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思考论文

时间:2020-06-16 15:26:06 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思考论文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涵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思考论文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界60年代最早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并要求将这种自主学习与基于情境的合作式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何克抗,2004)首先,该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知识的获得不是一个单向传递过程,而是一个不断认知和双向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与新信息相互作用的产物。

  在主体对客体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个体的认知结构会发生变化,个体对新知识进行解码和重新编码,以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建立起学习者新的知识结构。作为间接经验获取的重要方式,信息的传递是必须的,但是,信息的传递并不足以保证学习者知识的构建,学习者掌握知识的多少取决于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去建构相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在于能记住多少老师讲授知识的能力。

  因此,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真正的意义构建者,老师是意义构建的帮助者。第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环境,即“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的重要作用。学习是对真实“情境”的体验,只有在真实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学习者才能重组原先的知识结构,深刻理解当前内容的实质与规律,积极有效地建构知识。“协作”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对意义构建起关键作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通过协作完成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完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完成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

  2建构主义学习设计要素

  乔治加农(GeorgeW.Gagnon)和米歇尔柯蕾(MichelleCollay)(2001)等人在皮亚杰等研究的基础上,对建构主义理论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总结出建构主义学习设计CLD(ConstructivistLearningDesign)所包含的六大基本要素,即“创设情境(DevelopingSituations)、提出问题(AskingQuestions)、搭建桥梁(BuildingBridges)、组织协作(OrganizingGroupings)、展示成果(ArrangingExhibits)和反思过程(InvitingReflections)”。

  丰玉芳(2006)指出,“创设情境”是指创建有利于对所学内容意义建构的、尽可能接近真实生活的学习情境;“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的思维;“搭建桥梁”指的是搭建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即将学的新知识之间的桥梁,是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之一;“组织协作”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展示成果”是学生通过学习小组、个人演讲、角色扮演、专题汇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将所学知识和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与观点展示出来;“反思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原有知识与所学新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全面深刻的反思活动提升元认知水平、激发潜能。

  3课程设计案例

  笔者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Unit1TheTailofFame为例,展示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及设计六要素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应用。王峥(2014)指出,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不仅要充分考虑学生需求与相关知识水平、具备主题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而且要兼顾语言知识、技能与内容,具备系统性与逻辑性。这篇讨论艺人追名逐利问题的论说文的教学目标为:理解成名给人的生活带来的好的、不好的影响;掌握学习策略,兼顾语言知识的扩展,尤其是词汇学习策略;难点是外化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议论文的段落写作能力。为实现有利于学生意义构建的情境,结合建构主义学习要素,笔者进行了以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让学生对即将要学的新知识有感知的唤起、好奇心的唤起,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态度与学习积极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产生的前提是学习内容引发学习者的关注,进而使其形成对学习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倾向。课堂情境创设应紧扣课堂主题,引导学生选择性注意,能激活学生相关知识并促其重构。(王峥,2014)上课时,教师围绕本单元的主题Fame,首先展示两段与学生真实生活和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视频。视频一是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OprahWinfrey对学生都比较熟悉的中国歌手张靓颖的采访,在采访中,张靓颖不仅展示了自己的独特声音魅力,还介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成名带给自己的收获;视频二是电影《明星之恋》的节选。该电影讲述了美国超级明星克里斯托弗和平凡女孩的一段际遇,是一部现代版灰姑娘和明星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及明星在名利之前对爱情和友情的选择。视频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能够对学生形成有效的导向刺激(orientingstimulus),激发学生对“名声之尾”主题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Sanders(1996)曾经指出:“好的问题应具有广阔的思考空间或者具有很高的探究价值”,读写课堂上,一个好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探究知识。教学中,导入视频后,教师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Whatarebenefitsbroughtbyfame?Whatdothepaparazziwantfromthecelebrities?Why?Whataresomeofthebestthingsinlifethecelebritieshavetogiveup?Howtogainfame?这些问题是老师针对课文的主题,联系视频的内容所设计,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协作,自主寻找答案。

