振和半波整流激振。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改变供电电压调节粉料进给速度和生产能力。

  (2)螺旋供料

  螺旋供料的速度比振动供料快得多, 它靠螺杆旋转供送粉料, 由于螺杆的每一螺距有一个理论容积, 在每个装料循环中, 只要精确控制螺杆的转数,就得到正确的计量, 螺杆计量供送的理论容积应准确一致, 因此螺杆螺旋必须经精确加工,计量螺旋杆通常作垂直安装使用螺旋外径与导管配合间隙应适当[10]。

  (3)柱塞式供料

  如图所示, 柱塞由连杆机构或气动液压缸推动作直线往复运动, 柱塞3向前移动时, 将容腔中充填的物料推向出料口7 , 经出料口卸入待装的容器内, 柱塞向后退至原位后, 物料再由料斗1 流入容腔。容腔容积的大小可由调节螺杆6 调节活门5 得到。如图1所示

  图1柱塞供料

  1料斗2柱塞3连杆4 机体5活门6调节螺杆7出料口

  1.4粉状物料包装机袋封口部分

  包装薄膜通过牵引辊和牵引输送辊被连续供送到衣领成型器,使之转换为与进料相称的袋状形式,将纵边密封,内装物件由进料管道进入袋中,由横封机构和转动导杆机构驱动的袋端切断滚刀口对准料筒上的色标加以热封、切断,最后逐个排至机外6。

  1.5粉状包装机械发展趋势

  (1)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这是包装机械最显著的发展趋势,美国包装机械的产量和品种居于世界首位,十分注重机械与计算机的结合,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将自动化操作技术,检验技术应用于包装机械中[5]。

  (2)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是包装机械四大强国,他们十分注重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最大效益的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提高生产率前提是保证质量,他的原则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的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3)适应产品变化具有柔性和灵活性。

  由于机械行业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周期越来越短。因此具备良好的柔性和灵活性是包装机械必须含有的要求。设计能够包装单个产品,又能包装批量产品的包6 6 邬昌军,王巧花.袋成型自动包装机供膜机构的设计.机械管理开发.20xx年4月

  装机械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难题7。

  (4)向求精求专发展

  世界各国包装及发展集机、电、光、声于一体的技术日趋得到重视,实现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产品,必须走精益路线,专业路线。

2022机械开题报告范文2

  院(系)名称:机电工程系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付**

  指导教师:江**

  完成时间:**年3月

  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

  这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根据自己的专业所长和自己的兴趣选定的,属于设计绘图类题目,在江祖勇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属于开发设计型。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印刷工艺过程是借助印刷压力将涂布在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印张上的过程。作为传递油墨和涂布油墨的着墨装置,无论对哪种印刷机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获得清晰的印品,油墨涂布要适量、均匀,没有性能良好、工作正常、结构合理的着墨装置,任何印刷机都不能印出令人满意的印品。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在早期的胶印机上不存在完整的供墨系统,由人工方式向版面提供和补充油墨,随着胶印机的不断改善,供墨系统从无到有,并发展到今天的自动化程度,成为胶印机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的目标是在一些基本技术上取得突破,具体是:

  控制方式的智能化,在高速胶印机上研发远程诊断功能提供远程服务与工作流程,针对具体机器的故障点设计系统解决方案;

  设备功能多元化,在大环境的变革下多元化、弹性化,且具有多种切换功能的包装印刷设备,才能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

  结构设计标准化、模块化,利用原有机型模块化设计,可在短时间内转换新机型;

  机构运动高精度化,通过应用马达、编码器及数字控制(NC)、动力负载控制(PLC)等高精度控制器来完成,并适当做好产品延伸,朝高科技产品的方向进行研发;

  无轴传动技术。用“电子齿轮”代替传统的机械齿轮,去掉传动轴,其优点在于避免由于传动轴的扭曲以及齿轮间隙对印刷机张力及套印造成的影响,可实现更高程度的同步运转,真正实现印刷机组模块化;

  针对特殊应用的混合技术和通过连线生产增加附加值;为了适应上述发展,输墨机构也必须同步发展。输墨系统是技术上极其难于解决的复杂部分。

  每一种胶印机的发展其主要内容是设计着墨系统,传墨系统最好能满足一下要求:在印刷纸张纵向与横向上获得高度均匀的油墨层快速的调节敏感性各个分色图像油墨层之间的分裂要小,也就是对分裂影响的低敏感性对油墨和湿润溶液的数量具有大范围的控制变量满足经济效益要求等。

  四、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毕业设计内容

  根据印刷工艺原理及印刷机操作程序的要求,胶印机必须把油墨均匀地适量地传给印版表面,并根据需要进行离墨和着墨。为此本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机构来完成离墨动作,选择适当的着墨时间参数。

  设计内容

  (1)分析胶印机的着墨工作过程,选择合适的时间参数;

  (2)选择合适的驱动机构;

  (3)根据结构选择合理的结构参数;

  (4)设计着墨详细结构;

  2、主要参数

  最高印刷速度:10000/小时;

  最大纸张尺寸(mm):750*520;

  最小纸张尺寸(mm):285*200。

  五、完成论文的条件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1、通过搜索相关的中外文资料,了解着墨机构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撰写综述;阅读并翻译外文资料,并借助查阅相关的专业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2、通过在自主学习并在指导老师的指点和引导下,形成自己的设计思想,确定设计方案,完成设计计算,绘制三维机构,并完成着墨机构的电子图稿。

  六、本课题进度安排、各阶段预期达到的目标:

  第1—5周:调研、收集资料,择写综述,阅读、翻译外文资料,对着墨机构动作分析,确定着墨、离墨时间,对结构类型进行分析,选择合适机构,并确定合适的参数时间,设计计算,完成开题报告。

  第6—7周:设计结构,校核。

  第8—12周:绘制三维机构。

  第13周:在计算机上对所有设计机构进行修改和调整。

  第14周:根据三维图绘制工程图。

  第15周:编写设计说明书。

  第16周:编写设计说明书,编写PowerPoint电子课件。

  第17周:编写PowerPoint电子课件,总结、答辩。

  七、指导教师意见

  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

  八、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

  机械类开题报告范文(三)

  1、课题名称: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产品设计

  2、选题理由

  3、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今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机床工业高度重视,竞相发展机电一体化、高质量、高精、高效、自动化先进机床,以加速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欧、美、亚在国际市场上相互展开激烈竞争,已形成一条无形战线,特别是随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控机床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速发展,各方用户提出更多需求,早已成为四大国际机床展上各国机床制造商竞相展示先进技术、争夺用户、扩大市场的焦点。中国加入WTO后,正式参与世界市场激烈竞争,今后如何加强机床工业实力、加速数控机床产业发展,实是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数控机床出现至今的50年,随科技、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美、德、日三国是当今世上在数控机床科研、设计、制造和使用上,技术最先进、经验最多的国家。

  4研究内容:

  1.按图纸要求制定真确的工艺方案

  2.选择合理的刀具和切削工艺参数

  3.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5、研究方法:

  首先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教材及新闻背景资料,包括机械制造的原理及方法,质量管理应用,数控机床现有技术水准,国际水平探讨方面的书籍,报刊。以了解可靠性的内容,质量管理的概况和数控机床领域的基本知识体系。然后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企业现状及需求。接下来进行分析与设计。确定数据来源的真实准确。再进行系统设计

  由于现有设备所采用的是分析设计方法,因此可以首先对原有设备进行适当的测试与调试,然后使用快速原型方法来提高加工质量,等得到企业有效的反馈信息后再可以考虑用统计分析法和棕合法进行接下去的再分析,再设计

  6、进展按排:

  2、完成开题报告及论文大纲交老师批阅(1月1日~1月15日)

  3、依据论文大纲完成论文一稿交老师批阅(1月16日~3月10日)

  4、完成论文二稿交老师批阅(3月11日~4月10日)

  5、完成三稿(4月11日~4月30日)

  6、完成相关论文简介、答辩提纲,准备答辩阶段(5月1日~5月10日)

  7、毕业设计答辩阶段(5月中旬)

  7、主要参考资料:

