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教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2-27 10:32:45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汉语言文学教学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撰写的论文。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汉语言文学教学毕业论文,欢迎查看。

汉语言文学教学毕业论文

  要: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对于汉语言文学人才的实际需求,高校教师要重视起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基于此,阐明了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价值,分析了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及制约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因素;同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阐述了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一、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价值分析

  (一)加强大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批判性思维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被提出,多数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定义,但是这些定义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特别是关于批判性思维能力所包含的技能来说,还存在着较为多样的说法。

  在本文的研究中,定义批判性思维为能够分析、测评自身与他人的观点,并得出相关论据支撑的结论的过程。在这样的定义中,能够了解到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价值。其中,加强高校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思考、分析、提出质疑,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鼓励大学生提出独特的观点,提高创新能力

  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能够实现对大学生展开思考、提出独立观点与质疑的鼓励,实现对其创新能力的有效培育。

  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形成中,大学生会使用合理的论据对已经形成的研究结果提出不同的解读,或是对其提出质疑。

  通过这一过程能够了解到,在批判性思维培养与形成过程中,大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更多,对于已经形成结论的知识提出合理质疑,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能促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三)为后续就职或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除了上述的两点优势之外,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能够实现为大学生后续就职或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对于大学生来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形成能够使其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使其理性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还能够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多个角度的分析。

  就当前社会的人才需求情况来看,具备创新能力、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重要。因此,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能够提升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现状分析

  就当前的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情况来看,多数高校教师虽然在课堂上应用了较为先进的教学设备,如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等等,但是在教学策略上依旧延用着传统的知识讲解与灌输型教学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明显降低。在实际的问题解决中,对教师过于依赖,对教学大纲过于“顺从”。

  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课外阅读量相对较少,写作及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状况较差,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普遍使用“将教学重点直接传授与灌输给学生”的方式,导致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机会,创新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较难形成。

  同时,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还存在着忽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情况,导致学生语言表达、思考质疑的机会过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以及后续的发展。

  三、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制约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文化因素

  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和谐、谦虚、礼让等思想更加强调,而对于寻找真相过于忽视。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即便人们持有不同的观点,也不会提出质疑。

  同时,我国社会对于集体主义更为重视,在长期的教育中也融合了这一观念,这较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个性思考。另外,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封建体制也影响着当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特别是“服从权威”这一思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模式,学生会毫无疑问地接受教材、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并不会提出质疑。可以看出,我国长时间发展形成的文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二)教育因素

  除了文化因素之外,教育因素也一定程度地制约了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第一,结合上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普遍以教师为中心,主要使用了直接传授、灌输知识点的教学方式。此时,学生独立思考、质疑的机会较少,相应的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1]。

  第二,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普遍存在着“学习只为应付考试”的思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并不会对讲述的知识点进行过多的提问与思考,普遍使用机械背诵等方式,思考、质疑、探究的行为次数较少。

  加之在当前的高校汉语言文学考试中,相应的题目基本是直接在教材中摘录选取的,不仅未作出一定的修改,也未能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考核进行体现,因此,无形中对教材的权威性进行了强调。可以看出,以上教育因素也制约着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树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育理念

  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展开培养时,要从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树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育理念入手。必须要切实认识到批判性思维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并设置出相应的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本位”课堂教学理念,摆脱“教师即权威”的落后思想,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及不同思想,引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实现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二)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为提高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可以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教学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探究性提问等方法。教学情境创设法:即由相关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完成情境的创设,并使用语言引导、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完成情境的渲染。

  这一过程也可以由学生完成。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完成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角色扮演法:由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设计出多种教学角色,让学生进行扮演。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编自演,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深入地理解相关知识点。小组讨论法:在小组讨论法教学的支持下,教师能够更好地完成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工作,实现对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程度的提升[2]。

  例如,在进行阅读理解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思想为切入点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参考作者的生平事迹、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其他作品等展开分析与讨论。通过讨论,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探究性提问法:对于高校的课堂教学来说,批判性思维体现于探究性提问。通过探究性提问,学生主动探究与学习的积极性能得到激发,可以实现发散思维的培养[3]。

  (三)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阶段,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相关教师要在实际的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中,融合这些现代化信息手段,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资源能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发挥出较好的作用,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提升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例如,在阅读理解教学中,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文章中的情境,实现具象化。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得学生深度理解知识点,分析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为了实现教学内容的进一步丰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例如,在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完成相关资料的检索与收集,对自己的论点进行完善与佐证。另外,教师也可以使用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知识的自主探究,促进其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四)充分借鉴西方教育理论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模式

  相比于西方国家来说,我国教育领域在长久的发展中,主要应用了填鸭式教育的方式,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育较为忽视。因此,在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借鉴西方教育中的.先进经验,完成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更好培养。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思考与提问”的教学模式。在“思考”阶段中,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学生的不同水平,设定不同层次的任务,包括给出几个事例完成概括、设定一些标准完成相应信息的分析、利用已知知识点完成问题解决方式的探究等等[4]。

  在“提问”阶段中,则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完成不同任务的具体步骤。例如,对评价性的任务,教师可以通过“该事物的优点与局限性有什么?”、“对其评价时你使用了什么样的标准?”、“你所使用的标准能够进行分类吗?”等等问题的设置,使得学生逐步完成问题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相关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结合、对比与评价,此时,可以通过“关于该问题你已知的信息有哪些?”、“你对新信息作何评价?”、“结合已知信息与新信息,能够得出什么结论?”等问题完成引导。

  (五)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核方式

  结合上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在当前的高校汉语言文学考试中,相应的题目基本是直接在教材中摘录选取的,不仅未作出一定的修改,也未能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考核进行体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加深了教材内容的权威性,使得学生更加重视教材知识点的单纯背诵,还无法实现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形成情况的真实评价。因此,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要重点对其考核方式、评价方式进行调整。在进行考试试题的编写时,教师要选取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并结合其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变形完成题目的设定。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进行考核。

  同时,在一些概念性、定义性、论述性的题目中,教师要重点分析其中体现出的批判性思维,而非与教材内容的贴合程度,确保考核分数反映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形成情况。在这样的考核形式下,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放在教材内容的单纯背诵上,而转变为对知识点的分析、理解、思考与整合归纳上,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综上所述,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着较高的价值。通过树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育理念、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借鉴西方教育理论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模式、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核方式,能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率,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元龙.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9(14):212-213.

  [2]袁园.简析当前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J].英语广场,2019(3):89-90.

  [3]李志国.批判性思维视域下高校探究性提问教学创新[J].河南社会科学,2016,24(9):112-115.

  [4]席东.基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语文学刊,2015(8):123-124.

【汉语言文学教学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03-18

汉语言文学 毕业论文08-26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模板09-02

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08-26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范例11-02

精选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提纲10-28

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提纲07-30

关于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12-06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