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教学的重新定位论文

时间:2020-08-17 10:22:00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教学的重新定位论文

  内容摘要:经过回顾和整理,全面认识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在此基础上对色彩课进行重新定位,目的在于重新认识绘画性色彩教学在塑造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特殊作用,并在色彩教学中对绘画性色彩与色彩构成进行优势整合,取二者之长,创立一门统一的学科基础课。

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教学的重新定位论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色彩课误区重新定位

  我国艺术设计的色彩课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西方色彩教学体系,包含了西方艺术自文艺复兴时期直到印象派之后的所有色彩研究成果。20世纪上半叶由陈之佛、庞薰等兴办的“图案科”,在不同程度上与包豪斯的色彩教学理念相呼应,但由于政治历史原因,在随后的一定时期内,我国的色彩教学却只局限于写实绘画观念影响下的色彩观范畴。建国后的国内美术教育更是在现实主义美术思潮的统领之下,基本上延续了西方古典主义和前苏联写实主义绘画的教学体系,并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符合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特点的基础课教学体系。这种情况延续到改革开放后,直到从中国香港和日本引进了色彩构成课,情况才有所改观。

  客观上讲,国内的艺术设计教育,无论是过去的“工艺美术”还是如今的“设计艺术”,对色彩教学都非常重视,对于色彩教学所进行的思考和整合也从未间断过。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之后,有必要对现有的色彩教学进行一次回顾和整理。在全面清醒地认识教学失误之后,对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教学进行重新定位。

  一、色彩课教学的误区和原因

  从专业性质来说,艺术设计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绘画艺术,它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紧密结合,体现了科学与美学的统一、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为保证色彩课教学与设计专业性质相适应,各高校对色彩课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改革涉及到色彩课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课时分配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从整体上来看,色彩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由绘画色彩向设计色彩的转变上。

  从目前国内高校色彩教学的执行情况来看,色彩教学改革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就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一,部分高校对色彩课等基础课程采取了取消或弱化的现象。

  这一情况的发生有两种原因。其一,我国艺术类院校在招生过程中对专业有严格的要求,且考试科目大都为素描、色彩,所以选拔上来的学生一般都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据此,部分教师认为没必要再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进行重复的基础训练,于是把色彩课课时一减再减或武断地取消。殊不知,现今在高校扩招形式下的美术考生与以前的考生素质已不可同日而语,许多“速成班”出来的学生,他们的基础只是一种程式化的教学结果,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艺术认知,更谈不上什么艺术修养了。其二,由于国外许多前卫艺术院校已经取消了传统的艺术培养模式,于是我们一些艺术院校盲目地参照国外模式进行“大胆”改革。殊不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艺术教育普及水平的不同,国内学生同国外学生相比,艺术素质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第二,过于强调色彩构成课程的作用,有一种将色彩构成取代其他一切色彩教学的趋势。

  这是国内高校具有的一个共性问题。以色彩构成为主的色彩教学手段,是在改良绘画性色彩课程中的一种选择,无疑对丰富原有的`色彩教学体系大有裨益。但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教师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盲目扩大色彩构成作用的倾向。我们必须明白色彩构成教学只不过是整个色彩训练系统中的一个训练课题而已,并不是色彩教学的全部。过分强调色彩构成教学,这种情况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国内教学上的“时代断层”而导致相关教材缺乏造成的;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少数权威人士为快速扭转绘画性色彩教学体系而用心良苦的“误读”。

  第三,存在着相关色彩课程多次重复的现象。

  在教学改革中,除了以上两种较为激进的情况以外,还存在着一种较为保守的、试图包容所有相关课程的做法。产生这种情况,原因之一,可能是出于一种兼容并蓄的美好愿望。应该说这种做法具有良好的初衷,即引进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保留原有教学体系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因为缺乏应有的整合能力,造成了课程罗列的现象。原因之二,可能是出于改革过程中的阻力难于克服,最终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做法,结果是在课程设置上使二者分并列不同的教学机构。绘画性色彩教学和色彩构成教学由基础部和平面教师分别承担,再加上常规意义上的装饰绘画中的装饰色彩,在色彩基础理论上三者多次重复,浪费课时。