  2、张丽华,马立克,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年7月第2版

  3、杨建明,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年4月第3次印刷

  4、吕天玉,宫波,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年7月第3次印刷

  5、高波,机械制造基础,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年8月第1次印刷

  6、黄鹤汀,王芙蓉,金属切削机床(上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年7月第1版第10次印刷

2022机械开题报告范文3

  在矿山、建材、化工、冶金、筑路、陶瓷等多种行业的产品生产中物料的破碎是必

  不可缺的一种工艺过程。因为物料存在某些物理性质的不同和结构上的差异,为了能够适应各种各种物料的要求,所以破碎机的品种也随之多样起来了。目前,在国内外有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液压圆锥式破碎机、HPY新型液压圆锥式破碎机、箱式破碎机、VSI离心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等。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是双光辊式破碎机,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关于辊式破碎机的发展。

  破碎机并不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公元前就有它的雏形,而且拥有十分坎

  坷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大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就出现了最简单的粉碎工具——杵臼。经过几百年的的发展,杵臼进一步演变为脚踏碓。这些工具都运用了同一种原理进行破碎作业的——杠杆原理,这就为破碎机的初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不过,由于这些破碎工具的粉碎动作是间歇的,导致运用范围并不广泛,而且作业时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

  辊式破碎机大约是在1806年问世的,至今约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因此我们

  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古老的破碎机。辊式破碎机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能够破碎黏湿性物料,被广泛应用在中低硬度物料破碎作业中。现在仍在水泥、硅酸盐等工业部门中获得应用,主要用作破碎硬的,中等硬度以下的物料,如烧结矿、煤、焦炭、炉渣、页岩、石灰石等。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其缺点的,由于辊式破碎机的生产能力低下,设备规模占地面积庞大,对于大块物料的破碎能力不足等缺点,所以,在金属矿山几乎不予采用,已经被圆锥破碎机所替代。但在小型矿山,或者处理贵重矿石时,要求泥化很小的重选厂还是有采用辊式破碎机的。

  从实际考察的结果来看,目前国内大多数矿山所使用的辊式破碎机一般为比较传统

  的型号,辊皮和齿牙的磨损程度决定了设备的正常运转。只有在辊皮处于良好的状态下,作业时才能获得较高的生产能力和产出合格的产品粒度。影响辊皮磨损的主要因素是:待处理矿石的硬度、辊皮材料的强度、辊子的表面形状以及操作条件、给矿方式和给矿粒度等。此外破碎机的调整装置、保险装置、传动装置、控制装置等也影响设备的使用。

  机械破碎机开题范例

  破碎机的发展是很迅速的,在破碎机理和破碎机的机械结构的改进和新设计方面也

  有很大的突破。粉碎(包括破碎和磨碎)是当代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工业环节。在各种金属、非金属、化工矿物原料及建筑材料的加工过程中,粉碎作业要消耗巨大的能量,而且又是个低效作业。物料粉碎过程中由于作业中产生发声、发热、振动和摩擦等作用,使能源大量消耗。因而多年来界内人士一直在研究如何达到节能、高效地完成破碎和磨碎过程。从理论研究到创新设备直至改变生产工艺流程。目前破碎理论、工艺和设备的研究着重于:(1)研究在破碎中节能、高效的理论,也力求找出新理论突破人们已熟知的破碎三大理论;(2)研究新的非机械力的高能或力场联合作用的破碎设备,目前还没见有工业化的设备,只是研究阶段;(3)改进现有设备,这方面经常是根据用户自己需要来进行,而不见市场上大规模生产或研制新设备。

  传统的双辊破碎机的传动装置是采用齿轮减速箱,在传动的稳定性和过载保护方面

  不是很好,而且换向噪声很大。设备的润滑效果也不是很好,物料的给料也不均匀,造成破碎时辊子的受力不均造成振动。调整装置的调节能力和调节精度是不怎么高,直接影响是破碎的粒度不均匀和引起设备的快速磨损。 破碎机操作工人的工作环境是一个高噪声、高粉尘的恶劣环境,所以设计新的、高效的、使用效果好的、环保节能的辊式破碎机,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国外一些工程师如Sajjan Kumar Soni, Satish Chandra Shukla, Gautam Kundu已经成

  功的建立了双光辊式破碎机的实验模拟模型,用来在实验室中模拟破碎过程,以便能够更好的分析物料粒度,产品粒度,辊皮磨损程度以及破碎机工作状态。这为更好的发展破碎机提供了又一切实可行的方法。

  1.2双辊式破碎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辊式破碎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双辊式和单辊式。

  辊式破碎机的辊子表面分为光滑和非光滑(齿形和槽形)的辊面两类。光面辊式破

  碎机的碎矿作用主要是压碎,并兼有研磨作用适用于脆性和软矿石的粗碎和中碎。

  双辊式破碎机,是由两个圆柱形辊筒作为主要的工作机构。工作时两个园辊作相向

  旋转,由于物料和辊子之间的摩擦力作用,将给入的物料卷入两辊所形成的破碎腔内通过两个辊子的挤压而被破碎。破碎的产品在重力作用下,从两个辊子之间的间隙处排出。

  机械破碎机开题范例

  该间隙的大小即决定破碎产品的最大粒度。遇有过硬或不可破碎物时,辊子可凭液压缸 或弹簧的作用自动退让,使辊子间隙增大,过硬或不可破碎物落下,从而保护机器不受 损坏。双辊式破碎机采用三角带或万向节联轴器进行传动和调节两辊之间的间隙。

  双辊破碎机,它由机架、一对辊子、三角皮带传动装置和弹簧保险装置等主要部件

  组成。两台电机通过皮带轮传动,带动两辊子相向转动。一个辊子的轴支承在与机架固定在一起的固定轴承上,另一个辊子的轴承在活动轴承上。活动轴承可以沿机架导轨水平移动,使两辊子间的排料口宽度在必要时可以增大,将非破碎物排出。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辊子安装在焊接的机架上,由安装在轴上的辊芯以及套在辊芯上的辊套组成,两者通过锥形环,用螺栓拉紧,以使辊套紧套在辊芯上。当辊套的工作表面磨损时,可以拆换。前辊的安装在滚柱轴承中,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后辊的轴承则安装在机架的导轨中,可以在导轨上前后移动,后辊的轴承用强力弹簧压紧在顶座上,当转辊之间落入难碎物时,弹簧被压缩,后辊后移一定距离,让硬物落下,然后在弹簧张力作用下又回到原来位置。弹簧的压力可用螺母调整,在轴承与顶座之间放有可以更换的钢垫片,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垫片,即可调节两转辊的间距。

2022机械开题报告范文4

  分析了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管理及维护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和完善措施,包括提高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思想认识、严格落实设备管理及维护的各项制度、明确职责并提高管理维护人员素质、加强施工现场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优化管理维护体系并注重动态管理维护,进一步提升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水平。

  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为保证施工进度,施工过程中就有必要采用机械设备。同时,为促进机械设备作用的有效发挥,加强设备管理及维护是十分必要的。影响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管理及维护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施工现场条件、管理维护人员、管理维护制度等。随着公路工程建设数量不断增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提高管理维护水平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目前施工单位注重管理维护工作,但由于相关制度没有严格落实,一些工作人员管理维护责任意识淡薄,导致管理维护仍然存在缺陷与不足,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从而预防施工机械设备质量和安全事故发生,降低不必要损失,确保施工进度,提高公路工程施工效益。

  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是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能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性能,实现对质量和安全事故的有效预防。并促进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水平的提升,推动各项制度措施有效落实,提高管理维护人员责任意识。还可以将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出现不必要损失,保证施工进度,促进公路工程质量的提升。

  一些施工单位将工作重心放在市场拓展、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建设效益方面。对机械设备管理维护重视程度不够,未能结合具体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维护措施,管理维护制度没有严格落实,相应的资金、设备管理维护的投入不足,管理维护人员较少,制约施工建设顺利进行,还可能给公路施工带来不必要损失。此外,尽管公路工程监督工作在保证施工安全、提高设备性能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问题与不足。总的来说,表现在以下方面:没有对管理维护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进行详细规定,没有明确管理维护的地位,尚未完全确定其职能,没有清晰认识其作用,导致机械设备管理维护不到位。

