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艺术特征的论文

时间:2020-12-08 13:25:11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探析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艺术特征的论文

  摘要:桃花坞木刻年画生动又多层次地演绎了苏州民俗百态的变迁, 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苏州百姓的心理特征、精神信仰和文化诉求。分析苏州传统文化的意境特征, 从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图案、色彩与刻版线条三方面, 剖析这一民俗艺术中苏州文化的融入以及对苏州文化意境的折射, 拟寻找两者的契合点, 以求对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艺术风格作出阐释。

探析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艺术特征的论文

  关键词:苏州文化; 文化意境; 桃花坞木刻年画; 艺术风格;

  The Analysis of the Taohuawu Wooduct Print's Artistic Style Based on the Cultural Conception in Suzhou

  Abstract:Taohuawu woodcut pictures vividly and multi-level deduce the changes of Suzhou folk life; widely and deeply reflect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uzhou people's spiritual beliefs and cultural aspir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zhou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Taohuawu woodcut pictures' pattern, color and engraved lines to analyze the integration of Suzhou culture into this folk art and refraction on the cultural conception, intends to look for a fit between the two points,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art style of Taohuawu woodcut pictures.

  Keyword:Suzhou culture; cultural artistic conception; Taohuawu woodcut pictures; artistic style;

  引言

  “中国三大木刻年画”之一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 因所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和历史境遇的不同, 呈现出来的艺术形象及精神内涵与其它年画有着明显的差异。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更替与沉积, 桃花坞木刻年画形成了多种艺术风格, 这些风格时而并存、时而替代, 具有鲜明的苏州文化意境特征。

  1、苏州文化的意境特征

  意境积淀着内蕴丰富的文化内容, 不仅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1].苏州凭借优越的人文与自然环境, 从春秋吴国起始发展到明清时期, 文化积累丰富, 逐渐衍化成了一种现象, 一种理念, 一种生活方式, 呈现出鲜明而独特的意境特征。

  1.1 精巧细腻的文化意境

  苏州文化中的精巧细腻内化于历代苏州人的生活本身。苏州传统农业以精耕细作着称于世;苏帮菜和苏式糕点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苏州的工艺技术同样具有工巧艺精的独特风格。苏绣“劈丝拼色”技艺与双面异色异形绣、发绣等缜密针法;苏州缂丝“细经粗纬”、“白经彩纬”、“直经曲纬”等缂织方法[2], 让织物富有雕琢缕刻般的立体感效果;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发、衬、挑、复”繁复缜密的刻版技艺, 一版一色、分版套印的水印方法等, 形象体现出苏州人文精神的精巧与细腻。

  园林文化是苏州文化物化形态的典型代表, 集建筑、雕刻、花木盆景、诗词楹联、家具陈设等诸多艺术为一体的苏州园林, 其长处不在于“大”而在于“精致”[3], “小中见大”的创意在有限空间创造出一个浓缩的自然环境, 达到“不出城廓而获山林之怡, 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趣”的审美情趣。

  1.2 雅致秀丽的文化意境

  苏州秀丽的自然环境, 数千年来吸引了诸多文人雅士聚集与此, 独特的古城文化滋养着各类文脉, 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碰撞, 和挚爱这一方秀美水土的思想交织在一起, 构成雅致秀丽的艺术色彩。如苏绣艺术中的“精细雅洁”;吴门画派艺术中的“淡雅秀丽”;昆曲艺术中的“求精尚雅”;园林艺术中的“意境高雅”;苏派三雕艺术中的“精细典雅”.

  雅致秀丽的文化氛围造就出了苏州人偏爱清雅秀美的生活情境, 从一代代苏州人身上透出的是一种文人之雅特质;苏州人与人相处时显现出的是宽容儒雅之气;从古至今, 作为普通姑苏人生活一部分的“饮茶品茗”之风雅与惬意, 以及苏州文人对于昆曲的“清赏”与“雅玩”的态度[4], 处处渗透着雅致秀丽的地域特质。

  1.3 灵动柔和的文化意境

  山温水软、湖光山色的江南水乡, 给苏州文化以灵动柔和的水的气息, 有人认为, 苏州文化即是“水文化”[5].傍水而居的苏州人感情细腻、生活节奏舒缓, 有着似水一般地轻灵与温和, 音调温软、语音轻灵的吴侬软语, 曲折灵动、委婉柔和, 透露着苏州人性格中柔和淡远的精神气质;“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的灵动图画, 把苏州人生活中的美好从水韵律动中彰显出来。