  二、色彩课教学的重新定位

  通过以上对于目前国内色彩课教学所存在误区的分析,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提出对现有的色彩课教学进行重新定位。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基础课之后的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更关系到我们的教学宗旨能否实现。艺术设计专业不是培养一般的工匠,而是要培养兼通艺术与技术的高级人才,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制定和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必须时刻为这一宗旨服务,反映在具体课程如色彩课更是如此。色彩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完善现有的教学内容和计划,将以往教学中的所有成果蕴含其中,尽可能避免上述误区。于是,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课教学进行重新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现阶段来看,国内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课教学一般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绘画色彩为基础的色彩训练,二是以色彩构成为主要内容的设计色彩训练。绘画性色彩教学和设计性色彩教学在我国设计专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时有侧重,虽然二者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但不可否认,它们各自在教学中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对于它们的评价应该保持客观的态度,切不可偏颇。

  所谓设计性色彩是在绘画语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果说绘画意义上的色彩研究自印象派开始至现代派就得以完成的话,那么,色彩在设计中的运用却是源于现代主义的艺术实践。无论是包豪斯理念下的色彩体系还是经过日本人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色彩构成,都与现代主义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密切相关。现代主义艺术在塑造色彩语言独立性的同时,也积极促进了现代的教学体系,如在包豪斯任教并对其色彩体系产生重要影响的康定斯基、克利、伊顿等人都是优秀的艺术家。

  色彩教学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色彩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对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表现方法的培养;对色彩造型、抽象及设计等主、客观运用能力和色彩审美能力的培养,即通过色彩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具有应用色彩语言自由地表达其设计构想,并使其设计具有艺术审美的能力。“色彩基础的学习也并非仅仅局限于一些原理方面的内容,它还应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艺术修养之外,还有对诸如分析、概括和表现等能力的要求。”从我国设计界的整体水平来看,与国际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上。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围绕提升学生审美趣味和审美创造力这两方面,而审美能力的提升绝不是简单的色彩构成能够解决的。

  将色彩课教学进行重新定位,就在于重新认识绘画性色彩教学在塑造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特殊作用。当然,重新认识绘画性色彩教学的作用,并不意味着要回到过去绘画性色彩占统领地位的时代,而是在色彩教学中根据各自特点,将绘画性色彩与色彩构成在时间和内容上进行合理安排。为此,建议在教学中融绘画性色彩教学和色彩构成为一体,取二者之长,创立一门统一的学科基础课,可以称之为“色彩基础”“设计色彩”。目前,已有学校如此整合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如中国美术学院的设计色彩教学,通过光色写生阶段、空间色彩阶段、色彩整合阶段和从具象到抽象阶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手绘能力、模仿能力、对空间色彩变化的认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色彩的整合、抽象能力及在设计中的应用能力等获得了全方位的锻炼。将这两个方面进行优势整合,首先,可以将相关课程归属于一个教学机构,便于教师整体安排教学活动,避免了教学上的重复;其次,通过将侧重点不同的色彩训练合理有序地组织,以利于学生由色彩认知向设计实践的转移,避免了知识与运用的断层;最后,既保证了完整的色彩运用能力的培养,也保证了学生色彩审美能力的提高。

  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色彩基础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保证课程时间分配上的合理和内容上的有针对性。不同时间段上的课题安排要能够符合色彩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并做到各课题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满足不同知识点的训练要求,以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虽然在课程上进行了整合,但要避免以下两种情况的发生:一为两种性质课程的简单罗列;二为抹杀两类性质色彩教学的界限,导致教学中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效果。为此,我们要求基础课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深入系统地学习、借鉴中外传统艺术,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单一的色彩教学模式绝不可能使学生获得完整的、丰富的色彩知识和驾驭色彩、运用色彩的能力。为此,进行色彩课教学的重新定位,整合一套系统、合理、完整的色彩训练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参考文献:

  [1]周刚著《体验设计·色彩》,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洪锡徐《素描与色彩,一个说不完的话题》,原载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3]袁公任《谈设计色彩教学》,原载于《装饰》,2005年第3期。

【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教学的重新定位论文】相关文章:

1.艺术设计专业中色彩教学的分析论文

2.关于色彩教学艺术设计的论文

3.大学环境艺术设计色彩教学研究论文

4.谈艺术设计中色彩的表现论文

5.环境艺术设计的色彩应用论文

6.经济法在高职会计专业体系中重新定位论文

7.专业实践教学艺术设计论文

8.艺术设计专业风景写生实践教学论文

9.民间美术色彩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结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