  虽然公路施工单位普遍建立机械设备管理维护制度,明确管理维护的目标、流程和相关工作人员职责。但由于管理维护人员责任意识淡薄,没有严格落实这些制度措施,施工中也未能采取有效的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方法,难以及时发现设备隐患,不利于提高管理维护水平。此外,机械设备故障防范工作不到位。一些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施工时,没有严格遵循规范要求进行机械设备操作,预防性养护不足,日常巡视和维护不足,施工现场管理维护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制约机械设备性能的有效发挥。

  为保证公路施工安全,加强机械设备管理维护,落实管理及维护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管理维护制度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但这些制度未能有效落实,面临不少问题,机械设备管理维护工作面临更多问题和更严峻的挑战。例如,施工单位的业务竞争越来越激励,随着管理维护制度的建立,施工单位数量越来越多,它们之间的业务竞争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不得不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以便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促进自身发展,有可能忽视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但一些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管理维护人员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专业知识缺乏、实际经验不够,业务素质不高,不认真履行职责,影响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水平的提升。

  为有效应对公路工程机械施工设备管理及维护的不足,结合公路工程施工建设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

  施工单位和相关领导应该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思想认识,认识到加强该项工作对推动施工顺利进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意义。并制定和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措施,在资金、人员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提高管理维护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结合公路工程施工需要,健全机械设备管理维护的各项制度措施,促进施工顺利进行,推动管理维护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还要明确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职责,严格落实管理维护各项制度措施,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将制度有效落到实处,促进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水平不断提升,使机械设备综合性能得到最佳发挥。重视机械设备管理,合理摆放,满足施工需要。重视各种检测设备和检测手段应用,掌握设备运营基本情况,提高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效果。加强机械设备检查工作,开展现场巡视和检查,及时排除存在的隐患,促进机械设备综合性能得到最佳发挥。

  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检查和巡视施工机械设备,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检查工作,掌握设备运营基本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缺陷,使机械设备更好地运营和发挥作用。为此,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应该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对保证公路施工工作安全有序进行,促进员工遵守管理维护各项规定,保证公路工程质量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公路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落实管理维护的各项措施: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维护人才,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公路施工管理维护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严格遵循规章制度进行机械设备管理维护工作。加强管理维护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工作队伍,为提高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水平提供保障。注重施工人员培训,使他们严格遵循规范要求操作,预防故障发生。

  注重设备管理维护人员的管理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备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缺陷。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各项制度措施。事实上,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面临很多问题与挑战,根据这些问题与挑战,结合公路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应该提高思想认识,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性能和工作状态。加强公路施工现场巡视和检测,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巡视,做好施工机械设备日常巡视工作,确保设备处于良好性能和运营状态,有利于保证施工进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建立并落实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措施,及时排除存在的各种隐患,促进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水平提升。

  2.5优化管理维护体系并注重动态管理维护

  例如,优化机械设备管理维护体系,对管理维护现状进行全面掌握,明确管理维护任务。改进管理维护方案,明确管理维护组织职能,完善相应的报告机制,提前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现场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安全事故预控能力,有效预防机械设备安全事故发生。进行机械设备动态管理与维护,加强现场基本情况调查,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动态管理维护是十分必要的。建立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数据库,全面掌握基本情况和现状,分析相关数据资料,为健全和完善管理维护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为提高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水平提供有效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文章主要对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措施进行研究,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工程的方方面面。在工程建设中需要做好管理维护工作,重视管理维护措施的有效应用。然而,目前还有很多方面值得研究和完善。例如建立管理维护预警机制,实施动态管理维护等,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并将其应用到管理维护实践中,进一步提升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水平。

2022机械开题报告范文5

  课题名称:翻转式哈密瓜分级装置设计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研究目及意义

  1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水果分级装备的研究起步较晚,商品化的水果品质检测分级设备比较少;但是,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苹果、柑橘、黄桃等水果的品质特征进行研究,并研制了部分水果检测分级装备。由于国内相关技术的不成熟,现有的检测分级装置检测研究对象多为苹果、芒果、猕猴桃、柑橘等小型水果,而目前针对哈密瓜的分级研究基本上处在理论层面,还没有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仍需要进行继续深入的研究。目前,哈密瓜的市场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针对哈密瓜大小分级的设备及技术解决当前的问题。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哈密瓜是新疆地区的名优特产,素有“瓜中之王”的美称,含糖量高,奇香袭人,不仅香甜可口,而且营养成分十分丰富,被誉为“水果皇后”.然而,目前哈密瓜采摘后的检测方式主要采用人工分拣方法,效率低下,随意性大,往往带有人的主观因素,造成分选不规范,分选精度低;同时分拣时间长,水果腐烂变质及客户等待时间较长等问题突出,造成资源和时间的双重浪费,致使经济效益下降,最终影响了哈密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对哈密瓜进行自动化分级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针对目前新疆哈密瓜主要依靠人工在田间地头进行分级的现状,设计了一种翻转式哈密瓜分级装置。

  二、本课题研究内容

  1 总体设计

  1.1 总体结构

  本装置包括机架、进料口、卸料口、传送系统、承载水果装置、控制系统和分级执行装置。传送系统包含电动机、同步皮带、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输送带;控制系统包含对射式激光传感器、传感器支撑架、三菱 PLC 和 PLC 支撑架;分级执行装置包含分级执行装置支撑架、支撑轴、调速电机、凸轮和棘轮。

  1.2 工作原理

  工作时,电动机带动传送系统工作,传送系统带动承载水果装置工作,哈密瓜由进料口进入承载水果装置。当承载水果装置通过对射式激光传感器区域时,哈密瓜触发对射式激光传感器,按照所触发的对射式激光传感器的对数将哈密瓜分为大、中、小3 个等级;对射式激光传感器将信号传给三菱 PLC,通过预先设置好的程序使三菱 PLC 控制相应的调速电机转动,调速电机控制凸轮转动;凸轮通过转动使相应的水果托盘翻转,进而使哈密瓜进入相应的卸料口,实现哈密瓜的分级;拉伸弹簧拉动水果托盘回到初始位置,凸轮继续转动至初始位置后通过与棘轮作用停止转动,等待下一次转动。

  2 哈密瓜承载装置设计

  2.1 材料与方法

  本次试验材料选 用品 种 为“金 皇 后 (欣 源 蜜6号)”的成熟哈密瓜样本,样本个数为 100个,产地为新疆兵团农六师103 团哈密瓜种植基地。根据当地瓜农的经验和哈密瓜的全生育期(85 ~ 110天左右),在哈密瓜成熟期对此种哈密瓜进行两批次采收,每次均采收 50 个,且采收时间间隔不能超过 3天,共得到 100 组有效试验数据。

  2.2 水果托盘曲线确定

  通过对哈密瓜球度的计算,可以看出“金皇后(欣源蜜 6 号)”品种哈密瓜形状规则,接近于球形,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类球形的水果托盘。选取哈密瓜理论平均纵径做为椭圆的长轴 r1,哈密瓜理论平均横径做为椭圆的短轴 r2,并选定用于设计水果托盘的曲线。

  2.3承载水果装置设计

  承载水果装置由转动轴、减震弹簧、水果托盘支撑座、水果托盘缓冲垫、装置支撑座、拉伸弹簧和水果托盘组成。其中,装置支撑座与链条长销轴相联,减震弹簧固定在水果托盘支撑座和装置支撑座之间;水果托盘通过转动轴与水果托盘支撑座联接,其缓冲垫固定在水果托盘支撑座上,拉伸弹簧用于联接水果托盘和水果托盘支撑座。承载水果装置是哈密瓜分级装置中的关键部件,该装置中水果托盘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哈密瓜承载传送和翻转;减震弹簧和水果托盘缓冲垫主要作用是当哈密瓜由进料口传送至水果托盘时实现减震和缓冲,避免哈密瓜出现损伤;拉伸弹簧的主要作用是当水果托盘翻转后将水果托盘拉回原位置。

  3 分级系统设计

  3.1 分级执行装置设计

  分级执行装置由凸轮、棘轮、支撑轴和调速电机组成。其中,支撑轴固定在分级执行装置支撑架上,棘轮固定在支撑轴上,凸轮绕支撑轴转动。通过固定在分级执行装置支撑架上的调速电机