  心灵则手巧, 汲水之灵气的苏州人将灵动柔和的文化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粉墙黛瓦与小桥流水相衬的苏州民居, 色调柔和、造型玲珑;飘逸灵动的苏州丝绸、清丽柔和的苏州水乡服饰, 均出自苏州人的灵巧之手;苏州昆曲唱腔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用吴音吴语演唱的苏州评弹, 时而抑扬顿挫, 时而轻清柔缓, 令人领略到潺潺流水的颤动。

  2、基于苏州文化意境的桃花坞木刻年画艺术风格

  年画是一种区域性极强的民俗文化形式, 不同地域文化观念和地缘感情是年画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基因。在苏州百姓共有风尚习俗和审美情趣影响下, 桃花坞木刻年画以其浓郁的民风民情生动再现了苏州文化层次丰富的意境特征, 形成了独具韵味的苏州民俗艺术风格。

  2.1 桃花坞图案的精巧细腻

  桃花坞题材有宗教神话、仕女娃娃、戏曲故事和世俗风景画等内容[6], 图案结构复杂但构思巧妙、表现细腻, 画中人或物脉络清晰、栩栩如生, 具有“形”未满而“神”满的艺术效果。

  桃花坞对于人物的描述, 强调意韵的巧妙表达与细节的精细处理, 极具“画中有戏”的艺术表现力。《十美踢球图》中动静结合的人物在视觉感觉上左右对称, 将美女的一颦一笑、一娇一嗔, 以及嬉戏中的孩童乐在其中、憨态可掬的形象表现的出神入画。《钟馗图》则采用人物居中的构图形式, 具有明显的宗教崇拜特征, 画面上方巧妙融入蝙蝠、蜘蛛图案, 寓意“福从天来, 喜从天降”, 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求与向往。

  桃花坞对于景色的描述多用写实手法。早期作品突出整个造景, 丰满却不雍堵, 《姑苏阊门图》将街区、城墙、船只、阁楼、宝塔以及众多人物巧妙安排其中, 用线条粗细分出对象的阴阳浓淡, 人物虽然体积渺小, 但比例近大远小, 表现层次合理[7], 生动再现雍正时期姑苏繁华的市井生活;新式年画多采用方构图表现苏州的景和景中的人, 《水乡元宵图》内容多而有序, 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和黑瓦白墙的江南水乡风景, 枕河人家舞龙灯、放风筝、乘龙舟、嬉戏打闹一路游览的娱乐场景, 以情节性装饰手法、近景与远景的运用, 诠释苏州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的意境美。

  此外, 图文并茂也是桃花坞图案的特色表现。早期受到明清两代江南繁荣的文人书画艺术影响, 图案会加以大段的诗句题咏和款识, 并巧妙将诗词题于画中庭院的墙面或假山等处, 疏密有致的效果体现出文人意趣又迎合了城市市民的审美标准。后期年画转向农村销售, 多以戏曲唱词来协调构图与丰富图案, 图文并解具有连环画故事风格, 接近于农民的审美需求。

  2.2 桃花坞色彩的雅致秀丽

  桃花坞的色彩处理既有江南文人画的高雅闲逸, 又不失年画热烈活跃的气氛。年画以大红、桃红、黄、绿、紫或蓝五色, 与淡墨组成基本色调[6], 套印在墨线之上形成大面积的色块。设色层次丰富、典雅清秀, 如在蓝色中混入带绿的偏暖色调, 粉绿等较为素雅的中纯度绿色的应用等, 具有雅致秀丽的艺术风格。

  早期作品受中国传统绘画“笔精墨妙”风格影响, 以墨色线版为主, 套色古朴雅逸, 装饰性的色彩多出现于仕女题材类作品中, 如衣服的`青色、靛蓝及淡紫色等。吉庆类年画一般以紫红色为主调表现欢乐气氛, 主流色彩较多使用间色或复色, 整体色彩清秀、典雅协调。前文所提到的《姑苏阊门图》以褐色为基调, 在浓墨线版外增加一套淡墨线版提升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以手工敷彩形成的晕色突显色彩的丰富性, 大量表现阴影的淡墨排线则降低了画面亮度, 秀雅之气跃然纸上。

