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引起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

时间:2020-09-21 16:47:45 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他汀类药物引起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 对他汀类药物诱发相关性疾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80例他汀类药物所致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即对引起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的药物以及具体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探究。 结果 他汀类药物所致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与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25%比43.75%,P>0.05);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其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63.75%);9例肌痛(11.25%),均服用了辛伐他汀药物;23例肌炎(28.75%),其中有12例服用了辛伐他汀,9例服用了阿托伐他汀,2例服用了普伐他汀;48例横纹肌溶解症(60.00%),其中有33例服用了辛伐他汀,8例服用了洛伐他汀,4例服用了阿托伐他汀,2例服用了氟伐他汀,1例服用了普伐他汀。 结论 服用如辛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对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预防相关性肌病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他汀类药物引起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横纹肌溶解症;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不仅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还能制约这一途径内的其他物质(如多醇)代谢[1];其不但具有降血脂的功效,且还具有缓解再灌注心肌损伤、优化血管内皮功能、抗氧抗炎等功效。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他汀类药物具体有西立伐他汀、辛伐他汀以及洛伐他汀等,该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度高等,但在服用过程中依然会引起不良反应,如肝酶上升、肌肉毒性反应等[2]。鉴于此,笔者对我院所收治的80例他汀类药物致肌病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使用了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且出现了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22~71岁,平均(46.7±1.9)岁。

  1.2方法

  对80例他汀类药物致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具体分析内容为患者的性别、年龄、服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年龄段诱发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患者中男女比例的统计

  因服用他汀类药物而导致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的80例患者中,男性45例(56.25%),女性35例(43.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其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为63.75%(51/80)(表1)。

  表1 80例患者诱发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的性别和年龄统计

  2.2 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的具体病症及药物品种的统计

  80例患者中,相关性疾病不良反应主要为肌痛、肌炎、横纹肌溶解症,其中54例服用了辛伐他汀(67.5%),8例服用了洛伐他汀(10.0%),13例阿托伐他汀(16.3%),3例普伐他汀(3.8%),2例氟伐他汀(2.5%)(表2)。

  表2 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的具体病症及药物品种的统计

  3、讨论

  3.1 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本组中有45例男性,35例女性,男女间发病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由于本次研究的病例数比较少,因而无法准确判定他汀类药物致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患者性别之间有何关系,针对这一问题,还需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与调查。另外,研究发现,老年患者(60岁以上者)他汀类药物致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在80例患者中有51例60岁以上,所占比例为63.75%。这一情况的发生,其原因可能有两点:①在人体中,该类药物一般是通过两种途径代谢排泄,如CYP2C9、CYP3A4,但是伴随着年龄的增加,其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会随之减弱[3],尤其是肝肾功能、机体免疫功能会逐渐下降,而在这种身体状况下,药物在身体中的分布、吸收以及排泄等都将受到一定的'影响,继而致使药物敏感性提升,且药物耐受力下降;②大部分的老年患者都会合并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因而需经常服用各种药物以对慢性疾病予以控制,但是,多种药物一同使用,可极易引起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的发生[4]。此外,本研究发现,在发生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的80例患者中,大多数患者是因为服用辛伐他汀药物所致,所占比重为67.5%。该研究结果与江岳鑫等[5]的研究相近,在其研究的160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服用了辛伐他汀,其中有38例出现一般程度的肌病,即肌痛、肌炎以及无症状肌酶上升,另外34例为横纹肌溶解症。

  3.2发病原因分析

  当前临床上对他汀类药物致相关性肌病不良反应的发病原因,还尚未明确,但是有几个假说,试图从不同角度说明引发该不良反应的原因。

  3.2.1 缺乏泛醌 他汀类药物在对羟甲基戊二酰辅酶还原酶减少胆固醇生物合成作用加以抑制时,同时也阻碍了下游甲羟戊酸的形成,从而使泛醌减少。再加上,血浆内的泛醌一般是通过低密度脂蛋白颗粒进行转送的,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使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进而降低了泛醌的继发,从而使得线粒体呼吸功能、肌细胞能量生成等受到影响[6]。

  3.2.2 缺乏胆固醇 在服用他汀类药物之后,人体内的胆固醇合成受到阻碍,相应地也使得细胞膜胆固醇含量降低,从而使得肌细胞通透性、平稳性受到影响[7]。另外,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发生了改变,能够对细胞膜离子通道的作用带来影响,继而破坏肌细胞。

  3.2.3 介导细胞凋亡 在甲羟戊酸通路往往会有一种中间产物,即异戊类,但是服用了他汀类药物之后,将对该类物质的合成带来影响,使得小三磷酸鸟苷结合蛋白激活受到阻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肌肉毒性的发生风险[8]。相关研究指出,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之后,将造成诸多基因出现表达异常的状况,特别是可以对凋亡抑制基因予以下调,对促凋亡基因予以上调,且进一步强化Atrogin-l基因的表达,从而加速肌细胞的快速凋亡[9]。