  带动凸轮绕支撑轴转动,凸轮在转动过程中通过与水果托盘作用,驱动水果托盘翻转,进而使哈密瓜翻转并实现哈密瓜的分级;凸轮每次工作后都回到初始位置,通过与棘轮的作用实现凸轮静止。

  3.2分级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分级控制系统由多对对射式光电传感器、三菱PLC 和调速电机组成。首先,通过试验获取哈密瓜相关数据建立哈密瓜质量 - 纵径数学模型,根据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确定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并确定哈密瓜经过传感器时触发传感器个数与哈密瓜质

  量的关系;然后,PLC 通过获取传感器被触发个数的信息间接获取哈密瓜的等级信息,并根据间接获取的哈密瓜等级信息控制相应的调速电机转动;调速电机控制凸轮旋转并驱动水果托盘翻转,最后完成哈密瓜的分级。

  三、实施方案:

  1 哈密瓜表面清理及编号。对所采收的哈密瓜使用干毛巾进行表面清洗,用小刀切除果梗,并对哈密瓜进行编号,将编号为1 ~ 100 的记号纸贴在哈密瓜果梗处。

  2 哈密瓜外形尺寸测量。对已经编号的哈密瓜样本,使用高度划线游标卡尺测量哈密瓜样本纵向长轴的长度 a、横向短轴的两个长度 b 和 c.其中,短轴的两个长度 b、c 测量方式是短轴处相互垂直的两个位置进行测量,通过公式(1) 求出哈密瓜的球度 .在测量哈密瓜纵径时需要人工将哈密瓜竖立,由于竖立过程人工参与,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故此处均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每个哈密瓜样本的尺寸数据测量 3次并详细记录每次所测量的数据,将每个哈密瓜样本的 3组试验数据取平均值作为哈密瓜的尺寸数据,并最终以 100 个哈密瓜的平均横纵经值做为哈密瓜的理论横纵经值。

  四、进度安排:

  第1-4周 实习调研、收集资料;

  第5周 完成开题报告;

  第6-7周 完成总体方案设计;

  第8-11周 完成机械结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设计计算;

  第12-15周 绘制装配机总装配图、零件图;并绘制驱动系统原理图、控制系统原理图;

  第16周 整理文档图纸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17周 校对所有设计内容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五、已查阅主要参考文献

  [1] 朱培逸,王引佳,高珏,等。 基于 PLC 和组态王的水果品质分级系统设计[J]. 农机化研究,- 106.

  [2] 张俊雄,荀一,李伟,等。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柑橘自动化分级[J].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3.

  [3] 安爱琴,余泽通,王宏强。 基于机器视觉的苹果大小自动分级方法[J]. 农机化研究,- 166.

  [4] 刘燕德,吴明明,孙旭东,等。 黄桃表面缺陷和可溶性固形物光谱同时在线检测[J]. 农业工程学报,-.

  [5] 王运祥,马本学,贾艳婷,等。 采用夹持果梗方法的水果检测分级机设计[J]. 食品与机械,- 110.

  [6] 葛纪帅,赵春江,黄文倩,等。 基于智能称重的水果分级生产线设计[J]. 农机化研究,- 130.

  [7] 吴晓强,黄云战,赵永杰。 基于运动控制器的苹果质量分级系统[J]. 食品与机械,- 116.

  [8] 李晶,张东兴,刘宝。 苹果分级机输送与翻转机构设计[J]. 农业机械学报,- 161,.

2022机械开题报告范文6

  一、课题依据及意义

  带式输送机是连续运行的运输设备,在冶金、采矿、动力、建材等重工业部门及交通运输部门中主要用来运送大量散状货物,如矿石、煤、砂等粉、块状物和包装好的成件物品。由于带式输送机有长距离、运量大、连续运输等特点,其已经成为煤矿最理想的高效连续输送设备。带式输送机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集中化控制,特别是对高产高效矿井。

  由于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应用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所以选择带式输送机这种通用机械的设计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由此能培养我们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现在对货物石灰比较常用,所以上行式石灰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1、国外对带式输送机的发展研究

  国外对带式输送机得研究包括多方面,比如输送机起动的优化理论,输送带横向振动理论的发展,橡胶损耗装置的研究,橡胶损耗装置的研究,卸料轨迹与料流状态研究等等。具体研究发展情况几天如下:

  最佳理论S—曲线起动 此研究1981年开始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优化输送带的起动,使瞬时应力最小化。在启动时,S曲线在输送带上产生一个可预测的动态应力。

  输送带振动理论的发展 对正交各向异性薄板理论的研究,对运动的输送带出现振动和弯曲现象有了第一次数学解释,提供了一种准确的方法预测带式输送机的回程段振动的能量。得出了4阶偏微分方程的解,并被应用于具体的称为薄板的弹性边界。得出了一种方法,对钢丝绳芯输送带和织物带,预测运输段和回程段带的振动形式需应用不同的特殊边界条件。

  滚动损耗的研究 上世纪末,进行了预测长距离和转弯输送机摩擦力的新研究。

  纽卡斯尔大学研究了物料和输送带弯曲的影响,并且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其他人也相继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弯曲和有关滚动压陷损耗的橡胶特点影响的理解以及压陷损耗有关的复杂情况。

  动力学分析 有多种方法可以解决输送带中弹性应力传播的问题,包括波动模型、质量—弹簧模型、边界元素模型和有限元/微分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数学根据。例如,对于波动模型方法有必要考虑全部应力波的傅立叶成分,而质量—弹簧模型的解决方案取决于产生应力各个模态的幅值,对于有限元模型,当运用大量的运算来模拟应力时若元素边界错误就可能出现问题,并且元素的模数会变成临界的模数。应用波动模型需要较多的数学基础,而质量—弹簧模型更易于用速度快、内存大的计算机来处理。

  1、国内对带式输送机的发展研究

  我国生产制造的带式输送机的品种、类型较多。在“八五”期间,通过国家一条龙“日产万吨综采设备”项目的实施,带式输送机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煤矿井下用大功率、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吕开发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大倾角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成套设备、高产高效工作面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等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对带式输送机的减低关键技术及其主要元部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研制成功了多种软起动和制动装置以及以PLC为核心的可编程电控装置,驱动系统采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和行星齿轮减速器。目前,我国煤矿井下用带式输送机的主要技术特征指标如表2所示。

  2、国内外带式输送机技术的差距

  差距一:技术性能上的对比

  我国带式输送机的主要性能与参数已不能满足高产高效矿井的需要,尤其是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的关键元部件及其功能如自移机尾、高效储带与张紧装置等与国外有着很大差距。 |S _>(YWu9 从上面国内外带式输送机得主要技术指标可以了解到:

  1. 各种输送带式机的最大装机功率都要远远的低于国外的最大装机功率。

  2. 带速 由于受托辊转速的限制,我国带式输送机带速要比国外低上至少1m/s(我国为4m/s,国外已经达到5m/s以上)。

  3. 运输能力 我国带式输送机最大运量为3000 t/h,国外已达5500 t/h。

  4. 工作面顺槽运输长度 我国为3000 m,国外为7300m。

  5. 最大输送带宽度 我国带式输送机为1400 mm,国外最大为1830 mm。

  6. 自移机尾=nr_YjxlC~ 如今高效工作需要求输送机机尾随着工作面的快速推进而快速自移。而国内自移机尾主要依赖进口,可见差距相差甚远。

  7. 高效储带与张紧装置 我国采用封闭式储带结构和绞车红紧为主,张紧小车易脱轨,输送带易跑偏,输送带伸缩时,托辊小车不自移,需人工推移,检修麻烦。国外采用结构先进的开放式储带装置和高精度的大扭矩、大行程自动张紧设备,托辊小车能自动随输送带伸缩到位。输送带有易跑偏,不会出现脱轨现象。

  8. 输送机品种 国内机型品种少,功能单一,使用范围受限,不能充分的发挥其性能。而且由于我国煤矿的地质条件差异很大,需要在运输系统里布置新的特殊条件,所以需有待开发专用型的运输机。