  中后期作品随着农村题材的增加, 套色较之前要绚丽明快, 采用原色以及桃红、黄绿色和紫色等鲜艳色彩, 由于淡墨的恰当应用, 色彩鲜明又不失古朴雅致。《春牛图》运用成块的大红、桃红与黄色, 搭配绿色和紫色, 色彩对比强烈, 但淡墨所形成的灰调起到了很好的调和作用, 画面热烈拙朴中透着江南水乡雅致秀丽的艺术情趣。

  2.3 桃花坞刻版线条的灵动柔和

  桃花坞刻版强调以线条为基础[7], 为便于雕刻, 画稿线条基本由流畅的弧线构成, 刻版时富有节奏感的木刻手法, 层次分明地刻画出曲折、轻重、粗细、浓淡等微妙变化, 灵动柔和的线条生动再现画稿韵味与年画境象。

  早期年画的刻版线条细腻柔和, 所表现的人或物脉络清晰、栩栩如生。现存较早的《八仙庆寿图》, 富含节奏变化和韵律美感的刻版线条将神态各异的众仙形象, 以及松柏寿石、仙禽蟠桃、祥云瑞霭刻画入微。中后期年画的刻版线条“意笔”中有精趣, 具有鲜明的苏州民俗特征。《鸾凤和鸣图》中鸾风首尾相联呈圆形, 象征新婚夫妇幸福美满, 画面线条舒展, 饱含姑苏水乡的温婉柔情。

  桃花坞的刻版技艺悉心模仿中国传统绘画风格, 并吸收外来艺术精华。《花卉博古图》引用中国画没骨技法, 将花卉主体线条隐藏在画中, 依靠线条张力进行多版套印, 烘染出颜色晕化的效果, 极具水墨江南之意韵;《帘下佳人图》揉和西方绘画的明暗对比原理, 美人造型通过明暗关系形成轻盈的衣纹和柔和的明暗块面[8], 描述苏州仕女的文质沉雅;《姑苏万年桥图》借鉴西方铜版画细密匀正的排线法, 利用线条交叉、平行及斜线的变化, 以刻制投影的方法增加景物的立体感[9], 画面线条疏朗有致, 古老苏州的秀美景象一览无余。

  3、结语

  桃花坞木刻年画承载着苏州人文和自然信息, 渗透着苏州百姓的心理特征、精神信仰和文化诉求, 它的艺术内涵及审美价值与其文化基础密切相关。在苏州文化滋养之下, 桃花坞不仅是一个装饰物件、一类工艺形式, 更是一种文化存在, 它以民俗文化图解方式诠释着苏州文化中精巧细腻、雅致秀丽和灵动柔和的意境特征。

  参考文献

  [1]古风。意境探微[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260.

  [2]许星, 廖军。苏州传统织绣及服饰手工艺的拯救与再生[J].丝绸, 2009 (2) :49-51.

  [3]陈长荣。苏州人:人文风貌与文化底蕴[J].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1) :87-98.

  [4]王宁。“清赏”与“雅玩”--昆曲的文人环境与地域色彩[J].文艺争鸣, 2005 (1) :122-125.

  [5]汪长根, 王明国。论吴文化的特征--兼论吴文化与苏州文化的关系[J].学海, 2002 (3) :85-91.

  [6]陈玉寅。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艺术及其影响[J].文物, 1960 (2) :31-33.

  [7]张丹。桃花坞木刻年画文化意境在服装创意设计中的应用[J].丝绸, 2015 (8) :56-61.

  [8]程颖。清代姑苏版画及其三种艺术风格[J].艺术百家, 2008 (1) :90-95.

  [9]耿蕊。清代苏州特有民俗之桃花坞年画的艺术特征[J].兰台世界, 2014 (10) :150-151.

【探析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艺术特征的论文】相关文章:

1.塞尚的艺术创作特征探析论文

2.探析古典艺术的审美特征论文

3.年画艺术创作的论文

4.现代环境设计理念和艺术特征探析论文

5.新中式建筑特征探析论文

6.法国服饰艺术探析论文

7.动画艺术本性探析论文

8.林业会计特征与职能探析论文

9.探析中西古典园林艺术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