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过程电脑化的考量

时间:2020-08-15 17:50:35 职称论文 我要投稿

职称评审过程电脑化的考量

  一、利用计算机规范职称评审中所用表格的填写

职称评审过程电脑化的考量

  个人申报评审职务资格,首先要填写评审表,有的评委会还要求填写各式各样的推荐表,在表格的填写说明中明确注明一律要用钢笔或毛笔填写, 主要是为了利于存档 这项规定是在现代化技术水平较不完善的情况下定下的。一份表格十几页, 要用手抄二至四份,非常耗时不说,若碰上写字不好的人,字迹潦草、字体不规范,评委较难看懂,且会影响其心情,这势必影响职称评审的质量。随着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可以改革手工操作的弊端,采用计算机填制各类表格, 一方面对申报者有利,使他们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能很方便地对所填内容进行增、删、改, 以减步差错率和重复的劳动; 另一方面对评审者有利,计算机打印出来的表格,字体规范统一, 版面清晰整洁,易于评委阅读,从而有利于提高评审质量; 第三,从远程管理看,用计算机填写的表格可存人计算机磁盘中,可在网络上传输,有利于材料的上报,并为今后电脑可视化评审打下基础。在1999年的职称评审工作中我们就尝试过将高、中、初级三种评审表,用如今广泛应用的文字处理软件WPS和WORD 分别制好空表,放上我校校园网的主页,供申报者自行下载、输入文字、打印输出。这样做受到了广大申报者及评审者的欢迎。

  二、用计算机建立各学科专家信息库, 做好论文评审的保密工作

  在职称评审工作中对申报者的论文、专着代表作或科研成果进行鉴定是整个评审过程的关键,为了做到公正、保密,要求送两名同行专家评审。弼名专家不能都是本单位的,送审专家的名字也要对申报者保密。但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因为,职改办的工作人员不可能了解所有学科专家的情况,这就成了把好评审质量关的难点所在。因此有人提出废除评审论文这一做法或直接交给评委会里的专家评审。但这样做,对于一些学科门类少的系列或许行得通, 对于高校教师、自然科学等学科门类多的系列则行不通。我们认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 在全省(自治区)甚至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学科门类齐全的专家信息数据库,将各学科、各专业的高级专家的姓名、通讯录、所学专业、从事专业、研究方向、有何专长等等信息都存人数据库中,并进行全国联网, 任何一个职改部f]拿到任何一篇代表作. 都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查询,查出同行专家的所在单位的地址直接寄去,有利于提高论文送审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三、利用计算机处理化指标体系,加强基层推荐的透明度

  申报者的德、能、勤、绩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最了解的还是基层, 因此要把好职称评审的质量关,必须从基层做起。为此,必须改变过去由个别领导看了材料写个鉴定就送审上报,写好写坏全凭领导喜好的做法。应该在基层将申报者的所有材料公示化, 由群众对申报者的德、能、勤、绩、教学情况、科研能力、论文水平、材料的真实性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广泛的评议、评分,才能增加评审工作的透明性、广泛性、和公正性。但要做好这一点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群众评议的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台评判体系,而这些体系都要进行一定数量的数值处理和统计分析,如果用手工操作则较烦琐又容易出错,不容易被基层接受,量化指标体系就变成了一句空话。要改变这一现象应该用计算机编制出相应的指标体系的计算程序, 提供给基层,使之能很方便地处理群众评议的结果。

  四、利用计算机建立任职条件库,把好资格预审关

  申报者是否达到评审条件,要进行资格的预审,要审核申报者的学历、资历及其他任职条件是否符合《条例》的规定。然而目前我国共有24个职称系列, 每个系列又分为高、中、初、员级等级别.各系列各级别都有各自的任职条件,而每个基层职改部门多多少少都要碰到十个左右的系列。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要全都记住不易,要一点不出错更难,但是我们把这一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做那就简单多了,具体做法是:将各系列、各级别的任职条件全部输入计算机中,编制成一个固定的鉴别程序,每年评审时打开申报者数据库,运行鉴别程序,对所有申报者进行一次筛选, 把不符合条件的全部筛出。计算机是精确的、铁面无私的,不会讲人情,也不会因记不清或一时糊涂而使一些不符合条件的申报者漏网,进入评委会中, 这样就为评委把好资格预审这道关。