  差距二:核心技术上的差异

  1.动态分析与监测技术

  动态分析与监测技术是长距离、大功率带式输送机的技术关键,这种核心技术制约着大型带式输送机的发展。对带式输送机的研究中,我国在计算方法和设计规范中,使用的是刚性理论来进行分析研究。而实际上输送带是粘弹性体,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其输送带对驱动装置的起、制动力的动态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不能简单地用刚体力学来解释和计算。因此说我国对输送带使用了很高的安全系统。

  已开发了带式输送机动态设计方法和应用软件,在大型输送机上对输送机的动张力进行动态分析与动态监测,降低输送带的安全系统,大大延长使用寿命,确保了输送机运行的可靠性,从而使大型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达到了最高水平,并使输送机的设备成本尤其是输送带成本大为降低。

  2.可控软起动技术与功率均衡技术

  我们需要采用软起动方式来降低输送机制动张力,尤其是多电机驱动时,对于那种大运量产距离的带式输送机。但对软起动也需有所研究,软起动分时慢时快起动以减少对电网的冲击;但又要控制起动加速度0.3~0.1 m/ ,解决承载带与驱动带的带速同步问题及输送带涌浪现象,减少对元部件的冲击。各电机之间的功率平衡也应加以控制,并提高平衡精度。国内解决了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起动与功率平衡及同步性问题,但其调节精度及可靠性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此外,长距离大功率带式输送机除了要求一个运煤带速外,还需要一个验带的带速,调速型液力偶合器虽然实现软启动与功率平衡,但还需研制适合长距离的无级液力调速装置。

  差距三:控制系统差距

  1. 驱动方式 我国为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和硬齿面减速器,国外传动方式多样,如BOSS系统、CST可控传动系统等,控制精度较高。

  2. 监控装置 我国输送机采用的是中档可编程序控制器来控制输送机的启动、正常运行、停机等工作过程。这种可编程序控制器没有自动临近装置,没有故障诊断与查询等。而在国外,采用的是高档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开发了先进的程序软伯与综合电源继电器控制技术以及数据采信、处理、存储、传输、故障诊断与查询等完整自动监控系统。

  3.输送机保护装置 我国的输送机保护装置相对于国外来说对于很多方面都是处于一种空白状态,也就是说国外所设计的保护装置,我国目前还做不到。比如国外的带式输送机除了安装了输送带跑偏、打滑、撕裂、过满堵塞、自动洒水降尘这些基本等保护装置外,还开发了很多新型监测装置,如传动滚筒、变向滚筒及托辊组的温度监测系统、烟雾报警及自动消防灭火装置、纤维织输送带纵撕裂及接头监测系统、防爆电子输送带秤自动计量系统等等。我国不但没有这些开发,而且那些基本保护其可靠性、灵敏性、寿命都较低。

  差距四:可靠性、寿命上的差距

  1.输送带抗拉强度 我国生产的织物整芯阻燃输送带最高为2500 N/mm,国外为3150 N/mm。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最高为4000 N/mm,国外为7000 N/mm。

  2.输送带接头强度 我国输送带接头强度为母带的50%~65%,国外能够达到母带的70%~75%。

  3. 托辊寿命 我国现有的托辊技术与国外比较,寿命短、速度低、阻力大,而美国等使用的新型注油托辊,其运行阻力小,轴承采用稀油润滑,大大地提高了托辊的使用寿命,并可作为高速托辊应用于带式输送机上,使用面广,经济效益显著。我国输送机托辊寿命为2万h,国外托辊寿命5~9万h,国产托辊寿命仅为国外产品的30%~40%。

  4. 输送机减速器寿命 我国输送机减速器寿命2万h,国外减速器寿命7万h。

  5. 带式输送机上下运行时可靠性差。

  4.现如今带式输送机的发展趋势

  1. 设备大型化、提高运输能力 为了适应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的需要,带式输送机的输送能力要加大。长距离、高带速、大运量、大功率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产高效矿井运输技术的发展方向。

  2. 提高元部件性能和可靠性 设备开机率的高与低主要取决于元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除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现有元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还要不断地开发研究新的技术和元部件,如高性能可控软起动技术、动态分析与监控技术、高效贮带装置、快速自移机尾、高速托辊等,使带式输送机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

  3. 扩大功能,一机多用化 拓展运人、运料或双向运输等功能,做到一机多用,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开发特殊型带式输送机,如弯曲带式输送机、大倾角或垂直提升输送机等。

  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通用带式输送机由输送带、托辊、滚筒及驱动、制动、张紧、改向、装载、卸载、清扫等装置组成。我此次设计的是上行式石灰带式输送机,属于一种通用 带式输送机,主要计算与选择输送带类型,托辊类型,滚筒类型以及张紧装置。

  根据使用地点的具体情况、用户要求或输送机类型情况,进行输送机的整体布置。主要包括驱动装置的形式、数量和安装位置的确定,拉紧装置的形式和安装位置的确定,机头、机尾布置,装载位置及形式,清扫装置的类型及位置的确定等。输送带绕经驱动滚筒和尾部改向滚筒形成无极的环形封闭带。上、下雨股输送带分别支承在上托辊和下托辊上。拉紧装置保证输送带正常运转所需的张紧力。工作时,驱动滚筒通过摩擦力驱动输送带运行。物料装在输送带上与输送带一同运动。通常利用上股输送带运送物料,并在输送带绕过机头滚筒改变方向时卸载。必要时,可利用专门的卸载装置在输送机中部任意点进行卸载。

  四、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目标 带式输送机得研究以及设计应用中,我们对带式输送机的利用要达到效率最大化。带式输送机在不断的发展,其设计理论以及开发成果基本满足矿工业的需求,我们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结合现实地点与理论,设计出更好更有特色的带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的应用跟广泛,所以在安全装置上需要更加的用心,而且根据市场的需求,设计出性能以及质量更能满意的输送机。

  特点 上行式石灰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传送带-流水线-传送带机械。矿井地面选煤厂及井下主要输送道中,大部分采用此种输送机。通过它我们能将物料从最初的供料点运输到最终的卸料点,其输送路线适应性强且灵活,线路长度可以短到10米,长到数十千米以上,也可以安装到小型隧道里,甚至架设在危险地面上课。对于现代化工业企业中,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装置。

  工作进度安排

  1. 查阅相关资料,外文资料翻译(6000字符以上),撰写开题报告 20xx.12.27~20xx.01.21 4周

  2.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 20xx.03.21~20xx.04.03 2周

  3.总装图设计 20xx.04.04~20xx.04.24 3周

  4 主要零、部件强度及选用计算 20xx.04.25~20xx.05.08 2周

  5.绘制零、部件图 20xx.05.09~20xx.05.22 2周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毕业论文) 20xx.05.23~20xx.06.05 2周

  7.毕业设计审查、毕业答辩 20xx.06.06~20xx.06.23 2周

  五、参考文献

  [1]孙桓等主编.机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濮良贵等主编.机械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编委会.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4]范祖尧主编.现代机械设备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5]徐灏主编.机械设计手册(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2022机械开题报告范文7

  院(系)名称:机电工程系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

  年级:09机电三班

  学生姓名:夏**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袁**

  设计题目:电梯控制系统的PLC原理图及梯形图设计

  电梯的国内外研究动向及意义

  从1887年美国奥的斯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梯,到中国最早的一部电梯在上海出现,电梯行业在中国迅速发展,由此电梯变成了高层宾馆、商店、住宅、多层厂房和仓库等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物规模越来越大,楼层越来越多,对电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梯也更加安全、舒适。然而,人们的追求并没有就此停止下来,仍在不断地进行研究改进。21世纪开始国际开始强调“绿色”,绿色和平,绿色天然,绿色和谐。电梯是载人的机电设备,要实现绿色,也就是强调电梯更舒适、更安全地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强调电梯与环境的协调与和谐。

  目前意义上的“绿色”,一般是强调“天然”的一面,强调与环境的协调与和谐。电梯属于纯粹的工业产品,其天然性应表现为对环境影响的尽可能小,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以及电梯本身的人性化。这也应是绿色电梯的发展方向。

