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

时间:2021-04-21 16:49:12 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英语听力教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途径

摘要:听力是英语教学的重难点之一。为了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质量,应充分认识到影响学生听力理解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要,在听力教学中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注重听力策略的训练,以此来有效地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果。

关键词:听力教学;影响因素;途径


    
  1. 引言
  语言习得主要通过获得大量的可理解输入来实现,而听是获得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最重要途径,因此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是外语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精髓在于“The learner should be seen as being at the center of the learning process.”。(Nunan, 1988: 2)这一思想强调学习者应被视作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要求的基础上,摸清他们的英语基础,弄清他们听力理解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然后结合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语境逼真的听力教学活动。
  
  2. 影响因素
  束定芳和庄智象(1996)认为,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包括听力材料的特征、说话者特征、任务特征、学习者特征和过程特征。Kenneth(1976)认为听力理解由五个成分构成,并且后一个成分总是依赖前一个成分,即辨音、信息感知、听觉记忆、信息解码,运用所学语言使用或储存信息。在听力理解的这个过程中,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和听者的心理因素对听力理解都会产生影响。
  
  2.1 语言环境因素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话语与环境互相联系,语境(context)是语言的理解的关键。语境分为语言环境(linguistic context)和非语言环境(non-linguistic context)。语言环境指词、词组、句子等语言单位在使用过程中的篇章内语言环境。根据以上的教学理论,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首先须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行全面的了解,其中包括:语音基础、词汇基础、语法基础。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备好每一次听力课,让学生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听力训练。
  2.1.1 语音基础对听力理解的影响
  在听力训练过程中,一些学生常说:一些用词浅显、一看就懂的句子听起来感到陌生,难以理解其正确含义。究其原因:听力的语音中常有连读、音素爆破、重读、同化、弱化、脱落、增音、语调的抑扬顿挫等口语语音现象。如果学生对这些语音规律不熟练掌握,平时不常听到这些语音规律的实际应用,那么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他们就难以把听到的语音信号转化成自己可以理解、记忆的语义信息。
  2.1.2 词汇是影响听力理解的重要因素
  学习词汇时,熟悉词汇的发音和语义,并在语音和语义方面形成一定的联想,则是听懂语音信息的关键。
  在语音信息中,英语词汇中重音、次重音的迁移常会引起词义,词性的变化,如:hostility,sanitation,conduct;英语词汇的同形异义词、同音异义词也会给听力理解带来困难,如:right:右边/正确;right—write等。所以,在熟悉词的语音的基础上,要在语音和语义之间建立一种自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常常也包含语境在内。这样的联系对词义、语义的理解和记忆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听力中的一些小障碍。
  由于掌握的词汇量小,学生对听到的词汇、句子不能很快理解也较常见。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听力入门》教材中,短文听力材料中生词被列入生词表中:这些词可作为课堂听力的预热(warming up)内容,也可作为学生课前的预习内容。有了这个环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到轻松,也容易保持学生对听力练习的兴趣,从而感到渐入佳境。
  2.1.3 不同的语法形式对听力理解会有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动词的不同时态、语态句式表达的含义理解不准确;对听力材料中的代词(尤其是指示代词、关系代词)的指代关系不理解;对不同句型如比较句、现实条件句、非现实条件句、形式肯(否)定而语意否(肯)定的'句子不能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