  (3)搭建桥梁

  建构主义认为,意义的建构是在新旧知识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主体根据已有的认知与经验,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搭建起与课文这一客体之间的桥梁,在老师创造的能充分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情景下,吸收并内化知识,从而完成新知识的建构。通过前面视频展示与小组讨论,学生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成名所带给人们的利弊,这样构建起了他们对课文主题“成名”的基本概念。那么如何才能成名呢?作者对于成名本身和名人所能带来的利弊持什么样的观点?有哪些建议?老师接着抛给学生这些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增加学生构建新知识的愿望。同时,老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查读和略读,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这样,老师以追加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搭建起了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

  (4)组织协作

  Schmucks(1997)指出,建构主义学习设计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分组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能使学生更好地分享信息等资源,有助于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构建。组织协作时,“每个人既分享外界的知识,同时又共享自己的知识,既是知识的‘消费者’,又是资源的设计者、知识的‘生产者’”(陈琦、张建伟,2003)学生被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分组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与自己意愿,确保各组之间的竞争公平性。小组讨论开始前,根据大脑短时记忆的特点,首先让学生回忆导入视频与自主阅读时出现的与课文主题密切相关的短语,比如achievedherinstantcelebrity,exploitingtheirtalentfor等。通过重读文中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语言背后的人生哲理。

  比如通过学习Thecrueltyofsuccessisthatitoftenleadsthosewhoseeksuchsuccesstoparticipateintheirowndestruction.(成功的残酷在于他往往使那些寻求成功者自寻毁灭)这句话,让学生结合“名人效应”,谈谈自己的理解。文中类似的值得挖掘的句子还有很多,老师引导学生列出这些句子并进行赏析。此外,本课的词汇很有特点,老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运用不同的词汇记忆方法。比如,联想记忆法记忆,chasev.“追赶”,谐音为“追上去锤死(chase)它”(谐音);新旧词汇对比法如discount,minute,second,fine等词;词根词缀法如conquest,justify等词。每一组学生负责一类词汇记忆方法,从书中找出对应单词,然后从自己记忆库中补充其它的单词。小组活动时,老师控制活动的节奏,监督活动的质量,对于讨论中偏离中心学习任务的.学生要及时纠正。

  (5)成果展示

  小组的成果展示形式多样。可以是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其它同学针对汇报,提出自己的质疑与看法评价,汇报组的所有同学参与问题的解答;也可以是小组成员以角色扮演等形式共同展示。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课的展示环节,由于各小组成员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知识结构与认知水平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主题,小组展示的结果也千差万别,各有千秋。这反映出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特征:学生的学习结果是拓展的和未知的。通过全班的集体交流,学生对成名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对议论文的基本协作模式加深了理解。学生的口语与自信心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也有望得到改善与提高。

  (6)反思过程

  建构主义强调意义建构的个体性与主体性。学习者在综合和概括自己观点、反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性推敲和检验、重构自己的观点。英语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课文的识别、理解与加工,更是对这一学习过程的自我观察、评价与调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归纳整理,包括课堂活动中反复操练运用的新的语言知识、成名给人带来的利弊等。归纳整理与对学生的活动作出评价后,老师布置外化语言知识的练习——段落写作。老师以课文的第3段为范例,分析ageneralstatement+supportingdetails这一写作技巧。学生模仿段落组织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从新的角度外化建构的语言认知。

  4结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设计的六个基本要素为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提供具体的操作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该理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多维的视角观察发现问题,探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1.物流实训课程设计思考论文

2.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的论文

3.计算机数字逻辑课程设计教学思考的论文

4.校企合作共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思考论文

5.关于大学英语课堂导入的几点思考论文

6.儿童英语启蒙教学思考论文

7.应用语言学大学英语教学措施思考论文

8.大学计算机教育思考论文

9.职业导向的《文秘英语》慕课课程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