  (1)智能化。我们这所说的智能化电梯是传统的人工智能是无法胜任的。传统的智能控制是一种技术的事先安排,说到底是一种程序控制,是一种周期性的系统自动控制,实际上还算不上智能。而真正的智能电梯应更具人性化特点,不仅具有传统的人工智能的所有优点,而且还有传统的人工智能无法比拟的东西,具有动念和随机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诸如能根据轿厢内的情况和各层的候梯信息,自动地制定每次最优的运动速度和停车政策;自动选择运动方面;双向语音交流;到达目的层的语音提示等,让乘客有更多的主动性,使大楼交通运输实现真正的人机对话。智能化要求电梯有自动安全检测功能,让电梯自己能够检测到电梯的故障所在,并及时报警予以排除。

  (2)安全。运行安全是电梯的根本和关键。可以说,电梯的全部其他工作都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使电梯安全运行更有保障。运行安全不仅要消除电梯启动时较强的电磁辐射,使用安全材料和运行稳定,而且要有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让每一位乘客在宽敞、明亮轿厢内有安全、舒适的好心情。同时,电梯运行安全也要求电梯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时,不但要使乘客容易与外界沟通联系,而且电梯本身应当能自动播放让乘客感到放松的音乐,彻底消除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当小孩和老人乘坐时,电梯对他们应给予一种如同家人般的照顾,不但让老人和孩子感到方便和舒适,而且更让其家人感到放心。电梯运行安全还要求电梯有自动休眠功能,使电梯在保证运行效率最高的同时,使电梯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休眠。

  (3)与环境的协调和平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视觉协调。有人曾经做过环境色彩是否对人有影响的研究。该研究发展:视觉不协调的环境色彩对人的情绪、精神影响非常大。色彩宜人,格调高雅,制作精良的电梯,乘客自然会有一种安全的感觉,有一种视觉上的舒适。用料低廉,款式陈旧,色彩沉闷,甚至破破烂烂的电梯,乘客视觉协调无从谈起,乘坐电梯的第一感觉就是不安全。国内的许多电梯公司对此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不少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国产化的电梯也显露出一副土生土长的容貌。

  ②消除电磁辐射。如前所述,由于电梯是大楼里频繁起制动的大容量电器是电磁干扰的元凶,所以绿色电梯必须是一个达到自身对大楼电磁干扰最小,而又不被其他电磁干扰影响的建筑机电设备。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乘客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可以保证大楼、大厦中的大楼的办公自动化、楼宇自动化、通讯自动化的正常运转。

  ③舒适感。通过采用高载频波矢量静音变频器,可降低噪声变换频率及电压。以CPU控制电压及频率的连续变换方式,按人体生理适应要求,利用计算机优化设计而成的理想运行曲线,实现更稳定、更舒适的运行。

  对现代化电梯性能的衡量,主要着重于可靠性、安全性和乘坐的舒适性。此外,对经济性、能耗、噪声等级和电磁干扰程度等方面也有相应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相信电梯行业会越来越贴近生活。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所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电梯的控制方式上,主要有继电器控制、PLC控制和微型计算机控制三种。而PlC实际上是一种专用计算机,它采用巡回扫描的方式分时处理各项任务,而且依靠程序运行,这就保证只有正确的程序才能运行,否则电梯不会工作;又由于PLC中的内部辅助继电器及保持继电器等实际上是PLC系统内存工作单元,即无线圈又无触点,使用次数不受限制,属无触点运行,因此,它比继电器控制有着明显的优越性,运行寿命更长,工作更加可靠安全,自动化水平更高。PLC控制是三种控制方式中最具有可靠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的控制方式,它更适合于用在电梯的技术改造和控制系统的更新换代,是电梯控制系统中理想的控制新技术。

  电梯的控制是比较复杂的,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为电梯的控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PLC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使得它的体积大大减小,功能不断完善,过程的控制更平稳、可靠,抗干扰性能增强、机械与电气部件有机地结合在一个设备内,把仪表、电子和计算机的功能综合在一起。它已经成为电梯运行中的关键技术。因此,研究plc技术更具有了战略性的意义。

  Plc的研究内容及措施

  对于电梯的控制,可选用继电-接触系统或可编程控制器来完成,但是二者有各自的特点:

  a:继电-接触系统:它的优点是线路直观,大部分电器均为常用电器,更换方便,价格较便宜。但是他触点繁多,线路复杂,电器的电磁机构及触点动作较慢,能耗高,机械动作噪音大,而且可靠性差。

  b:PLC在设计和制造上采取了许多抗干扰措施,使用方便,扩展容易。它使用了梯形图和可编程指令,易于掌握。总之,PLC取代继电-接触系统已经成为大的趋势。

  基于上述原因,我选择用可编程控制器来完成对电梯的控制。

  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PLC行业已经在工业市场上占有一大片领地。在此次设计中,我将利用PLC来实现对电梯的控制。其中包括对PLC硬件的设计,软件设计,驻点路的设计,控制柜的设计,以及电梯惦记和其他设备的选择,还有原理分析等。相信此次设计后,我对电梯的实际运行能有初步的了解。

  控制要求:

  1.电梯轿箱的控制要求:

  a:选向:根据电梯各层内选外呼信号的先后和停止时轿箱所在的楼曾位置决定电梯的运行方向。

  b:选层换速:指电梯能够根据轿内所选层而决定运行方向,而且遵守或一直向上,或一直向下的原则。并且在每次平层的时候都能够换速。

  c:楼层位置的指示:选用了数码管显示的方法。由于FX2N系列已有内部计数-译码驱动模块,所以只要外部加上LED七段显示管和电源就可以显示楼层了。

  2.电梯门的控制要求:

  要求当电梯平层的时候,电梯门自动打开,经过10秒钟后电梯门自动关上。如果遇到有人在门中间的情况,电梯会因为光电开关的作用而自动开门。

  3.补充要求:

  除了上述两个要求以外,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备用电梯电机的使用,一但曳引电机出现故障,备用电机将手动控制转入运行状态,避免因曳引电机出故障而引发的不必要的麻烦。

2022机械开题报告范文8

  本课题是对制动杆零件工艺规程及40×30面铣削夹具的设计,对此研究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首先明白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就是用切削的方法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质成为具有所需要的一定精度、粗糙度等的零件。

  在整工艺规程个设计过程中,我们将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一)我们必须仔细了解零件结构,认真分析零件图,培养我们独立识图能力,增强我们对零件图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对零件图的绘制,不仅能增强我们的绘图能力和运用autoCAD软件的能力。

  (二)制订工艺规程、确定加工余量、工艺尺寸计算、工时定额计算、定位误差分析等。在整个设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些设计,不仅让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零件的加工过程、加工尺寸的确定,而且让我们知道工艺路线和加工余量的确定,必须与工厂实际的机床相适应。 这对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的复习,也是以后工作的一个铺垫。

  (三)在这个设计过程中,我们还必须考虑工件的安装和夹紧.安装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件加工精度,安装是否方便和迅速,又会影响辅助时间的长短,从而影响生产率,夹具是加工工件时,为完成某道工序,用来正确迅速安装工件的装置.它对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率和减轻工人劳动量有很大作用。这是整个设计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在设计工艺规程之后,我还要进行40×30面铣削夹具的设计。

  夹具又称卡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

  夹具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缩短辅助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确保并稳定加I精度,保证产品质量

  (三)降低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和工人的劳动强度

  (四)机床的加工范围得到扩大

  论文主要内容(提纲):

  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拟采用不同的研究手段(途径),本课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制动杆加工工艺的设计和夹具设计

  制定工艺规程的研究途径和可行性分析

  毛坯的选择:

  根据生产纲领和零件结构选择毛坯,毛坯的类型一般在零件图上已有规定。对于铸件和锻件应了解其分模面、浇口、冒口位置和拔模率,以便在选择定位基准和计算加工余量时有所考虑。如果毛坯是棒料或型材,则按其标准确定尺寸规格,并决定每批加工件数。

  毛坯的种类和其质量对机械加工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对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有很大的影响。制动杆毛坯材料为灰铸铁(HT150),硬度范围在150~200HBS,承受中等载荷。采用砂型铸造方法,由于大批量生产故宜采用实体模样(金属模)进行两箱造型,这不仅简化了造型和合箱操作,还因型砂紧实度较为均匀,铸件的表面质量得到提高。在切削加工前进行石墨化退火处理,消除铸件表层和壁厚较薄的部位可能出现的白口组织(大量渗碳体出现)以便进行切削加工。 拟订工艺路线:

  表示零件的加工顺序及加工方法,分出工序,安装或工位及工步等。并选择各工序所使用的机床型号、刀具、夹具及量具等。拟订工艺路线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工人结合起来。常常需要提出几个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后再确定。 计算切削用量、加工余量及工时定额:

  查阅《切削用量手册》等资料并进行计算确定。目前,对单件小批量生产不规定切削用量,而是由操作工人根据经验自行选定,但对于自动线和流水线,为保证生产的节拍,必须规定切削用量,并不能随意改变。计算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是要控制各工序的加工质量以保证最终加工质量。工时定额一般按各工厂的实际经验积累起来的统计资料来估算。随着生产的发展,工艺的改进,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工时定额应进行相应的修改。

  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基本要求可归结为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虽然有时互相矛盾,但只要把它们处理好,就会成为一个统一体。在三个要求中,质量是首要的。质量表现在机械产品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质量不能保证,根本谈不上数量;质量和生产率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该不断地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满足生产量的要求。如果两者矛盾,则生产率要服从于质量,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解决生产率问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节约耗费,减少投资,降低制造成本,这就是经济性。

  因此制动杆的工艺规程研究途径应该体现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的统一,达到经济合理及可行的最优方案。

  夹具设计的研究途径和可行性分析

  制动杆镗、铣、钻等工序使用的专用夹具,此类夹具的特点是针对性强、结构紧凑、操作简便、生产率高。

  夹具设计最关键是要求对工件定位正确,且满足定位精度要求。为了解决此问题,首先

  得了解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然后采取措施解决具体的问题。如定位基准与定位元件的配合状况和影响定位精度,那么可以提高夹具的制造精度,减小配合间隙就能提高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精度。 除此之外,选择夹具的类型与结构型式必须与零件生产批量大小相适应,夹具结构与零部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从而保证夹具操作方便、夹紧可靠、使用安全、并有合理的装卸空间。

  进度安排:

  第1周:接受任务书,理解设计课题的主要任务,查找相关的中外文资料,调查国内外现状,写相关调研报告,初步完成外文翻译工作。

  第2周:分析给定参考资料,复原设计加工零件工作图。

  第3周:设计加工工艺过程卡和加工工序卡。

  第4周:工装夹具结构方案设计。

  第5周:初步绘制工装夹具装配图。

  第6周:完成绘制工装夹具装配图。

  第7周:拆画一套夹具零件图。

  第8至11周:支架及其工装夹具三维造型。

  第12周: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提交初稿。

  第13周:修改图纸和说明书并打印。

  第14周:论文整理、装订和参加答辩。

2022机械开题报告范文9

  一、拟选定学位论文的题目名称

  沥青搅拌楼的楼架结构分析

  二、选题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选题的科学意义:

  大型机器的支撑基础,承受着由机器的不平衡扰力引起的振动和机器的自重等,如其振动过大,将会影响机器的加工要求或无法正常运转,甚至损坏机器和影响邻近的设备、仪器和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严重的还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动力机器的基础结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对于动力机器基础正式研究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八十年代主要编制成了国家标准《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这对于动力机器基础设计和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近年来对于动力机器基础结构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对压缩机、压力机、运输机、配料机等机器基础的设计和结构分析。对于工业上应用的更复杂的设备,像由振动筛、搅拌器等多个动力机器组成的大型沥青搅拌楼,对于这种往往由多个动力机器组合的大型设备的楼架问题研究的几乎没有。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仅仅采用单一理论计算方法计算扰力值,振动幅值等,计算方法和参数的选择并不统一,或考虑不够全面造成结果各不相同或不接近实际。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拟考虑多台设备共同作用时的振动合成,如考虑搅拌机的振动扰力和振动筛的扰力,并考虑如风载、静载、动载多种载荷情况下楼架的承载和振动情况。同时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楼架进行模态分析,获得结构的频率和振型,然后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优化楼架设计,并再次进行有限元计算,验证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选题的应用前景: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是沥青路面机械化施工的关键设备,近20年来,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发展迅猛,公路机械化施工因此获得巨大进步,特别是对参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建设的企业来说,拥有大型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已是市场准入条件之一。而其楼架部分是搅拌楼的重要承载机构,其设计首先必须保证机器的特定工作要求,满足振动和抗振的要求。

  楼架作为沥青搅拌楼的支撑基础,它在各种工况下承受着巨大的'载荷。若局部的应力过高会导致结构被破坏,因此需要对楼架结构刚强度和抗振性及稳定性进行分析,避免楼架的破坏同时合理选择楼架钢材的截面尺寸等,这样可以保证沥青搅拌楼的楼架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节约材料,因此对企业生产经济性具有重大意义。

  企业中沥青搅拌楼的楼架设计往往利用技术人员的经验设计,即直接采用特定的结构和尺寸进行生产制造。本文的选题来源于企业,是对现有某型号沥青搅拌楼的楼架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验算分析或在进一步优化设计,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设计成本,更具经济性。

  选题中由于沥青搅拌楼的楼架高度较高,所以要考虑多种载荷情况下楼架的承载和振动情况。同时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更好的展现在工作情况下楼架的实际情况,显现出楼架中的危险部分,可以针对问题对楼架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优化楼架,为沥青搅拌楼楼架的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这些对于大型复杂设备的支撑基础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背景科研项目情况简介

  此课题来源于工程实际,是以无锡锡通科技集团某沥青搅拌楼设计为背景展开的。其楼架结构分析是搅拌楼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课题的完成将为企业进行各种型号沥青搅拌楼的楼架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四、学位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动力机器基础设计应根据基础本身质量、刚度的分布、设备的质量和刚度、地基的影响、扰力大小和相位等因素,确定安全可靠、适用、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的方案。

  本论文是对企业中已有的楼架安全性与经济性进行分析验算和优化,楼架的结构和选材已定、不进行研究,本论文对于沥青搅拌楼的楼架设计提出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要求:

  (1)具有良好的抗振性;

  (2)具有足够的刚强度;

  (3)稳定性要求。

  只有满足了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才能保证沥青搅拌楼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所以在进行沥青搅拌楼的楼架设计时需要进行动力特性分析以及强度和稳定性的计算。最后就楼架可行性与经济性进行验算和优化。

  1.关于楼架抗振性研究:设计动力机器机架的基本目标是限制其振动幅值和自振频率,以满足机器本身和附近设备、仪器的运转和不影响邻近工作人员和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本设计中动力计算时首先要确定机器的扰力作用方向和扰力值及其作用点的位置,然后按沥青搅拌设备的扰力性质,采用相应的动力计算公式,计算楼架的振动幅值、振动频率等,使之不超过允许极限值。

  2.关于楼架刚强度的研究:要使楼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必须保证它具有足够的静、动态刚度。静态刚度是以满载静力作用下的静位移来表征,动态刚度是指其动态特性,是以其系统的满载自振频率来表征。对刚度的研究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别计算。强度设计的准则是在机器运转中可能发生的最大载荷的情况下楼架上任何点的应力都不得大于允许应力。强度计算时本文主要进行内力分析、载荷组合、和承载能力的验算。其中内力分析包括动内力、风载以及各种静载荷内力的计算。通过这些分析和计算确保沥青搅拌楼楼架的所有构件在各种可能的载荷工况下都不受到损坏,从而使机组能够安全地运行。此外还需研究楼架在弯扭组合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疲劳强度问题。

  3.关于楼架杆件稳定性的研究:对于细长的或薄壁的受压机构及弯-压结构存在失稳问题,失稳对结构会产生很大的破坏,设计时需要校核。本文研究的沥青搅拌楼的楼架由于立柱高度大承受的竖直方向的载荷较大,为避免立柱失稳,需要校核计算。研究时由于楼架受力情况复杂,需要对立柱所受外力简化、近似处理等从而计算出立柱所能承受的临界压力。

  4.关于楼架安全性与经济性进行验算和优化:将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软件运算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来得出结论或进一步的优化,这也是本文的最终目的。

  五、预期解决的主要问题

  问题1:如何进行沥青搅拌楼楼架振动位移的计算问题:

  以前对机器基础的设计的方法有两自由度法和空间多自由度法,在计算机普及以前只能采用两自由度法。这种方法从基础中逐一抽出单榀横向框架,把它们简化成两自由度的质量、弹簧体系,然后进行动力分析。这种分析忽略了纵向框架的作用,只能求解单品框架的频率、振型和动力响应,其精度和空间框架的实测结果相差较大;对于不能分解成平面框架的复杂结构该方法更无能为力。空间多自由度体系往往更接近实际的几何、物理模型,其精度更高,但空间多自由度法计算复杂,需要求解问题较多。

  本论文拟采用空间多自由度法计算,但利用空间多自由度进行分析时难点主要是:建立计算模型与动力平衡方程并进一步进行动位移的计算。楼架动力计算时将振动位移分成水平振动位移和竖向振动位移的计算:

  (1)进行水平振动位移计算时,首先建立模型,方法是采用凝聚质量和忽略转动惯量假定,将所有杆件的质量向两端的质点集中。体系的附加质量也向质点积聚不考虑横梁和楼板的变形进行计算。然后运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动力平衡方程,利用公式求出所有的水平自振圆频率和振型,进一步计算各振型的折算质量和载荷,最后求出动位移;

  (2)进行竖向振动位移计算时,考虑横梁的变形,把单跨梁的铰支座改成弹簧支座,建立模型,建立刚度方程,求出自振频率,最后计算结构动位移。

  问题2:如何在多种载荷及其组合载荷下进行强度计算的问题:

  本问题的难度在于涉及的载荷非常多,如工作情况下的动载、设备自重、风载、地震载荷等,应该选取何种情况下的载荷或组合载荷进行强度计算。此外还要研究楼架在弯扭组合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疲劳强度问题。

  本文首先将载荷分类:

  a.永久载荷组合由设备自重、楼架自重组成

  b.可变载荷由动载荷组成

  c.偶然组合由风载荷组成。在楼架承载力计算时进行载荷的组合,并取较大值作为控制值:

  1)基本组合可由永久载荷与可变载荷组合,可变载荷中的各项动力载荷只考虑单向作用;

  2)偶然组合可由永久载荷,可变载荷及偶然载荷组合。再进行计算时,计算简图按下列规定确定:

  1)柱和顶板横梁按横向平面刚架计算,当量载荷考虑竖向和横向的作用;

  2)柱和顶板纵梁按纵向平面刚架计算,当量载荷考虑竖向和纵向的作用。计算纵横梁在水平载荷的作用下产生的弯矩,可近似的假定梁的两端为固定支座来计算。

  问题3:对楼架进行有限元分析时如何建模及如何进行模态分析的问题:

  利用有限元可以进行静态分析、刚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和模态分析。

  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首先需要进行有限元软件的建模,本文在建立沥青搅拌楼楼架的有限元模型时,不能沥青搅拌楼楼架及设备的全部导入ANSYS中进行建模,因为那样可能会导致运算量过大而使软件无法运行,可根据需要,建立楼架的有限元模型,然后选择所采用的有限元单元类型,划分网格,最后对其进行计算分析。采用这样的方法,建立楼架的有限元模型,可以减少运算量,但必须能够分析出楼架所达到的最大变形量。

  对于模态分析,用于确定设计结构或机器部件的振动特性,即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它们是承受动态载荷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模态分析的好处:

  (1)使结构设计避免共振或以特定频率进行振动;

  (2)使工程师可以认识到结构对于不同类型的动力载荷是如何响应的;

  (3)有助于在其它动力分析中估算求解控制参数进行模态分析需要清楚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

  本文进行楼架的模态分析的主要分析思路:首先,进行理论分析计算系统的固有频率,然后在ANSYS中用实体建模的方法建立楼架模型,通过网格划分和加载求解来得到系统的固有频率。最后,将理论计算结果与软件运算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来得出结论。

  六、开题条件

  学术条件:本人在经过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掌握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高等动力学、机械振动、建筑振动理论及有限元分析理论等多方面的知识,这是论文开展的理论基础。然后又参考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状况,为论文的完成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同时还有我的导师和同学都将为我的论文提供指导和帮助,这些都是我完成课题的重要保证。

  设备条件:分析用计算机与软件均具备。

  七、文献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有限元法和结构优化设计技术的发展,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机架或楼架应力、变形分布等情况,来解决其存在的问题,实现优化设计的目的,已在我国有了应用[1]。本课题利用理论计算与有限元相合的方法对沥青搅拌楼的楼架进行结构分析和优化,解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楼架因为强度问题的断裂和振动破坏,在满足抗振性、刚强度的要求下减轻楼架的质量,降低成本。

  动力机器支撑基础设计一般要求应保证抗振性、刚强度及稳定性。

  本文正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行楼架结构的分析。设计前需要弄清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文献[2][3]介绍两种沥青搅拌站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个人提供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由于刚度分析主要考虑变形问题,在进行动力分析时显然要最终求出楼架的最大的振幅,振动频率。

  对于楼架抗振性的研究:抗振性即动力分析,是本文的难点。在进行动力分析时需要知道沥青搅拌楼的扰力产生来源,及扰力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然后本文在进行楼架的动位移计算时采用了空间多自由度法计算。空间多自由度体系往往更接近实际的几何、物理模型,其精度更高,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2022机械开题报告范文10

  一、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中变换、集中和分配电能的场所,是工厂供电系统的枢纽。因此,拥有一个设计合理的总降压变电所对整个工厂具有重要的意义。工厂配电系统是整个工厂的动力源的命脉,它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全厂安全。现代工厂的各种设备的数量和种类繁多,供电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全面、系统,工厂用电量迅速增长,对电能质量、技术经济状况、供电的可靠性指标也日益增高,因此对供配电设计也有了更高、更完善的要求。本课题是对机械厂变电所及其低压配电系统设计,通过车间变电所将电压降成满足各车间的用电电压,并保证供电的安全、可靠、优质、经济。低压配电的设计对工厂的各设备以及它的产品质量也是很重要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变电所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

  1.电气主接线简单操作方便,其布局要求在各种切换操作时操作步骤最少,简单的接线给继电保护的选择带来方便;

  2.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淘汰老设备,做到不检修周期长,维护工作量小,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

  3.现代化变电所正在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具有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占耕地面积小、投资省等优点。

  4.有人值班向无人值班转变,交流传输向直流传输转变。

  三、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所采的方法手段

  1.主要工作

  (1)收集与本次设计相关的技术资料及大中型的工厂在供配电上的原始资料,学习相关国家供配电设计法规及技术标准;

  (2)工厂负荷计算,确定无功补偿容量;

  (3)车间变电所接线方案的设计;

  (4)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5)短路电流计算及高低压设备的选择;

  (6)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选择;

  (7)用autocad画出主接线图及车间供电平面图。

  2.采用的方法、手段

  (1)在车间负荷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全厂总变电所的负荷计算,考虑车间变电所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从而求出全厂变电所计算负荷及总功率因数。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及二项式等几种方法,本次设计采用需要系数法来进行负荷计算。

  (2)按负荷计算求出变电所的功率因数,通过资料查表或计算求出达到供电部门要求数值所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因数。本次设计采用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屏来进行补偿。

  (3)综合考虑工厂所有车间的有关因素,结合全厂计算负荷以及扩建和备用的需要,确定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

  (4)分别求出由系统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的短路电流计算。

  (5)参照短路电流计算数据和各回路计算负荷以及对应的额定值,选择变电所高低压侧电气设备,并根据需要进行热稳定校验和动稳定校验。

  (6)低压配电系统的各支线截面积和敷设方式的选择校验以及控制保护设备选择。

  (7)电气主接线的绘制:根据工厂具体的负荷情况及变压器台数和地理等情况确定电气主接线的方式,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进行绘制。

  四、预期达到的结果

  按照任务书的技术要求,通过查找大量参考资料和依据国家规范的用电要求,完成机械厂变电所及其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以满足该厂的所有电器设备安全正常的运行和有效保护机械厂的生产和设备的安全。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有选择、可靠、灵活、迅速动作。

【机械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机械开题报告10-28

机械毕业开题报告07-26

机械硕士开题报告10-22

机械专科开题报告09-03

机械开题报告范文11-02

机械专业开题报告范文09-18

机械设计开题报告12-02

机械设计开题报告09-07

机械设计开题报告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