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类大学艺术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思考论文

时间:2020-06-15 16:40:28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综合类大学艺术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思考论文

  摘 要:当前,艺术学生数量多、签约少、就业难的问题一直是高校艺术专业毕业生面临的最大困难。大量艺术专业毕业生囤积,部分学生毕业即失业,这无疑给“艺考热”泼了一瓢冷水。艺术学生就业呈现出其独特特点。本文结合作者工作经验,分析了艺术学生就业困境,并从客观、现实角度对新形势下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合理化意见,希望能为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综合类大学艺术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思考论文

  关键词:

  关键词:艺术专业 就业 问题

  近年来,一批综合类大学纷纷上马“艺术”专业,进而引发“艺考热”。伴随“艺考热”带来的问题逐步凸显,艺术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成为社会关注重点。麦可思公司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4年本科红牌专业有:生物科学与工程、法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动画、美术学、艺术设计、体育教育。所谓红牌专业,即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1]。其中,美术学、艺术设计、动画、已经是连年榜上有名。

  一、艺术学生就业困境分析 审视艺术学生就业状况,主要陷入以下困境:

  (一)在校期间正式签约少,就业不乐观   麦可思公司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统计2013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管理学就业率高达93.5%,而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为88.3%。这些就业率中涵盖了正式签约、升学、灵活就业等各种情况。事实上,学生在校期间实际签约率很低。以笔者所在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为例,以三方协议为准,计算学生签约率,2012年6月份截止,全校平均签约率为33.1%,而艺术学院2012届毕业生签约率仅为9.3%,2013届全校签约率为31.3%,艺术学院仅为19.9%。

  (二)“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两个极端现象并存   艺术学生就业存在几个特点,首先是不同专业,就业形式迥然不同。那些适应市场需求、应用性强的专业就业好,如舞蹈表演、民乐表演、视觉传达类的专业就业较好,而绘画类、美声、钢琴类专业则就业困难吗,很少有用人单位问津。其次,学生能力不同,就业也存差异。专业素质过硬、学习能力强、实践参与广、又具有一定综合能力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热捧,可以享受真正的“择业”待遇。而另外一些学艺不精、素质不佳的毕业生则很难找到意向单位,奔波于各类招聘现场,简历广发薄收。还有很多毕业生眼高手低,挑剔职业、抱怨薪酬,因此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

  (三)高投入、低回报引发不了学生兴趣   艺术专业属于高投入的专业,刨去高额的学费,艺术学生用于日常学习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额。据统计,在综合类院校每个艺术生平均每年花费在2万以上,多者达到5、6万以上。高额的投入使得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增大。但是,现实却并非如人意。多家企业到学校招聘艺术类学生,但所给工资一般为1500——2000元,很少有超过4000元。但是反观三线城市同期普通工人工资水平,一线工人都近3000元以上。面临用人单位,学生首先关注的是工资水平,一听到初始工资,大部分都不再有继续接触单位的意愿。这种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使得很多在校学生虽有就业意愿,但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使得学生踌躇在签约门前,并无签约实际行动。

  (四)专业准入门槛高,学生求职受挫   一些应用型较强的'艺术类企业往往对应聘者在工作经验、工作年限、资历认证等方面有诸多要求。对能力认定包括工作年限、工作经验、电脑软件操作、现场能力、合作能力、设计水平等各方面,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远满足不了公司需要。教师属于很多艺术生比较中意的职业,但是目前专科以上学校最低要求应聘者是研究生学历,而中小学则要求参加考试并且具备教师资格证书等。可是综合类大学很少开设心理学、教育学相关课程,再加上艺术学生文化线成绩低,考试尤为艰难。

  二、艺术学生就业如何走出困境 解决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要与市场接轨,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此外还应做好几个方面:

  (一)提高艺术学生实用技能   艺术学生基本功扎实,如果再加强软件技能学习,相信就业会有新的出路。而随着幼儿培训市场的火热,艺术专业需求也在逐渐增长,但是,学生缺乏亲和力,缺乏与幼儿的互动力,缺乏幼儿园教育管理经验,也使得供需脱节。而一般景观公司对学生软件的熟练度掌握、手绘等基本功的运用等都有要求,这又恰是艺术学生所欠缺的。艺术学生需要不断提高实用技能的学习与运用。

  (二)增加艺术学生实践机会   艺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疲劳式学习只会阻碍专业的发展。应当增强实践环节和实践课程,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音乐舞蹈类学生应增强他们的演出实践机会,让他们参与到演出实践的各个环节,从服装、灯光、主持、舞台等各方面着手,让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各方面要求;而美术设计类学生则应多接触各种实际案例,提前了解专业运作各环节,在实践中炉练自己的专业,在实践中查找自己的不足。

  (三)改变艺术学生

【综合类大学艺术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1.理工院校经管系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论文

2.大学生求职就业陷阱及对策

3.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4.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困境与对策论文

5.中职德育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论文

6.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困境与对策

7.简述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8.艺术类大学生英语教学现状研究及思考论文

9.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