  五、利用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查询、审核申报者的材料,杜绝弄虚作假

  职称评审中用到的材料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申报者的各种基本情况材料;二是申报者的论文、科研成果等材料。职称评审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基础材料是否完整、真实、可靠 申报者在个人填写职称评审表时经常有意无意地会有一些项目填写错误或与事实不符,有时还有人进些假材料,这样的表格和材料送到评委会就会出现误导,而职改部门在审核材料时应能把这些错误找出来并给予改正,这虽然可通过检查核对各种证件、论文、项目的原件来检查,但有一些作假还是无法查出, 职改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管理的人员少则几十人多则几千上万人,不可能了解并记住所有职员的各种基本情况。而要把好这个关,用人工做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常会出现差错,而借助计算机就省事多了。对于第一类材料可与人事部门台作建立完善的人事信息库,首先把所管辖的所有人员的人事档案中的基本情况转入数据库,然后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时把各位职员的人事变更如学历的提高、职务的升降、奖惩的情况、进修的成绩、岗位的变更、考核的结果、工作的业绩等等都及时转入计算机更改数据库,在人事信息库准确无误的前提下,职改部门审核材料时可将申报者信息从人事信息库调出,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以确保申报表的准确性为评委提供正确的信息;对于第二类材料,在无原件或有疑问的情况下,要查询全国成千上万种杂志也是很困难的,而在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 如能充分利用计算机来查询, 则变得轻而易举, 因为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知识信息组织管理手段, 已在网上建成了中国期刊网知识运行管理系统, 利用中国期刊网搜索引擎, 只要提供作者姓名、文章题目、关键词、期刊名,就可直接上网查询:中国重要报纸专题全文、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中国会议论文全文、中国学术期刊过刊全文、全国技术创额与高额技术产业化文库、中国专利等多个数据库 这一系统正在逐年以很快的速度在完善,所包含的信息越来越多,上网查询论文、科研成果、专利将变得越来越快捷、准确 职改部门的同志应尽快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 利用该系统来把好材料审核这一关。

  六、用计算机建立高质的评委库,创造无人干扰的评审环境

  目前职称评审仍带有较大的人为因索, 人情、关系主导评审取向不容忽视。由于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的影响,二年一度的评委换届制度,实际上评委的名单已成了公开的秘密。因此,一年一度的评审前评委家里常有穿梭不断的说客、不绝于耳的电话、各式各样的条子、形形色色的礼物等现象。专家评委在主观上并不愿意接受干扰和误导,但在客观上会受制于人性之弱点而出现倾向性,而投下了人情票、后门票。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凡有评审权的单位都应利用计算机建立各系列各级别的按专业划分的评委信息库,评委库中评委的确定,在数量上可十倍于原有评委人数,在人选上应按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挡次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历比例,选出政治表现好、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学术造诣深、在职的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专家。评委库还可根据专家的变动情况进行调整、完善。丽到评审会开会前一两周内,输入一定的条件, 如今年申报者的专业比例、来源情况等条件,从评委数据库中随机挑选出一定数量的评委名单,进上级领导审定后,临时通知评委去参加评审会,使申报者不知道今年的评委是谁, 而评委自己也不知道今年自己还是不是评委, 这就尽可能地避免了各种人为因素的干扰,又可避免因评委和申报者的学科不同而出现的误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审的质量。

  七、用计算机代替不记名的黑箱,创造既公正、保密又易监控的投票环境

  在现行的职称评定过程中执行的是“不记名投票 的规则,被称作是“不记名的黑箱”其目的一是为了不干扰评委的投票.让评委设有顾虑地投下每一票;二是为了防止落选者因落选,而对“× × ×没有投你的票” 的评委产生忌恨现象。但是评审结果依然会出偏, 一为善意出偏, 即为部门利益和同情心驱使投票而出现的偏差; 二为恶意出偏, 即因个人利益冲突或压制新生事物而导致的评价偏差 而“不记名投票” 则为所有的偏差提供了庇护所。

【职称评审过程电脑化的考量】相关文章:

1.2017年职称评审个人述职报告

2.高级职称评审论文格式

3.高级职称评审论文答辩

4.高级职称评审论文答辩

5.高级职称评审论文答辩范文

6.职称评审工作总结(通用5篇)

7.高级会计师职称评审准备的误区

8.中学教师职称评审个人述职报告

9.职称评审工作总结范文(精选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